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读书写作、喜欢读书写作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在语文上是否能活学活用更多是体现在写作能力上,能活学活用语文知识的学生,总是能将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将积累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以积累为基础,抓住想象训练这个关键环节,教会学生活学语文、活用语文。
活学语文——知识积累是基础
指导学生建立广泛知识的来源和渠道,积累丰富深厚的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培养的坚实基础。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了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学语文要使“输入”远远大于“输出”。语文学习写作中,想做到“有米之炊”,就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积累,如果学生知之不多,知之不广,知之不深,知之不新,语文学习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所以教师要在丰富学生储备的基础上再进行作文训练。
一方面,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书报杂志中获得知识,锻炼思想。在语文课堂上,在课外阅读中,一个个鲜活的涌动着作者情思的词汇、优美生动的句子,都是充盈语文这泓清泉的活水,但是如果学生不及时抓住,他们就会稍瞬即逝。作为教师,就要训练学生的语文敏感性,学会积累,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做个有“心”人。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有时可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荐有关作品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有时推荐名家名作,截取部分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有时让学生互相推荐,互相分享……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这是很有道理的。好的作品,熟記于口,烂记于心,天长日久,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带动学生对生活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大脑中采集的生活的信息越多,语文写作的素材越丰富。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生活”之中,每天都会有各种新鲜事发生,都需要学生多去积累。总而言之,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
二、活用语文——学会观察和运用想象是关键
如果说积累是进行创作的基础,那么观察和想象则是关键了。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但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与感受有时却大相径庭,关键在不仅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要学会在那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要教会学生对人、事、景、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教会学生观察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有观察意识的孩子,总有一颗细腻的心,他们会留意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人们身上的一举一动,这样他们的创作就不会无话可讲或讲出来的事情总显得乏善可陈。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只是积累知识,而且要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梁实秋在《作文三阶段》中曾说:“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清,词藻不蓄,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重要原因是缺少了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要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有情有景的文章,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力。有些故事性文章,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积累是活学语文的基础,没有语言的积淀,那么活学语文就无从谈起;想象是能活学语文的关键,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创造性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活用语文。
活学语文——知识积累是基础
指导学生建立广泛知识的来源和渠道,积累丰富深厚的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培养的坚实基础。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了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学语文要使“输入”远远大于“输出”。语文学习写作中,想做到“有米之炊”,就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积累,如果学生知之不多,知之不广,知之不深,知之不新,语文学习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所以教师要在丰富学生储备的基础上再进行作文训练。
一方面,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书报杂志中获得知识,锻炼思想。在语文课堂上,在课外阅读中,一个个鲜活的涌动着作者情思的词汇、优美生动的句子,都是充盈语文这泓清泉的活水,但是如果学生不及时抓住,他们就会稍瞬即逝。作为教师,就要训练学生的语文敏感性,学会积累,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做个有“心”人。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有时可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荐有关作品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有时推荐名家名作,截取部分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有时让学生互相推荐,互相分享……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这是很有道理的。好的作品,熟記于口,烂记于心,天长日久,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教师要带动学生对生活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受。大脑中采集的生活的信息越多,语文写作的素材越丰富。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生活”之中,每天都会有各种新鲜事发生,都需要学生多去积累。总而言之,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长流。
二、活用语文——学会观察和运用想象是关键
如果说积累是进行创作的基础,那么观察和想象则是关键了。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但从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与感受有时却大相径庭,关键在不仅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要学会在那些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要教会学生对人、事、景、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教会学生观察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有观察意识的孩子,总有一颗细腻的心,他们会留意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人们身上的一举一动,这样他们的创作就不会无话可讲或讲出来的事情总显得乏善可陈。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只是积累知识,而且要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梁实秋在《作文三阶段》中曾说:“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清,词藻不蓄,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重要原因是缺少了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要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有情有景的文章,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力。有些故事性文章,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积累是活学语文的基础,没有语言的积淀,那么活学语文就无从谈起;想象是能活学语文的关键,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创造性思考问题,才能真正活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