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大褂”为友,孩子打针不再怕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有些家长说“不听话,医生会打针”,很多孩子因此一看到“白大褂”就嚎啕大哭,更难说接受打针了。我儿子从未这样做,相反,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化解“白大褂”阴影的办法—— 与医生为友。
  我们家住在学校的西面,学校东面的村诊所里有一名夏医生。我们平时谈话时经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夏医生对小朋友特别好,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夏医生都会想办法帮助他。
  我们没事的时候,常带着儿子去夏医生的诊所里“参观”。我们会热情地和夏医生打招呼,他给小朋友看病的时候,也会让儿子听一听,让他知道为什么会得病,生病是要吃药打针的,否则会发烧、变得不聪明。看到有小朋友打针却不哭,我们就以此鼓励儿子:“你看,这小朋友比你还小,可是多勇敢,一声都没哭!”儿子拍着小胸脯:“我也很勇敢,我打针时也不会哭!”
  当儿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就会带他去夏医生那里。在去诊所的途中,我们一直与儿子说话,打消他内心的顾虑。儿子担心会疼,我们会说:“夏医生很喜欢小朋友,他会轻轻地打针,只疼一小下。”等见到夏医生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地跟他说:“夏医生呀!打针有点疼,那你一定要打轻一点啊,只疼一小下呀!”夏医生自然心领神会,他笑容满面地说:“放心,我轻轻地打针,很快病就好了。”等到打针时,我面对面抱着儿子,让他紧紧地贴着我的胸膛。
  夏医生一边用棉球擦拭孩子的臀部,一边说:“孩子呀,病好了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夏医生下针很快,打完针之后,我们帮儿子按住针眼处,揉一揉,还继续与夏医生说说话:“夏医生,谢谢你啊!打完针,宝贝病好了,又能出去玩了!我儿子真勇敢!”在我的鼓励和赞扬下,儿子也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教育方式也不一样,但只要在孩子心中塑造医生帮助小朋友看病的正面形象,让孩子知晓打针的益处,他们就会慢慢认可打针的作用并勇敢地面对。
其他文献
我儿子已读小学二年级了。令我自豪的是,从他开始学会说话后,其语言表达能力总是比同龄孩子强许多。在幼儿园小班时他就能准确运用“欣赏音乐”、“真遗憾”、“真美丽”等规范、文雅的言语,别人都惊讶地认为我儿子是个“语言天才”。其实,他不是什么语言天才,而是我坚持运用规范语言跟他对话的结果。  有些家长认为用“奶味语言”(儿语)与幼儿对话,如“吃饭饭”、“睡觉觉”、“坐车车”、“洗凉凉”或是将电灯说成“亮亮
期刊
前段时间,我跟老公聊天的时候,刚好女儿在旁边,我就让女儿和爸爸说说话,培养一下感情,没想到女儿礼貌地喊了一句“爸爸”后就走开了。我问她:“干嘛不跟爸爸聊天啊?”女儿说:“我不喜欢男生。”女儿的这句话把我逗笑了,我跟老公复述,他也笑得挺开心:“这么小就有这歪理,哪学的。”  一次听老师说,女儿在学校里,性格内向、胆小,还根本不跟男生来往,即使做游戏也只跟女生一组。“这孩子有性别歧视,你得让他多接触男
期刊
一位妈妈正在给孩子讲小人书:“桑布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一只凶猛的老虎,老虎把他的生日礼物全叼走了。桑布哭着回到了家,经过父母的一番安慰,不哭了,高兴地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饭。”妈妈话音刚落,儿子突然说:“不,他哭了!”说着,便指着小人书给妈妈看。原来,那是封底的装饰画,上面的确画着一个哭着的桑布。  以上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举的一个案例,说明孩子和成人对事物的感受、理解是不同的,这在大人给孩子说小人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快的社会,许多事都在追求速度,但停下来回头看看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相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滋味、营养却不如以前了。  于是,很多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层出不穷。讲究的人们,开始寻觅没上过化肥、没用过农药的原生态蔬菜。散养的猪、鸡,散养鸡下的“笨鸡蛋”开始红火起来。由此,我忽然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
期刊
家长们也许想不到吧,小小的纸雕塑也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哦。比如一张简单的平平的纸,到了孩子手里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会撕得稀巴烂,也许会在上面图画,也许小手折来折去玩儿,如果引导他们做纸雕塑,则是一举两得的事,既愉悦了孩子,又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纸雕塑是以纸为主要材料,通过卷、折、叠、粘、剪等技法,使原来平面的纸成为立体或半立体的艺术造型。做纸雕塑需要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
期刊
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爸爸,有个人来电话,他说你知道他的电话号码。”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恐怕你就会意识到,是应当给孩子讲讲电话那些事了。  第一件要教给孩子的,是要让他懂得电话不是玩具。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部玩具电话,与其让他拿着玩,不如从一开始就教他如何正确有礼貌地接电话。你和他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分别扮演打电话的一方,让孩子逐渐懂得什么才是符合礼仪的电话语言。如果你在这个方面用心训练你的孩子,
期刊
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家长们请细心观察,你的孩子是什么颜色?  “黄色孩子”具有直觉的外向性格,最有创作倾向。幼年时他们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他丰富的想象力会把玩具赋予任何角色。长大后这种孩子适合做各种有趣的工作。  “紫色孩子”生活在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他总是疲于应付情感中和愿望里的矛盾。他很敏感,容易激动。他极力给周围人留下好印象,同时
期刊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当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给孩子两样:根和翅膀。  ——大卫·埃尔凯特(美国心理学家)  虽然有国家和文化的差异,但如果说父母应该给孩子最基本的两样东西是根和翅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也会认同的。但我们理解的根和翅膀又是什么呢?  根,就是给孩子安全感。而安全感在为数不少的父母眼里就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有个有权有势的爹可以拼,是有个要什么给什么的妈可以炫耀。翅膀,是给孩
期刊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去逛街,一向好奇的孩子指着路边电杆上一个大变压器问我们:“那个是什么?”当时我正在想着另外一个问题,以为她指的是大树,就随口回答了她,哪知孩子马上就说:“爸爸说错了,那个是电(变)压器,(她当时发音还不太准)知道不?”这一下让我和妻子都同时大吃一惊:一是小家伙的记忆力太厉害了,才教了一回的东西就记住了,二是她居然会逗我们玩儿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发现了孩子的这个小“秘密”,我
期刊
家庭生活中有一个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即一个家庭的男人要在外面打拼,挣钱养家、养孩子,而女人则主要负责家务和养育、教育孩子。且不说妈妈在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相当多的误区,更严重的问题是,相当多的父亲和母亲不知道父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亲尽早参与子女的养育、教育,能使孩子奠定  性别意识和性别认知的基础。孩子在与父亲和  母亲直接接触中,会感受到男性与女性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