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26日一早,当巴航PK852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刚刚在巴基斯坦历经十天访问之旅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的100名来自中国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依依惜别,他们中有不少人顾不上长途旅行的劳累,将转乘其他航班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
还未完全从“两会”的氛围中走出来,《对外大传播》的记者就跟随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百人团”访问巴基斯坦。10天的时间里,从北往南走了卡拉奇、拉合尔、伊斯兰堡三大城市。作为随团媒体之一,亲眼见证了巴基斯坦从国家元首到普通民众的热情和友好。尽管给第一次踏出国门的记者太多的震撼和感动——长达两万多字的日记,满满三大本的采访记录,电脑中存放着的数千张图片,让人迟迟无法动笔写下访巴的随感。
访巴期间,本刊记者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同住一室,她提及自己在尼泊尔游玩时,就对同一旅游团中的一名巴基斯坦游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但有一种感受也是大多数团员屡屡谈到的,就是两国人民间的了解与我们之间的友好程度不相匹配。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传统友谊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自1951年建交以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这种深厚的友情是与生俱来的吗?是什么让中巴两国人民尚未谋面就熟稔如此?但政热经冷,是我们作为普通团员都能感受到的。对此,记者从拉合尔追问到伊斯兰堡,大家只说中国企业找不到在巴基斯坦的赢利点,真的如此吗?另外,作为一名外宣期刊的记者,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情况。本次随团的也有在北京大学学习乌尔都语的志愿者,记者非常想了解巴基斯坦有多少学中文的人,有多少介绍中国的刊物。
但因为出访之前资料准备得过少,或者说对一个情感上近,但实际上知之不多的国家该做何种准备,记者在十天巴基斯坦之旅中收集的信息和交流的成果都远远达不到最终的高要求。回国后便马不停蹄地专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巴基斯坦专家叶海林求教。完成此文时,记者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只期盼它能够成为打开了解巴基斯坦的一把钥匙,更多未竟的工作还需要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投入。
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提出,今后5年内将邀请500名巴基斯坦青年访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随后提出邀请100名中国青年代表访问巴基斯坦。这也是此次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的背景。
至于两国元首为什么选择互派青年代表团作为传递友谊的青鸟,中国青年百人访巴代表团团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在发表演说时说:“我们感到踏上贵国的土地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青年是传承两国友谊的基础,这次访问团中有来自中国各个层面的青年,有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大学生和媒体代表。通过这次访问,他们能够学习、了解巴基斯坦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让巴基斯坦青年了解现在的中国。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播撒友谊的种子,让中巴世代友好。”
枪炮与玫瑰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大约7个小时后到达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稍作休整之后,再继续飞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本次中国百名青年代表团的第一站——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
一出机场,就看到荷枪实弹的警察,而旁边欢迎代表团的队伍则手持玫瑰花环。枪炮与玫瑰!一个英国乐队的名字蹦进记者的头脑中。虽然是深夜,但是身着传统服饰的军乐队依然激情饱满地演奏着,四周的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好奇地向这边张望,当看到团员衣服上的中巴两国国旗组成的徽章时,便露出灿烂的笑容,每个代表团成员都被戴上了鲜艳的玫瑰花环,那芳香的气味一直伴随我们到达酒店,成为我们对巴基斯坦最初的印象。
临行前,同事告知那边局势不太稳定,但思前想后,还是来了、看了。之后的几天里,每天外出参观总是前后有警车保护,游览参观时也常有全副武装的军人在四周持枪警戒。
最初,我们感到新奇,觉得在异国他乡做了回“国宾”。后来才知道,为了保证我们这100名中国青年在巴的安全,入住卡拉奇时,酒店楼下一直有装甲车待命,而且不管到哪里,除了拿着AK47的武装警察外,还有无数散入人群中的便衣不辞辛苦地做着警戒工作。
在卡拉奇总领事馆拜会陈山民总领事后得知:卡拉奇近来的治安不容乐观,上个月还有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伏击事件,两个骑摩托的匪徒拦下吉林籍中国援巴工人的车,敲碎了车窗玻璃,抢走了手提电脑和一千多美金,所幸人员没有受伤。但这件事让陈总领事很是紧张,因为在卡拉奇经商、参与援建项目的中方人员,以及华人华侨有一千多人。如何通知这些人注意日常安全,遇袭事件发生时做好安置都是总领事馆需要马上做的工作。同时,领事馆还要拜会信德省省长,就保护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这两个地区的华人华侨的安全商量对策。
