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孩子们看到艺术家达利的作品时会勾连起各种奇思妙想,但这些想法与儿童表达自己的超现实梦境还有较大的差异。笔者借助符号学分析和引導,揭示“达利式”符号所的表达潜意识、欲望和梦境,在简笔画的基础上,通过“1+X”的方法实现儿童可感符号的视觉化图像的表达。
关键词:梦 1+X 简笔画
天真烂漫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他们天真无邪,希望美梦成真。儿童的艺术可塑性很强,简笔画常常是儿童表达实现梦想的“快捷”途径。
索绪尔的二元论指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即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的关系。利用二元关系,“能指”是探寻达利艺术作品本身,“所指”是探寻画作意义,还包括画家想法、理念、描绘手段、情感体现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符号学的分析,将达利作品中承载众多含义的精神世界“可感知元素”清晰地梳理出来,利用简笔画的这种“1”的一致手段促使儿童实现“X”的多种梦的主题绘画梦的演绎。
一、主题的演绎:运用符号学分析为儿童简笔画提供“X种”多元视觉参考
达利蕴含较多的隐喻双重影像的作品中充满着潜意识、符号化、荒诞、怪异,这些“偏执狂”式图像符号对于尚处在视觉的发展期儿童而言,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惑。所以,教学首先需要运用符号学对达利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将适合儿童的作品挑选出来(表1),同时对于重要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做难度区分,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择。这种符号学分析为儿童的表达提供了理解的前提,也为简笔画的意义构想奠定了图像认知基础。
例如达利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图 1)中“能指”如大象细腿、骏马等图像符号是儿童理解和关注的兴趣点,但细腿背后的“所指”隐喻含义:“拐杖的延伸体,暗示着达利内心澎湃无尽的涌动欲望”,是儿童很难体会的。所以要对“所指”进行筛选,选择其表征比较清晰、明确的含义,例如:“驮着重物的大象纤细的长腿,让人感觉摇摇欲坠,随时都会坍塌崩溃”,这种形象化很强的语言信息,儿童能够听懂,很快就能得到并可以对感受进行回应。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将达利的作品做过多深入的解读以求面面俱到,这种通过对“所指”基本信息的筛选和儿童化语言的表达,能够引导学生无障碍地理解 “所指”的大概含义,达到整个教学实践关注重点的表达。而使用简笔画的描绘是儿童绘画表达常用方法,同时,简笔画的“符号性”也符合符号学的 “能指”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儿童根据自己梦的“X种”主题的理解展开构想,就能够使用简笔画来比较容易地表达出适合自己的梦的主题意义。
《长长的腿》(图2-图10)、《奇怪的拉链》(图11-图15)和《大象的鼻子》(图16-图21)等儿童超现实简笔绘画的创作,是儿童专注于对“能指”纤细的长腿、大象的鼻子和拉链来进行图像构想,将“所指”潜意识图像迁移到画面中,并通过想象对画面进一步完善,使得画面产生了丰富的寓意。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符号学分析的具体“所指”来获取自己能理解的内容,并用属于自己的简笔画符号图像来叙述梦境主题。
二、造型的演绎:利用符号学分析强调儿童对感知元素视觉化的“X种”表达
儿童虽然无法体会荒诞背后“所指”的深层含义,但儿童对“内在相似性”感知元素视觉化形象却十分着迷,教师需要通过符号学分析强调作品“能指”与“所指”的“内在相似性”形式关系,让学生主动寻找造型变化方法。
软体是达利画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教师通过对《记忆的永恒》符号学分析(表2),利用简笔画手段强调达利“软表”是由多个“内在相似性”物像图形整合在一起的感知元素视觉化,从而体现“能指”与“所指”的视觉形式统一性。为了进一步让儿童直观地了解到“内在相似性”,重构新图像的演化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视觉化简笔画图像的演示(图22),指引儿童学会完成自己的表达。
儿童《融化的梦境》(图23-图29)、《云的游戏》(图30-图35)超现实绘画,是在对作品《记忆的永恒》符号学分析后对应的选择性表达。当儿童在理解和明确表达想法后,便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X种”梦境了。
达利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 儿童自创作品《融化的梦境》
所指 能指(强调可感知元素的视觉化) 所指 能指(针对可感知元素视觉化强调)
油画颜料;钟表;树枝;似马非马的怪物 想法 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柔软”的各种联想且展开描绘。 铅笔素描;蜡烛;大饼;等 想法 儿童生活中由感官触觉带来“柔软”的各种联想。
理念 1. 利用梦的解析达成作者思考、创作目的。
2. 符号均是通过融化时间,从而产生对时间浪费恐惧感的转喻。
理念 1. 利用对“达利式”图像符号促使儿童自己思考、创作。
2. 图像符号均是通过软化产生对时间理解和感悟。
描绘 1.形体:主要表现为古怪世界所带来的陌生化、荒谬感、扭曲感。
2.色调:主体钟表使用较为明亮的黄颜色;其次是暗淡的海滩人脸色彩。
