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创新模式,精神个性至上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的作用下,各类教学都将面临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需更贴近实际,且以学生为主要完课动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这类基础技能的教学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其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完善也较为迫切。教师可结合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帮助其提高自主阅读、创新阅读等基本能力、进阶能力等,帮助提高学生获得“精神食粮”的效率,最终以“稳中求新”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达到“精神至上”的阅读成果。
   【关键词】创新;精神;个性;生活实际
   大部分人对于语文教学的认知较为传统,可能还停留在“会认字”“会写字”“会说话”这些意义浅薄的层面。部分学生或者家长们对于阅读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不重视的同时可能还抱有“这有什么好学的?”此类疑问。因此,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水平参差不齊,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想要改变现状,语文教学者在阅读教学中就更应该端正学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强调切莫“为了读书而读书”,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清现状,稳步创新
   “爱为学问之始”,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的热爱造就了他的伟大。在阅读学习中也是同等的道理,唯有热爱,方能结果。作为教学者,首先应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教师、同学之间的读书推荐和交流、举办相关阅读活动、建立奖励机制等方式。但是由于各年级学生认知范围和能力有所不同,教学者也应“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受众以及受众的接受能力等来进行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小学课本所选择的文章类型多样,在学生未接触过此类文章的基础之上,还是有较大吸引力的,因此教学者还可在文章阅读方式上“做文章”。例如二年级下册中《找春天》一文的教学,则可结合绘画来进行阅读。文中提到“探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一两朵野花”是春天的眼睛,这样的画面完全可以由教师绘制一张“春姑娘”的脸,提供给学生进行“填充”;也可让学生自行绘制,有所比较。学生的想象力总是丰富奇妙的,结合课文进行绘制,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甚至帮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作为教学者何乐而不为呢?又例如在小学高年级课文《七律·长征》的教学中,则可改变教学策略,不局限于教师、学生枯燥的范读。该诗歌用词介于古语和现代语之间,于六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并不困难,此时教学者则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此诗所展现的喜悦心情、所夸赞的长征精神。教学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长征视频资料、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中红军翻山越岭的无比艰辛和成功之后的无尽喜悦。在感受过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和情感之后,再进行师生互动,阅读效果更佳。借此,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类似的诗歌,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更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甚至能够举一反三,从而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的形成。
   从以上的教学例子来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将现状认清,了解学生的基本想法和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以此“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在收获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可谓两全其美。在教学策略革新方面,教师应该在稳中求新,把握好尺度,学会权衡利弊。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教师通过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学习后,紧接着再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其他同类诗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但这样的课本延伸往往有“喧宾夺主”之疑,使这场教学陷于两种境地:一是只了解了阅读方法而并未领会到任一诗歌的思想精神;二是方法和诗歌内容、主题都一知半解。所以在方法创新上,教学者更应该有把握地进行创新,虽应大胆,却不可越界,要在稳中求新、求赢。
   二、个性引领,独树一帜
   在传统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经常被机械地引导,形成定势思维,从而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以至于缺乏思想个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和不衰呢?我想还是因为教学者的传统观念、单调思维以及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而形成其千篇一律的教学引导方式。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者,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学者应该尝试改变传统引导方式,并且学会拓展思维,对于学生也要更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以外的能力培养。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的教学,通常教师会在学生阅读之后,询问学生“雷锋叔叔做了哪些好事”等一类问题,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比如这样问:同学们,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找雷锋叔叔吧!我们会在哪儿找到他呢,他又在干什么呢?这样的问法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可以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参与为主、引导为辅”的和谐课堂。而在这篇诗歌的思想主题学习中,教师可能更倾向于强调雷锋做好事的精神值得学习,向学生宣扬正能量,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想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为没有达到成人的正确认知能力,因此他们有时会有很多令人惊奇的独特想法。比如诗中提到雷锋抱着孩子、背着大娘,学生可能会反问,为什么雷锋不怕孩子、大娘是坏人呢?这样的问题在大人看来可能啼笑皆非,但是在学生看来,他们经常被教育不要同陌生人搭讪等,因此会冒出这样那样奇奇怪怪的问题。而老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选择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没有意义的问题则可以选择带过或单独解答。比如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扬雷锋做好事值得大家学习,而当学生问到雷锋为何不怕坏人这种问题时,便可以结合实际或者进行相关拓展,像以《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桥段、“扶人反被讹”这类社会新闻为例,辩证地为学生解释,类比衬托雷锋时代的“好人”精神。这样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升华。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身眼光来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学生的个性有时候会成为课堂中不可多得的宝物,发掘出来反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受益,也能改变教师的传统想法和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环境,学生思想跳脱、前卫,有时甚至会把教学者问倒,使得教师难以树威。因此,教学者只有跟上时代步伐,多关注和了解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避免课堂“冷场”。教师充分融入学生之中,便能更好地扮演教学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以个性引领阅读能力的学习、实现能力提升,促使教师创造出更为新颖奇特、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在课堂中皆能大放异彩、收获颇丰。    三、贴近生活,增强实践
