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给数学学习增添现实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精心设计贴合生活实际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更多的现实感。
  [关键词]任务驱动;现实感;一一列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6-0074-02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设置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就会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各项现实而又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那么,教师如何通过给学生布置各项学习任务,让他们的学习增添更多的现实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根据学情,设计任务
  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那么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任务的生活性,并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应尽可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实践证明,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完成任务时,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参与感,并会产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动力。
  [教学片段1]
  师:我们学校要举行小学生足球赛,五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派一支球队参加,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1场,你最想看哪两个班级比赛?
  生1:五(2)班里有几名足球高手,我最想看我们五(1)班和五(2)班比赛,我要为我们班呐喊助威。
  生2:我们班和别的班级的比赛,我都想看。
  师:看得出大家最关心自己班的比赛情况,那么就全让我们五(1)班上场比赛吧。
  生3:就我们五(1)班比赛,没有对手,怎么比呀?
  师:那你认为应该按怎样的规则进行比赛呢?
  生4:“每个班派一支球队参加”的意思是“每个班只能派一支球队参加”。
  生5:“每两支球队比赛1场”的意思是任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比赛1场,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师:你们解读的比赛规则非常正确!
  关心班级荣誉,这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基于学生热爱班集体这一特点,教师创设学校开展足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描述不由自主地走进课堂,参与任务的讨论。从学生对题目的解读中可以发现,他们非常肯动脑筋,能够及时发现教师布下的“陷阱”,并正确解读比赛规则。
  二、展开讨论,分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不断收集数学资源,在讨论交流中进行分享,在分析任务中掌握新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数学任务的生活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讨论,在分析的过程中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片段2]
  师:我们五(1)班的球队要和哪几个班进行比赛?一共参加几场比赛?
  生1:我们班要分别与其他班级的三支球队各赛1场,一共要比赛3场。
  师:那五(2)班、五(3)班、五(4)班各参加几场比赛?
  生2:其他三个班也要参加3场比赛。
  师:假如我们有机会观看所有的比赛,那我们一共可以看几场比赛呢?
  生3:3x4=12(场),我们一共可以看12场比赛。
  生4:不对,这样算的话就会重复,比如我们五(1)班和五(2)班的比赛,是两个班级同时参加的,只能算1场比赛。如果用这个乘法算式计算,就等于把五(1)班和五(2)班的比赛各算了1场。
  师:你真細心。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更好的方法计算,才能确保计算的比赛场次不重复呢?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共可以看几场比赛”这个学习任务也是学生平常非常关注的,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促使他们进行激烈的争辩,进而在思考中主动提出疑问并产生勇于探索解决策略的愿望。
  三、展示成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真正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继续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还要强调应依据问题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这样才能凸显列举策略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列举的具体思考方法。而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心里就会滋生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教学片段3]
  1.出示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一种策略:一一列举出各场比赛。
  五(1)班一五(2)班
  五(1)班一五(3)班 五(2)班一五(3)班
  五(1)班一五(4)班五(2)班一五(4)班五(3)班一五(4)班
  师:为什么要从五(1)班开始列举?
  生1:先确定一个班,把这个班和其他班级的比赛场次列举完,再列举别的班级,这样的思考过程更有条理。
  生2:可以从五(1)班开始列举,也可以从五(2)班或其他班级开始列举,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可以。
  师:你们说得真好!无论从哪个班级开始列举,关键是思考的过程一定要有条理。
  2.出示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二种策略:通过画图一一列举。
  师: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3:先用4个小圆点代表4个班级的球队,再用每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球队之间所进行的比赛,有几条连线,就有几场比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再次认识了解决问题的“一一列举”策略。通过列表、画图等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巧妙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且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的过程,在齐心协力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数学课堂中,通过精心设计各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任务,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魅力。
  (责编 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如果对数学知识的原有认知偏离了科学概念,学生就易形成认知误区。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从学情检测、教材对比等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分析原有认知和最终认知之间的差异,进而寻求最利于学生建构认知体系的学习素材来引导学生走出认知误区。  [关键词]认知误区;学材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31-0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进一步学习,为之后学习亿以上的数打下必要的基础。如果把“亿以内数的认识”放在相关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加以分析,它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而且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基于对教材的上述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需要达成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一,使学生认识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第二,掌握数位的顺
[摘 要]“倒数的认识”教学分六个环节:自学——探究新知,说学——交流汇报,帮学——释疑解难,导学——点拨提升,检学——练习反馈,评学——表扬激励;整节课做到:新知——让学生探究,教材——让学生讲解,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内容——让学生小结,评价——让学生参与,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六学;主体;倒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变得能思维、会思维和善于思维,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思维发展;有效平台;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40-01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摘 要]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在整个统计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数据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同时使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练习题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例题教学、轻习题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几个案例,阐明正确处理教材习题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关键词]习题 课堂扫描 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12  新学期伊始,我校“课堂教学大练
[摘 要]站得高,才会看得远。设计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研究课题,去思考探索一些重大深奥的命题,即“大问题”。这些“大问题”能在实践中指引学生在经历受挫、困顿、纠结和质疑后找到突破方法。  [关键词]大问题;实践探究型;圆柱体的表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30-01  数学中的重大深奥的命题,就是我们通
[摘要]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善于发现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遇到问题不能顺利地从知识体系中提取所需的知识点。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新旧知识的对比,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善于运用“联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联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新旧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 35-0063-02  
[摘 要]通过前测落实学生的真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在“百分数”的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引导学生聚焦真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疑问,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真问题;真学习;百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10-04  【创新之源】  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百分数”时会有什么问题?  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始问学
[摘 要]“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正式进入乘法学习的发端。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感知乘法的由来,经历乘法的发现过程,探寻乘法的意义,真正实现变教为学。  [关键词]变教为学;“发明”过程;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43-01  乘法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掌握了改写形式,而对加法与乘法之间的逻辑关联知之甚少,导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