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教,为了山洼洼里的孩子们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校长是平凡的;但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或精神领袖,校长又是伟大的。因为学校的办学思路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思路。
  本专栏专为校长提供发表个人见解的平台,让我们了解这些精英们超前的办学理念;欣赏他们精彩的管理艺术;感觉他们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请看本期关注人物:
  范献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4届毕业生,在神农架林区下谷坪中心学校资教。他主动将户口迁到农村,扎根山区,并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现任下谷坪中心学校副校长,当选林区第七届政协常委,并被评为“2006感动荆楚十大新闻人物”。
  
  2004年7月,我和另外三位资教生报名参加了湖北省首届“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共同的选择让我们四个人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在神农架林区为期三年的资教生涯。
  神农架林区山偏路远,是传说中野人出没的地方。以前,这里从来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老师。我们的到来,让学校和家长们高兴万分又充满顾虑——生怕我们呆不长。
  记得第一次登上了讲台时,由于太紧张,粉笔头一碰黑板就断,一节课用了半盒粉笔,衣服上面全部是灰。校长鼓励说:“你们主要是没经验。其实在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上还是很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实践。”为了搞好教学,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甚至把所有的习题一道道演算清楚后再去教学生。不久,学校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教务主任看见我一个月记了三个备课本,他非常吃惊,他说:“献龙啊,我看你上课上得好,原来备课这么认真,你的成绩来之不易啊。”
  
  千元奖学金
  
  我的班上有个叫蒋圆的女学生,是家里的老幺,她姐姐的女儿都在这所中学上初一了。有一次,我看到她鞋子都打了补丁,特别地显眼。我主动找她谈话,她沉默了半天才说:“范老师,我好想上学,但我家姊妹多,父母负担大得没办法。我家住在大九湖,由于学校离家很远,只好自己背着大米和腌菜来上学。没有钱坐车,只能自己步行,每次都要走上整整一天,好多次我都走哭了。范老师,我好自卑好自卑,希望您不要像其他同学一样看不起我。”
  与她交谈后,我把这个情况跟其他三位资教生说了。夜里,我们就此进行了一次认真地思考与讨论。农村的孩子,因为贫穷,很多都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这个阶段,他们渴望获得帮助而内心又敏感细腻。如果能对孩子们进行鼓励与资助,将是对他们学习和生活都有益处的事。也许,就有一个孩子从此变得自信,就有一个孩子从此避免辍学,就有一个孩子从此改变了一生。最后,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拿出我们微薄工资的一部分,设立了下谷坪中心学校资教生助学奖学金。当学生生活费用、交通费用不足的时候,当学生学习取得较大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发放奖金,进行资助或鼓励。将近两年时间里,我们以各种形式给学生发放了三千多元的奖品、奖学金。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信。这是初三(3)班一个名叫向瑶的女孩子写的,她家住在大九湖坪阡村,她性格内向,无心学习,成绩也较差,科任老师对她升学大多没有抱希望。向瑶家境贫寒,哥哥外出打工,几年都没有消息;母亲身患肺结核,又是晚期,无钱治疗,在家中休养,送她来校并为她垫付学费的村长曾对我说,“就是在等着咽气啊……”。春节后,向瑶一直在家照顾她妈妈。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曾到她家去家访过一次,并给她妈妈留下了50元钱。现在,不知道她情况怎么样。我打开信,一行行稚气但却饱含感情的字跃入眼帘——
  
  范老师:
  您真是一个万民敬仰的好老师,不管别人有什么困难,您都会伸出您那双手去帮助,这次您又伸出了您这双手来帮助我,当您一走出门,我和妈妈顿时就感动的哭了,我们全家对您感激不尽,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您对我们的恩,范老师,谢谢您,您和另外三位支教老师真是万民敬仰的好老师,我只能说,我以前很落后,可是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到了中考时以较好的成绩来报答您,我不会相信自己的命这么差,我一定会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范老师,感谢你啊,您们都是万民敬仰的好老师。
  看完这封信,我知道这个瘦弱的小女孩子也许由于词语积累的匮乏,她很不恰当地连用了“万民敬仰”这个词,她无法用她更贴切的词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我在想,在资教道路上,我一个小小的举动换来的是她对我,对我们资教老师最真挚的感谢,那么,我们整个“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赢得的必将是孩子们,是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感激……
  
  千里家访路
  
  下谷坪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很多学生节假日前后,通常是不吃早饭就步行上学或回家。由于山高路远,地广人稀,近些年来,家长们几乎没有看到老师家访。有些孩子的家长几年下来就只认识学校的会计。由于家长不知道孩子学习的情况,对孩子的学习、升学渐渐失去信心,致使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有种消极观念:读得上是造化,读不上就回家种田或外出打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四个资教生认为,作为“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一名参与者,广泛展开家访,赢得家长的支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月初,我们利用国庆长假进行了第一次家访,我们选择了离校近四十里、海拔1200多米的板桥片区。临行前,下起了雨夹雪,所以只能步行。在山里爬坡下坎,走羊肠小道,四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第一家,推开漆黑的木门,坐在地上剥玉米的学生叫了一声“老师”,家长“腾”地一下子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激动地用袖子使劲擦着板凳,动情地说:“看,这大风大雪的,老师们怎么会来?你们都是盼都盼不来的客人啊……”
  我们受了贫苦山民待客的最高礼遇,一碗碗蜂蜜包谷酒、一盘盘可口的饭菜,全家老少作陪。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孙子的搀扶下,用她那瘦得像枯树枝一样的手,颤颤地拿起杯子,倒上满满的一杯包谷酒说:“老师伢啊,你来这里,是我们屋里小伢儿几世修来的福啊,我敬你!”然后双手举杯喝了下去,之后,老奶奶用衣角把刚喝过的酒杯擦了又擦,倒满一杯,双手递了过来。我接过酒,手在颤抖,两钱酒,却也有千斤重量,退步鞠躬行礼,喝下了那杯让我终生难忘的酒。临别,举家送了一程又跟了一程,“老师慢走!老师,你们要常来啊!一定要常来啊!”这句话简单而朴素,却发自肺腑。
  两年来,我们家访百余户,累计行程三千余里。家长们纷纷说,“我们家孩子能遇上像你们这样的老师,是她的福气,今天你们能到我们家里来,是我们做家长的福气。谢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让孩子们也让我们有了盼头,我们决定了,不让孩子出去打工了,还是让孩子继续读下去……”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若有人问我,什么是我们资教的最大收获?那就是我们有了能够影响一个孩子命运的力量。
  
