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与专业水平,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中,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中进行合作与探究。这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44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在愉悦课堂气氛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趣味性课堂活动,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属于抱团学习相比较学生的单打独斗而言更具学习趣味性,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再加之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抽象性、逻辑性,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较容易侧重形象思维,所以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对此类情况,如果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教学效果,能够将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几名学生分析交流,便能够逐一突破,获取全面多元的答案。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小组
1.动态调整小组规模。正常情况下,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约为50~60,如果小组规模设定不合理,如10人为一组,那么组员在小组讨论中的可利用时间会过少,往往导致只有2~3人能够得到充分讨论,而余下学生持观望态度,这会使组员配合不充分,无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但若人数过少,如3人为一组,则会出现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合理设置小组规模,且要注意,小组规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动态调整。一般来说,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但若任务较难或较多,可适当增加小組成员,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小组组建是否合理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可盲目、随意地组建学习小组,而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建设小组,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单打独斗”,因而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学生还是习惯独自完成任务。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以此促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多名学生合作才能完成。在任务设计方面,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要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第三,任务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第四,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至更高水平。
例如,在“简单的排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设计了探究任务:“我手中有1、2、3三张数字卡,请问可以组成哪几个两位数?”小学生抽象能力不足,一时难以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答案,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制作卡片并尝试排列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完成卡片制作后,再通过问题“怎么摆才能保证没有遗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待学生讨论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排列方法,各小组总结出固定十字法、交换位置法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总结给予鼓励和补充,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习惯培养,推进小组合作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小组合作的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使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节数学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这节知识中的重难点制作成一个小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寻找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将小组合作的优势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四)对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各学习小组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应依照教学进度与实际情况,安排各小组进行组内互评、小组互评,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阶段性互评,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教学需要改进之处。教师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应符合学生现有阶段的学习要求,评价应客观、具体,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真实的反馈。评价体系要有实效,才能彰显出小组合作模式的真实作用。设立多主体的评价形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当代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仍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还需要教育者在不断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予以探索和研究。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与优势,创设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胜.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17):85-86.
[2]靳书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0):44-45.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44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在愉悦课堂气氛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趣味性课堂活动,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属于抱团学习相比较学生的单打独斗而言更具学习趣味性,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再加之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抽象性、逻辑性,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较容易侧重形象思维,所以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对此类情况,如果科学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教学效果,能够将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几名学生分析交流,便能够逐一突破,获取全面多元的答案。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小组
1.动态调整小组规模。正常情况下,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约为50~60,如果小组规模设定不合理,如10人为一组,那么组员在小组讨论中的可利用时间会过少,往往导致只有2~3人能够得到充分讨论,而余下学生持观望态度,这会使组员配合不充分,无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但若人数过少,如3人为一组,则会出现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合理设置小组规模,且要注意,小组规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动态调整。一般来说,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但若任务较难或较多,可适当增加小組成员,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小组组建是否合理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可盲目、随意地组建学习小组,而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建设小组,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单打独斗”,因而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学生还是习惯独自完成任务。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以此促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多名学生合作才能完成。在任务设计方面,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要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第三,任务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第四,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至更高水平。
例如,在“简单的排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设计了探究任务:“我手中有1、2、3三张数字卡,请问可以组成哪几个两位数?”小学生抽象能力不足,一时难以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答案,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制作卡片并尝试排列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完成卡片制作后,再通过问题“怎么摆才能保证没有遗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待学生讨论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排列方法,各小组总结出固定十字法、交换位置法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总结给予鼓励和补充,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习惯培养,推进小组合作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小组合作的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使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节数学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将这节知识中的重难点制作成一个小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寻找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深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将小组合作的优势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四)对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各学习小组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应依照教学进度与实际情况,安排各小组进行组内互评、小组互评,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阶段性互评,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教学需要改进之处。教师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应符合学生现有阶段的学习要求,评价应客观、具体,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真实的反馈。评价体系要有实效,才能彰显出小组合作模式的真实作用。设立多主体的评价形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当代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仍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还需要教育者在不断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予以探索和研究。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促进教学的作用与优势,创设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胜.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17):85-86.
[2]靳书军.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学周刊,2017(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