   课本、教参、教案的束缚,使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严重时甚至与现实世界脱轨,从而造成学生眼界低窄,也影响了学生正确认知能力的形成,将书本中的情形与现实混淆,难以解脱。因此,教学者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向学生强调现实生活与书本世界的相通之处。有时间有条件的状态下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繁星》一课的教学,课文对于星星的描述大多数是作者在海上看到。虽然海上星星的描述产生的意境优美、展现的景色动人,也难以阻挡学生的好奇:只有在海上才能看见星星吗?海上的星星才是美的吗?这样难免会给学生带来困惑。高楼的阻挡、灯光的掩盖和大气环境的污染,这些现代环境因素致使他们平时无处可见这样的“星景”。此时教师就可以收集更多图片、视频资料,例如银河、极光下的星空等等,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描述方式,对教师所展示资料进行模仿描述,既消除了学生疑虑,也让他们开拓了眼界和认知,而并不局限于书本上描述的星空以及城市夜晚被隐藏的星空。教学者也可引导学生与家人外出旅游时多关注自然风光,领略在城市见不到的自然之美;也可鼓励学生交流身处大自然时的所见所感,让没有机会接触大自然的学生也一饱耳福。再如《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教学,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物的生长,有条件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毕竟由于各地老房的拆迁,爬山虎已经非常少见了。即使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对爬山虎产生了兴趣,但他们如果缺乏现实观摩,也会在见不到实物的情况中渐渐丧失兴趣,这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限于各地条件,收集较为清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效果和实地观摩差别不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贴近生活、进行实践的机会,教学者应该积极抓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对课本的理解,同时学习课本之外的有益知识。
   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教学者都应该对组块化教学了然于胸。组块化阅读的益处在于,知识的吸收不会被限制,反而会类生出更多相关知识,获得更多超越课本的知识。学生阅读的过程好比一棵大树的成长,只有利用树根处众多的分叉,去泥土中各个角落吸收养分,才能长出富有生命力的树叶。而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在泥土中扩大施肥的范围,让学生学会吸收养分、有营养可寻。只有这样,从小树苗长成大树后才能生存下来,才能经久不衰、影响后世,而教师的阅读教学才算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突显了其价值。
   组块化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精巧、实用的阅读技能的良好途径。在新课改、课标的影响下,教师也应该形成新的观念和教学模式,坚持在稳中创新教学方法、秉持“精神至上”的原则,创造新环境下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实现阅读的价值、获得“精神食粮”,为其他语文技能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实践阅读法也为学生在生活中的语文应用夯实基础,使语文成为真正的实用型学科。
   【参考文献】
   [1]仝晓霞.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2021(12):89-90.
   [2]殷红.“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1(11):135-136.
   [3]朱凡刚,卢志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構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0):51-5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因为高中英语不仅仅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核心素养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并不注重深层次理解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情况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英语成绩,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只要注重成绩提升,还需要提高英语素养。本
大量研究证实,HBV并不直接导致肝细胞发生病变,而是因为其在体内的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引发了T淋巴细胞介导的HBV病理效应。
期刊
患者男,44岁,从事屠宰业.因咳嗽、不规则发热、出汗、乏力5 d,体温最高达39.9℃前来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5℃,血压13/8 kPa(1 kPa=7.5 mm Hg).神清,精神不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示支气管肺炎;B型超声示脾大.血肝、肾功能正常.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3 d无好转。
期刊
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结合情境体验思考写作的意图,丰富写作内容,同时也能找到情感的落脚点,让作文言之有物。教师要把握学生需求,设计多元情境;引導学生描述情境,启发自主表达;联系生活体验,指导学生表达方法;做好教学评价,提高情境体验式作文质量。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过程中,突破创作局限,激发表达热情,提升写作
目的 了解广东省和广西地区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PM)分离株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特征和变异.方法 AIDS患者PM分离株15株,其中12株来源于广东,3株来源于广西.运用真菌核糖体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其rDNA ITS进行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构建NJ系统树.结果 15株PM分离株rDNAITS序列长度为578 bp,包
失代偿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较重,国际公认的抗HBV药物目前只有IFN和核苷(酸)类似物,且它们都只是阻断病毒复制,而不能彻底清除病毒.IFN对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来说当属禁忌[1].为了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和延缓肝细胞癌的发生,抗病毒药物治疗只能选用核苷(酸)类似物[2],且建设采用终身治疗方案。
期刊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阴沟肠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近年来发现了位于质粒上的qnr基因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qnr基因一般介导较低水平的喹诺酮耐药,但可协同其他耐药机制,导致较高水平的耐药[1].新型可移动遗传元件插入序列共同区1(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ISCR1)位于复合1类整合子的2个3'保守区(conserved sequence,C
期刊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肝硬化后,HBV仍可持续存在,血清HBeAg或HBV DNA阳性,这些患者还处在进展至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HCC)的危险中,只有抗病毒治疗,清除或持续抑制HBV,才能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1-3].对于肝硬化患者,HBeAg是判断有无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常用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关系密切;当患者血清中HBeAg转阴时,一定程度上表示HBV复制减少、肝脏炎
期刊
社区戒毒门诊,是2004年国家禁毒办公室与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在10个省市确定的34个门诊开展海洛因成瘾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试点之一,为了解南宁市吸毒人员HIV、HBV和HCV感染及ALT异常状况,本研究对社区戒毒门诊进行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为了解特定人群HIV和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提供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