  千万关爱的心
  
  2005年4月,省教育厅举办首届“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巡回报告会”,我作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全省高校介绍了我们在神农架的资教经历,介绍了林区孩子们艰苦的求学历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9月,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小君副校长带着校大学生艺术团前来慰问看望我们,为下谷坪的村民和孩子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汇演。此外,母校还向林区每年捐赠2万元,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也纷至沓来。中宣部新闻局张洪超同志捐款1500元给我的学生;上海浦东的刘晔同志每月定向资助学生杜梅300元;北京海淀的陈军铭同志分两次汇款共3000元定向资助学生吴勋……这张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很长,到目前为止,共收到捐款捐物约10万元。
  我的学生方平辍学了,由于父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永远离开了她,妈妈艰难地拉扯着她和妹妹。方平平时沉默寡言,可只要一哭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要上学,我就是要上学。”她妈妈烦不过了就用细竹条子打她,大人和孩子总是打着打着就哭成一团。当我把1800元钱放到她妈妈的手中,并告诉她两个孩子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上大学,所有的钱都将由几位热心人捐助的时候,这位坚强的母亲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我面前,放声大哭:“范老师,您真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是我家两个娃子的再生父母啊……”方平也一把抱住妈妈跪了下去,我忙扶起她们,泪流满面却又倍感欣慰。
  在我努力联系下,目前已经有22位贫困学生得到了全面资助,他们的中学直至大学,将一直生活在社会上热心人所给予的温暖里。
  面对社会的关心,神农架的山民们用他们特有的热情和淳朴做出了回应。在当地,每家每户养的一头猪要等到过年才杀,一头猪要吃上整整一年。而腊猪蹄子只会送给那些山民们最尊敬、与他们感情最深的人!寒冬时家访,看到有孩子在哭闹着要吃腊猪蹄子,说想吃都想了一年了。家长狠心地说,今年没有吃的!可是,就在第二天,朴实的山民们用背篓给我们送来了十几只腊猪蹄子。盛情实在难却,我留下一只,带回武汉,送给了一位资助学生的热心人。今年年初,因下大雪,下谷坪菜市场没了货源,为了我们有菜吃,每一天,热心的山民一家接一家,有的甚至不远百里,用背篓背着,给我们送来已经洗干净的土豆、白菜、红薯、萝卜和已经切好的肉,让我们吃了近一月的百家饭……
  资教将近两年了,因为被关注,我学会了关注;因为爱,我获得了爱。从我接受助学贷款,跨进大学校门开始,到成为资教生,来到神农架,走进课堂,从第一次家访,到帮助第一个孩子,到接收第一笔爱心汇款,我一直能够感觉到有一种力量贯彻其间,那就是我们共同的爱、共同的责任。04年我们有4名资教生到神农架资教,05年有10名资教生,而今年,我们将会有更多的资教生到神农架来,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关爱,我主动将户口从遥远的武汉迁到了神农架林区,在我的带动之下,还有一部分资教生也将户口迁到了山里。我相信,我们将把爱心与责任,通过“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传递开去,传递到每个乡村,每所学校,传递给山洼洼里的每一个孩子!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利用高科技产品,例如RFID智能管理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RFID管理系统的利与弊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希望能在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RFID技术 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03-01  一、R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在客运和货运上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城市中的车辆逐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不仅长期担负着党中央首长,驻京部队官兵的医疗保健任务,还承担着各军区、军兵种转送的疑难、危重病人诊治工作,收治全国
[摘要]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广泛建设应用,人们更为关注其资源的建设,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概述,分析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并着重分析新形势下的数字图书资源建设。  [关键词]新形势 数字图书馆 资源建设 实践思路 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趋势,各类信息资源同时存在,同时还存在着各类各样的渠道。因此,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已经迫在眉睫,它是为了满足信息资源的发展需求。这篇文章主要对如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进行整合的过程里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探究,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合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
加强“三风”建设就是对校园教风、学风和校风三方面建设,学校“三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事关教育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三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
在中国昆曲艺术去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周年之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召开了抢救和保护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讨会,
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手段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普外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医学生的基础知识.笔者结合自
[摘要]期刊作为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在高校图书馆众多信息传播载体中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等特征,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从人员、征订、管理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做好期刊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期刊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07-01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深化,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学校成长可能出现危机,维持可能出现危机,决策不慎也可能带来危机。学校的发展、壮大或衰退,50%的机遇是在危机发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