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出:“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习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善于提问题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从中我认识到了“问题”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自由发展阶段
语文教育家靳家彦说过:“一节好课,不是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答案离开课堂,而是在课的尾声,又引发学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正所谓“课虽终,思未了”的教学效果。为此,我首先从学生自由提问题入手培养。比如:看到一个课题,你想到什么问题。开始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由式的,有的问题可以说毫无价值。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学生马上提出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小蝌蚪找没找到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长得什么样”等问题,也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小蝌蚪有爸爸么?”等一系列出乎老师意料,给老师的解答带来困难的自由新境界,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质的飞跃,由师问师答,师问生答转向生问生答。
二、就所学知识提出问题阶段
实验了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学生自由、无目的地提问题,给课堂调控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教给学生怎样提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要和课文紧密联系。在逐步的引导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能提到点子上,有的问题正是老师心中所问。例如:在学习《画风》一课时,学生问道:“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呀?画风都有哪些画法呢?”又如:在学习《称象》一课时提出了:“谁想称象,有哪些称象方法,哪一种称象方法好,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等等。正所谓“一问激起千层浪”。学完课文后,学生又问:“老师总说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称象方法了么?”这时,同学们又相继提出了把石头换成木头,把石头换成铁等方法,虽方法不尽如人意,但在问题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求异思维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一举两得,令人欣喜。
三、问题个性化阶段
新课程提出:教师不能“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不能让学生就书本及所学知识提问题,而应注重提问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随之提高。为此,我们又鼓励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与众不同的问题,能展示自己特点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效也是比較喜人的。在学习格言“办事要分轻重缓急,做事要有始有终”一句时,总帮别人讲题的王媛同学说:“如果我们班的两个同学有一人错了十道题,一人错了一道题,应该帮助谁”的问题;学习“勤劳通向富裕,懒惰必定贫穷”时朱文同学说他家有个邻居很懒,可家里很有钱,这是为什么;在学习口语交际《我们的成绩》作品交流时,于丽画的四只翅膀的鸟,引起了同学的疑问,而这位同学的解释,也得到许多同学的反思,于丽说:“我想让这些小鸟飞得更快更高一些,不被猎人伤害”;在学习笔算除法时,学生梁光提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朱炳旭也提出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分析连续两问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课时,教师出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学生争相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诚然,实践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乱,调控难,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等,但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深受启发:“只重生活结果,而不重生活过程,这不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方式,那么只重学习过程的学习,也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新课标的实践中,要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过程步入正轨,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求知欲的进步升华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一、自由发展阶段
语文教育家靳家彦说过:“一节好课,不是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答案离开课堂,而是在课的尾声,又引发学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正所谓“课虽终,思未了”的教学效果。为此,我首先从学生自由提问题入手培养。比如:看到一个课题,你想到什么问题。开始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由式的,有的问题可以说毫无价值。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学生马上提出了“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小蝌蚪找没找到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长得什么样”等问题,也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小蝌蚪有爸爸么?”等一系列出乎老师意料,给老师的解答带来困难的自由新境界,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质的飞跃,由师问师答,师问生答转向生问生答。
二、就所学知识提出问题阶段
实验了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学生自由、无目的地提问题,给课堂调控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教给学生怎样提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要和课文紧密联系。在逐步的引导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能提到点子上,有的问题正是老师心中所问。例如:在学习《画风》一课时,学生问道:“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呀?画风都有哪些画法呢?”又如:在学习《称象》一课时提出了:“谁想称象,有哪些称象方法,哪一种称象方法好,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等等。正所谓“一问激起千层浪”。学完课文后,学生又问:“老师总说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称象方法了么?”这时,同学们又相继提出了把石头换成木头,把石头换成铁等方法,虽方法不尽如人意,但在问题意识得到培养的同时,求异思维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一举两得,令人欣喜。
三、问题个性化阶段
新课程提出:教师不能“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不能让学生就书本及所学知识提问题,而应注重提问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随之提高。为此,我们又鼓励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与众不同的问题,能展示自己特点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效也是比較喜人的。在学习格言“办事要分轻重缓急,做事要有始有终”一句时,总帮别人讲题的王媛同学说:“如果我们班的两个同学有一人错了十道题,一人错了一道题,应该帮助谁”的问题;学习“勤劳通向富裕,懒惰必定贫穷”时朱文同学说他家有个邻居很懒,可家里很有钱,这是为什么;在学习口语交际《我们的成绩》作品交流时,于丽画的四只翅膀的鸟,引起了同学的疑问,而这位同学的解释,也得到许多同学的反思,于丽说:“我想让这些小鸟飞得更快更高一些,不被猎人伤害”;在学习笔算除法时,学生梁光提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朱炳旭也提出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分析连续两问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课时,教师出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学生争相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诚然,实践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乱,调控难,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等,但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深受启发:“只重生活结果,而不重生活过程,这不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方式,那么只重学习过程的学习,也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新课标的实践中,要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过程步入正轨,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求知欲的进步升华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