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人》出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因其作品真情感人,且又具有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精彩语段,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人教版将其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原先的浙教版教材将近提前了一年,尽管在不同的单元里都安排在第一篇课文,但是却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于今天的教学,笔者觉得更应注重流畅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特点,来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以品味“人”字所托起的真情社会。
  
  一、单元弘扬人间真情
  
  《穷人》所处的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它和《唯一的听众》是两篇精读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和《用心灵去倾听》是略读课文,还有“回顾·拓展”中的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整个单元的每一处都透射出人间真情,无不让人为之颤动。
  《穷人》一文记叙了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一家人不仅过着夫唱妇随、美满安逸的生活,而且热心帮助生病的邻居西蒙,不约而同地主动要求抚养三个孩子的动人故事。穷人的生活真穷,但是穷人有着与金子一般富有的精神与内心,让人感到穷人不穷。《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是说一个身体残疾的青年,为了帮助许申高这样一个贫穷而又渴望看书的孩子,不惜隐瞒事实,买下了他的马草,好让他来书摊看书心安理得的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个残疾青年对那位穷苦孩子真诚的祝愿,也让人体会到这样的良苦用心。《唯一的听众》描写了在使落雪对音乐绝望的前提下,一位聋哑的老妇人每天听他拉小提琴,成为他唯一的听众。那位老妇人每天用心去倾听和感受这样的音乐,给他力量;每天用鼓励的语言和微笑激励他,给他信心,最终成就了他能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奏。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体味“人”字支撑的力量。《用心灵去倾听》则是记叙了儿时的汤米不懂什么是电话,却懂得在电话那头的苏珊与之有着真切的交往过程。
  四篇文章的主人公都并不富裕,即便是拥有小提琴的落雪或者拥有电话机的汤米。但是整组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就像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美好的人间真情。它们就像“人”字的结构,相互支撑着,相互提携着,相互进步着。无论是哪一篇文章,在教学中都应该围绕主题,突出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达到人间真情的品味和感悟。这里仅以《穷人》一文为例,谈谈教学要点。
  
  二、教学目标凸显人文主题
  
  在不同的教材里,《穷人》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人教版将该课文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不仅突出了工具性目标,更突出了人文性目标,可以说《穷人》是一篇很好地凸显意言兼得的好教材。
  第一是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依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来确定的,而这一目标符合小学高段年级阅读要求。内容结构上很明显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是时间顺序记叙的,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朗读上要快乐有快乐,要紧张有紧张,要忐忑有忐忑,真情表达,跌宕起伏。书写上可以安排观看插图,读着“桑娜拉开了帐子”后的续写,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内容都需要小学生去读、去掌握,也就体现了小学生知识能力的达成度。
  第二是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故事叙述比较具体,但是故事情节比较流畅,扣人心弦。单元提示有“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还要体会情感,感受文章所透射出的真情实感。随着在课文的层层朗读中,学生不但会感受到桑娜和渔夫一家的贫穷生活,更会感受到他们一家富有的内心世界,会逐渐让人感到穷人不穷。
  第三是抓住语言现象,学习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这在单元提示和课后思考题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课文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次次地被列入小学课本,与课文的许多语言现象分不开,比如:夜晚海面上让人惊心动魄、心惊肉跳的环境描写;而屋内让人倍感温暖与舒适的家庭环境描写。再譬如: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那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让人品味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让人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再譬如:渔夫回家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描写,不仅让人担心桑娜的做法,更让人担心渔夫的想法,然而一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简朴话语,使人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三、教学流程彰显学生学习力
  
  为了达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合理的安排,才可能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单元提示和课文后边的思考题,尽管这么长的课文教学内容很多,但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那就等于失去了教学的重点。如果我们将教学内容重点化,把所确定的三大目标逐一分解,那就可以浓缩成两个,就是“穷人真穷”和“穷人不穷”。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第一课时中,通过朗读、讨论和梳理,重点是通读全文、说说故事、讨论环境描写,来掌握桑娜一家真穷,从而推广到当时的俄国所有的穷人真穷。第二课时中,可以围绕“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吗”的话题,抓住桑娜家庭环境、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桑娜和渔夫谈西蒙孩子去向的对话等等,来品味穷人不穷,他们很富有,他们拥有一双勤劳的手,拥有一颗同情善良的心,拥有一种人帮人的精神。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分析以往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有陈述语言、问题语言、评价语言、引领语言等等,这些语言都体现着教师精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行为。面对这么长篇的课文,我们对于教学语言更要精准和精练,尤其需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一般在第一课时,为了全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桑娜一家真的很穷,我们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两个主打问题,以引导学生很快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譬如:课文哪些方面写出了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开头的环境描写对穷人一家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的主打问题自然引导学生朝着主要内容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了达到穷人不穷这样的目标,我们不妨可以设计:穷人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穷人不穷?桑娜富有的是什么?这一系列的主打问题,个个问到点子上,个个朝着教学目标挺进。是的,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教师只要设计好问题,就好像朝河里投入了一块石头,从中激起波纹与水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从而让学生意言兼得。
  
