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桂花,该不该摇?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里有一棵桂花树,一棵不大的桂花树。不大的桂花树让不大的校园飘逸幽香。
  值班老师告诉我,中午有一位男同学在摇桂花树,树下一群同学在捡桂花,眼看着满树的桂花纷纷飘落。我找到了这位四年级的男同学,长得眉清目秀的。我没有过多的批评,因为猜想他摇落桂花的时候一定很开心,桂花香味的诱惑是谁也抵挡不住的吧!只是告诉他桂花树是全校同学的,花摇落了花香可就消失了,让老师和同学们到哪再去闻这沁人心脾的味儿呢?
  不曾想,第二节课又有同学来汇报:“周老师。不好啦,又有同学在那边摇桂花树,桂花都被摇光了!”看着他又着急又心疼的样子,我拿起相机就跑下去。果然树上剩下的桂花寥寥无几,好多女同学拿着一个纸做的盒子,蹲着捡桂花呢。一脸小心翼翼的样子。旁边站着的一位人高马大的女同学,摆好了架势还要摇。一幅得偿所愿的样子。我拉住她,原来也是位四年级的同学,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没有留下她们,让她们自己跟班主任说明原因。
  联想到四年级有一篇课文《桂花雨》,看进度应该刚刚教完,我估计是学完课文学生对“摇花乐”印象深刻,所以才大胆尝试。为了让剩下的桂花能再飘香。我给四年级的老师打了电话,确认情况。果然,他们刚上好《桂花雨》,所以学生处于非常兴奋期。
  四年级共有4个班,将近200人。每人去摇一下的话,估计这桂花树要逃到清冷的月宫里去了。思及此,我又在校园QQ群里发了信息,没想到引发了众多老师的关注,有鼎力支持学生摇桂花的,有“投案自首”说明原因的,有发表意见想方法的……
  语文老师从自己学科需要这个角度出发,赞同学生摇桂花的做法。四(1)班的语文庄老师说:“这说明他们是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二年级沈老师说这是兴趣,不能抹杀。
  讨论还引发了四年级音乐老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四(4)班的杨老师在QQ群上“自我检讨”,她让学生欣赏了《四季调》后,告诉他们学校也有桂花树。而且她还特地指明了桂花树的方向!因此学生才会这么兴奋地找到桂花树,胆子大的同学还动手摇了桂花树,引得下面只敢张望不敢动手的小朋友喜滋滋地捡起这天上掉下的小花朵。四(2)班的郭老师看了杨老师的“招供”后惭愧了,她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没有联系实际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们也坐不住了。他们提出可以让学生研究桂花的作用,并通过小组活动尝试利用桂花做各种食品:桂花酒、桂花酿、桂花小圆子……
  班主任、班辅导们提议:每年桂花花开的时节,学校可以举办“桂花节”,在校级各项竞赛、常规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可以采摘这桂花,并评比“金桂花奖”、“银桂花奖”、“铜桂花奖”。(我校每年9-10月举办“石榴节”,讲文明、讲礼仪的学生可以评为“丰收使者”。代表全校同学采摘石榴,分发给全校同学。)
  老师们的发言,让我深受震动。我们校园的石榴树已经成了同学们心中校园文化最显著的象征。薛校长曾提醒我们:学校的每一处景点都要成为一种文化,活动资源要从校园内挖掘。石榴树可以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寄托。学校值得挖掘的资源还有很多很多,一花一草都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都可以成为活动组织的载体。不管是学科活动,还是德育活动,书本不应该是学生唯一的学习途径。走在校园里,走到家乡各个角落,走进大自然里,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样的活动需要学校、老师有目的、有规划地细织。
  桂花树是校园一景,如果因为学了课文。大家都去摇这棵树。那么学校的规章制度摆在何处?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是校园里每个学生应该达成的共识,这是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包亚明先生在其译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中曾这样描述规则:规则就意味着不同的行动者在普遍的程序性方面达成了共识。又想起马维娜老师《在“习以为常”与“司空见惯”的背后》这样写道:“在使用鼓励和表扬时,特别是在鼓励学生和倡导遵守规则“两难”选择面前,更应该倾向于倡导学生遵守社会规则。毕竟,不遵守规则的民族是不被欢迎的民族,是没有效率的民族,也是没有发展的民族。”
  所以,摇桂花,还是保护桂花树?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的学生必须遵循学校大的规章制度。不能因为个人的兴趣,而随意地去摇落这美丽的一树桂花,摇落满园的幽香。
  想到学生在桂花树下轻轻摇曳后无比满足的样子,想到他们拾起米粒般桂花时小心翼翼的样子,想到老师们的一条条建议,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不想得深入些呢?为什么不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呢?既丰富学生的生活,又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无序的、不规范的活动,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长项活动。怎样让这摇花乐成为学生童年时代一个最美的回忆?
