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一场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紧张风波传导到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并发出了逼迫中国经济转型的强烈信号。
“这也提示我们,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体制改革已经非常急迫。”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表示。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倾斜、助推消费升级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金融八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关部委已经就如何落实“金融八条”,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详细计划。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对记者透露,未来相关部委的政策将系统性、循序渐进地推出,其中不乏市场一直期待的关键突破。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近一个月,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故事跌宕起伏。央行主导这次流动性“压力测试”,传递出打击货币空转和套利、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思路。而“金融八条”第一条即规定,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刘胜军表示,信贷投放实体经济不能仅依靠央行指导,更需要配套的体制改革。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必须改变金融结构,在金融市场引入竞争。
“要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就需要打破银行业的一些管制。”刘胜军说,国内现在有两百多家银行,但是美国有一万多家银行。这其中很多是中小银行,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甚至个人。
刘利刚也提到,要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就得引入竞争,允许民资进入金融行业,对外资的开放也应该加大。
此次“金融八条”明确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有监管层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金融八条”发出以后,银监会已经就民营银行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焦点集中在如何设立“防火墙”,平衡风险,保证民营银行风险自担。
他还进一步透露,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多家民营银行在筹备,目前已经上报材料。
“现在基本思路是民营银行从社区银行办起,全国性牌照暂不放开,这样有利于控制风险。”上述监管层人士说。
另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也表示,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资本比例。
“监管层一直在讨论降低国有股在金融机构的比例,这将从村镇银行开始试验。现在银监会内部正在制定相应的规章,在业内征求意见后,将尽快发布。”上述监管人士表示。
金融八条还指出,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监管层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央行近期可能联手银监会,对当前的信贷结构做一次全面摸底,严格清查银行信贷投放中不合规行为。
监管部门未来可能进一步向银行提出信贷资金结构调整目标,确保更多的信贷资金合理投放,支持产业转型,改变“资金空转”的现状。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引入竞争以外,扩大融资渠道也是重要途径。
“金融八条”的第五条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刘胜军谈到,在国外,资本市场是重要的融资场所,不管多小的企业都可以上市融资,例如美国的纳斯达克。但国内对资本市场严重管制,后果就是企业上市融资的正常渠道被阻塞了。
“‘金融八条’的内涵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途径之一就是放松IPO管制,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刘胜军进一步指出。
除了打通新股发行渠道以外,场外市场的建设同样重要。
随着新三板扩容政策落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于拉开“繁荣”大幕。短短一个月内,新业务规则下的新三板便迎来了几十家企业。
据报道,新的新三板交易细则最迟在今年四季度前正式发布。
除此之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是解决企业直接融资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述监管层人士透露,央行一直支持发展债券市场来减少对信贷的依赖,这一目标不会变。
事实上,如果鼓励大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债融资,那么很多银行将会转向关注中小企业客户。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吴卫星也认为,扩大债券发行对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降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重要意义。
现在中国债券市场由央行、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分而治之,市场不统一的格局阻碍了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的实现。
有权威部门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是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推进,日后将会加快进度。“年底前争取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中期票据和交易公司债实现跨市场相互挂牌。”
他还透露,现在央行、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基本统一了监管思路,债券发行将从“严进宽管”模式转变为“宽进严管”,力争扩大债券的发行,解决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吴卫星认为,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并且快速发展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压力,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其评估风险和定价的能力,对企业的信用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提高其对不同企业的服务能力,并且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利率市场化
“金融八条”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重要一步。
刘胜军认为,正是因为国内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的供求,才导致了资金错配。目前,实体经济希望降低财务成本的呼声越来越高。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经济研究部主任伍晓鹰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央行逐渐放开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利率逐渐由市场决定,金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地位在实际中将日趋平等,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和议价能力,金融行业也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利率市场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央行确定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交易利率。虽然利率市场化在去年已经有所突破,银行贷款上限已放开,但下限仍有最低不超过7折的限制。能否放开贷款下限,一直为业界所期待。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曾公开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
“贷款利率的下限不会一下子放开,但会择机扩大区间。”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
他表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正在推进中。为了规避风险,存款保险法的出台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修订,都是利率市场化必备的基础。