用陈山民的话来说,“我晚上觉都睡不好,尤其是一两点钟电话铃要是响了,说哪里遭遇伏击,我马上要赶到现场去” 。他还说,最近几年,中国非常重视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平日里,使馆也好,领事馆也罢,大家都要“走出去”,和当地人交朋友。
中巴友谊比喀喇昆仑山还要高,比大海还要深,比蜜还甜
在国内,当介绍到中国和巴基斯坦时,会用到一句话:“中巴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长期保持稳定。1956年10月,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蒂冲破各种压力和阻力率团访华,受到中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巴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经过较短时间的谈判,两国就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这为国际间本着互谅互让、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树立了一个典范。
2007年3月17日,中国青年访巴代表团拜会信德省青年事务部部长时,背景板上,巴基斯坦星月旗和中国五星红旗中间有这样一行字:Long live Pakistan China friendship 。负责接待的官员讲道自己在学校时就被告知中国是最好的朋友。当记者追问具体细节时,他说:“就我个人而言,在八年级时开了一门课,学习哪些国家和巴基斯坦友好,它们是沙特阿拉伯、利比亚、伊朗、中国。”他一一细数,当“China”从他口中说出时,底下响起一片掌声。
说起中国的情况,他也是娓娓道来,“北京有乌尔都语系” 。他回忆起四十年前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的情景,“我们热情地欢迎周总理,那场景可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空前的。当时周总理在巴基斯坦访问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卡拉奇,中巴友谊是从这个城市开始的。” 最后,这位官员十分遗憾地表示,这次中国青年访巴百人团在卡拉奇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希望下一次中国朋友再来卡拉奇时,能够待上一周。当他用乌尔都语说“巴中友谊万岁”时,大家都听懂了,因为团员在国内时就缠着随团的乌尔都语翻译学了这句话。没有等翻译,热烈的掌声已经四处响起。
之后,巴方向中国代表团成员赠送了富有信德省地方特色的帽子和围巾。在排队时,没想到主持人说了一句“lady frist”,依照国际惯例女士优先,这对一直以为巴基斯坦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穆斯林国家的本刊记者来说,很是惊喜。
虽然队伍很长,在会见大厅里蜿蜒曲折了好几个弯,但每个团员都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相机塞到别人手里,希望能记录下这一珍贵的时刻。那位巴基斯坦官员见状,不失时机地说,即使有1000个人,他们也会耐心给每个人带上帽子和围巾。顿时,台下排队的人有节奏地鼓起掌。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单宝祥参赞在巴基斯坦工作二十多年了,他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两年前,中国西藏登山队一行11人前往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准备攀登位于喀喇昆仑山区的世界第11高峰迦舒布鲁姆I峰。途中,所乘车辆遭遇山体崩塌,造成1人遇难,10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灾难发生后,巴基斯坦军方第二天就派一架运输机赴斯卡杜,将受伤的运动员接回伊斯兰堡,直接送到了最好的医院救治。从调动直升机到送进医院进行抢救,巴方全力以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记者追问发生在单宝祥身上的故事时,他笑着摆摆手,“我知道的太多了。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无论到什么地方去,如果遇到了困难,或者你的车子停下来,都会有巴基斯坦人友好地问你需不需要帮助。如果你的车子没油了,他们会马上把自己车子里的油让给你 。”
巴基斯坦人喜欢说中国人民是巴基斯坦人民的天然“蜜友”,因为在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文里,“中国人”和“糖”是一个词,都是“秦尼”,说到中国人,就感到甜蜜。对此,代表团的成员也是深有感受。有一位团员说,中巴之间的友好已经实实在在地扎根在人们的心里。这种友好并不是靠新闻媒体简单宣传就能得出的效果,也不是哪一个政客想让政府改变对华政策能做到的,因为老百姓不答应。
微笑是沟通人类共同情感的桥梁
参观位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和拉合尔古堡时,正好赶上附近的学校下课,那些巴基斯坦小朋友隔着栅栏向我们招手、微笑,可当我们举起相机时,他们又潮水般地退了回去,也有大一点儿的孩子不怵镜头,拼命地往前凑,无论镜头指向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实在是太可爱了。
团员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开始一两天,还指望每个分团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乌尔都语和英语的翻译。无奈人多粥少,尤其是那些口语好的同学简直成了香饽饽,随处能听到呼唤他们名字的声音。接下去的第三天和第四天里,大家不约而同地捡起早已生疏的英文,一个一个从嘴里往外蹦着简单的英文单词,再加上指手画脚比画,善解人意的巴方人员总是或多或少能明白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最终,大家都遵循了一个国际惯例:当与人目光接触时,点头微笑。
