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柴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每天的生活,是从母亲手里的一把柴草开始的。
  赶上雨雪阴雾,连太阳也要停停脚儿,歇歇工的,然而母亲却不能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母亲必须用柴草点燃每一个黎明,点燃我家的生活。没有那把柴草,没有那把柴草升起的炊烟,我家的日子仿佛就没法开头!实际上,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生活,全都是从一把柴草开始的。一把柴草点燃一家人的日子。故乡的早晨,每一个灶膛里的柴草总是在曙色升起之前燃烧起来,而那一缕缕炊烟,仿佛开启黎明,迎接天光的香火。很多时候,在我们院里六户人家中,甚至在百十户人家的村庄里,母亲的那炷香火最早升起!
  无须问粮问米,年景的好坏,看看村头的柴堆草垛便一目了然。秋收之后,村庄里柴草垛密集丰厚,一年的日子便充实兴旺。而柴草垛稀疏消瘦,四季的时光就冷淡空虚。这些柴堆草垛,有庄稼收割之后的突然汇聚,更有夏秋乃至冬天的日积月累。乡间的孩子都是在田野的捡拾中长大的,蓬蒿、野草、树枝、树叶,还有高粱、玉米、谷子、大豆几乎所有庄稼的叶子、秸秆、根茬都是我们捡拾的内容。当我们把收获从田野、沟壕、林间、坨地一点一点背回家中的时候,母亲怎样的欣慰呀!一块白薯,半个饼子,是实实在在的奖赏,而母亲的笑容和夸奖,则是我们最大的精神鼓励!
  麦收,是农家最累的季节,也是母亲最兴奋的日子。因为在炎热的日子里,母亲会收获沉甸甸的麦子,也会收获大抱大抱的麦秸。她抱着麦秸,就像抱着她的财富,她的幸福。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娘俩儿垛麦秸垛的情形。记得母亲手拿木杈,挑着麦秸,一杈又一杈地把散乱的麦秸垛成整整齐齐的硕大的圆蘑菇一样麦秸垛的过程。在母亲挑运麦秸和飞舞木杈的时候,我总是站在不断积累的麦秸间,按照母亲木杈的指点,把一层一层麦秸铺平拉齐踩实!很快,我脚下的麦秸迅速升高,不一会儿,我的脚就会高过篱笆,我的头就会碰到大树的枝叶,我的眼睛就会毫不费力地看到自家和邻居的屋顶。这垛麦秸便是家里柴草中最多的储备,它给母亲增添了过日子的底气。从此,母亲几乎每天都要把麦秸一把一把地撕下来,一筛一筐地抱向灶头,一天三顿地烧火做饭。那个麦秸垛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矮,但从不变形,自始至终保持着完整的蘑菇形状。就这样,那垛麦秸在母亲的手里细水长流,化作火焰,化作炊烟,化作我家冉冉的光阴。
  母亲用柴草烧出一家老小的温饱,烧出对家人的亲情和爱意,有平日里的舒舒缓缓,也有年节中的轰轰烈烈。母亲也能用柴草表达对客人的隆情盛意,每有客人到来,我家定会干柴旺火,好饭好菜。倘若是在日短夜长的冬天,客人着急赶路,来不及吃饭,一时间又没有烟,没有茶,没有任何客人可吃可饮的东西。这个时候,母亲就会烧水待客。一瓢清水从缸里舀到锅里,当然是村头干干净净的古井水。一把干柴填入灶膛,一般是一年半载都舍不得燒的陈秫秸,是农家最好烧的柴火。一时间灶下火焰熊熊,锅里的水眨眼间便翻浆冒滚。母亲让客人热炕上坐了,用大号搪瓷缸子或者干脆用粗瓷大碗盛了滚烫的开水,端到客人面前。寒冷的冬天,客人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下肚,一股暖流定会涌遍全身。我曾见过客人这样喝水的时候,脸上温暖的微笑和脑门上浸出的汗珠。一瓢水,一把火,母亲表达了农家最朴素也最隆重的热情!
