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不能简单的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理解学生,做出非对既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既而达到从学生自己不学,自己不会学到让学生自己学,自己主动学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课堂气氛
我们这里的教育存在这样的现状:教师的教学活动仍局限于陈旧的应试教育模式当中,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活动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仍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还是课堂的主题,充当着一个“演讲师”的角色,发挥不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培养不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从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首先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最后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一改再改.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没落,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我们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及其机制的长期运作中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方式的学生,对自主学习无所适从,包括老师也经常犯“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错误。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使之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数学课程改革,应该从教学设计开始,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环境、思维特点、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寻求有效的数学教学组织行为,优化数学教学。
列如: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是个难点。教师出示问题:“如何比较-2与-8的大小?”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
生1:考试的时候,被老师扣2分比被老师扣8分的分数要高,所以-2>-8。
生2: –2°C比–8°C热,所以–2>–8。
生3:从同一高度上下降2米比下降8米所处的位置要高,所以–2>–8。
生4:比如欠钱,欠2元的总比欠8元的好,所以–2>–8。
生5:离原点近的数比离原点远的数大,所以–2>–8。
生6:打球的时候,输2个球的球队比输8个球的球队打得好,所以–2>–8。
生7:修公路时,误差2米比误差8米的误差小,质量好。所以–2>–8。
学生们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理由,都得出了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正确结果。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的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理解学生,做出非对既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2.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课堂上,都应该是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一般讲课只有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四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开始上课了,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版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呢,“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教师绝不是就题讲题,或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的方式,都是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例如,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和写法。
(2)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接着出示前节课学过的内容:
2.1 忆一忆
(1)已知方程x-2y=4,用x的代数式表示y为 ,用y的代数式表示x为 。比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便?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
A , B
C. D.
2.2 想一想:
篮球联赛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的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应该分别是多少?
解法1:设胜x场,则负(22-x) 场,依题意得: _____________
解法2:设胜x场,负y场,依题意得: _____________ 上面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会解,能否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呢?
X+y=22 ①
2x+y=40 ②
2.3 试一试: 解方程组
(1)分析:问题1:能否直接代入?
问题2: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为什么)
问题3:能否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2)写出解题过程:
解:由①,得_____________③
把③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
以上几个步骤几乎是让学生自学,自己不学,自己不会学,是不能由教师代替的,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教师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客体、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积极、主动、创造的学习主体。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高速公路上奔驰,老师要当引桥,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的高速;老师要当路标,让学生明确方向,不迷路,不走岔道;老师还要当机修工,学生有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帮助排除故障。…。
3.师生平等,让课堂活起来
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而数学新教材删繁除难,给学生创造了信息加工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首先在屏幕上呈现摆一摆,将3cm、4cm、5cm;3cm、3cm、5cm;3cm、2cm、5cm;3cm、1cm、5cm的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结果怎么样,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而我们农村中小学规模小,每校只有一部电脑,就是让同学们操作,每节课也只能满足几位同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按教材规定的长度准备12根稻草棒,作为学具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每八人一组,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三根草棒摆一摆,看看结果怎么样?接着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分组选出1人汇报本组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结果,同学们都兴趣很高,情绪十分高涨,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既使学生练习熟练了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又使同学们了解了整个操作过程,更使学生注意到了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否则就拼不成三角形,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收效甚好。
又例如,为了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了对立的几面,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一定不要下结论哪种对哪种错,要正确引导,每种观点让学生或老师编制一种题目,加强了同种题目的训练,杜绝了似是而非题目的混淆,并且还能一题多解,效果很好。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应用推理的方法,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能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x180°;五边形能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3x180°;六边形能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x180°;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n-2)x180°。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x180°。得出结论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试着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是否也能推导出内角和公式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在练习本上画图、研究,或者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进行新的探讨。如有学生说出了他的推导方法: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nx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就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n-2)x180°。老师就要对他进行鼓励,同时全班学生也对此问题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假若又有同学说出了他推导的道理,这时老师又要对他进行鼓励,并让他到黑板上画出来,让他当一回老师。若有新的方法且画对了,老师要给这个学生高兴地鼓掌。若没有画正确,也要给以赞赏他的勇气及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地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学生当堂检测,当堂消化
“检测”中的题目应该是初步的、简单的,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进生板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自练习。老师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千万不能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4个人以上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这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填一填或练一练,做一做,归纳等练习,学生就可以当堂消化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掌握方法。教师还须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完成检测题才能使一节课真正获得成功。正如洋思人说的那样,这种模式教学不求美、新、奇,只求扎实有效。学生通过自学思考题、巩固训练题、课堂检测题的认真完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具体又系统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师生在互动协作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我虽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洋思模式,但通过录象和老师们的讲解,对洋思教学模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
参考文献
[1] 郑强.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探究与解决丛书,四川教育,2006年
[2] 朱慕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004年