在返程的路上,随团的记者提到一个细节,在去机场的大巴启动的一刹那,巴基斯坦青年事务部的官员瓦卡尔·哈森跳上车,对着团员们说了一句“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原谅。”记者立马联想到吃晚餐时,一位从白沙瓦赶到伊斯兰堡的议员向同桌的代表团成员递送自己的名片,并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原谅。”相信这句没有事先排练的话是发自内心的。也许来巴基斯坦,气候和饮食的差异让人有些不适应,但是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绝对能够弥补这一切。
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赵凌谈起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时,眼含热泪说:“我觉得巴基斯坦人,特别是他们的孩子,都有非常良好的素质。每次大家看到巴基斯坦的小孩子时,总是他们先伸出手来跟我们握手,而且都会很热情地问一下你叫什么名字,你姓什么,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巴基斯坦目前在经济方面比我们落后,但国民素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最起码,应该教会我们的孩子说‘Hello’!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做到,但也经常被人忽略。”
在最困难的时候建立的最深厚的真情
“说一件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他的飞机是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起飞的。巴基斯坦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支持着中国,尤其是1989年以后,每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会,巴方代表总是仗义执言,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国这边,为我们挫败西方反华提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单宝祥说。
1965年和1971年两次印巴战争,以及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也没中断对巴基斯坦无私的援助,这使得中巴友好的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巴基斯坦人的心中。今天绵延于中巴边境上的喀喇昆仑公路,便是中国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用汗水乃至生命换来的中巴友谊之路,这都是实实在在体现着中巴友好的纪念物。
中巴两国之间在最困难的时候建立了最深厚的真情。虽然中国在巴基斯坦最困难的时候支援了它,但中国也得到了巴基斯坦很多的支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都是由巴基斯坦从中牵线搭桥、秘密传递信息的。
自中巴建交,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平淡后,巴基斯坦就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表现出了极大的配合,很多人还记得巴基斯坦在坚决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给予的支持。此外,在中国同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关系方面,巴基斯坦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记者提出,应该通过媒体的力量,让普通中国民众了解中巴友好的历史,这会使得两国的感情有一个基础,让和平友爱之树枝繁叶茂。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叶海林举了中日关系的例子进行佐证,他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国家教育我们的民众要跟日本改善关系,为什么要跟这个昔日的敌人改善关系,政府必须把这项外交政策向人们解释,这是政府一定要做的事情。”
“没有一个中国人,或者说,没有哪一个我遇见的中国人会说巴基斯坦人的坏话。但仅仅依靠到过巴基斯坦的中国人或者来过中国的巴基斯坦人来宣传中巴友谊,这个力量太有限了。因为每年中巴之间的人员往来在5位数左右,也就是几万人的样子,这个数字还不如中国和另一邻国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交流。哈萨克斯坦每年到中国来的人达十几万,而这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只有巴基斯坦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与哈萨克斯坦作比较呢?因为哈萨克斯坦到中国来也非常不方便。跟中巴之间一样,主要通过航空运输人员,所以我们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密集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这中间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最后,叶海林说:“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不友好的国家可能没有商机,友好的国家不一定就有商机
了解了这么多政治背景后,即使身为一名普通团员,记者也迫不及待地抛出在心中按捺了好久的疑问:两国关系这么好,为什么卡拉奇的大街上却看不到中国元素呢?下榻的酒店里看不到一本介绍中国的书籍或小册子,街道上也没有中国商品的广告,更看不到中文呢?
