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语的认知理据与其范畴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已形成一定的趋势。其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认为语言是人类普遍的认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已渐成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然语言是人类认知的结果,那么网络语言也应属于人类认知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网络语言,并探索网络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体验—范畴—概念=意义—语义,以及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范畴化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黑客 网络语言 认知机制 范畴化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首先出现于1971年,是用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它以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的体验哲学和建构性的心智主义、互动论、连通论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语言是人类普遍的认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家Dirven & Verspoor指出:“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因此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一个自治的符号系统,而是人类整套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认知语言学家在强调认知的同时,主要强调了语言的“体验性”。国内著名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曾用:“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公式来概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下面我们就用这一公式来解读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在对社会经验、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等体验的基础上,网民们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经过认知加工,并通过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创造出适用于网络世界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因此,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视角初探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二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说。广义上的网络语言指在网络传播中所使用的一切语言,包括交际用语和计算机术语等;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使用的语言。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数字形式,如:7456(气死我了);(2)字母形式,如:BTW=By the way(顺便说);(3)符号形式,如:~~~~(>_<)~~~~:呜呜呜……;(4)音译形式,如:“伊妹儿”是E-mail的音译;(5)中英文夹杂的形式,如:Call我……
  三网络语言的体验基础
  人们体验和认知的基础是客观现实世界,而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就是认知。认知是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互动和协调的产物,是人对外在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理性看法,人们对世界万物形成的概念和意义正是通过认知—推理、概括、演绎、监控、理解、记忆等这一系列心智活动完成的。
  网络语言是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结合的产物,因此它的产生、形成离不开现实和网络。首先,据调查,国内网民80%均在30岁以下,并大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因此这就构成了网语产生的一个客观现实:国内网民的文化素养、外语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性。其次,是网络的特殊环境:第一,网络这种特殊的传播工具,既要求速度快,又要求简洁明了,所以这就为缩略语的使用创造了可能性。第三,网络非面对面交流的特性,使其对文字语言传达感情的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如: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等,中国传统的谐音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客观现实、网络环境、自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因素构成了汉语网语产生的体验基础,而这些因素正是网络语言建构的动态过程的产物。在此基础上,独特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四网络语“黑客”认知解读
  “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将认知过程进一步解剖为: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概念—语言。人类语言的产生最初都是源自对事物的命名,而命名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范畴一词源自希腊语kategoria(指示、证明),汉译为“范畴”。“范”意为“范围、标准”,“畴”意为“种类、类别”。就其本质而言,范畴划分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而人类认知从具体进入抽象的第一步正是概念的形成。因此,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应从网民对概念的命名开始。下面我们以网络流行语“黑客”为例,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来解读汉语网语的形成和发展。
  1“黑客”产生的现实基础
