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年前,我不敢想象我会像今天这样成为这样重要活动的演讲者。当时,能有机会参加北京的一些招待会,采访到一些重要人物,我就很满足了。”一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外国人不久前在新华社与路透社合作50周年庆祝活动的致辞中这样说。
他不仅开启了新华社与路透社合作关系,而且还是第一位常驻新中国的西方记者,他一直用着周恩来总理为他起的中国名字,他的报道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来源。此外,他还走遍了除朝鲜以外的所有亚洲国家,报道过越南战争等五六十年代发生在亚洲的重大事件。他就是路透社首位驻华记者漆德卫(David Chipp)。
尽管已届耄耋之年,漆德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仍不失大记者的风范,思维敏捷,语言风趣,50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
向周总理讨签证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世界都对这个东方大国充满好奇。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西方记者包括大批美国的中国通,拥在微笑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周围请求签证。
当时,漆德卫是路透社驻泰国记者。之前他已在巴基斯坦、缅甸等亚洲国家常驻过。“我想写出精彩的报道,我问自己为什么不去中国呢?西方对当时的中国一无所知。中国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吸引着我。”
“我第一次遇见周恩来,是他从日内瓦回国途经曼谷会见缅甸总理吴努的时候。我在采访的间隙向周恩来发问,是否可以给我去中国的签证,他笑了,说,‘我们将研究一下’。”
1955年采访万隆会议的漆德卫又专门找到周恩来索要签证。正是在周恩来的直接过问下,1956年3月,漆德卫如愿以偿来到北京。
漆德卫到北京不久,在北京饭店采访一场招待会时,再次碰到周恩来。周恩来问他,适应中国吗?生活工作如何?当得知他还没有中文名字时,周恩来马上在一张纸上写下了“漆德卫”三个字。直到今天,漆德卫的名片上还印着这三个字,他幽默地说自己是“刷着油漆的道德卫士”。
漆德卫说,在他长期的记者生涯中,在遇到的众多世界领导人和政治家中,他认为周恩来是唯一喜欢记者并愿与记者聊天的人。
“在数不清的宴会和招待会上,通常是周恩来走到一群记者可能聚集的地方,并与他们交谈。我和周恩来有一种非正式的默契:如果他说英语,那是关于不重要的事情,不录音。如果我对他说:‘总理先生,我可以问一个问题,用录音机录下来吗?’这时周恩来或者微笑着举起酒杯说‘干杯’,或者把他的翻译叫来,自己用中文回答问题。” 漆德卫还夸周恩来的英语说得好。
踩了毛主席的脚
“幸运”二字是漆德卫回忆自己在中国两年半时间(1956年3月—1958年9月)的工作经历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其间,漆德卫采访了很多中国国家领导人。
有一次,漆德卫到中南海采访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一个签约仪式,仪式结束后,他在中南海溜达,走到一个院落时,差一点撞到了一位高级领导人,令他十分尴尬。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就在我迅速后退,想要躲闪的时候,我感觉踩到一个人的脚。”漆德卫说。当他转身要道歉时,却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是毛泽东。“我手足无措,毛泽东却开怀大笑起来。”
漆德卫回忆,他当时采访中国官员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是机场。“当时,外国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整个中国政府的人都会去机场迎接。而我也会在这个时候到机场去,寻找我需要采访的人。”
他说,当时的安保不太严格,对记者的防范也很少,每次去都能有收所获,“而这些在现在的记者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在一些活动场合见到领导人外,漆德卫还可以通过外交部预约采访,据他回忆,他曾给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陈毅等做过专访,对周恩来的专访则不下三次。
“中国不审查我写的新闻”
准确地说,漆德卫是第一位常驻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国记者。在他之前,已有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记者在中国工作。“那时侯,我走在大街上,经常有小孩子叫我苏联叔叔,而我总是要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告诉他们,我是英国人。” 漆德卫说。
漆德卫刚到北京时,只有一个行李箱,一台打字机,几张歌剧唱片。他在新侨饭店的居室,既是休息间,也是办公室。“我有一个中文翻译,他每天把报纸上的新闻翻译好给我,我根据这些线索,给一些外国驻华使馆或中国政府部门打电话,有时候也参加一些展览、招待会等活动。”
漆德卫说,尽管那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他都要关注,但写得最多的还是政治类的新闻。
漆德卫在华工作期间,恰逢中国政治生活风起云涌。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时,漆德卫写过《第一百零一朵花》;中共八大召开时,漆德卫用急电形式把毛主席的讲话和会议决议发回伦敦,中国的“反右”运动、大跃进也都写进了他的报道……
每次发稿,漆德卫都会骑上自行车,去长安街的北京电报局。在那里,他把稿件印三份,其中两份给电报员,自己保留一份。电报员用电报把稿子传到香港,再传到伦敦。“最忙的时候,我一天要去四趟电报局。”
“没有拖延,也没有审查。” 漆德卫这样描述当时自己发稿多么的顺利。“当时,中国比苏联强多了,在苏联,政府要检查外国记者的报道。”
对于时效性不强的报道,漆德卫则会选择用航空邮件的方式寄出。
漆德卫也走遍了中国。他去过中国最老的玉门油田,到过敦煌石窟,还有以哈尔滨、乌鲁木齐、上海为电头发出的稿件……
“我怀念北京的城墙”
因为远离家乡,又没有电话,漆德卫在北京时不免感到孤单。在闲暇时,他会关掉房间的电传机,聆听隔壁伟大的俄罗斯钢琴家斯亚托斯拉夫·理赫特弹奏的乐曲。
“当时,我在中国有很多熟人,但真正的朋友不多,结交的中国朋友更是屈指可数。”漆德卫说。他有时会和外国朋友去西山野炊,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沿着北京的城墙散步。
“有几次,警察看到我在往城墙上爬,就冲我喊,‘很危险,快下来’。” 漆德卫说。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漆德卫来华八九次,每次他都会去旧城墙所在的二环路看一看。“那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但我还是怀念旧城墙,那里有我过去的记忆。”
返璞归真。近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亲历无数风云时刻,漆德卫却只用半页纸就写完了自己的经历。而其中,报道赫尔辛基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是漆德卫引以为荣的经历。
谈及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漆德卫说他相信北京奥运会会举办得很成功。“但北京一定要确保几方面——通畅的交通、一大批能说流利英语的人和宜人的环境。”
漆德卫在路透社官至亚洲区首席代表,1970年,他开始在英国“Press Association”新闻社担任总编辑,直至1986年退休。
周游了世界的漆德卫,选择在伦敦安度晚年。除了阅读、听音乐外,他还经常为报纸、杂志撰稿。目前正在着手一本记录他当年在华工作的回忆录。
这位为新闻奉献毕生的记者,终身未娶。
(信息反馈发至dengshulin9519@126.com)
责编:邓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