  (三)建议教师课堂退位
  新课程不仅提倡课堂是平等的、民主的,更是提倡课堂上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所以,我们建议课堂上教师可以退位些、再退位些,尤其是面对高段年级的学生。课堂上,教师退位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是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教师退位呢?教师的退位是要靠课前的精心设计,是要靠课前的充分准备的。换句话说,教师在课堂上要退位些,而在课前更要往前些。譬如,教师必须要掌握穷人不穷的地方有:桑娜一家家庭美满、夫唱妇随;桑娜和邻里之间又是关系和睦、亲密无间;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桑娜一家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宁可自己再辛苦些、再勤劳些,也要把西蒙家的两个孩子抱回来,跟死人呆在一起是万万不行的。于是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抓住环境描写、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等语言现象来朗读、理解、欣赏和诠释,品味桑娜一家人的美好心灵和诚挚情感。
  课文有许多地方让人思考、令人寻味:“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闹着玩的吗?”“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等等语句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挑战,激发思考。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法,穷人美好的心灵就会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其他文献
语文,在台湾称为“国语”。由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两岸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了解台湾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独特做法,对于我们强化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台湾国民小学选用比较广泛的台湾翰林出版公司的《国语》(以下简称台湾版)五年级上、下两册与大陆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进行对
教材资源始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加以充分挖掘,用足用活这些资源。综观低段课本,随处可见“季节”的踪影。以四季分的相关内容,春季:一上第一单元,二上第一单元。夏季:一下第四单元。秋季:二上第一单元。冬季:一下第六单元。看似没有联系的各个单元,正是按着教学进度来设计编排的。本文试以低段“季节”相关内容为例,就如何用足用活教材资源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按“词”索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增加积累 
诗歌是精致、纯美的文学,它有着形象的语言,跳跃的节奏,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美感,鲜明的个性。读诗,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位;读诗,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读诗,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  丁云老师曾说过,诗是必须教的,没有诗润泽过的童年是不圆满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被吸引,被打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诗是流动的韵律——和奏而歌 
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关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第一、二学段的教学衔接,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写字教学的衔接不太重视。然而在此阶段,学生的书写内容由字、词过渡到句段,书写格子由田字格变为方格、横线抄,书写工具由铅笔换成了钢笔,很多学生突然变得不会写字了。作业本上到处是钢笔道道,大小字现象严重,部分学生为了求快,字迹潦草难辨。如何帮助学生顺利
新的“错误”观认为,学生的“错误”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可以窥见学生真正的所思所感。我们若借此洞察学生当下真实的认知水平,就能知道学生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多远”;若能敏锐发现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就能轻而易举地展开引导,将学生引向“正途”。因此,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并将此作为教学的新起点,一定能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增长点。  一、慧眼识“错”  课堂上错误总会不期而至,而且纷繁
略读教学课堂结构与精读相比显得简约、粗线条,为学生开辟大块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阅读。虽说略读教学提倡“简”“略”,但也需要有“精”读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集中、更突出。 教师在备课时应寻找适当的突破口,重锤敲打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那么,略读课文的精读点怎么确定?  一、 根据单元学习重点确定  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编排的,人教版五
【摘 要】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的设计必须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并根据教学情况的即时变化作出灵活的跟进调整。从教学本质上讲,微课设计和运用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控好学情起点,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展开进行适时引入,为此,才能走出当下不少在做的“伪微”嫌疑。  【关键词】微课应用 阅读策略 读写结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时空大大拓展,学习方式更加丰富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渔歌子》这首词情趣盎然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的乡村生活。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一片诗情画意。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是一篇旷世名作。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诗词已不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第一课
编者按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是,从整体而言,成效尚不明显,两者脱节的情况在一线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有鉴于此,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带领一线教师进行了“读写一体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特对部分成果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讨论。  一、“读写一体课”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
今天上的六节课,其中三节略读课,两节精读课,一节选读课,略读课为主。  一、从几个关键词看六堂课  第一,小组学习。我们原来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秧田式的,排列分得清清楚楚。这次上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形式是圆桌式的。圆桌,就是一张张桌子拼成一个圆,当然也可以是四方的。学生就好像在开圆桌会议,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就“逼”得我们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很大的变革,要很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这里边肯定有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