央行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表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
“这也提示我们,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调整经济结构,进行体制改革已经非常急迫。”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表示。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大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倾斜、助推消费升级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金融八条”)。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关部委已经就如何落实“金融八条”,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法规和详细计划。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对记者透露,未来相关部委的政策将系统性、循序渐进地推出,其中不乏市场一直期待的关键突破。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近一个月,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故事跌宕起伏。央行主导这次流动性“压力测试”,传递出打击货币空转和套利、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思路。而“金融八条”第一条即规定,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刘胜军表示,信贷投放实体经济不能仅依靠央行指导,更需要配套的体制改革。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必须改变金融结构,在金融市场引入竞争。
“要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就需要打破银行业的一些管制。”刘胜军说,国内现在有两百多家银行,但是美国有一万多家银行。这其中很多是中小银行,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甚至个人。
刘利刚也提到,要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就得引入竞争,允许民资进入金融行业,对外资的开放也应该加大。
此次“金融八条”明确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有监管层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金融八条”发出以后,银监会已经就民营银行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焦点集中在如何设立“防火墙”,平衡风险,保证民营银行风险自担。
他还进一步透露,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多家民营银行在筹备,目前已经上报材料。
“现在基本思路是民营银行从社区银行办起,全国性牌照暂不放开,这样有利于控制风险。”上述监管层人士说。
另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也表示,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资本比例。
“监管层一直在讨论降低国有股在金融机构的比例,这将从村镇银行开始试验。现在银监会内部正在制定相应的规章,在业内征求意见后,将尽快发布。”上述监管人士表示。
金融八条还指出,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监管层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央行近期可能联手银监会,对当前的信贷结构做一次全面摸底,严格清查银行信贷投放中不合规行为。
监管部门未来可能进一步向银行提出信贷资金结构调整目标,确保更多的信贷资金合理投放,支持产业转型,改变“资金空转”的现状。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引入竞争以外,扩大融资渠道也是重要途径。
“金融八条”的第五条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刘胜军谈到,在国外,资本市场是重要的融资场所,不管多小的企业都可以上市融资,例如美国的纳斯达克。但国内对资本市场严重管制,后果就是企业上市融资的正常渠道被阻塞了。
“‘金融八条’的内涵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途径之一就是放松IPO管制,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刘胜军进一步指出。
除了打通新股发行渠道以外,场外市场的建设同样重要。
随着新三板扩容政策落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于拉开“繁荣”大幕。短短一个月内,新业务规则下的新三板便迎来了几十家企业。
据报道,新的新三板交易细则最迟在今年四季度前正式发布。
除此之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是解决企业直接融资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述监管层人士透露,央行一直支持发展债券市场来减少对信贷的依赖,这一目标不会变。
事实上,如果鼓励大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债融资,那么很多银行将会转向关注中小企业客户。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吴卫星也认为,扩大债券发行对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降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重要意义。
现在中国债券市场由央行、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分而治之,市场不统一的格局阻碍了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的实现。
有权威部门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是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推进,日后将会加快进度。“年底前争取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中期票据和交易公司债实现跨市场相互挂牌。”
他还透露,现在央行、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基本统一了监管思路,债券发行将从“严进宽管”模式转变为“宽进严管”,力争扩大债券的发行,解决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吴卫星认为,债券市场互通互融并且快速发展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压力,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其评估风险和定价的能力,对企业的信用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提高其对不同企业的服务能力,并且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利率市场化
“金融八条”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重要一步。
刘胜军认为,正是因为国内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的供求,才导致了资金错配。目前,实体经济希望降低财务成本的呼声越来越高。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经济研究部主任伍晓鹰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央行逐渐放开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利率逐渐由市场决定,金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地位在实际中将日趋平等,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和议价能力,金融行业也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利率市场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央行确定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交易利率。虽然利率市场化在去年已经有所突破,银行贷款上限已放开,但下限仍有最低不超过7折的限制。能否放开贷款下限,一直为业界所期待。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曾公开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
“贷款利率的下限不会一下子放开,但会择机扩大区间。”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
他表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正在推进中。为了规避风险,存款保险法的出台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修订,都是利率市场化必备的基础。
央行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表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