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善水湾分校语文组“端午无边界”融合课为例,围绕基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设计这一话题,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语文学科的特质”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阐述基于语文学科的“科学融合”课的思考与实践,为“学科融合教研”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凡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學科融合 表达视野 品生
怎样实现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实践。
一、语文课。着实离不开多学科融合
在现今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的背景下,“听说读写”这
师:10分钟就通知到1023个学生(除了教师),开始要1023分钟,现在只要10分钟。
生:好厉害!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克服思维的表面性,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前后呼应,原来要大约17个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神奇)
三、拓展延伸
教师讲了一则故事:古印度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发明人(大臣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大臣说,请在这张棋盘第1格内放一粒麦子,在第2格内放2粒,在第3格内放4粒,依此类推,每一格都比以前一格加一倍,直到把棋盘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我吧!国王轻快地答应了,大臣真的能如愿吗?
请同学们在纸印棋盘内填一填,看有什么结果?数字越来越大,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实现不了诺言,1 2 4 8……=184467440737095516115(粒)。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几何倍增学的来历,几何倍增学,用在商业上也可称为市场倍增学。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活跃气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知道几何倍增学的来历,丰富学生见识)
四、实践应用
如一份工作,假如有两种薪资报酬:
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
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如果是你,选择A,还是选择B?
B方案最后的结果:0.01 0.02 0.04 ……=10737418.23元。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以身边的事例、故事的形式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练习
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遇到了妖精,它每次拔一根毫毛就能变成一个孙悟空,变出的孙悟空也能每次拔一根毫毛变成一个孙悟空,每次变化需要的时间是2秒钟。
(1)如果要变出15个孙悟空,最短需要多少时间?
(2)10秒钟最多能变出多少个孙悟空?
(3)如果要变出60个孙悟空,至少需要多少秒钟?
(设计意图: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建模,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因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同,让学生以旧知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逻辑化)
六、拓展延伸练习
池塘的水面生长着一种浮萍,已知这种浮萍的面积,每天扩大一倍,经过100天整个池塘全部长满浮萍,第几天浮萍长满池塘的一半?
答:第99天浮萍长满池塘的一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正向到逆向两方面深刻理解,巩固“打电话”中蕴含的规律,拓展学生思维,让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地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些基本能力成为每一门学科的基础,但恰恰是这一点,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觉得语文只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需要。其实不然,语文课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质,其他各门学科,也应该对它进行“反哺”,让其特质更加鲜明可感。
我们所理解的语文特质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语文教育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学习内容是与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综合;②学习方式是实践、研究、合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③学习空间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
2.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打破课堂界限,走进生活进行学习实践有其必要性,但语文实践内涵的核心还是在识字中学会识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
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姓“语”
以“端午”为主题开展学科融合教学为例,围绕“端午”这一话题,以语文学科为主导,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一学段中有具体表述,阅读: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写话: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口语交际: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于是,教师确立以下主要教学目标:①诵读儿歌《端午节》,理解儿歌中词语“端午、艳阳、艾蒿、粽子、屈原、记牢”;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③画端午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绘画,学编儿歌,学会表达;④诵读《过端午》歌词,学唱《过端午》歌曲。为了达成此教学目标,须融合“品生”“美术”“音乐”学科,但无论语文学科与哪一学科融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即本节课必须具备语文的特质。
三、教学环节设计指向“语”
本节“端午”主题融合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儿歌《端午节》”,具体包括①学会朗读:听师范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学习词语:端午、艳阳、艾蒿、粽子、屈原、记牢;指名读儿歌,齐读儿歌,比赛读。②理解句子“纪念屈原永记牢”,教师指名讲端午来历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是典型的“语文”课,包括朗读、理解、表达等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是“交流,了解并介绍端午习俗”,运用连线的方式复习各种习俗,教师巧妙设计了“连线题”,前一个为动词,后一个为名词。从了解端午习俗来看,这是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内容,但“介绍习俗”又成为语文的表达训练,而连线题则是典型的“语文”题型。第三个环节是配乐欣赏“端午”主题的学生绘画,教师引导点评,发现绘画中的美处、妙处,这里引入了美术学科资源。但紧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儿歌创编和写话活动,这里又巧妙地将教学引入“语文”轨道,这时的美术资源,就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儿歌创编也很给力,如“五月五,端午到。两个粽子娃娃划龙舟。‘嘿哟,嘿哟’,旁边观众叫声好。”“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划龙舟,家家门上插艾蒿,纪念屈原永记牢。”“五月五日,端午节到了,小朋友们去观看端午节划龙舟。他们在桥上为那些选手加油。选手们在拼命地划船,这幅场景多美呀!”最后一个环节,大家一起读、唱《过端午》,这是音乐,但优美的歌词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更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可见,这节“端午”融合课,所有其他学科的参与都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学生涉猎的是多学科,但训练主要还是学生的语文能力。
探索“基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我们旨在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各科教学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操作技能、审美的教育因素等方面对语文学习进行补充、配合、渗透,从而让语文课更富内涵,对学生的滋养更全面,更深入。
“基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设计”,本文的认识尚粗浅,亟待更多语文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學科融合 表达视野 品生
怎样实现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实践。
一、语文课。着实离不开多学科融合
在现今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的背景下,“听说读写”这
师:10分钟就通知到1023个学生(除了教师),开始要1023分钟,现在只要10分钟。
生:好厉害!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克服思维的表面性,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前后呼应,原来要大约17个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神奇)
三、拓展延伸
教师讲了一则故事:古印度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发明人(大臣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大臣说,请在这张棋盘第1格内放一粒麦子,在第2格内放2粒,在第3格内放4粒,依此类推,每一格都比以前一格加一倍,直到把棋盘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我吧!国王轻快地答应了,大臣真的能如愿吗?