是典型的政热经冷吗?像是回答记者的这个疑问,很快代表团参观了位于旁遮普省省会拉哈尔市的“海尔—鲁巴”工业园区。在这里,记者看到中国海尔集团专门为巴基斯坦市场设计的能洗6公斤大袍子的洗衣机,针对电力不稳能在断电100个小时内不化冻的冰箱,还有适合亲友送给新娘陪嫁的可放在卧室里小巧精致的冰箱。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也发现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在“海尔—鲁巴”工业园区的一角,有来自胶东的一家企业为海尔生产配套的包装,该厂的负责人介绍说,巴基斯坦工业体系薄弱,虽然海尔在巴基斯坦设厂,但大量原材料和相关配套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内运来。甚至包装用的泡沫都曾一度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这大大影响了市场反应时间,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中巴的双边贸易额也就只徘徊在几十亿美元这样的低水平,尽管与2005年相比,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形成这一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合作缺乏互补性。因为你不可能要求哪一国商人没有利润去做生意。所以这也是你刚才谈到为什么团里从商的代表可能会失望的原因,要做生意他要看到商机。不友好的国家可能没有商机,但友好的国家不一定就有商机。”叶海林的分析在记者听来多少有些残酷,但两国的友好发展需要有强劲的经济后备力量做推动器。因此,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济合作成为摆在眼前不容回避的事。
这些年,巴基斯坦对华出口变化很小,不论是金额,还是种类,绝大部分对华出口的是棉花和矿产等原材料。叶海林说:“双方的经济基础有很大的差异,互补性也比较差。中国纺织企业向巴基斯坦投资的话,就要面对巴基斯坦的劳动力并不是很丰富,且大部分的劳动力非熟练工人,而是完全的体力工人等具体情况。所以,建什么样的工厂、想投资什么领域都是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经贸平衡。当然,我们也看到巴基斯坦的纺织需要技术升级,那么,他们可以从与中国纺织企业的合作中得到应有的技术资助。”
在伊斯兰堡一家博物馆参观时,我们几位来自中国的媒体人被《DAWN》采访,这家在国内被翻译为《黎明报》的报纸是巴基斯坦最大的一份英文报纸。他们想知道我们巴基斯坦此行的感受。凑巧的是,团员们早上刚刚在酒店看到这份报纸,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答起巴方记者的提问,并趁机说出自己心中最想了解的东西,以求进行交流和沟通。
《人民日报》科教文部的记者孙秀艳说,我们所到之处感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我们将把在巴基斯坦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带回国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记者说,巴基斯坦和中国两国如何用政治上的“热”带动经济上的“热”是我们想知道的。而本刊记者的问题是,了解一个国家,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是桥梁和媒介,巴基斯坦和中国这么友好,为什么学习汉语的人并不太多。
(欢迎读者和主持人交流,请发送邮件至zhoujin_gongwu@sina.com)
责编: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