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坐忘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石鼓村也被称为陶艺村,但因为村落本身的分散,此处的个人柴烧工作室并没有呈现如洞上陶艺村那种明显的聚落。赖秀践的“一玄手造”柴烧工作室就隐于公路旁的小路拐角的一间乡间小屋内,她不久前才将工作室搬到石鼓村,院子的一侧是用于烧制陶器的无烟窑,当下赖秀践正在拉坯,尚未准备烧窑,“我一般是一年烧三次陶器,一次大概四五百个,都是自己做的日常器物,盘子、碟子、杯子等。”等到烧窑时,她也会“骗”一些朋友来帮忙,“一个人熬夜看窑真的受不了。”柴烧是较为传统的烧制陶器的方式,早期人们就是挖一个坑,将木材树叶堆叠起来坑烧,那时温度的要求也不高。如今虽然有温度计可参考,但依然需要人集中精力,久而久之练就了“眼力”,不仅是对温度的掌控,还包括对与柴烧相关的一切的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
  土是根本,窑是营造,火是天工,人则是这一切的统筹。凭借经验与想象,四物合力最终形成凝聚了山之精神的聚合体——陶瓷。“在这当中你会发现,人只是将泥土、木材、火进行搭配,我们是决定不了任何东西的,仅仅是做选择而已。”赖秀践说道。挑选泥土时,考虑到自己所制作的日常器物,她会留意是否含有不利于人体的矿物质。“陶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我们只要判断最基础的黏性,至于承受多高的温度和是否渗水,要实际烧出来才能判断。”至于什么泥土搭配什么木材烧也有千万组合变化,“比如我希望杯子能产生火痕效果,可以测试一下哪种木材烧出来的火痕更多;或是觉得这种泥土搭配这种木材烧出来的效果放在花器上很适合,下一次就用这种搭配来做。”
  每一次烧窑她都会做详细记录:进窑时间,烧窑时长,坯体排列方位,陶土与木材的搭配,不同季节的气候、湿度、风向都会影响烧制的效果,甚至连烧窑时的心情也不尽相同。即使总结成数据也无法完全复原,毕竟这是多方合力达成的结果,因此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烧制出来的几乎件件是单品。赖秀践说起自己曾经烧制出“大漠孤烟直”的器皿,“我用陶泥和瓷泥混搭做的绞胎,杂木做燃料,出来的颜色偏咖啡色,有大漠沙丘起伏的感觉;而且陶泥与瓷泥结合的地方还有一点渐变,就像是太阳即将落山时的色泽。”柴烧出来的颜色多偏向大地色系,当人们凝视柴烧器皿上的火痕或落灰,那些起伏的线条总是很容易让人跌入有关荒山、沙丘、岩洞、旋涡的深湖等自然之地的想象中,觉得自己与自然如此之近。或许也因此,赖秀践更喜爱制作日常生活能使用的器物,“你想,为什么我们吃饭更喜欢用陶瓷,而不是不锈钢之类?因为大家本能地更喜欢贴近自然的东西,可以说更在意的是一种与远古情感的连接吧。”
  在石鼓村,还有很多像赖秀践这样的个人柴烧工作室,大家多是租下当地村民的老房子来进行改造,与当地人的关系也算比较融洽。“德化人靠山生活,山的属性体现在性格上,就是比较纯朴憨厚,也很包容我们这些来开工作室的人。”赖秀践有时会住在这里,享受山里的宁静。在大厅的门上,挂着一块写着“坐忘谷”的布帘,据她说是因为从前挂在上面的玻璃被拆下來后,冷风总是从上方吹来,“所以我想找块布遮起来,但是单纯一块有点丑,所以我就想,要不写个‘坐忘谷’吧!”无心插柳的举动,却意外地契合她如今的生活:择一山烧陶,闲暇时弹琴写字,或是到村庄山附近香火旺盛的西天寺去拜拜,摘一些沿路的野菜做一桌山食,生计、生活皆取之于山,亦坐忘于山。
其他文献
堪舆学结合五行的概念,将山划分为金形山、木形山、水形山、火形山和土形山,其各自对应的形态依次是:金为圆,木为直,水为曲,火为锐,土为方。堪舆大师郭璞为武夷山留下“黄冈降势走飞龙,郁郁苍苍气象雄”的诗篇,当中所指其主峰黄岗山,该山峰属于土、金相间,堪舆学上属于极尊金星。可见山形也可能是多种组合,吉凶也可能因时转变,五种山形以“五行相生”的次序排列展开,那就是俗称的“行龙”,这表明山形变化丰富,同时也
期刊
距离石鼓村不远的仙境村,陈添贵守在他的柴烧窑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温度计,窑顶上方摆着三四个熏黑的杯子,“那是点火烧窑的时候用来拜窑神的,我们不用具体的神像,就是清酒几杯,买一些水果来敬拜天地,就算是过了仪式了。”他好不容易抽了空对我解释道。此时上下火膛的温度依然维持着不小的温差,他想了想,转身挑了几支松木材扔进火膛,此时火焰似乎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这证明燃烧很充分,火焰乱窜就说明木材烧得不均匀
