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建筑的光与影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来源 :城色·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建宁
   1973年青岛平度出生,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系,2009年兑现儿时对父母的承诺完成了清华大学的学业——酒店设计专业。儿时学习不佳!大学毕业后找到自己的最爱——空间设计,有幸师从多位名师。1995年至今一直身处被设计“玩”和“玩”设计的快乐之中,现在继续“玩”!以后还会“玩”……
  
  现任
  逸品设计机构设计总监/逸品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名家画院山东分院院长/C-ART艺术中心开发部主任逸品汇精品酒店顾问管理公司董事/山东新闻书画院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亚太酒店设计协会山东分会理事IDA设计师协会济南分会副会长
  
  
  每一幢老建筑都蕴藏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小广寒同样也是。修葺一新的小广寒,外观保持了建筑的原貌,墙上大大的“1904”告诉了人们这座建筑的悠久历史。改造成“电影主题”餐厅后,小广寒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以另一种方式保护这座充满历史的老建筑。
  与许多修缮过的建筑不一样的是,经过重新改造后的小广寒,整个建筑外观与内部的装修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进入“小广寒”后,仿佛置身于一座电影博物馆,无论是电影胶片的指示牌、不同时期的电影放映机还是经典的电影海报,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与电影和小广寒历史有关的信息,让你感受它历史的温度。
  小广寒的修缮过程更像是一部经过两年多拍摄的生活片,融入了设计者很多的情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定军山、1904、小广寒、舞台、后窗、2009……”这些房间名称,仿佛是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历程的缩影,同时也将“小广寒”的精神传承下来,所有东西似乎都在演绎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感受历史的温度
  很多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的老建筑正在慢慢衰老无人问津,老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必须使老建筑得到利用,这样才能使老建筑重新焕发“青春”。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和我现在的合伙人去上海,去了新天地和田子坊。田子坊是上海的老街区,是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是一个生活化改建非常好的地方,那里有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以喝茶、聊天,田子坊展现给人们更多的是老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但济南却找不到这么一个地方。在我们回来的路上,正好听说这边的老房子改造进行不下去了,加上本身就很喜欢老建筑,在接触到小广寒后,虽然感觉在地理、交通位置上都没有太多的优势,但是这一片区却代表着我们济南开埠后曾经走在全中国最前沿的辉煌历史。清末袁世凯提倡的济南、周村自主开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是作用非凡的一笔,而小广寒便是这儿的第一批建筑。开埠之初这儿是灯红酒绿的,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化,那时的济南便是个很时髦的城市,虽然现在很多老建筑还在,但是还需要我们更加用心地去挖掘。
  2009年开始接手小广寒,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去修复,因为小广寒是1904年开始建的,设计还是当初的欧洲人设计的,墙体是石块,施工很差,为了恢复老建筑,长久保存下来,只能重新做。当然我们没有修旧如旧,外面建筑形式基本没变化,但里边结构改得很厉害,毕竟我们得将这个长久地使用下去。我们结合老建筑和小广寒的历史,运用这个建筑很好的内部机构,加上商业化的运营对小广寒进行修缮,将这座百年老电影院改成了一座“电影主题”餐厅,这样不仅能将这座老建筑保护下来,同时也能使它的精神得以延续下去。改造后的小广寒既有原汁原味的东西,也有创新的内容在其中。
  味道在设计里
  从设计上说,首先想到的是好用,功能吸引客人;其次好看。设计最初的时候不是打一个空架子,最核心的是有自己的气质,有味道,这种味道是让别人体会到,而不是直白诉说的。所以设计的细节不权要好用好看,还要有味道。
  这个房子从内到外的设计、建筑跟装修是一体的,我们不用做装修的方法做装修,而是用建筑的方法做装修。为了能更好地保存原汁原味,我们单是建设用的石头就找了两遍,拆迁的石头、老房子的石头、外地的青石都找过,以前的石材都是纯手工打造的,跟现在机器打造的很不一样,我们要尊重历史,所以我们要小广寒从内到外都必须是一体的。
  从开张到现在,小广寒比当时的预估要好得多,第一是被认可,专家非常认可,作为文物我们保护得很好,政府也非常高兴,一直在讨论这一片的规划,而一些老济南人看到针对小广寒的报道后也有很多拿相机来拍照留念的。
  我觉得通过设计把这个恢复了,自己有点感触,以前做设计都是纯商业的,跟生活、历史没有关系,现在觉得好一点的设计应该是很文艺的、很真实的、很生活化的东西。
  设计的根源是生活,两年的时间还原一个很好的事实,我们设计圈也很认可这件事。大家也开始做一些这样的事情,有一些项目他们也是在享受。我在长清的一个项目用了三年的时间,也是很生活化的东西,感染力比这还强。里边的生活气息更浓,不光是我设计的,业主的状态也被很真实地反应出来,为什么老的建筑让人感到很舒服?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有故事的,是写意的不是写实的。设计师这方面也得凭感觉,把东西做出来,让人欣赏的时候你也没法说透,靠的是做出来让人去感受,进来之后会感觉很舒服、很放松。
  
