语文教学要“情理相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语文课尤其如此,这是由语文教材的属性特点、语文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语文教学目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晓之以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动之以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情与理是相辅相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有理的教育,说明议论的文章也有情的感染。课文中的情和理是相对的,又是相融的,只是各有侧重罢了。因此,语文课应做到“情理相融”。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到情溢其外而理蕴其中呢?
  一、根据文体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它们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原因是它们的风格与文体特征不一。
  因而,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的风格与文体特征,正确安排教学,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为中心。要使课堂里洋溢的情感与课文的韵味相统一,以正确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所传达的丰富情感,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丰富哲理。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调控课堂上师生情绪的互动,达到高效传递知识信息的目的
  比如,教授《鸿门宴》一文时,弄清项伯这个人物在全文中有何重要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如果面对的是基础较好的学生,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围绕它进行讨论,形成讨论的气氛恐怕不算太难。而面对的是基础相当差的学生,如果教师这样处理,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甚至会导致教学气氛的冷清。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对此反应冷淡,就导致了教师自问自答的课堂独脚戏场面。但如果调整一下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把文中有关项伯的段落(2~8段)找出来,教师作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再引导学生概括项伯的行为表现:夜闯汉营,具告张良——入见沛公,结为亲家——夜返楚军,为刘求情——鸿门宴上,以身护刘。在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的同时,又依次解答教师依情节内容设计的几个小问题:①项伯为何要夜闯汉营?②项伯为何要与刘邦结为亲家?③项伯为何要为刘邦求情?④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上以身护刘邦?由于把大问题分解成了这几个小问题,而且其间又是一环套一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弄清了这几个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项伯在整个情节中所起的作用了。最后再择其中精彩的片断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仔细揣摩品味。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尊重了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入“理”,又充分保持了课文的相对整体性和教学程序的连贯性。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不是单向地被动接收来自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些知识的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
  在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有学生提了一个“如何看待文天祥拒降”的问题。我按照一般书上说法,不假思索地说是表现了他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铮铮硬骨头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有同学当即站起来反对:“老师,我觉得文天祥这种行为不可取,不值得推崇!难道对一个失道王朝的愚忠也叫‘义’吗?都是中国人,只要能带给老百姓实惠谁统治还不是一样,他反对元朝统治,这是一种狭隘的大汉民族主义思想。他的思想是落伍的,没能与时俱进,与历史的进步潮流背道而驰,是不可取的。”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独特见解,同时阐明我们分歧的原因是对文天祥的分析角度不同;他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用现代人的思想来要求文天祥;而我是站在主人公当时的立场,用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主人公的。同学们热情高涨起来,形成两派。经过争论,基本同意了我的看法。我又趁机解决了几个问题,一堂课就这样轻松完成了。
  四、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情理
  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学生往往难以把握,通过教师的点拨,便会豁然开朗。教师还可适当设疑,如果一节课上教师能有几个足以引起学生情意活动或有意创设情境的精彩问题,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除此之外,还可与学生一起感悟文章的情理。新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充满了人文精神,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难以体会到作品中的美景和深情。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读的内容学会思考和评价、梳理和归纳,以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沟通。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循“情”这条线索,体作者的情,会文章的意,情理交融,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以文寻情、以情传道、以道育人,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和“理”的修养,高屋建瓴般实现语文教学中传道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海门市三厂职业教育中心校)
其他文献
物位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它既反映了物料平衡,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超声波物位计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利用超声波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的衰减、穿透能力和
2009年春季学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再获中央财政巨资拨款支持,包括2009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24.7亿元和5000万元专项资金,后者旨在支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
2005年10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将6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万法拉新合并心理疗法、谷维素治疗3个月,治疗4,8周时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结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对286例老年患者施行胃镜检查,现分析结果。临床资料:286例患者,男153例,女130例;其中60~70岁211例,71~80岁65例,≥80岁10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心、
结合农村生活、自然的特点,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心理,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性,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进行趣味生物教学。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诸多的期待和挑战,其中数学课堂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中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乐学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因而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有趣,丰富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氛围,从而积极自主的学习数学。    一、创设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丰富学生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从而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一、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视思明,听思聪”。电脑多媒体集视、听于一体,使教师的教学如虎添翼,使学生的学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  我是在与班上的一名男生由“对抗”到“对话”的关系转变中领悟出这个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程评价体系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淡化评价的甄别,突出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对美术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让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以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益。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相对滞后,原因是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1. 主观性太强  总以为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是老师对作品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老师凭主观意识给学生一一作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