期刊
潮汕是移民之地,从文化到饮食,无不受到各方影响。闽南元素之于它,是生长的沃土,海洋元素之于它,是成长的养分,各种元素在这片“省尾国角”里冲突、交融、发力,塑造出了今日潮汕。而在潮汕这个典型的人情社会里,人们守着无形的规矩,守着自己的世界。当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时,他们步调缓慢,但是一些新鲜的力量正在这片土地攒动着,尝试发声。  潮汕文化?潮州文化?还是潮人文化?  提到“潮汕”,眼前浮现的是热腾的牛肉
期刊
开放还是保守?这是一个摆在潮汕人面前的问题。凭借沿海的地理优势、对外贸易与交流的频繁,历史上的潮汕是个包容开放的区域,无时不接受着各种新鲜观念与事物的冲击,即便在当代,在商业、互联网、社会创新、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里常有潮汕人身影。但与之相悖的是,留在潮汕本土的人似乎还走在老路上。走在潮州的大街小巷,依然充斥着“潮州三宝”的古旧招牌,汕头看似光鲜的摩天大楼里,常有一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港片里才有的潮湿的
期刊
晚上8点,从渡轮上下来,不由得紧紧裹住了衣领,小岛上的风吹得人脸疼,行人匆匆地涌入,很快地四散开去,隐没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  码头旁的空地上,响着欢快的广场舞曲,曲子被风裹着,人影模糊的女人们在顶着风跳舞,并不太在意路人不时的注目。她们可能不知道,如果有人对鼓浪屿过去的雅致生活太过执着,那么此刻她们跳着的每一步,都将踩在一颗颗敏感的心上。在专题讨论的过程中,曾有厦门本地的同事欣喜地提出了一个观察
期刊
依山而居的人奉行的生活哲学即:山给予什么,我就接受什么。他们去发现、运用或理解山所蕴藏的丰富物产,将其转变为一种生計、生意和生活;因为人的介入,山在原本的野性之外,也被赋予了些许人文的气息。更重要的是,与群山朝夕相伴,人们也会去思索,如何定义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才能真正形成和谐的相处之道?
期刊
桐木野味  上世纪60、70年代,在桐木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之前,这里的人已经在大自然的指导下,习得一手烹饪野味的好手艺。但凡年纪大一些的桐木人,都还记得时节与野味的对应关系。  每年刚开春时,惊蛰的一声春雷会惊醒山上的中华大蟾蜍,惊恐之下,它们两两抱团滚下山,成为桐木春天的第一道美味。桐木人一般只食用蟾蜍的四肢和腹背,如果发现腹中有卵,还会将它们扔回水里。此外,不同部位又有各自的烹饪
期刊
德化之名,虽取“归德”之“德”,鸣琴布化万民之意,但将其视为一座被山所布化的城其实更贴切。距今约3.5亿年前,福建省最古老的陆块——武夷古陆扩大为闽北古陆和武夷高地,在闽中地带则逐渐形成了戴云半岛,并最终隆起了雄伟的戴云山脉。由于此后的地质构造运动,戴云山脉形态更像是一个个“小高原”:山顶部虽丘陵起伏,但坡度和缓;山下部则多陡峭的“V”字型峡谷,山上似乎比山下更适合居住与耕种。地处戴云山主脊的德化
期刊
閩南地区的民居常被称为“厝”,其中有一种模仿“皇宫”风格的建筑,即为红砖厝。诗中描述红砖厝的特征,谓之“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融中西。”红砖厝的精美雕饰,往往代表了那个时期闽南较为成熟的雕塑艺术,其中,红砖雕设于整座民居正面的“镜面墙”,往往宾客未进门时,就能透过红砖雕了解古厝主人的审美品位和文化气质,所以红砖雕刻又被视为“古厝的门面”。  有了这样的重要作用,砖
期刊
“其地山川匼匝,民朴而勤,物产足以自给,陶埴且以致远。”取之于山的瓷土为德化人开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计与生活,如今他们依然领受山的馈赠,并持续创造出凝聚了山之精神的陶瓷,陶瓷亦是他们由山联想起的最柔和温润的存在。  此地同若干年前一样,被连绵起伏的山峰所环绕。历经上亿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地下蕴藏堆积着高岭土、瓷石、紫砂矿、白埴土、石灰石、鉀长石、粘土、石英石等丰富的优质瓷矿,采矿者循着矿脉从山腹横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