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反馈,保证学习质量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姆认为,教师只有取得了对教学效果的“十分及时的反馈信息,才能对教学做出恰当的评价,并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布鲁姆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措施,来帮助教师获取对于教学活动的“及时反馈,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
  一、及时反馈的意义
  我认为,“及时反馈”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及时”两字的内涵,复习需要及时,对教学情况的诊断,也需要“及时”。但是,什么时候获得的信息才是“及时”的呢?我认为,在实施教学之后,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有关信息,并且是有助于行为矫正的有关信息,才能称之为“及时”。
  我认为“及时反馈”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课堂练习,可以反馈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信息,即通过练习能体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疏忽与不足,教师可以及时抓住不足之处,完善知识、能力方面的体系,促进教学内容的完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次,通过练习可以反馈出学生接受新知识程度的信息,从而了解到学生学习难点及个体差异,以便对症下药。
  二、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
  最短时间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怎样在最短时间里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反馈呢?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反馈的信息不是很稳定。有时学生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作用,让他们做习题时照猫画虎,做得也差不多,可等到回家写作业或做综合习题时,却表现得不知甚解。现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新知识后,做课堂练习,布置作业,次日交作业,教师批改。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有些学生课堂上反应良好,表现出对教学知识点的较好理解,但是稍过些时间,甚至第二天交上的作业本上就出现错误。这是由于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的“惯性”作用之下,掩盖了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所以教学的及时反馈不能只看“第一时间”的课堂反馈。
  2有些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在教师指导与提示之下就能做得很好,不能独立完成练习。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的问题,由于一方面教学有其客观的进度安排,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改进度,讲解纠正已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而等到单元复习时问题会更多;另一方面,在教学反馈信息中呈现很大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又很难兼顾各种个别差异,因而教师即使获得了“及时反馈”,由于不能实施调控,“及时”也就丧失了实际意义。
  三、及时反馈的几点要求
  “及时反馈”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概念,但并非根据时间长短来划定的,只有当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对教学活动真实可信而又能实施控制的信息反馈才称之为“及时反馈”。根据实践摸索,我日渐明白:知识需要一个反复消化、理解的过程,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由他人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配合遗忘规律,我认为“当堂反馈训练”比较科学。
  1多做课堂练习,少留家庭作业,面批面改,个别指导,有利于解决个体差异,巩固新知,做到了及时、真实。每一组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疑难问题、困惑之处呈现出来,及时而公开地予以纠正,巩固正确的认知,清除错误的认知。
  按这样程序,在学生还有印象时反复练习,加深练习,把“个别”学生找出来,再个别辅导,避免了问题过夜,认识不清。同时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不必因为照顾优生,使学困生赶不上;也不必因为照顾学困生,使优生无事可做。找出“个别生”后,可发挥互助作用,让优生去帮助,减轻了教师负担,节省了辅导时间,又让优生得以提高,可谓一举两得,能迅速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2科学地设计习题,原则是题型丰富,有梯度。不要盲目地追求数量——“以多制胜”,要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这样学生才能练得深一些、透一些,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的练习中更快、更好,使新知识不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逐渐完善,能力自然发展。
  3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练习不要单纯地停留在学生做,老师批的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除了常用的口算,笔算之外,还可以适当用填空、判断、选择、改错等形式,自编应用题,让同桌做。批改也可以根据习题的形式和难易,采取同桌互批,小组长批等形式。
  4检测获取最后的反馈。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都要留5-10分钟做一小測验,内容为二至三道以新知为主的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好中差各段学生的达标情况,以便落实补救。同时为下一节课是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内容,还是讲授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及时反馈,有助于保证学习质量,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其他文献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總会有获得有舍弃。舍与得互为因果,如果领略其中奥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别之心。做学问也一样要懂得取舍。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教者需要借助这篇文章放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可是,它又是一篇太美的文章。它文字美,清丽、清晰;它意境美,淳朴、自然。这撩人的美感,引得我总想多讲一些,以透彻地挖掘文章的主旨,让孩子们从文中尽可能多受益
期刊
生本教育能唤发学生的光彩,激扬生命,彰显学生个性。  在这个月里,我依然对学生进行生本教育。但是在课堂上由于过多地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师有些被动,甚至有时失控。更多的时候,学生太过于自己,忘了自己是在上课,是在学习的氛围中,纪律有些混乱,声音又过于嘈杂,常常是正当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同学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不能认真倾听。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我经常一面控制着,一面严肃着纪律
期刊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育思想的一种理念。他以人本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其实我认为发散思维在生本教育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尊重学生,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时候,无论他回答问题对错与否,我们都应当给予鼓励,这是发散思维的一种激励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生本教育和发散思维并重呢?我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提起《冀中的地道战》不
期刊
对小学生来说,课堂听课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学生专心听讲,不仅耐心地去接受新知识,还要细心地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对所学的知识内化、系统化。科学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成绩效益。课堂注意听讲仅仅是学生知记知识的门径,也可以说,这是学会各门科学知识的最基本要求。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有一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就是我们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发现能力、有理解能力、有探究能力、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语文板块阅读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我们就以《夏天也是好天气》这篇课文为例进行探究。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培养新型人才的标准,我们把本课设计了五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是:朗读——说理解的话。这
期刊
书是教育儿童的有力工具,阅读是儿童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优秀的儿童读物是少年儿童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推动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学习好功课。好书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书中的英雄人物往往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它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形成青少年的优秀品德,而且能迅速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少年儿童知识来源主要靠书本。然而学生在课内读那点书,阅历和阅读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期刊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项目。现在个别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改变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一些语文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小学生“言之无物“的恐惧感。  一、贴近学生实际,
期刊
为了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民主和谐教学,努力创造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氛围,收效较好。  一、转换角色——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2010年暑期过后,学校交给我一个新的班级。我走进教室,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了打破僵局,我首先自我介绍“其实大家都
期刊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时代的教师是幸运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学好和用好信息技术,并促进其专业发展。  一、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基础发展的认知平台  信息技术
期刊
一名学生如果在学习上产生了内在动力,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将是无与伦比的,直至走向人生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学生好比是一辆崭新的汽车,如果我们用马拉着它行进,那么它的速度和行驶的路程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把汽车发动起来,靠自身的力量行进,那么它的速度不仅要快而且会行驶的更远,这就是外部力量与内在动力的区别。所以,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