  母亲的许多持家之道体现在柴草上,比如节俭与计划。母亲常说“吃不穷,穿不穷,没打没算就受穷”。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里,不仅米面没有过富余的岁月,柴草也少有充足的年头。粮食自然要省吃,柴草也必须俭用。柴有软有硬,做啥饭烧啥柴,母亲当然自有讲究。做多少饭,用多少柴,母亲也总会心中有数,恰到好处。对柴的珍惜实则是对火的珍惜。我家的灶头有个挡灶板,如果饭马上要熟了,只是还欠一点点火候,柴却刚刚用光,母亲就用挡灶板挡住灶口,堵住散热的通道,好让热量集中锅底,这样就连灰烬中的余温也能物尽其用,毫不浪费。而寒冷的冬天,每天做好晚饭,母亲就会把灶口封严堵实,以防凉风冷气冲淡灶底炕洞的热气,争夺我家的温暖。
  为了弥补柴草的短缺,每年冬天生产队都会派出牛车,到百里之外的矿区拉回一些煤炭,然后分给各家各户。分粮分柴按人也按工分,分煤当然也是如此。我家只有母亲一个弱劳力,按工分分得的煤炭自然少得可怜。这样一来,同样的人口,我家分得的煤炭总是少于其他人家。这些煤炭要么是洗煤池里沉淀下来的煤泥,冬天形成冻块儿,乡亲们管它叫“烟子”;要么是混有大量矸子石的劣质散煤。“烟子”烟轻火软,也容易熏锅燎炉,烧大灶不好用,一般只能用来生炉子。而那些劣质的散煤还是可以用来替代柴草烧大灶的,只不过需要用秸秆、茬头等上好的硬柴把煤引着。这就要求烧火人很好地调理。母亲是调理大灶煤火的一把好手,有一套熟练的技巧。她总是把那些散煤放在一口废旧的半大铁锅里,用水拌得半湿不干,仿佛一锅黑色的炒面。当母亲用左手把一铲煤填入灶膛,放在以柴作底的火堆上时,她的右手就快速地小幅度地拉动风箱,好使鼓风既满足燃煤的需求,又不至于把火吹灭。这个时候,母亲总要一边看着灶膛里的烟势火情,一边调整风箱拉动的轻重缓急。渐渐地,柴草上的散煤被引燃,并且粘在一起,形成一团火焰,母亲拉动风箱的幅度就可以加长一点,力度就可以加大一点。等到灶膛内那团煤火稳定下来,不用担心它熄灭,母亲就会连加两三铲煤,然后用双手把握风箱的拉杆,用力地有节奏地拉动风箱,在鼓风的助燃下,灶膛里的火苗不停地奔突呼啸,母亲手里风箱的声音也就变得节奏鲜明,清脆悦耳了。冬天的早晨,寒冷的时光,就这样被母亲过出了一种气势!当然,在这样的时光中,母亲会格外的劳累,大冬天的,常有汗水从母亲的额角流淌下来……尽管如此费功费力,煤焦中依然有烧不透的煤核儿,冷却之后,母亲会把这样的煤核儿拣出来,等下次再把它们填入炉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热量。
  由于母亲的精打细算,由于母亲巧手炊火,在那些缺柴少煤的岁月里,每年每年,我家的陈草总能接上新柴,母亲升起的温暖总能拥抱我家所有的日子。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三个月前,我从楼梯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  我大惊失色。起初,我以为那是一个掉在地上的口罩,夸张的条纹和奇怪多变的颜色是它的特殊款式。对了,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把这脚印当成了口罩,并且在之后的无数次我经过那个楼梯拐角的时候,我都把它当作了口罩。我猜想,一个定制成灰色的口罩可能在特殊的时期有某些我不知道的用处。那个口罩出于神或者无论什么东西的安排,打磨成了眼前这副模样。而那个东西或那些
期刊
十年“文革”结束,万物复苏,神州大地呼呼啦啦掀起一股“英语热”。  我当时在县砖瓦厂当家属工,成天干的是苦力活,按说与学英语八竿子也打不着,可不知为什么见别人学英语,我心也跟着痒起来,找了本初一上册英语课本,打算学习英语。可一翻开书,我就蒙了,因为我只认识ABC三个字母,其余的那二十三个我干瞪着眼使劲看,也不知它们姓甚名谁,到底念什么,更何况还有课文上那一行行的勾勾圈圈,长得跟扑克上带人儿牌似的,
期刊
我叫洋洋,我是一个小男孩,我的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爱之家。我的家里有几个照顾我吃饭睡觉的阿姨,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有好多玩具,不过有时候哥哥、姐姐会抢我的玩具,抢走了,我就会哭,哭一会儿我就忘了,再去玩别的玩具了。  我的家里经常会有客人来,那些不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每次来都会带很多好吃的,我很开心。但是有时候,我也不开心,因为我不想让我不喜欢的人抱。于是,当我不喜欢的人要
期刊
