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远远还没有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处于这个阶段中的有些学生会出现异常心理,大都是由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后,没有及时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指导而形成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学生认识自我,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为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53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类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外表正常,可以参加学习,看不出有特殊异常情况。虽然他们的表现还没有严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还是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的。可是,我们又不能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来教育他们。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发现“自我教育”这一方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一、自我教育能点石成金
对于双差生的教育是令班主任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因为,双差生不但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也差。双差生的形成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般都会具有这样的一些心理特征:
(一)贪玩不愿学、意志薄弱。
(二)自卑与自尊共存。
(三)用“对立”保护心中的恐惧。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保护其自尊心,以消除其的对立心理,然后与其一起努力克服意志薄弱这一缺点,使其内心产生上进心。
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五年级学生)徐东明,是同学们眼里典型的“双差生”。对待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深思熟虑,我终于找到了良策。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连续几次表扬他,只要有机会我就坚持表扬。再后来,我干脆让他当一天班长——全面负责本日班级管理。但是同学们不干了,投诉的纸条像雪片一样地飞到我手里,诉说他以前的种种“罪行”。我有点坐不住了,但比我更坐不住的是他——徐东明。因为他也想不到同学们的反应会是如此强烈。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主动找到了我,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后来我在班内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组长就职典礼,并对他近段的表现作了肯定的评价。他也表态发言,为自己过去的不好向大家道歉,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之后的日子里,徐东明同学在组长的位子上尽职尽责,不仅改掉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而且还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教育和鼓舞了组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组长。
二、自我教育架起了通向心灵的桥梁
有些学生从不愿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埋藏于心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闭锁心理。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而且极易产生悲观情绪。
根据小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特点,了解到他们虽具有闭锁的一面,但也有开放的一面,表现为乐意与自己的好伙伴接触,而且也能与之沟通、交流。所以,我在教育他们时就好好地把握住了这种相对开放性,利用他们同学之间的情感慢慢走进他们的心灵。
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六年级学生)王心怡,她是班里最内向的一名学生,她的表现达到了闭锁心理的程度,但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我很想健全她的性格,把她锻炼成一个人才。因此我有意为她创造一切让她说话的机会,让她敢于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自己。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轮到她讲时,我叫同学们耐心地等待她发言。同学们足足等了有五分钟,可王心怡同学仍然一言不发。于是,我请同学们,特别是与她要好的女同学过来握她的手,温暖她的手,并在握手的同时送上一两句鼓励的话。一会儿,一双双手伸过来了,一句句温暖的话也送过来了:“心怡,没什么好怕的,都是班上的同学,讲得不好也不要紧的。”“王心怡,你学习那么好,你要相信你自己!加油!”……王心怡同学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泪如泉涌,几个女生也偷偷地哭了。但几天后,我在课堂上看到了王心怡同学举起的手,也听到了她比较自信的回答。
三、自我教育成了认识自己的镜子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教育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这样的学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自己不“认识”自己。
心理学研究表明,造成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我教育从自我认识开始,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育对自己认识不足的学生时,我通常都会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四年级学生)叫李兴强,他是个性格十分暴躁的孩子。有一次学校举行“六·一书画大赛”,李兴强同学作为选手之一代表我班去参加了绘画比赛。就在他要上交作品时,旁边的同学却不小心打翻了墨汁,把他的作品给毁了。顿时,他气得跺起脚来,拉起那个同学不依不饶,非得要人家马上给他画一幅一模一样的画。老师劝告他,可他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对他不公平,把手中的毛笔一摔就哭着跑了。
后来,为了教育李兴强同学,我在班上开展“寻找真我”的活动,通过一些心理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我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画像,李兴强同学给自己画了一个代表聪明孩子的卡通像。在“夸夸自己”的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李兴强同学也走上讲台向大家作了介绍,谈了自己的优点。同学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他的脸上挂上了一份自信的微笑。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找找缺点”的活动,他沉默了好久,然后才在自画像的上方添上了三把火,说自己总会无端端发火。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后来,我还常教育学生: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友好、友善的态度,即使对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要能宽容谅解,绝不能得理不饶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李兴强同学已逐渐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渐地学会了调控自我,虽然偶尔还会发脾气,但很快就能平息,做了错事还能主动说对不起。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勿视,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做到在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之外,更应该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兒童教育心理学》(奥)阿德勒著