  我的设想:明年秋风吹起,丹桂还未飘香的时候可以围绕“桂花”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首先由年级组向学校申请,然后整合各科资源,组织年级部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识桂花。
  1 通过上网搜集桂花的图片、资料。
  2 通过上网、采访园丁爷爷等方式,了解桂花的历史、品种、价值。
  3 小组合作,了解盛泽公园、校园、居民家等各处种植桂花的现状。
  第二阶段:赏桂花。
  1 音乐课,学习《四季调》后,穿插欣赏《江南桂花香》、《八月桂花香》、《桂花开放幸福来》、《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雨》、《缅桂花开十里香》等歌曲。
  2 搜集有关桂花的古诗、现代诗、散文等文学作品,利用早读、课余吟诵。如王维《鸟鸣涧》,李商隐《月夕》,刘长卿《寄龙山道士许法棱》,朱淑真《秋夜牵情》,白居易《东城桂》,杨万里《咏桂》等。
  3 了解有关桂花的传说、故事。推荐阅读《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蟾宫折桂》、《桂花仙子桂花励智对联》、《“桂冠”的由来》。
  4 美术课,指导学生画桂花,课外搜集桂花图片,各班进行一次桂花图片展。
  5 年级内举行一次赏桂花的作文比赛。
  第三阶段:摇桂花。
  1 各班学生讨论,摇桂花的具体方案:时间:摇桂花的学生代表挑选的方法:摇桂花要准备的工具,每样工具谁负责带来;桂花摇落后,搜集桂花人员的安排。
  2 摇桂花的具体仪式,主持人的选定。
  3 跟学校小星星电视台联系,做好照片、录像的拍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尝桂花。
  1 研究桂花在食用方面的作用。
  2 各班自由分组,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食品:桂花糕、桂花酒、桂花酿、桂花小圆子……
  3 桂花品尝会:各小组把制作的桂花食品展示出来:班级内开展品尝会。
  4 美食鉴定:每位同学对品尝的桂花食品进行品评,写下鉴定意见。评出班级“最佳美食制作组”。
  这以“桂花”为主题的活动,巧妙结台各学科特色,凸显了整台课程资源的理念,科学、美术、音乐、劳技、语文、信息、体育等学科活动有效穿插,调动了全校老师的积极性。上网搜集信息、观察桂花、诵读桂花诗歌、画一画心中的桂花、制作桂花食品、小组台作、方案设计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愉快地参与其中,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八月,桂花树的香气永远留存在他们心田,成为每一届四年级学生最难忘的回忆。
  石榴树、桂花树、松树……校园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处景点,都是校园独特的风景。挖掘校园的各方面资源,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活动彰显厚实的底蕴,这是整台理念下最理想的蓝图吧!
其他文献
入选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是2006年6月。那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19个年头。  此前,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摸爬滚打的19年里,我算是个幸运儿——1987年中师毕业时直接分配到县城实验小学工作;1994年首次参加江苏教育报刊社组织的“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就获得一等奖;1997年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参加江苏省小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获一等奖;2002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2005年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J2EE平台中的WAF和Struts两种框架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技术联合应用框架模型,并对联合应用框架模型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讨论。
在工商业经营活动中,不择手段地对竞争者的营业所、商品或工商业活动造成混淆或混乱的一切行为,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0条之2中规定的各成员国必须特别禁止的不正当
这期杂志定稿的时候,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窗外雪花漫天飞舞。这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礼遇。是的,我说的新生命就是你手中的这期杂志。  看着眼前的这叠稿件,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在暗房中冲洗照片的经历:曝过光的相纸在显影药水中一点点地显现出影像,先是淡淡的一抹,然后层次逐渐分明,最后是清晰丰满的图像。和这种略显原始的照片冲洗方式一样,编辑杂志也带有手工劳动的性质——它不是把一堆原料交给严肃而冰冷的
该委员会的全称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QBPC),于2000年3月成立,成员为62家在中国有巨额投资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额130亿美元。同世界其它新兴市场一样,
期刊
本文简要介绍了精准农业的由来和技术体系,提出了发展精准农业的对策措施。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综观当下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现象,导致了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1.随意。“写作不是学校里教出来的”,这种观点差不多成为了教师和社会的共识。因此,多写几次、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作文教学无计划无教案等现象并不鲜见,一般都是教师布置了就写,学生写了就交,教师写个评语、打个分数就完事。这种随意的作文教学一方
大豆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的新兴产物,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大豆产业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各界对产业化认识不很到位,本文通过对国外大豆产业化的考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位于苏州古城西南,毗邻风景秀丽的盘门景区,前身是苏州市第十四中学。多年来,学校坚持“不求华而不实,只求实而不华”的务实态度,凭借着“不甘示弱,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将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行。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仍在紧锣密鼓地制订该条例的实施细则,预计今年10月1日出台并与该条例同时施行。该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