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难以启智,不“辨”难以明理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能力,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问题作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论述。下面,笔者就以《雷雨》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培养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主题立意。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地解读作品,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求他们按照“标准答案”来理解作品。这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在讲解《雷雨》的过程中,笔者就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分析作品的主题。于是,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让读者看到了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被侮辱、被捉弄的鲁妈……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是在批判资本家的无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还有的学生认为,《雷雨》歌颂了以鲁大海为代表的青年劳动者的反抗精神……无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二、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培养思辨能力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值得细细研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让他们学会在阅读中分析与判断,从而培养思辨能力。
  例如,在《雷雨》中,无论是舞台说明还是人物对话都颇有深意,值得深思。尤其是周朴园试探鲁侍萍身份的过程,两个人之间的每一句话都“暗藏玄机”。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让他们在品味的过程中揣摩两个人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以及语言的层次与逻辑背后体现出来的两个人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层次。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剖析两个人的对话,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周朴园前后的语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面对周朴园的追问,鲁侍萍答话的语气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潜台词是什么?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但是周朴园并不知道。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两个人开始了对话。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随着剧情的发展,周朴园的心理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不知所措,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周朴园的谎言,鲁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积聚了三十多年的悲愤之情。
  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培养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整体布局上是十分巧妙的,情节合情合理,结局却出人意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解《雷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什么是“三一律”。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与戏剧结构相关的一种规则。“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上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可以使剧情更加集中、严谨。之后,学生就能发现,《雷雨》全篇也使用这样的结构,即时间、地点、情节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只有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而场景也大多是在周公馆的客厅,因此达到了时间、地点和情节的高度一致,从而构成了严谨缜密的“三一律”。该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有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作者把周、鲁两个家庭近三十年的恩怨纠葛集中在了“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左右”,集中在了周家的客厅,集中在了雷雨之夜,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问题及时代问题。在分析作品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充分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值得思考的元素,使他们在思辨中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始终围绕着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试行地方教材后,我们江苏省的语文教师又把苏教版语文教材当成唯一的指导资料。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敢离“书”太远。然而,语文的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各种体裁的文章、文化现象、哲学思辨、生活经验等都是语文的一部分。教师若将眼光仅放在规定的教材上,不仅会淡化语文这一学科的特色,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此时,校本教材应运而生。但
期刊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姥爷突然把房子给卖了,卖给了酒馆的老板。  在卡那特街上另买了一所宅子,宅子里长
期刊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文言文文化常识的内容过于琐碎,且与中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常常成为学生复习的难点。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复习文化常识呢?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依循高考轨迹。确定复习重点  从全国卷近五年的选文来看,高考命题人大多会选择《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为出题的材料,这些传记中的人物几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或出将入相,为民造福;或刻苦读书
期刊
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节奏、动人的韵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的作品浪漫飘逸、杜甫的作品沉郁顿挫、王维作品的恬淡含蓄、李清照作品的婉约凄切、辛弃疾作品的气势雄浑……正是有了古诗词,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仍能一睹古代文学大家的风采。客观地说,古诗词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意。对此,教师就要学会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
期刊
一位维吾尔族的青年油画家(他看来很有才气)告诉我:天池是不能画的,太蓝,太绿,画出来像是假的。  天池在博格达雪山下。博格达山终年用它的晶莹洁白吸引着乌鲁木齐人的眼睛。博格达是乌鲁木齐的标志,乌鲁木齐的许多轻工业产品都用博格达山做商标。  汽车出了乌鲁木齐,驰过荒凉苍茫的戈壁滩,驰向天池。我恍惚觉得不是身在新疆,而是在南方的什么地方。庄稼长得非常壮大茁实,油绿油绿的,看了教人身心舒畅。路旁的房屋也
期刊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长河中的耀眼明珠,它见证了我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创设情境,习惯以“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于是,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因子便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中流走了,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
期刊
去年有一位乡先辈发愿修“志”。我们那里本来有一部旧志,是乾隆年间一位在我乡做官的人修的。他是外路人,而且“公余”纂修,心力不专,当然不免有些不尽不备。但这是我乡的第一部“志”。  这一回,要补修了,经费呢,不用说,那位乡先辈独力担任;可是他老先生事情忙得很,只能在体裁方面总起成,在稿子的最后决定时下一判断,事实上的调查、搜辑以及初稿的编辑,他都委托了几个朋友。  是在体例的厘订时,他老先生最费苦心
期刊
中国历史悠久,国画杰作众多,价值连城。有些画作在战争中损毁或遗失,但更多画作传世千年,现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此文辑录的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Nymph of the Luo River  《洛神赋图》  Artist and writer Gu Kaizhi (ca. 344–406) painted Nymph of the Luo River on a long silk scroll d
期刊
劳伦斯是一位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作家,在《鸟啼》这篇文章中,他使用大量丰富的意象来奏响生命的乐章,表达对自然界无数生命的无限敬畏。在作者看来,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伟大的,有着顽强拼搏精神,无论是勇敢的野鸽子还是胜利的番红花,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它们对自由的渴望。下面,笔者就对文章中的这两类意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  一、勇敢的野鸽子  “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
期刊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谈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单纯的知识学习往往非常枯燥,不但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还会影响他们后续的发展。这时候,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