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基因流血脉 校园少年创新篇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遗产中无可取代的艺术形式,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沉睡的诗情、诗心,让学生学会全方位鉴赏、了解古典诗词,让学生学会写古典诗词,让中华古典诗词的火炬代代传承下去。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开发了“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
  一、课程目标
  “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了解古典诗词在平仄、押韵、对仗上的要求;了解古典诗词的历史发展;了解古体诗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二)技能目标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学会写作、修改古典诗词。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祖国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对古典诗词和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笔者确定了十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练习对对子,学写对联
  通过开展“对对子”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推敲语言、拟写对联,并从中领略对对子、写对联的无穷魅力。
  (二)诗词鉴赏——欣赏名家名作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的名家名篇,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通过鉴赏古典诗词,学习名家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艺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三)声律启蒙
  对学生进行语音、平仄、韵律、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优美、凝练的词汇,初步了解平仄、韵律方面的知识。把《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经典读本,按声韵编排,让学生反复诵读。
  (四)五言绝句格律要求及创作尝试
  了解绝句的体裁:五绝和七绝。五绝是五言四句,七绝是七言四句。
  结合具体古诗,初步掌握五言绝句的四句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掌握绝句的押韵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五)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和押韵
  结合具体古诗,初步掌握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掌握律诗的押韵要求:偶句,即第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律诗的颔、颈两联要求对仗。
  (六)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和押韵
  结合具体古诗,初步掌握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押韵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七言律诗的押韵要求:偶句,即第二、四、六、八句押平声韵。律诗的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七)词谱学习
  选择《如梦令》《长相思》《江南春》等比较简单的词谱进行学习,了解词谱的平仄、字数、句数、韵脚等方面的格式。初步了解怎样按照这些要求去填词。
  (八)古典诗词的炼字、炼句
  通过赏析经典诗词,初步了解古典诗词的炼字技巧,学会从字词的修辞手法、展现的景象、表达的情感以及结构上的作用去体会经典诗词的妙处,并将炼字技巧运用到诗歌鉴赏和创作中去。
  通过对经典诗词中的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语句的赏析,加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通过对其中对仗工整语句的赏析,体会古典诗词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艺术魅力。
  (九)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
  了解古典诗词通过意象来构设意境的特点,学会通过分析特定意象来了解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
  (十)古典诗词章法结构和写作技巧
  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古典诗词常见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初步了解、掌握古典诗词常见的写作技巧——创设意境、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赋比兴等。
  三、课程实施经验
  (一)鉴赏、积累阶段
  1.了解对联,学写对联
  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对联,让学生学习、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断句一致;(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通过举例说明,强调撰写对联要注意把握的三个特性:思想性、针对性、文学性。同时,教师可及时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2.声律入门,打好基础
  教师可精选《格律诗常识》《诗词格律手册》《声律启蒙》等书中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编排复印,作为学习资料发给学生。
  3.推荐好诗,评讲分析
  教师可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绝句、律诗或词曲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句子意思、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名句推荐等。
  4.专家讲座,拓展知识
  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开展讲座活动,有助于在全校掀起一股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潮,有力地推动“诗教进校园”的步伐。2015年1月20日,我们邀请了金华市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徐国平先生来校开设格律诗词讲座,全校师生中的古诗文爱好者500余人齐聚一堂,学习诗歌的发展史、诗歌的分类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情,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创作阶段
  1.成形
  因为学生之前从来没有尝试写过古体诗,所以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就是解决他们的畏难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练写,可以与学生一起练习对句,并提供备选题材供学生参考。
  2.成韵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如学生中有不少是练书法的,笔者就找出颜真卿与好友的联句诗如《五言月夜啜茶联句》,让学生重点了解押韵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找出经典的古诗词,找韵脚,判定押什么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修改,要求做到押韵。如果学生一下子修改不出来,可为他们适当提供一些同韵母的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学生平时都是使用普通话,所以使用《中华新韵》更符合学生的语言实际。
  3.成意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恰当的意象,写出一种意境。笔者以王维的《渭城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诗作为例子,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以及描景、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结合的艺术技巧。
  4.成律
  写格律诗对学生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平仄的限制。在初学阶段,教师要耐心地分块教学:从五言绝句开始,到五律,再到七绝、七律、词谱。
  四、课程评价
  反馈与评价能促进学习。笔者编制了《古典诗词素养发展手册》,用于记录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考核分学期考核、年段考核两种形式。定期考核具体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在年段考核中获得“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张榜表扬,授予“古典诗词新秀”称号,并发给证书。
  此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包括格律、内容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
  就格律而言,要符合古典诗词不同格式的平仄、押韵要求。如果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偶。
  就内容而言,要切合诗题,有具体恰当的意象,能勾勒出一个意境,感情要真实,积极向上。
  就写作而言,要熟练而准确地使用古诗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全诗要结构紧密,诗句通顺,遣词造句多为古语,没有生造词、现代语和俗语。用典要贴切而不生涩。
  五、结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华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欣赏与写作能力,培育了学生的古典诗词特长,也有效促进了教师在文学素养方面的再成长。但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语言与学生日常使用的语言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有些内容如平仄、格律的学习,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也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巫作猛)
其他文献
语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民族语言研究是构筑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及其发展与变迁是语言人类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是学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内容。因此,文化的变迁也影响语言的变迁。形成语言变迁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有很多,而文化接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对接触各方或一方语言文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多民族国家之一。历史的发展奠定
摘 要: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可从教材重组、写作训练、批改评价等层面入手。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借助专题写作、自由写作,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灵活性,并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进而在两者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突破。  关键词:初中写作教学;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
期刊
摘 要: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写作程序性知识缺乏的问题,“关键词”作文教学法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教学法包括确定关键词、展开关键词、描摹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进行自主诊断和修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始终紧扣“怎么做”这一核心,可给学生写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程序性知识;关键词;教学法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写作程序性知识的缺乏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教师只是
期刊
摘 要: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文体的一般特征,教会学生解读论述类文本的基本方法,带领学生体会论述文的语言特色,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对于论述类文本,教师可以从学法、语言、思维等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美美与共》;阅读教学  论述类文本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高中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论述类文本到底应该教什么却一直困扰着很
期刊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其前面是殷汤与夏革的对话,内容是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殷汤与夏革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古初有物乎?”“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夏革才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存在?它到底是用来论述什么问题的?  一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用了许多巧妙的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较好地完成了文言
期刊
摘 要: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只有从课程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秉持“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中学文学社团应积极创办文学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
期刊
摘 要: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记叙文中的描写》一课,体现了他作文教学的双重境界——“本色”“深度”:“本色”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深度”表现为“学习活动的层递性”“方法传授的无痕化”和“主线贯穿的整体性”。  关键词:本色教学;黄厚江;作文教学  2016年3月22日,笔者参加桐乡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序列化实践操作”短期培训,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
期刊
【课堂实录】  师 雪花是洁白的,轻盈的;土地是苍黄的,厚重的。当艾青笔下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众 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我”。  师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众 漂泊他乡,流离失所。  师 包括“我”在内,这是一群——  生众 中国人……老百姓。(笑)  师 诗题——  生1 像雪花一样流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  师 这是一群
期刊
教师合作,是指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彼此协调、沟通和探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1]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人为合作”,如集体备课、听评课、命题小组等,也可以是“自然合作”,如课题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合作等形式。文献研究表明,教师合作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助于学校实施变革,更为重要的是,为生成基
期刊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全面推开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人社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合并为一个职称(职务)系列,最高职称(职务)等级设置为正高级;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全面推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