3.画面结构:钟表接近“黄金比例”,礁石、海滩和人脸的理解和分布重点。
描绘 1.原形:有学生生活体验的梦境所带来的灵感展开记忆联想。
2.造型:结合“软化”启发,对构想的形象进行变形手法塑造。
3.画面形式:素描黑白的色彩,各种联想的形象所构成的特殊意义。
表2:《记忆的永恒》与儿童创作《融化的梦境》对比参照表
三、空间的演绎:通过符号学分析唤醒儿童时空的“X种”想象力
像达利一样表达梦境,对于儿童来说主要问题是认知能力的差距。由于低年级儿童的表达有着明确的图示化倾向,教师通过简笔画的手段联系作品符号学分析,从而拓展儿童对空间认知的转换。当儿童个人的潜意识世界得到调动,他们便会突破图示化的惯性,更加大胆的表达超现实梦的创造。简笔画的本身就是一种以线为主构成空间的开放性表达方式,教师教学中选择达利晚期的趋向于空间机械主义作品《记忆的微粒性永恒》,来强调达利从《记忆的永恒》以来对空间物理性质进行了绝对时空的处理和探索。由于儿童在《记忆的永恒》的符号学分析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作品《记忆的微粒性永恒》又是反神秘化的机械式构图,能够和儿童视觉经验相吻合,从而能激发他们打破一些常规的逻辑观念,重新组织或改变事物的物理性质,以此解放儿童个人的潜意识世界,唤醒他们通过简笔画面将其超现实时空展现出来。
儿童《梦中的城市》(图36-图41)、《旋转的天空》(图42-图47)的超现实绘画借助于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为了打破他们常规,不断发挥儿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对梦境意象进行形象化过程中丰富符号内在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是在自己的对现实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扩展了创作空间,表达了自身内心的狂热。教师在儿童艺术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简笔画方式对艺术知识的表达适应性,更要学会对知识“X种”实践的转化。通过符号学分析让学生用简笔画实现属于每个儿童自己精彩的“1+X”梦的演绎。
参考文献:
[1]邓琪瑛.《试论儿童文化的原初性与可塑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 .2010(03):44-48.
[2]丁尔苏.《绘画与符号》. 中国比较文学[I]. 2020(03):2-12.
[3] 鞠惠冰.《达利、偏执狂与超现实主义》.天涯[I]. 2011(02):175-179.
[4] 周信达.《别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转移到橡皮上——对儿童从概念图示期到写实期过渡阶段教学的思考》.课程教学研究[IG4]. 2016(03):59-61,68.
(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 安徽合肥)
关键词:梦 1+X 简笔画
天真烂漫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他们天真无邪,希望美梦成真。儿童的艺术可塑性很强,简笔画常常是儿童表达实现梦想的“快捷”途径。
索绪尔的二元论指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即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的关系。利用二元关系,“能指”是探寻达利艺术作品本身,“所指”是探寻画作意义,还包括画家想法、理念、描绘手段、情感体现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符号学的分析,将达利作品中承载众多含义的精神世界“可感知元素”清晰地梳理出来,利用简笔画的这种“1”的一致手段促使儿童实现“X”的多种梦的主题绘画梦的演绎。
一、主题的演绎:运用符号学分析为儿童简笔画提供“X种”多元视觉参考
达利蕴含较多的隐喻双重影像的作品中充满着潜意识、符号化、荒诞、怪异,这些“偏执狂”式图像符号对于尚处在视觉的发展期儿童而言,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惑。所以,教学首先需要运用符号学对达利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将适合儿童的作品挑选出来(表1),同时对于重要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做难度区分,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择。这种符号学分析为儿童的表达提供了理解的前提,也为简笔画的意义构想奠定了图像认知基础。
例如达利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图 1)中“能指”如大象细腿、骏马等图像符号是儿童理解和关注的兴趣点,但细腿背后的“所指”隐喻含义:“拐杖的延伸体,暗示着达利内心澎湃无尽的涌动欲望”,是儿童很难体会的。所以要对“所指”进行筛选,选择其表征比较清晰、明确的含义,例如:“驮着重物的大象纤细的长腿,让人感觉摇摇欲坠,随时都会坍塌崩溃”,这种形象化很强的语言信息,儿童能够听懂,很快就能得到并可以对感受进行回应。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将达利的作品做过多深入的解读以求面面俱到,这种通过对“所指”基本信息的筛选和儿童化语言的表达,能够引导学生无障碍地理解 “所指”的大概含义,达到整个教学实践关注重点的表达。而使用简笔画的描绘是儿童绘画表达常用方法,同时,简笔画的“符号性”也符合符号学的 “能指”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儿童根据自己梦的“X种”主题的理解展开构想,就能够使用简笔画来比较容易地表达出适合自己的梦的主题意义。
