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积累、个性

来源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我们越来越追求理想的课堂——能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本文从品读、积累、个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体验。
  关键词:美术课;教育;美术老师;初中生
  1 品读
  美术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多品读古今中外大师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很高,风格各异。通过品画,不仅仅是获得美术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认识到艺术是人类籍以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如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在品画的过程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又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细细品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又如,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都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品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已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品,学生们在体会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也接受了美的熏陶。
  2 积累
  积累的根本目的是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和对基本理论与技巧的掌握,而最终目标是从美术向美育升华,培养学生真挚美好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是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好的事物与情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累积生活素材、美术理论和技能以及对美的感悟。
  2.1 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与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以及画家对作品的表现,就更谈不上新的创造。笔者利用美术课和社团活动的时间,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用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内心体验。
  2.2 美术理论与技能的积累
  品读美术作品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可以使学生累积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内化,并在运用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技能训练是美术这门学科的一项基本活动,技能的累积是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过程。技能训练是为了启发学生更深入地去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并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从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2.3 审美意识的积累
  在积累技能、技巧同时,注重审美意识的积累,即教会学生刻画外在的形象与形式之美的同时,还须指导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内在美、精神美及意境美。如在进行室外风景写生训练中,并不急于教学生如何画树、画风景,而是让学生回忆有关赞美树的诗、词,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其内的精神美。有同学马上想到陈毅元帅的《青松》,让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像松这类抗暴、耐寒的花木,历代文人都爱吟咏,以至于成为一种特定民族性的审美意象。在学生有了感悟的时候,把学生带入校园、走进自然,引导他们对物象美感的领悟与捕捉,达到视觉审美。
  3 个性
  艺术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而张扬个性与展示自我是分不开的,为了学生对美术“从无到有,再从有共性到个性”的发展。美术课上,就要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愉悦、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要使学生享受学习,体验成功,感悟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就要多途径地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培养与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审美的理解力、独特的创造力来获得文化素质的前面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并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责任编辑 舒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方向的研究,以期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材;理念;策略;新课程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1.2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单独开设的一门必修学科。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入手,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模式;反思  1 信息技术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迷人的风采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就如果利用多媒体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优化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领域出现的勃勃
期刊
摘 要:后进生一般在班上为数不多,但他们能量不小,破坏性很强,成为班上的消极因素。因此,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了后进生心理上的特殊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转化  后进生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因为他们经常犯错误,挨批评,甚至受处分,往往就认为教师、同学、家长看不起他们。他们因自卑心理背上了思想包袱,喜欢“离群”,与教师、集体处于对立状态。另外,后进生一般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兆丰幼儿园秉承“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以“蒙以养正”为教育理念,通过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培育笃学厚德之人才,努力将幼儿园打造成 “书香成趣、幸福盈心”的智慧乐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园本课程;课堂教学;开展活动  1 春雨润物细无声——融国学经典于校园文化  1.1 大环境  走进兆丰幼儿园,
期刊
摘 要: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而传统教学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带来的巨大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变革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
期刊
摘 要:应用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考卷内容的主要分数点。本文尝试对其教学进行一些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如何在初中应用题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着初中数学教师的难题。应用题与实际问题联系密切,因而题型灵活多变,所以一直受到各式考试的青睐。由于解题思路很难把握,学生普遍反映很棘手。怎么样才能够提升应用题解题能力,提高应用题教学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加强小学生品德教育,不断充实和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使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德育;培养;发展  1 转变教学观念,增强道德情感教育的意识  道德情感教育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期刊
摘 要:用F-展开法来求解(2+1)维NLS方程,得到了新的双曲函数解。该方法也可以解其他类型的非线性耦合方程组。  关键词:(2+1)维NLS方程;F-展开法;双曲函数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科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寻找非线性波方程的精确解在非线性的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求解非线性波方程的方法主要有逆散射法, Backlund法, Darboux变换
期刊
摘 要:古诗文的赏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考中的难点,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以此作为古诗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比较快捷、准确的解读古诗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内心体验;意象放松  古诗文的赏鉴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历届高考试题中古诗文的阅读都是必考内容。就自己的教学感受来说,古代诗文的教学往往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后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与古诗文教学进行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