关键词: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53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类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外表正常,可以参加学习,看不出有特殊异常情况。虽然他们的表现还没有严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还是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的。可是,我们又不能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来教育他们。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发现“自我教育”这一方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一、自我教育能点石成金
对于双差生的教育是令班主任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因为,双差生不但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也差。双差生的形成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他们一般都会具有这样的一些心理特征:
(一)贪玩不愿学、意志薄弱。
(二)自卑与自尊共存。
(三)用“对立”保护心中的恐惧。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保护其自尊心,以消除其的对立心理,然后与其一起努力克服意志薄弱这一缺点,使其内心产生上进心。
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五年级学生)徐东明,是同学们眼里典型的“双差生”。对待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深思熟虑,我终于找到了良策。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连续几次表扬他,只要有机会我就坚持表扬。再后来,我干脆让他当一天班长——全面负责本日班级管理。但是同学们不干了,投诉的纸条像雪片一样地飞到我手里,诉说他以前的种种“罪行”。我有点坐不住了,但比我更坐不住的是他——徐东明。因为他也想不到同学们的反应会是如此强烈。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主动找到了我,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后来我在班内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组长就职典礼,并对他近段的表现作了肯定的评价。他也表态发言,为自己过去的不好向大家道歉,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之后的日子里,徐东明同学在组长的位子上尽职尽责,不仅改掉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而且还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教育和鼓舞了组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组长。
二、自我教育架起了通向心灵的桥梁
有些学生从不愿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埋藏于心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闭锁心理。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而且极易产生悲观情绪。
根据小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特点,了解到他们虽具有闭锁的一面,但也有开放的一面,表现为乐意与自己的好伙伴接触,而且也能与之沟通、交流。所以,我在教育他们时就好好地把握住了这种相对开放性,利用他们同学之间的情感慢慢走进他们的心灵。
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六年级学生)王心怡,她是班里最内向的一名学生,她的表现达到了闭锁心理的程度,但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我很想健全她的性格,把她锻炼成一个人才。因此我有意为她创造一切让她说话的机会,让她敢于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自己。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轮到她讲时,我叫同学们耐心地等待她发言。同学们足足等了有五分钟,可王心怡同学仍然一言不发。于是,我请同学们,特别是与她要好的女同学过来握她的手,温暖她的手,并在握手的同时送上一两句鼓励的话。一会儿,一双双手伸过来了,一句句温暖的话也送过来了:“心怡,没什么好怕的,都是班上的同学,讲得不好也不要紧的。”“王心怡,你学习那么好,你要相信你自己!加油!”……王心怡同学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泪如泉涌,几个女生也偷偷地哭了。但几天后,我在课堂上看到了王心怡同学举起的手,也听到了她比较自信的回答。
三、自我教育成了认识自己的镜子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教育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这样的学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自己不“认识”自己。
心理学研究表明,造成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我教育从自我认识开始,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育对自己认识不足的学生时,我通常都会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四年级学生)叫李兴强,他是个性格十分暴躁的孩子。有一次学校举行“六·一书画大赛”,李兴强同学作为选手之一代表我班去参加了绘画比赛。就在他要上交作品时,旁边的同学却不小心打翻了墨汁,把他的作品给毁了。顿时,他气得跺起脚来,拉起那个同学不依不饶,非得要人家马上给他画一幅一模一样的画。老师劝告他,可他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对他不公平,把手中的毛笔一摔就哭着跑了。
后来,为了教育李兴强同学,我在班上开展“寻找真我”的活动,通过一些心理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我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画像,李兴强同学给自己画了一个代表聪明孩子的卡通像。在“夸夸自己”的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李兴强同学也走上讲台向大家作了介绍,谈了自己的优点。同学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他的脸上挂上了一份自信的微笑。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找找缺点”的活动,他沉默了好久,然后才在自画像的上方添上了三把火,说自己总会无端端发火。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后来,我还常教育学生: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用友好、友善的态度,即使对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也要能宽容谅解,绝不能得理不饶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李兴强同学已逐渐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渐地学会了调控自我,虽然偶尔还会发脾气,但很快就能平息,做了错事还能主动说对不起。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勿视,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做到在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之外,更应该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兒童教育心理学》(奥)阿德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