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思考与实践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任务,然而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必须不断改革高职语文教学,明确高职语文的科学定位,厘清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使用高职语文教材,采用适宜于高职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高职语文提高高职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职业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职业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在专业教育以外就需要有通识教育,高职语文就肩负着这样的一个重要使命。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理应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高职语文,这一点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共识。我们做过多次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从结果看,90%以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高职学生应该继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高职语文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一方面,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对这门课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课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学生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于是,高职语文的地位每况愈下,从必修课到选修课,课时从72节到48节到36节,乃至在有的专业有的学校,高职语文已被“开除”出高职教学课程体系。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加有为。如何改变高职语文的尴尬处境?唯有不断改革。只有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在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高职学生的可接受性,厘清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与合理使用教材,探索最有效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高职语文教学考核方式,才能强化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使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确立和巩固高职语文在高职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一、明确高职语文的科学定位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科学定位十分重要。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有许多问题是由定位不明确、不科学引起的。如有人期望通过高职语文课解决高职学生所有的语文问题,而不是有所改善,把高职语文弄成了“高四语文”,结果几乎要“搞死语文”;有人希望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提高通用能力,结果高职语文变成了“**专业语文”,等等。
  那么,应该如何定位高职语文呢?
  首先,从课程性质和高职教育目标看,高职语文应该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语文要继续担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传统使命。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必修课。
  其次,从教育层次序列的角度来看,高职语文应该介于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与高中语文的偏重应对考试和大学语文的偏重理论不同,高职语文应该突出能力提高与实践训练。因此,高职语文的基础知识可以与高中语文程度相同,在系统性上有所提升,比本科大学语文要求难度可以适当降低。
  再次,从教学对象看,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语文应该是实践性课程。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高职语文的教学不宜有太过深奥的理论教学,而应该以实践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
  最后,高职语文是也只能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职能和作用,但它不是万金油,也不能代替专业课程的教学职能,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外,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从专业课程教学中获得。高职语文教师要坚守高职语文的本职,剥离附加在高职语文身上的不切实际的职责,从而专心致志地完成高职语文的任务。不要强求通过短短的几十个课时,让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有大幅度提高,语文水平的提高是逐渐实现的;也不要多想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职业能力,高职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和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由专业课去完成。实际上,朱光潜先生曾说:“别的科目凡用到国文的,其实也该分担起语文训练的责任。”当然,通过高职语文教學也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某些职业能力,但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刻意追求,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我们认为,高职语文一定要与专业相结合不必要也不现实。一棵树要结果,看起来是花的功能,但追溯起来还是“根本”的功能。语文课所要培养的是“根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观察力、判断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和人文关怀,这些也许不直接表现为职业能力,却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如果硬要把高职语文与各类专业课程结合,那么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太高了,试想,高职语文经常有多个专业合班上课情况,上课时语文老师要怎样把语文与不同的专业结合呢?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也不必要强调语文与专业的结合,远离专业才能拓宽视野。
  二、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高职语文的首要目标依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学生完成了高中或职高阶段的学习任务,理论上讲已经掌握了较完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从高考语文成绩来看,高职院校有的学生语文成绩还不到60分(总分150分);我们在高职语文课开始时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有个简单测试,从测试情况看,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仍然需要强调,语文意识仍然需要强化。这是与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学生迥然有别的,所以,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有所差别,强调基础,强化语文意识,降低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语文要补高中语文的课。1982年徐中玉先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当时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补课的性质。这一点,对今天的高职语文恰恰适用。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可以与高中语文重复,所谓温故而知新,一方面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巩固理解已有的知识,对于同样的知识内容,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变化,理解和感受是会进化的。另一方面使知识系统化,加深记忆,有利于终身学习。
  高职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中传授听说读写技巧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所以听说读写的训练必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了解到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水平并不落后于同龄人,只是还未达到“有口才(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境界,所以需要继续训练提高;高职学生也不是不阅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量可不会比老师少,只不过其阅读的内容和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在高职语文课中,必须进行阅读训练;高职学生最欠缺的是听和写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写作,需要加强听和写的指导与训练。高职语文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能,必须让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所以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也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安排了相当的课时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主要内容有:听讲座、听对话练习,经典朗诵、诗歌朗诵,课堂演说、演讲比赛,写字训练、随堂作文和作文比赛等。
  我们不主张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多讲应用文写作,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有办法写好应用文。况且,高职语文的课时有限,不必要面面俱到。
  确定了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材与灵活有效使用教材。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包括高职高专使用教材,据不完全统计有1400多种,如何挑选合适的教材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坚持选用标准高,经过长期检验口碑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或高职语文教材。
  我们经过多年尝试,选用了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以人文性贯穿全书,体现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相统一的原则。在教材使用上,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用介绍文学史的方式串讲,适当精讲中小学教材未出现的经典文章,教材中大部分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着眼点在开阔学生视野。