  自己动手做设计
  效果图是把想法表现在纸上,但需要用心去做。现在遇到很多业主,都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这是一种状态、一种意境的东西,比如想要白宫那样的感觉,进去之后一定要有气质,这在好多商业设计里不存在。设计师还是要在好用、好看的基础上做有气质的设计。 装修是唯一一种看不见的商品,这就要靠设计师与业主的沟通,并体会这种意境。
  在装修小广寒的过程中,因为是一边想一边做,而且很多理想的状态只有自己能理解,所以这个项目有太多自己做的东西,屋顶是我自己做的,这样能让结构尽量遵循传承,尊重建筑的规律,欧式建筑是有严格标准的,尺度的把握还是靠设计师自身。
  我们以前做沙龙,中国的设计师普遍自己动手操作的比较少,我建议设计师要自己动起手来,这不是刻意去做的,当你有个想法实现不了的时候,只能自己去做,只要用心去做就行。用心做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做,这一点要学习国外的设计师,他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自己动手才能有想的时间,有推敲的时间。
  改造小广寒的过程就像一部生活片,就像以前中国盖房子一样,有点自己在修房子的感觉,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中国人现在盖房子想得太难了,以前我们要盖房子找几个人去帮忙就能完成,保留这样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像王家卫拍的电影一样,没有剧本,想到哪拍到哪,很随意,最后都能整理出来。
  
  设计里的思想与故事
  我们做设计,做每一个东西都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很多东西是没有造型的,故事要藏在里边,我们提供的是很合适很完整的场景,这方面要做到位,不要装 。
  好的设计很少有干扰人的东西,就像老百姓自己收拾的家,比设计师做得要好,因为那是很生活化的东西。而现在很多设计的东西都是无病呻吟,程式化的东西,完全把设计当成了一个商品。我觉得设计师要端正态度,心里要有更高的层次。
  像1904房间,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谈不上有造型,全都是功能性的,怎么样让它有这些质感?在这个房间,街角就是最好的风景,材料有这种手工感,长桌、椅子,很有意大利的风格。因为空间不想做成老房子,整个灯又有很现代的,又有很古典的东西。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到外边,会想一些什么?回忆到以前的东西,是不是有一种时光转换的感觉?
  还有各个房间的名字,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如定军山,是1905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小广寒,是为了纪念这个电影主题的酒店;舞台,因为本身就是舞台;后窗,是为了纪念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著名作品《后窗》而命名的……整个房间的名字串起来是中国电影的故事。再比如1904、2009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1904是小广寒的第一次生命,2009的修缮是它的重生。
  在设计上,要明确做设计是个什么事情,它不是一个卖弄的东西,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表达中心,并围绕这个造梦、造境。很多设计界的大师并不是做设计出身的,但是他们的个人艺术修养都非常高。思想体系对于一个刚接触设计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思想是第一位的,其他东西才是第二位的。
  
