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说,“不到喀什不算来新疆”,喀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肥沃的田野里,不单单收获五谷与瓜果,也收获着知识与智慧。
我曾多次到喀什,对这座地处西域边陲的千年古城以及周边的风土民情也算有了一些了解,听惯了街头巷尾热瓦普的弹唱和烤肉摊旁的新疆吆喝,也见惯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前涌动的人流和剧场里刀郎麦西来甫的优美舞姿,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时常让我兴奋,但是,我永远也不敢说读懂这座城了。喀什这本大书过于厚重,有时我也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让这座古城充满神奇和魅力?在喀什老城,在高台民居,在喀什噶尔河以及莎车的叶尔羌河畔,似乎有这样的声音在指点我:离开繁华的闹市,去寻找古代圣贤的足迹吧,是他们给了喀什以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还有美。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和他的文学名著《福乐智慧》
在喀什体育路南侧有一片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群,主次分明,高低相间,墓室、塔楼、木柱、礼拜殿错落有致。在这里,我找到了维吾尔族伟大学者、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墓园,他就是长诗《福乐智慧》的创作者。早晨的阳光已经暖暖地照到墓园的塔顶,大门还没有开启,我便翻开随身携带的喀什旅游路书,先缕一缕历史的脉络。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思想家,原名为阿吉·玉素甫,1019年出生在喀拉汗王朝的首府巴拉萨衮(遗址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南岸)的一个名门世家,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时期便随父亲供职于宫廷,为汗王吟诗作赋。喀喇汗王朝发生宫廷政变后,他离开国度,流落民间,搜集了大量维吾尔、突厥诸民族的民歌和贤人的箴言,为后来写作《福乐智慧》积累了大量素材。
1068年,他来到喀拉汗王朝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喀什噶尔(今喀什)求学、执教。1069至1070年,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写出了长达85章、共计13290行的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并把它奉献给当时喀拉汗王朝的君主布格拉汗。布格拉汗对这部巨著十分赞赏,授予尤素甫以 “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的称号,相当于王宫高级顾问,这之后,诗人就以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名字传世。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生活的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喀拉汗王朝已经分裂为东西二部,宫廷内讧,战乱频仍,法度毁坏,世风日下。面对这一社会现实,诗人创作了以阐明兴邦治国之道为主题,“把人们导向幸福”的《福乐智慧》。这些长诗内容涉及中古时期喀什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哲学、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中上层人士的喜爱。
《福乐智慧》,意思是“带来幸福的知识”。这是我国历史上用回鹘文,即古维吾尔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它既是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又是一部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在中国文化史和中亚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福乐智慧》高度赞美知识的力量。书中记载:“人类因有知识,今天变得高大;因有知识才解开了自然的奥秘。”《福乐智慧》还高度评价丝绸之路的作用,说它带来的经济文化交流——“给人们运来需要的一切”。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及其著作《福乐智慧》在南疆的维吾尔族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汉族人眼中的孔子和《论语》,是维吾尔族人们心中的圣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文化名人及其文化遗产,曾组织专人翻译和研究《福乐智慧》,拨出专款修缮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
走进墓园,看到通体蓝色琉璃的主墓室气势恢宏,在穹顶之下的正中央地面,便是这位历史名人的长眠之地。整个建筑群按民族传统修建,镶贴绿色或紫色琉璃砖。墓室内壁上用维、汉、英、俄4种文字镌刻着《福乐智慧》的名句。曲折的回廊,绿色的装饰木窗,多达10座以上的邦克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也已成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来喀什游览的人必定前往的地方。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和他的
《突厥语大辞典》
“我走遍了突厥人的所有村庄和草原。
突厥人、土库曼人、乌古斯人、处月人、样磨人的韵语完全铭记在我心中。
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后,
我用最优雅的形式和最明确的语言写成此书。”
这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引言中的一段话。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1008-1105年)是我国维吾尔族著名的语言学家,喀拉汗王朝王室后代,与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差不多同时代。在1057年的宫廷政变中,他逃出了喀什噶尔,流亡中亚地区,几年后来到了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历时3年,四易其稿,于1076年用阿拉伯文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突厥语大辞典》,并将它献给了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统治者)。