《长长的腿》(图2-图10)、《奇怪的拉链》(图11-图15)和《大象的鼻子》(图16-图21)等儿童超现实简笔绘画的创作,是儿童专注于对“能指”纤细的长腿、大象的鼻子和拉链来进行图像构想,将“所指”潜意识图像迁移到画面中,并通过想象对画面进一步完善,使得画面产生了丰富的寓意。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符号学分析的具体“所指”来获取自己能理解的内容,并用属于自己的简笔画符号图像来叙述梦境主题。
二、造型的演绎:利用符号学分析强调儿童对感知元素视觉化的“X种”表达
儿童虽然无法体会荒诞背后“所指”的深层含义,但儿童对“内在相似性”感知元素视觉化形象却十分着迷,教师需要通过符号学分析强调作品“能指”与“所指”的“内在相似性”形式关系,让学生主动寻找造型变化方法。
软体是达利画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教师通过对《记忆的永恒》符号学分析(表2),利用简笔画手段强调达利“软表”是由多个“内在相似性”物像图形整合在一起的感知元素视觉化,从而体现“能指”与“所指”的视觉形式统一性。为了进一步让儿童直观地了解到“内在相似性”,重构新图像的演化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视觉化简笔画图像的演示(图22),指引儿童学会完成自己的表达。
儿童《融化的梦境》(图23-图29)、《云的游戏》(图30-图35)超现实绘画,是在对作品《记忆的永恒》符号学分析后对应的选择性表达。当儿童在理解和明确表达想法后,便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X种”梦境了。
达利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 儿童自创作品《融化的梦境》
所指 能指(强调可感知元素的视觉化) 所指 能指(针对可感知元素视觉化强调)
油画颜料;钟表;树枝;似马非马的怪物 想法 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柔软”的各种联想且展开描绘。 铅笔素描;蜡烛;大饼;等 想法 儿童生活中由感官触觉带来“柔软”的各种联想。
理念 1. 利用梦的解析达成作者思考、创作目的。
2. 符号均是通过融化时间,从而产生对时间浪费恐惧感的转喻。
理念 1. 利用对“达利式”图像符号促使儿童自己思考、创作。
2. 图像符号均是通过软化产生对时间理解和感悟。
描绘 1.形体:主要表现为古怪世界所带来的陌生化、荒谬感、扭曲感。
2.色调:主体钟表使用较为明亮的黄颜色;其次是暗淡的海滩人脸色彩。
3.画面结构:钟表接近“黄金比例”,礁石、海滩和人脸的理解和分布重点。
描绘 1.原形:有学生生活体验的梦境所带来的灵感展开记忆联想。
2.造型:结合“软化”启发,对构想的形象进行变形手法塑造。
3.画面形式:素描黑白的色彩,各种联想的形象所构成的特殊意义。
表2:《记忆的永恒》与儿童创作《融化的梦境》对比参照表
三、空间的演绎:通过符号学分析唤醒儿童时空的“X种”想象力
像达利一样表达梦境,对于儿童来说主要问题是认知能力的差距。由于低年级儿童的表达有着明确的图示化倾向,教师通过简笔画的手段联系作品符号学分析,从而拓展儿童对空间认知的转换。当儿童个人的潜意识世界得到调动,他们便会突破图示化的惯性,更加大胆的表达超现实梦的创造。简笔画的本身就是一种以线为主构成空间的开放性表达方式,教师教学中选择达利晚期的趋向于空间机械主义作品《记忆的微粒性永恒》,来强调达利从《记忆的永恒》以来对空间物理性质进行了绝对时空的处理和探索。由于儿童在《记忆的永恒》的符号学分析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作品《记忆的微粒性永恒》又是反神秘化的机械式构图,能够和儿童视觉经验相吻合,从而能激发他们打破一些常规的逻辑观念,重新组织或改变事物的物理性质,以此解放儿童个人的潜意识世界,唤醒他们通过简笔画面将其超现实时空展现出来。
儿童《梦中的城市》(图36-图41)、《旋转的天空》(图42-图47)的超现实绘画借助于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为了打破他们常规,不断发挥儿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对梦境意象进行形象化过程中丰富符号内在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是在自己的对现实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扩展了创作空间,表达了自身内心的狂热。教师在儿童艺术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简笔画方式对艺术知识的表达适应性,更要学会对知识“X种”实践的转化。通过符号学分析让学生用简笔画实现属于每个儿童自己精彩的“1+X”梦的演绎。
参考文献:
[1]邓琪瑛.《试论儿童文化的原初性与可塑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 .2010(03):44-48.
[2]丁尔苏.《绘画与符号》. 中国比较文学[I]. 2020(03):2-12.
[3] 鞠惠冰.《达利、偏执狂与超现实主义》.天涯[I]. 2011(02):175-179.
[4] 周信达.《别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转移到橡皮上——对儿童从概念图示期到写实期过渡阶段教学的思考》.课程教学研究[IG4]. 2016(03):59-61,68.
(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 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