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乱局与美军方的重大失误有关 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拉克的乱局与美军方的重大失误有关
  伊拉克开战以来,指责美国政府的人不计其数,但批评美军将领的人则寥寥无几。伊拉克今天出现的乱局,与军方所犯下的重大失误不无关系。入侵前,陆军参谋长提出需要投入几十万兵力,因遭到国防部长的否定而放弃。接着,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在明知美军需要4万伊拉克部队控制安全局势的情况下,又同意了布什政府战后解散伊拉克军队的错误决定。由于美高级将领的错误,美国陆军根本没有制定打击反叛活动的计划,基本上忽视了战后安排。在美军新编写的对付反叛作战的战地手册中,总结美国所犯下的首要错误就是:“过分强调击毙和俘虏敌人,没有稳定和善待人民。”伊拉克的局势混乱与美国的指挥混乱息息相关。正如当年入侵伊拉克的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杰克·凯尼将军对《新闻周刊》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犯下的错误,难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新闻周刊》2007年1月22日
  
  环境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
  2006年是企业生存与环境休戚相关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变化会让那些无视它的企业领导人毁灭前程。耶鲁大学环境法规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埃堤说:“这是企业界的转折点。环境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所有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要有所作为。” 优秀的企业可以利用环境做得更多更好,并借此削弱竞争力。在日本,丰田公司的企业哲学就是杜绝浪费。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多种车型的汽车,一下比2000年节省能耗30%。每辆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许多,公司销售的自然增长率提高了。公司计划于2010年在2001年的基础上再减少20%。美国人惊呼,丰田简直在断送底特律的生路。丹尼尔·埃堤说,美国有“90%的企业希望布什政府在环境问题上采取更多行动”。现在政府行动迟缓,沃尔玛、高盛、通用电气、杜邦、硅谷的高技术企业已斥巨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环保项目,市场销售逐步转向环保产品。据通用电气公司称,与2004年的62亿美元相比,公司2005年销售环保产品的收入达101亿美元。由此可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时代》2007年1月15日
  
  中国正在由一个陆上强国转变为海上强国?
  美国和亚洲各国注意到,官方媒体对胡锦涛2006年12月27日发表关于中国决心建设一支远洋海军的讲话,进行了突出报道。美国认为,中国的这一做法,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保障其迅速增长的进口商品的安全,包括来自中东和非洲海运的石油和其他商品。去年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可能在其沿海之外维持的仅仅是“象征性”的海军存在,她对将势力延伸至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颇感兴趣。同时,这些国家还注意到,中国最近的一份白皮书没有提到中国正在研制航空母舰,也只字未提中国近年来从俄罗斯大量购买包括驱逐舰、潜艇、反舰导弹以及喷气战斗机等先进武器。中国明确指出“台独”威胁着亚太地区的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最新报告说,由于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集中在沿海地区,中国现在有着长远的海洋利益。因此,中国正在由一个陆上强国转变为海上强国。《经济学家》2007年1月12日
  
  美国工薪阶层烦恼不安
  美国人不再相信下一代人会过得更好的关键原因是,就业保障面临更大的风险,靠着不断下降的实际收入承担健康保险和退休金计划没有希望。美国在进入第五个经济发展较强劲的年头里,却发现数百万美国人的境况比以前更糟了。失业率在增加。五年来,处于工作年龄段家庭的平均收入连续下降,就连大学毕业生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们的工资增长步伐跟不上通货膨胀率。尽管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美国的中产阶级和工薪家庭却感受不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进步。风险已超过收入水平成为社会的主要话题。许多普通美国人都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准要么在降低,要么只能勉强维持原有水平。对于具有创业传统的美国人来说,占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保证现有的收入远比在一个新领域内去冒险更重要。数千万的美国人担心健康问题会导致他们破产。他们意识到健康危机足以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这也正是产生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7年1月5日
  编译:乔 萍
  责编:戴德忠
其他文献
两张小圆桌,几把椅子,约两平方大小的柜台——故宫内的星巴克,可算是其在北京最小的店面,但由于身处明清两代皇帝的禁宫内,自它开业以来一直就是舆论和大众关注的焦点。2007年1月,中央电视台英语主播芮成钢向星巴克全球总裁提出将该店搬出故宫的建议。1月15日,芮成钢将经历写成博客文章发表,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  其实这个小插曲早在芮成钢接受笔者采访时就提到了。    采访芮成钢的动议早在2005年就已经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 借鉴。同时,由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的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 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颇受业界好评。研究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
期刊
编者按:《与总编面对面/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社长)或对外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所从事的外宣工作,谈经验,谈感受,谈思考,不仅反映了总编(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对其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了前瞻性分析。  在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北京周报》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的王刚毅,2007年初出任《北京周报》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局的副总编。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期刊大会上,《
期刊
2007年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举行系列新闻发布和采访活动,请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介绍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等方面情况,组织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工商局“12315”指挥调度中心、广告监测中心、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罚没物品展示厅。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年来第一次举办的现场系列新闻发布和采访活动。  境外
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启动全球发行   中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文化工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全球发行工程2007年1月12日在北京启动。  文库几乎涵盖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主要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全2册)、《荀子》(全2册)、《儒林外史》(全3册)、《牡丹亭》(全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br>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
期刊
The Real China Emerges from Clichés and   编者按: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短
期刊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    《对外大传播》: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年,请你对这十年作一个整体的评价,好吗?  张俊义:自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以后,一直指导着香港回归的整个历史进程,其核心精神更在基本法中得到了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实行得怎样,从香港回归后的十年的发展来看,我认为,它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    香港回归这十年,并不
期刊
文/卢·格里斯特(美)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62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多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的”,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
期刊
十年回归,镜像内外看香港    编者按: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共存的地方。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过,“有文化差异的地方最美丽”,而香港这个享受中西文化差异美丽的地方,也为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这不仅使香港平添了别样的魅力,也让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开得更大。  据说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刻,整个港湾的汽笛一起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