这部巨著结构严谨,条目清晰,收录词条7500多条,涉及天文、地理、饮食、服饰、器用等多方面,同时引用诗歌、民谣等体裁的文学片段242节,谚语200多条,堪称一部11世纪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研究中亚各国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为研究突厥语诸部族的历史,地理,物产和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1914年,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一位出生于奥斯曼王室的妇女迫于贫困,把一部《突厥语大辞典》的抄本卖给了藏书家阿里。这是传世的唯一抄本,现珍藏于伊斯坦布尔图书馆,我国已于近年出版了《突厥语大辞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国际上已有英、法、日、德等20多种文字译本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1080年,72岁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回到中国的家乡乌帕尔,在那里建立了一所经文学院,教授学业。他在97岁高龄时去世,葬在乌帕尔山上,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小山叫做艾孜热特毛拉木,意为“圣人山”。如今从喀什市西南行48公里,就到了疏附县乌帕尔乡。站在圣人山上,远处是帕米尔高原连绵的雪山,脚下是乌帕尔绿洲,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就坐落在这里。 现在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是1985年重修的,由正门清真寺和主墓室纪念馆两部分组成,清真寺供信奉伊斯兰教的游客和附近村民祈祷之用,主墓室正中,蓝色天鹅绒覆盖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棺椁之上。墓后是学者后裔们的墓葬群,墓的正前方有一眼清泉,人们称之为“神泉圣水”,泉边有一丛古杨,树干苍老遒劲,枝繁叶茂,更显深沉和宁静。离开墓园,我在想,公元11世纪这两位伟大学者的煌煌巨著,不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价值,更是给新疆乃至中亚注入了新鲜血液,做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和谐、幸福与自然,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阿曼尼莎汗与《十二木卡姆》
地处叶尔羌河畔的莎车县是喀什乃至南疆的又一历史文化重镇,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莎车,发现“叶尔羌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城里有风光明媚的花园,城外有环绕广阔的平原,出产人们所希望的瓜果”。
1514年,察合台后裔苏丹·萨义德汗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现莎车老城)。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西至帕米尔高原及瓦罕走廊,东达嘉峪关与明朝邻接,北抵天山,南依昆仑山。1678年,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王噶尔丹所灭。
在长达116年的叶尔羌汗国时期,莎车一度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那个时期群英荟萃,崇尚艺术的氛围十分浓厚,尤其是集诗词、音乐和歌舞艺术为一体的木卡姆艺术正处于巅峰状态。
叶尔羌汗国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就是阿曼尼莎汗。她出身寒微,是一位樵夫的女儿,自幼聪慧过人,13岁便会写诗、弹奏乐曲。她的美貌、诗歌和音乐方面的天赋,使打猎路过的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一见倾心,15岁时进了王宫,成为汗国的王妃。
进入宫庭后,她在著名的宫廷乐师喀迪尔汗的协助下,决定改革木卡姆。她把大批乐师、歌手和诗人召集到都城,对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进行搜集整理和规范,用新的形式组成了篇幅巨大、曲调丰富、至今享誉世界的《十二木卡姆》。在阿曼尼莎汗的主持下,重新制定了木卡姆歌词,以前的歌词充满了晦涩难懂的阿拉伯、波斯词句,内容陈旧,宫廷味道浓厚,她改用了流畅、文雅的回鹘、突厥诗词,内容以抒情诗为主,她自己还写了许多诗词,填入木卡姆曲调。维吾尔族学者、音乐家喀迪尔汗深情地赞美过《十二木卡姆》,他说:“《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轮明月照亮每个人的心田,它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阿曼尼莎汗多才多艺,她不但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诗人,著有《心灵和诫言》和《精美的诗篇》两本抒情诗集,还写有《美丽的情操》等美学著作。这位《十二木卡姆》音乐的集大成者,正当她才华横溢创作旺盛期,其生命却令人惋惜的短暂,1567年,年仅34岁时她因难产去世,一代音乐奇才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深爱她的拉失德汗在为她写下大量的挽歌后,两年后也去世了。
莎车人为了纪念阿曼尼莎汗,在莎车老城为她修建了纪念陵,与王墓王宫和清真寺连为一体,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陵墓高22米,建在一座2米高的正方形基座上,在陵宫内墙壁上镶有《木卡姆》12套曲名称。陵墓周围则是一圈环形走廊,由雕花木窗和20根柱子环绕。
《十二木卡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神圣的艺术之神,为民族大众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美学享受。它曾以不可言状的力量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同人们的心理发生共鸣而合为一体。如今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于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天的莎车,商队的足迹早已被黄沙掩埋,驼铃声也早已飘渺入云。但是,在莎车,在新疆,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上,《十二木卡姆》的旋律已成为永恒的交响。