[3]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4]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7日第6版
收稿日期:2012-04-03
【关键词】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课堂气氛
我们这里的教育存在这样的现状:教师的教学活动仍局限于陈旧的应试教育模式当中,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活动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仍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还是课堂的主题,充当着一个“演讲师”的角色,发挥不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培养不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从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首先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最后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一改再改.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没落,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我们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及其机制的长期运作中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方式的学生,对自主学习无所适从,包括老师也经常犯“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错误。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使之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数学课程改革,应该从教学设计开始,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环境、思维特点、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寻求有效的数学教学组织行为,优化数学教学。
列如: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是个难点。教师出示问题:“如何比较-2与-8的大小?”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
生1:考试的时候,被老师扣2分比被老师扣8分的分数要高,所以-2>-8。
生2: –2°C比–8°C热,所以–2>–8。
生3:从同一高度上下降2米比下降8米所处的位置要高,所以–2>–8。
生4:比如欠钱,欠2元的总比欠8元的好,所以–2>–8。
生5:离原点近的数比离原点远的数大,所以–2>–8。
生6:打球的时候,输2个球的球队比输8个球的球队打得好,所以–2>–8。
生7:修公路时,误差2米比误差8米的误差小,质量好。所以–2>–8。
学生们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理由,都得出了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正确结果。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的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理解学生,做出非对既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2.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课堂上,都应该是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一般讲课只有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四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开始上课了,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版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呢,“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教师绝不是就题讲题,或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的方式,都是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例如,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和写法。
(2)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接着出示前节课学过的内容:
2.1 忆一忆
(1)已知方程x-2y=4,用x的代数式表示y为 ,用y的代数式表示x为 。比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便?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
A , B
C. D.
2.2 想一想:
篮球联赛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的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应该分别是多少?
解法1:设胜x场,则负(22-x) 场,依题意得: _____________
解法2:设胜x场,负y场,依题意得: _____________ 上面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会解,能否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呢?
X+y=22 ①
2x+y=40 ②
2.3 试一试: 解方程组
(1)分析:问题1:能否直接代入?
问题2:选择哪一个方程变形?(为什么)
问题3:能否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2)写出解题过程:
解:由①,得_____________③
把③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
以上几个步骤几乎是让学生自学,自己不学,自己不会学,是不能由教师代替的,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教师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客体、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积极、主动、创造的学习主体。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高速公路上奔驰,老师要当引桥,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的高速;老师要当路标,让学生明确方向,不迷路,不走岔道;老师还要当机修工,学生有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帮助排除故障。…。
3.师生平等,让课堂活起来
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而数学新教材删繁除难,给学生创造了信息加工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首先在屏幕上呈现摆一摆,将3cm、4cm、5cm;3cm、3cm、5cm;3cm、2cm、5cm;3cm、1cm、5cm的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结果怎么样,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而我们农村中小学规模小,每校只有一部电脑,就是让同学们操作,每节课也只能满足几位同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按教材规定的长度准备12根稻草棒,作为学具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每八人一组,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三根草棒摆一摆,看看结果怎么样?接着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分组选出1人汇报本组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结果,同学们都兴趣很高,情绪十分高涨,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既使学生练习熟练了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又使同学们了解了整个操作过程,更使学生注意到了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否则就拼不成三角形,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收效甚好。
又例如,为了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了对立的几面,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一定不要下结论哪种对哪种错,要正确引导,每种观点让学生或老师编制一种题目,加强了同种题目的训练,杜绝了似是而非题目的混淆,并且还能一题多解,效果很好。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应用推理的方法,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能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x180°;五边形能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3x180°;六边形能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x180°;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n-2)x180°。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x180°。得出结论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试着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是否也能推导出内角和公式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在练习本上画图、研究,或者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进行新的探讨。如有学生说出了他的推导方法: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nx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就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n-2)x180°。老师就要对他进行鼓励,同时全班学生也对此问题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假若又有同学说出了他推导的道理,这时老师又要对他进行鼓励,并让他到黑板上画出来,让他当一回老师。若有新的方法且画对了,老师要给这个学生高兴地鼓掌。若没有画正确,也要给以赞赏他的勇气及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地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学生当堂检测,当堂消化
“检测”中的题目应该是初步的、简单的,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进生板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自练习。老师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千万不能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4个人以上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这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填一填或练一练,做一做,归纳等练习,学生就可以当堂消化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掌握方法。教师还须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完成检测题才能使一节课真正获得成功。正如洋思人说的那样,这种模式教学不求美、新、奇,只求扎实有效。学生通过自学思考题、巩固训练题、课堂检测题的认真完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具体又系统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师生在互动协作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我虽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洋思模式,但通过录象和老师们的讲解,对洋思教学模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
参考文献
[1] 郑强.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探究与解决丛书,四川教育,2006年
[2] 朱慕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004年
[3]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4]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7日第6版
收稿日期:201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