今年初春,我回了一趟故乡。  春天娃娃脸。刚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嫩暖的阳光宛如一根根细小的金针,在广阔的原野,缝制出一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斑斓画图。途中,天色陡然暗下来,闷湿的空气里迅疾铺展一张银灰色的巨网。随着巨网越收越紧,地面开始跳动一条条鳞光闪闪的“小鱼”,那是雨的精灵。  我看见,车窗外的山峦、田埂、菜地、果园、溪畔,越来越多的斗笠闪现。它们像青绿的浮萍,在雨雾里徐徐漂移;像圆润的蘑菇,
期刊
1989年盛夏,在忐忑中我收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纸薄薄的入学报到须知。与别的同学截然不同的是,当我手执通知书时,几乎没有了惊喜、欢愉,更多的只是懊悔和犯难。  我懊悔的是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很不理想,只考得个四类大学。犯难的是因为入学要交1700元学杂费,加上第一个月生活费,要一次性带齐2000元钱。  要知道,这2000元钱对当时的农村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毕竟,在那时的
期刊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家住在现在教育局隔壁的康家大院里。  房子破旧、简陋,是典型的老式房子。和别人共用一个大厅,一间小卧室父母住,我和姐姐妹妹们就住这间房间的阁楼上,每天都要爬楼梯才能上阁楼,阁楼又矮又暗,屋瓦近在咫尺,阁楼上只能弯腰,不能直立。一到大雨天,阁楼滴滴答答就开始漏雨,于是,全家总动员,把家里能装水的东西全用上了,大漏放木桶、脸盆,小漏放茶缸,一个晚上根本没法入睡,只听到“当当当”的滴
期刊
那年夏天,太阳像个大炉子,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班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拦住了我。原来是朋友的同事,她说,同学得了乳腺癌,临终前的遗愿是想把眼角膜捐出去,又不知去哪捐,让我帮着想想办法。就这样,我认识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李芳。  第一次见到李芳时,她穿了一件粉色的半截袖,一双大眼睛就像泉水一样清澈明亮。我问她,为什么会有捐角膜的想法,她给我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原来,十几年前李芳就已下岗在家,丈夫每个月
期刊
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我双腿膝盖疼痛,走起路来十分难受,我给母亲说了,母亲很紧张。  母亲让当赤脚医生的叔叔给我看腿痛,叔叔还没遇到过类似的癥状,对此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叔叔又带着我到公社医院看医生,医生望闻问切,叔叔答的多,我答的少,再不就是我点头摇头。医生检查我的双腿及膝盖,我配合着做动作,折弯、蹲立、伸缩、蹦跳、踢弹等反应自如,也不费劲。医生说正常,没什么大事。叔叔说,正常,孩子
期刊
家中糖盒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糖果。一些好吃的奶糖、软糖被客人和家人吃完了,留下一些水果糖却无人问津,在日复一日的翻拣中逐渐失去了鲜艳的色泽,像没人疼爱的孩子,灰头土脸地躺在那里。后来妻子要将其倒掉,被我竭力制止。  我之所以不让妻子倒掉那些水果糖,是因为水果糖在我心中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读中学时,家贫,住校没钱,每天得走七八里山路到校读书。早晨起床后匆匆忙忙吃口饭便要披星戴月往学校赶。由于家
期刊
月姨拉了个小凳子,坐在葡萄架下,脚边放着针笸篮,原来月姨要纳鞋底了。月姨目不转睛地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针尖和苎麻线,一手把鞋底拢在怀里,一手把顶针箍顶住针鼻,一边咬着牙用力把针尖戳进鞋底,然后往上拔,往上拔,一针一针地由里向外、由外向里反复地扎。  葡萄树这时已经开完花了,结出青涩的小果子。果子很硬,像一颗玻璃弹珠。月姨把针尖放在发间“篦”了一下,笑着说,是不是现在就想吃了?不能吃,会酸掉牙的。阿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