  大多数人都认为网语“黑客”来自英语“hacker”的音译,其内涵远非如此简单。首先,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一般认为,“hacker”源于上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人员,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hack”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到了80年代初,“hack”被赋予了“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的含义,同时“hacker”也相应地有了“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之人”的语义。如果简单地说,“黑客”是“hacker”的音译,那“骇克”听起来更接近些。因此,为什么不用“骇克”而用“黑客”,就需要结合中国网民的文化素养与认知来进行解读。
  2“黑客”被命名的认知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析“hacker”和“黑客”各自的含义。“hacker”的意义有:(1)劈者,砍者;(2)有韧劲但不高明的演奏者(或运动员);(3)出租车司机;(4)计算机迷,程序设计迷;(5)未经允许擅自侵入另一计算机程序或网络者;(6)电脑破坏者,盗改者(《21世纪大英汉词典》,2003)。在网络中,网民们采用“hacker”的第(5)项含义。
  在网语“黑客”出现之前,汉语字典中本无“黑客”这一词语,只有“黑”和“客”。因此“黑客”这一词语,很明显是网民们根据我们汉语的构词结构分析,将“黑”和“客”经过认知加工复合而成的一个复合词。中华汉字有几万个之多,为什么网民们要偏偏重组“黑”和“客”而不选其它呢?下面我们做进一步分析,当把“黑”和“客”的语义重组之后,“黑客”则可以表示:(1)“像煤或墨染色的人”;(2)“黑暗的人”;(3)“从事某种秘密/非法活动的人”;(4)“坏、狠毒的人”;(5)“反动的人”。我们发现这5种语义假设中,并没有“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的人”这一“黑客”目前的网络意义。
  这个意义的得出正是网民认知加工的结果。首先是“hacker”一词的网络含义已经在网民的大脑中形成了概念模式;然后,根据“hacker”一词的音译,拼音“heike”在网民大脑中形成了意象;进而根据“heike”这一发音,网民们运用自己的认知在头脑中创造出像“骇客”、“汉克”、“黑客”……这样的新概念,概念形成后,就需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这时,“骇”、“汉”、“黑”、“客”、“克”等这些词的意义就被选择性地进入网民的认知空间;接下来网民们需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整合,进而发现“黑客”的第(3)种语义假设很接近“hacker”的第(5)个语义即其网络释义;这样,“hacker”表达的第5个意义和“黑客”表达的第3个意义就被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中构成了一个新的音义结合体;最后,网民结合自身的个体经验、文化素养、网络环境等,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加工后,形成了“黑客”一词的基本意象图式。基本意象图式形成后,网民们对其进行归类、范畴化、概念化,专门用指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的计算机高手,于是乎,“黑客”这一网络新词语就此而产生了。
  3“黑客”的范畴化
  著名语言学家Reed说过:“构建知识的途径之一是建立范畴。范畴是由那些在我们看来多少是相互联系,并因此而被我们归成一类的事体组成的。”王寅教授也曾指出:“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
  基于对网络生活的体验及实际需求,当“黑客”这一典型范畴形成之后,以“黑客”为原型范畴的“X客”家族经过互动体验—意象图式—原型—范畴—概念、意义—这一范畴化的过程的不断发展演变,产生了 “红客、白客、灰客、骇客、威客、博客”等网络流行语。究其产生原因,首先,“黑客”为网民所认可,在网络语言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其次,是网民的类推认知能力,网民们对“黑客”进行偏正结构解析:“黑”有进行不法行为的意义,那么“客”就获得了“电脑网络编程高手”的新意;然后,网民依据类推原则,用不同的颜色词来取代“黑”,基于“红”在汉语文化中有表示正义的一面;“白”有清白之意;“灰”介于黑与白之间,从而类推生成“红客”(比较爱国的黑客一族)、“白客”(维护网络秩序,为的是还网络一片清白)、“灰客”(指某些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感兴趣,初步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够利用黑客软件或初级技术从事一些黑客行为的人)等网络新词汇。
  五网络语言的认知理据与范畴化
  从以上对网络语言的形式以及网络语“黑客”的被认知和范畴化过程的论述,我们可以将网络语言的认知理据和范畴化总结如下:
  首先,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语言变体产生于网民的体验,是应网络交流的需求而产生。就如“黑客”一词的产生,先是“利用非法手段窃取计算机数据之人”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从而这个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意象图式。然而,为了实际交流的需要,仅靠意象图式不行,必须要对其进行规范化、概念化,赋予其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于是像“黑客”、“版主”、“当”等这样的网络新名词应运而生。其次,网络语言并不是基于体验而随便产生的,它需要结合网民的认知背景和文化素养。从本文对“黑客”的认知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用“黑客”而不是“骇克”等词来指代“利用非法手段窃取计算机数据之人”,是基于网民对“hack”、“hacker”、“黑”、“客”这些词的体验结合认知加工的结果。就像“5555(呜呜呜),9494(就是就是),依妹儿(E-mail)”等这些流行于网络的新词语的产生除了来自体验外,还主要得益于网民们对中华文字谐音文化的认知。最后,网络语言并不是单个的几个词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范畴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如果我们以谐音形式作为一个范畴典型,那么所有可以用谐音来表达的词将在“谐音化”这样的范畴化下发展壮大。同样,如果我们以语法为切入点,那么网络语言又可在“网语语法范畴化”这样的范畴下进行发展。
  六 结语
  在认知语言学界,“范畴化”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并且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如果说一个词汇的产生一定源自表示该词汇的范畴,那么我们可以说语言词汇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其范畴化过程。汉语网络语言的发展正是在网民们不断结合个体经验、社会文化、网络需求、个体认知等的基础上不断范畴化的过程。本文仅从网络语言被命名的角度来研究其认知和范畴化的过程,对于网络语言的范畴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比如从其音的范畴化、词汇的范畴化、语法的范畴化等方面来进行研究,今后再做详细论述。
  
   参考文献:
   [1] 白解红、陈敏哲:《汉语网络词语在线意义建构研究》,《外语学刊》,2010年第2期。
   [2] 李华驹:《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茅孝煜:《语言习得中的范畴化现象》,《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年第15期。
   [4]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
   王国萍,女,1983—,山西忻州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文学。
   危鸣辉,男,1954—,湖北宜昌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家训是魏晋门阀时期的奇葩,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家训之祖,它的出现既是南北朝动荡历史的产物,也是对颜氏家族内部的儒雅治家的家规文化(包括“靖侯成规”、《庭诰》)的自然承继,对于整个颜氏家族影响深远。家训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阅历经验直接鼓舞着后世儿孙,是颜氏家族得以繁荣强大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颜氏家训》 《庭诰》 颜之推 颜延之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魏晋南北朝时
期刊
摘要 温词着力于女性容貌、妆饰、情态、动作以及内心等方面的描写,其词情感真切而婉约,语言丰富而又错彩镂金。本文在前人深入研究温庭筠词的基础上从个性气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爱情意识四个方面解读温词特点之成因。  关键词:温庭筠 个性气质 词作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温庭筠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反映了文人理想和现实
期刊
摘要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知密州的两年,无论是文学创作成就,还是文艺思想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两年。这两年是苏轼创作的丰收期,也是他文艺思想发展的成熟期。文学作品是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苏轼的创作实践是体现自己创作主张的。本文从分析他密州时期的诗词文作品入手,梳理、概括并总结苏轼此一时期超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苏轼 密州 超然 文艺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城市笔记中保存有大量的文学史料。这些史料有的可以帮助考察宋代文人真实的生存状况,有的可以帮助研究某些文学样式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有的是考察文学传播途径的重要线索。因此,对这些城市笔记的整理研究,有助于宋代文学研究史料的建设。  关键词:宋代 城市笔记 史料 话本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城市生活是城市文学发生和存在的基础,繁荣的城市生活为城市文学提供了生产的动力、消费
期刊
摘要 茶诗,是指与饮茶、品茶、茶事,或对茶进行说理议论的一种诗歌类别。据《中国茶文化经典》统计,宋代有茶诗759首,其中有一些宋代皇帝所作的茶诗颇引人注目。本文针对这几首宋代皇帝的茶诗进行分析,指出其茶诗中所包含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宋代 皇帝 茶诗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是指与饮茶、品茶、茶事,或对茶进行说理议论的一种诗歌类别。据《中国茶文
期刊
摘要在《说岳全传》中,通过神化岳飞的肉体、圣化岳飞的精神,将“忠义”从个人自律性升华为社会自觉性和普遍性,将岳飞变身为“精忠”的化身,既肯定了岳飞的人生价值,又揭示了作者对清王朝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说岳全传》 嬗变 忠义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在《说岳全传》之前,岳飞于文本中的形象塑造,或据实刻画,或因篇幅有限,不能展示全貌;或重在述事,人物在文本中的形象
期刊
摘要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禁锢被不断打破,“士魂商才”观出现,《聊斋志异·黄英》就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本文以此篇为例,对其中出现的“君子固穷”观念和新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展开分析。  关键词:《聊斋志异》 《黄英》 士魂商才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黄英》虽属于“花妖菊精”题材,记叙了士人马子才和黄英姐弟的交往及婚恋故事,但
期刊
摘要 与梁启超的“革命家的拜伦”和苏曼殊的“艺术家的拜伦”不同,鲁迅对于拜伦的推崇在于其在以上两者的巨大张力之间发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拜伦。鲁迅视其为“精神界之战士”,在鲁迅的思想与作品中都可见到拜伦的摩罗精神的渗入与体现。  关键词:拜伦 鲁迅 梁启超 苏曼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早在1902年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就开始阅读日本学者木村鹰太郎的评传《拜伦——文艺界
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世外桃源”和“草庵”这两个文学意象入手,以陶渊明和西行法师为中心,分析了中日两国的隐士心理以及隐士不同心理背后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  关键词:世外桃源 草庵 陶渊明 西行法师 隐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提到“世外桃源”,会自然而然想到陶渊明;日本人提到“草庵”,往往会想起西行法师。中日两国对于陶渊明和西行法师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一而足。但是却鲜
期刊
摘要 入声是古汉语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将入声与押韵结合,分析名篇名作中入声韵的具体声情效果,以探讨在汉民族共同语中已消失的入声韵的情感表达效果,以便更深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关键词:入声韵 情感 孤寂 压抑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入声是古汉语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由于语言的变迁,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入声字在古诗词中大量运用,为古诗词增色添彩。而语言声韵传达的感受,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