我曾多次到喀什,对这座地处西域边陲的千年古城以及周边的风土民情也算有了一些了解,听惯了街头巷尾热瓦普的弹唱和烤肉摊旁的新疆吆喝,也见惯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前涌动的人流和剧场里刀郎麦西来甫的优美舞姿,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时常让我兴奋,但是,我永远也不敢说读懂这座城了。喀什这本大书过于厚重,有时我也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让这座古城充满神奇和魅力?在喀什老城,在高台民居,在喀什噶尔河以及莎车的叶尔羌河畔,似乎有这样的声音在指点我:离开繁华的闹市,去寻找古代圣贤的足迹吧,是他们给了喀什以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还有美。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和他的文学名著《福乐智慧》
在喀什体育路南侧有一片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群,主次分明,高低相间,墓室、塔楼、木柱、礼拜殿错落有致。在这里,我找到了维吾尔族伟大学者、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墓园,他就是长诗《福乐智慧》的创作者。早晨的阳光已经暖暖地照到墓园的塔顶,大门还没有开启,我便翻开随身携带的喀什旅游路书,先缕一缕历史的脉络。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思想家,原名为阿吉·玉素甫,1019年出生在喀拉汗王朝的首府巴拉萨衮(遗址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南岸)的一个名门世家,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时期便随父亲供职于宫廷,为汗王吟诗作赋。喀喇汗王朝发生宫廷政变后,他离开国度,流落民间,搜集了大量维吾尔、突厥诸民族的民歌和贤人的箴言,为后来写作《福乐智慧》积累了大量素材。
1068年,他来到喀拉汗王朝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喀什噶尔(今喀什)求学、执教。1069至1070年,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写出了长达85章、共计13290行的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并把它奉献给当时喀拉汗王朝的君主布格拉汗。布格拉汗对这部巨著十分赞赏,授予尤素甫以 “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的称号,相当于王宫高级顾问,这之后,诗人就以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名字传世。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生活的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喀拉汗王朝已经分裂为东西二部,宫廷内讧,战乱频仍,法度毁坏,世风日下。面对这一社会现实,诗人创作了以阐明兴邦治国之道为主题,“把人们导向幸福”的《福乐智慧》。这些长诗内容涉及中古时期喀什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哲学、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中上层人士的喜爱。
《福乐智慧》,意思是“带来幸福的知识”。这是我国历史上用回鹘文,即古维吾尔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它既是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又是一部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在中国文化史和中亚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福乐智慧》高度赞美知识的力量。书中记载:“人类因有知识,今天变得高大;因有知识才解开了自然的奥秘。”《福乐智慧》还高度评价丝绸之路的作用,说它带来的经济文化交流——“给人们运来需要的一切”。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及其著作《福乐智慧》在南疆的维吾尔族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汉族人眼中的孔子和《论语》,是维吾尔族人们心中的圣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文化名人及其文化遗产,曾组织专人翻译和研究《福乐智慧》,拨出专款修缮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
走进墓园,看到通体蓝色琉璃的主墓室气势恢宏,在穹顶之下的正中央地面,便是这位历史名人的长眠之地。整个建筑群按民族传统修建,镶贴绿色或紫色琉璃砖。墓室内壁上用维、汉、英、俄4种文字镌刻着《福乐智慧》的名句。曲折的回廊,绿色的装饰木窗,多达10座以上的邦克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也已成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来喀什游览的人必定前往的地方。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和他的
《突厥语大辞典》
“我走遍了突厥人的所有村庄和草原。
突厥人、土库曼人、乌古斯人、处月人、样磨人的韵语完全铭记在我心中。
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后,
我用最优雅的形式和最明确的语言写成此书。”
这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引言中的一段话。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1008-1105年)是我国维吾尔族著名的语言学家,喀拉汗王朝王室后代,与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差不多同时代。在1057年的宫廷政变中,他逃出了喀什噶尔,流亡中亚地区,几年后来到了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历时3年,四易其稿,于1076年用阿拉伯文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突厥语大辞典》,并将它献给了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统治者)。