  
  编后语
  在各种主题餐厅悄然兴起的今天,小广寒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置身其中丝毫感觉不到别扭,让人在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下无形地体会到它的气质。设计师说小广寒两年多的改造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写意的过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设计中,营造出一种气质。
  这在济南老建筑修缮之后再利用是非常好的,能用起来,还能把原来的精神传承下来。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不能把小广寒简单地做成一个阴沉沉的只有历史的老建筑,所以在选材上故意加进去时代的感觉,同时还要把小广寒的精神传承下来。一切都是在满足好用的前提下加上一些简单的造型,在这儿,潜意识中只是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现代的东西,进来之后感觉离现代很近,但又能看到更远的东西,既能看到现代的东西,又能体会到古典的氛围。
  对那些上百年的老建筑来说,每一幢都凝聚了不同工匠、不同工艺的智慧和创造。表面看,小广寒与其他历经沧桑的老房子似乎都大同小异,但是建筑内部无论从形制和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工艺、用料、施工技术上看,都有很丰富的变化,这种不易被人发现的差别,就是小广寒修缮后的细节。
  细节不仅要好用、好看,还要有味道,小广寒细的节中处处体现着电影文化。融入了很多设计师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墙壁上100多年的老砖都是普利街拆迁的时候淘来的,楼梯和二楼的地板依然保留了原物,当年放电影和表演用的舞台如今变成了包间,这些都是在传承老建筑的基础上做了创新,使小广寒从内到外融为一体。
其他文献
柳编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柳编家居用品,主要的材料有柳条、核桃皮、窄长的薄木条、麻绳或尼龙绳等,一般柳条种植采用专用柳条树种,土地以水、沙壤土条件为上,柳条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晴朗天气进行收割,而柳编的工具则分别有大镰、小刃、锥子、木尺等。  “柳编是个纯粹的手艺活,一是割柳,选细柳至少一米长,剥皮、削光、晒干、截齐、浸泡后备用;二是织绳,选
期刊
泉城济南素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闻名全国,更是靠着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成为风光宜人的旅游圣地。而长清大学城,则相当于济南的“小桂林”,层峦叠嶂,山水相间,碧山秀水之间有种云淡风轻的闲适与安然,人称省城“后花园”。近年来,地产业也紧跟时代脉搏,瞄准了这块风水宝地,适时在以大学城科技园为中心的方圆几十里进行大规模开发,规模化建造公寓商业街,尤其是别墅。那么,地产商们究竟是看中了这
期刊
享受设计 感受人生  家居整体设计服务,一定是系统地考虑客户需要,站在客户角度去做设计,合理规划筑家资金的投入。如果业主有自己的偏爱与喜好,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尊重他们的想法。好的设计师,应该有丰富的阅历和时尚的前瞻性,有独具一格的居家生活理念,有正义感和真正的信仰,更应该对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这个完美并不是家具建材多豪华、装修效果多绚丽,而是走入业主内心有多深刻。  同样在我们自己办公室设计中也将这
期刊
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住建部高调重申限贷限购政策不打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购房者心态转变……居有其所,是很多老百姓的梦想,也是不少政府人士的梦想,如今房价飞涨,让许多低收入家庭望“房”兴叹。近期,关于楼市的新消息不断,关于调控政策是否会放松、房价还能再降多少、现在是否是最佳买房时机等问题备受关注,无论是买房人还是卖房人都在纠结。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系列的政策和现象
期刊
记忆中的童话寓所  在很多年以前,童话故事就将梦幻的小木屋带入了我们的世界,这个道具是童话世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糖果屋》……里面都会发生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总是给我们带来温馨和快乐。  童话、木屋,诗一般凝练的语汇描摹出一派意韵悠远的温馨与浪漫:不管多大、多年轻、多成功、多平凡的人,童年的记忆里始终都会有童话。而童话既然存在,就有
期刊
田园风情 纯真自然  英式家具在外形特征上不同于美式、地中海家具风格的浪漫、梦幻,也没有法式家具效果那么突出,而是更加简洁大方。其色调多呈现木质本身的颜色或者象牙白。可以说英伦家居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田园的慢生活,呈现方式温暖人心,具有笛声浓郁的艺术气质。  喜欢英式风格的人,一定是无可救药的唯美主义者。田园乡村风格一般是人们对英式家具的印象,一些花花草草的配饰,华美的家饰布及窗帘衬托出英国独特的居
期刊
在高楼林立的城中疾走奔驰,穿越一切障碍,用急速的奔跑跳跃在街区刻画自由和挑战的主题,这,就是“Parkour”(跑酷)。  “Parkour”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ir”,含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Parkour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华丽而具有逃脱实用性的动作,加上挑战人体运动极限的视觉冲击,使得Parkour非常具有观
期刊
选址在大学科技园是瀛园的最大亮点之一。王总负责这个项目时间不长,大体只有三四个月的样子。虽然如此,他对瀛园的选址和泉城的详细规划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比比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人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厌倦了都市的喧嚣与嘈杂,厌倦了机械般重复的生活,反而更多的想要寻求一种心灵的自由,渴望自由的呼吸,渴望宁静,渴望
期刊
博山聚乐村饭庄始创于1919年,是淄博迄今为止创立时间最早的餐饮名店,创造性地发明了“四四席”套餐制,逐渐成为地方标志性主体餐饮文化。2006年11月,“聚乐村”被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中华老字号”,由此,这一为淄博地区近代餐饮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名店老字号,完美地向世人诠释了其走过的漫漫九十年风雨沧桑。    聚乐村饭庄位于鲁中博山,为餐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早在一百年前的清朝就小有名气。当今
期刊
一、艺术中的“建筑意”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类为了生存,建造建筑;为了生活,创造艺术。艺术随着栖居环境的改善而发展,建筑随着艺术的发展而更有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及哲学理念。诗有诗意,画有画意;同样,建筑有建筑意。在上世纪,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提出“建筑意”这个概念。我们知道的所谓诗意,是指诗的意境,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