  三、采用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高职语文的教学方法通常有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讲授法为主。但对高职学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效果较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讲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不认真听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学生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切实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我们一方面牢牢把握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围绕高职教育的目标,着重研究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意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初步形成了比较有效的高职语文组合式教学方法,整个课程教学以练习法为主,着重于能力训练,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在教材的使用中主要采取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
  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高考分数来看,许多学生语文基础是很弱的。我们在开堂课会布置一个小作文,要求500字以上,手写,原创。从完成作文的情况看,普遍存在别字多见(错字倒不多见),书写水平低,文句不通,结构混乱,思想肤浅等问题,根本达不到“辞达理明,文从字顺”。从学生听课情况看,高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好表现的特点比较突出。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发现,运用练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一个学期教学,学生语文意识增强,作文中错别字大大减少,学生旷课率大大降低。同时,应用练习法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练习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包括:(1)书写练习。常用汉字1500字抄写,3000字抄写,要求字迹清晰,错误率在千分之五为合格,错误率千分之三为良好,错误率千分之一为优秀,并挑选优秀习作公开展示。采用名家字帖做样本,强化学生审美意识。(2)朗诵练习。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诵课文内容,以集体朗诵为主;二是组织朗诵比赛。朗诵比赛的组织准备和举行都由学生主持,教师仅作指导和评委。朗诵比赛成绩以学生评定为主,计入期末总评成績。(3)听讲座练习。这个可以和讲座法结合。语文教研室老师每学期每人做一次讲座,学生可自愿听讲,笔记由老师评分,计入期末总评成绩。(4)写作练习。一是平时作文,一学期至少4次;二是举办刊物,教师仅作指导,由学生主编组稿,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征文比赛等,参赛与获奖作为一项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成绩。(5)演说练习。一是开堂课自我介绍;二是课堂演讲,每次讲授课由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或时事做三分钟演讲;三是举行演讲比赛。演讲比赛的组织准备和举行都由学生主持,教师仅作指导和评委。演讲比赛成绩以学生评定为主,计入期末总评成绩。(6)辩论赛。辩论赛的组织准备和举行都由学生主持,教师仅作指导和评委。辩论赛成绩以学生评定为主,计入期末总评成绩。(7)美文赏析PPT制作练习。可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赏析,并以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成绩以学生评定为主,计入期末总评成绩。(8)春游或秋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评议等。运用练习法教学,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也需要花费大量课外时间,高职语文的课时极为有限,怎么办?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减少教师讲课时间,是解决高职语文教学任务重但教学课时少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例如由教师建立教学群,要求学生加入,利用QQ群方便地完成师生交流、作业布置、作业收缴、问题讨论、活动组织等任务,充分利用网络几乎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让课堂教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方面,课堂时空得到扩展,另一方面,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有效弥补高职语文教学课时不足的缺陷。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这造成他们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得到的越多,压力水平就会越低。本文选取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视角,研究得出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社会支持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等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路径建议。  关键词: 辅导员 社会支持 贫
摘 要: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思辨性极强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就《声无哀乐论》中的观点和说法进行了“是与否”的判断和讨论,而民族音乐的发展亦需要我们站在思辨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作者将自身思考的论点与民族音乐发展相结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民族音乐发展  一、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一)嵇康其人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
摘要: 课堂是由许多充满个性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从深入解读教材、关注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及时调整教学预案等方面谈谈小学教学教师如何应对课堂意外生成,让这“意外的通道”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展现“美丽的图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应对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
摘 要: 语用学界的两大理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具有突出的理论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交际研究中,又各有缺陷,不能对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做出全面系统的解释。研究表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多方面存在极强的互补性。本文通过详细论述两者的理论渊源,提出整合两种理论精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引入言语交际研究的全方位视角:顺应—关联模式。  关键词: 关联理论 顺应理论 顺应—关联 语境
摘 要: 英语写作一直是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难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过于乏味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有限。作者通过一节英语写作课,在教学形式上有所转变,使学生在写作的技巧和准备方面都有所收获,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享受了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问题 评价 反思  一、引言  许多职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犹如老鼠见猫,总找不到法子写出好词佳句,在考试中作文失分厉害,使他们失
摘 要: 礼是人类维系社会交往、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礼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形成,并且以区域化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逐渐稳定下来。颜渊曰:“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本文即是从国、家、个人三个方面来论述、分析学习礼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当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尚礼”缺失现象和补救措施提出浅见。  关键词: 礼 国家 家庭 个人 现实意义  《
摘 要: 抗战时期的家书最能体现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国观。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舍生忘死赴国难的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集中体现了国之不存,家何在焉,国为家之基;舍小家为大家,家为国之本;尽忠报国、育儿养老家国密不可分的家国观。青年学生应从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关键词: 抗战家书 家国观 青年学生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地带——城乡结合部。根据徐州市南郊城乡结合部的调查显示,由于社会环境、家长素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等将直接对儿童身心能否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结
摘 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行政学原理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行政学原理探究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研究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行政学原理 探究式 课程改革  探究式课程改革目标是扭转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素质提升”的教学观念,力图打破课堂教学
摘 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发布和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背景下,信息浏览行为、网上消费行为、交互分享行为、言论发表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普遍行为。本文基于北京市一所普通高校在大学生中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行为 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