请同学们在纸印棋盘内填一填,看有什么结果?数字越来越大,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实现不了诺言,1 2 4 8……=184467440737095516115(粒)。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几何倍增学的来历,几何倍增学,用在商业上也可称为市场倍增学。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活跃气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知道几何倍增学的来历,丰富学生见识)
四、实践应用
如一份工作,假如有两种薪资报酬:
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
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如果是你,选择A,还是选择B?
B方案最后的结果:0.01 0.02 0.04 ……=10737418.23元。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以身边的事例、故事的形式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练习
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遇到了妖精,它每次拔一根毫毛就能变成一个孙悟空,变出的孙悟空也能每次拔一根毫毛变成一个孙悟空,每次变化需要的时间是2秒钟。
(1)如果要变出15个孙悟空,最短需要多少时间?
(2)10秒钟最多能变出多少个孙悟空?
(3)如果要变出60个孙悟空,至少需要多少秒钟?
(设计意图: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建模,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因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同,让学生以旧知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逻辑化)
六、拓展延伸练习
池塘的水面生长着一种浮萍,已知这种浮萍的面积,每天扩大一倍,经过100天整个池塘全部长满浮萍,第几天浮萍长满池塘的一半?
答:第99天浮萍长满池塘的一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正向到逆向两方面深刻理解,巩固“打电话”中蕴含的规律,拓展学生思维,让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地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些基本能力成为每一门学科的基础,但恰恰是这一点,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觉得语文只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需要。其实不然,语文课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质,其他各门学科,也应该对它进行“反哺”,让其特质更加鲜明可感。
我们所理解的语文特质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语文教育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学习内容是与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综合;②学习方式是实践、研究、合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③学习空间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
2.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打破课堂界限,走进生活进行学习实践有其必要性,但语文实践内涵的核心还是在识字中学会识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
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姓“语”
以“端午”为主题开展学科融合教学为例,围绕“端午”这一话题,以语文学科为主导,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第一学段中有具体表述,阅读: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写话: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口语交际: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于是,教师确立以下主要教学目标:①诵读儿歌《端午节》,理解儿歌中词语“端午、艳阳、艾蒿、粽子、屈原、记牢”;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③画端午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绘画,学编儿歌,学会表达;④诵读《过端午》歌词,学唱《过端午》歌曲。为了达成此教学目标,须融合“品生”“美术”“音乐”学科,但无论语文学科与哪一学科融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即本节课必须具备语文的特质。
三、教学环节设计指向“语”
本节“端午”主题融合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儿歌《端午节》”,具体包括①学会朗读:听师范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学习词语:端午、艳阳、艾蒿、粽子、屈原、记牢;指名读儿歌,齐读儿歌,比赛读。②理解句子“纪念屈原永记牢”,教师指名讲端午来历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是典型的“语文”课,包括朗读、理解、表达等语文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是“交流,了解并介绍端午习俗”,运用连线的方式复习各种习俗,教师巧妙设计了“连线题”,前一个为动词,后一个为名词。从了解端午习俗来看,这是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内容,但“介绍习俗”又成为语文的表达训练,而连线题则是典型的“语文”题型。第三个环节是配乐欣赏“端午”主题的学生绘画,教师引导点评,发现绘画中的美处、妙处,这里引入了美术学科资源。但紧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儿歌创编和写话活动,这里又巧妙地将教学引入“语文”轨道,这时的美术资源,就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儿歌创编也很给力,如“五月五,端午到。两个粽子娃娃划龙舟。‘嘿哟,嘿哟’,旁边观众叫声好。”“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划龙舟,家家门上插艾蒿,纪念屈原永记牢。”“五月五日,端午节到了,小朋友们去观看端午节划龙舟。他们在桥上为那些选手加油。选手们在拼命地划船,这幅场景多美呀!”最后一个环节,大家一起读、唱《过端午》,这是音乐,但优美的歌词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更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可见,这节“端午”融合课,所有其他学科的参与都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学生涉猎的是多学科,但训练主要还是学生的语文能力。
探索“基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我们旨在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各科教学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操作技能、审美的教育因素等方面对语文学习进行补充、配合、渗透,从而让语文课更富内涵,对学生的滋养更全面,更深入。
“基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设计”,本文的认识尚粗浅,亟待更多语文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