这部巨著结构严谨,条目清晰,收录词条7500多条,涉及天文、地理、饮食、服饰、器用等多方面,同时引用诗歌、民谣等体裁的文学片段242节,谚语200多条,堪称一部11世纪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研究中亚各国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为研究突厥语诸部族的历史,地理,物产和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1914年,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一位出生于奥斯曼王室的妇女迫于贫困,把一部《突厥语大辞典》的抄本卖给了藏书家阿里。这是传世的唯一抄本,现珍藏于伊斯坦布尔图书馆,我国已于近年出版了《突厥语大辞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国际上已有英、法、日、德等20多种文字译本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1080年,72岁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回到中国的家乡乌帕尔,在那里建立了一所经文学院,教授学业。他在97岁高龄时去世,葬在乌帕尔山上,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小山叫做艾孜热特毛拉木,意为“圣人山”。如今从喀什市西南行48公里,就到了疏附县乌帕尔乡。站在圣人山上,远处是帕米尔高原连绵的雪山,脚下是乌帕尔绿洲,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就坐落在这里。 现在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是1985年重修的,由正门清真寺和主墓室纪念馆两部分组成,清真寺供信奉伊斯兰教的游客和附近村民祈祷之用,主墓室正中,蓝色天鹅绒覆盖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棺椁之上。墓后是学者后裔们的墓葬群,墓的正前方有一眼清泉,人们称之为“神泉圣水”,泉边有一丛古杨,树干苍老遒劲,枝繁叶茂,更显深沉和宁静。离开墓园,我在想,公元11世纪这两位伟大学者的煌煌巨著,不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价值,更是给新疆乃至中亚注入了新鲜血液,做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和谐、幸福与自然,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阿曼尼莎汗与《十二木卡姆》
地处叶尔羌河畔的莎车县是喀什乃至南疆的又一历史文化重镇,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莎车,发现“叶尔羌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城里有风光明媚的花园,城外有环绕广阔的平原,出产人们所希望的瓜果”。
1514年,察合台后裔苏丹·萨义德汗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现莎车老城)。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西至帕米尔高原及瓦罕走廊,东达嘉峪关与明朝邻接,北抵天山,南依昆仑山。1678年,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王噶尔丹所灭。
在长达116年的叶尔羌汗国时期,莎车一度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那个时期群英荟萃,崇尚艺术的氛围十分浓厚,尤其是集诗词、音乐和歌舞艺术为一体的木卡姆艺术正处于巅峰状态。
叶尔羌汗国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就是阿曼尼莎汗。她出身寒微,是一位樵夫的女儿,自幼聪慧过人,13岁便会写诗、弹奏乐曲。她的美貌、诗歌和音乐方面的天赋,使打猎路过的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一见倾心,15岁时进了王宫,成为汗国的王妃。
进入宫庭后,她在著名的宫廷乐师喀迪尔汗的协助下,决定改革木卡姆。她把大批乐师、歌手和诗人召集到都城,对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进行搜集整理和规范,用新的形式组成了篇幅巨大、曲调丰富、至今享誉世界的《十二木卡姆》。在阿曼尼莎汗的主持下,重新制定了木卡姆歌词,以前的歌词充满了晦涩难懂的阿拉伯、波斯词句,内容陈旧,宫廷味道浓厚,她改用了流畅、文雅的回鹘、突厥诗词,内容以抒情诗为主,她自己还写了许多诗词,填入木卡姆曲调。维吾尔族学者、音乐家喀迪尔汗深情地赞美过《十二木卡姆》,他说:“《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轮明月照亮每个人的心田,它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阿曼尼莎汗多才多艺,她不但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诗人,著有《心灵和诫言》和《精美的诗篇》两本抒情诗集,还写有《美丽的情操》等美学著作。这位《十二木卡姆》音乐的集大成者,正当她才华横溢创作旺盛期,其生命却令人惋惜的短暂,1567年,年仅34岁时她因难产去世,一代音乐奇才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深爱她的拉失德汗在为她写下大量的挽歌后,两年后也去世了。
莎车人为了纪念阿曼尼莎汗,在莎车老城为她修建了纪念陵,与王墓王宫和清真寺连为一体,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陵墓高22米,建在一座2米高的正方形基座上,在陵宫内墙壁上镶有《木卡姆》12套曲名称。陵墓周围则是一圈环形走廊,由雕花木窗和20根柱子环绕。
《十二木卡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神圣的艺术之神,为民族大众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美学享受。它曾以不可言状的力量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同人们的心理发生共鸣而合为一体。如今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于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天的莎车,商队的足迹早已被黄沙掩埋,驼铃声也早已飘渺入云。但是,在莎车,在新疆,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上,《十二木卡姆》的旋律已成为永恒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