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99-01
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和老师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形为习惯。从近几年我带学前班发现,因幼儿刚从大班到学前班,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幼儿园,不懂得学校的规矩。又因学生的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我觉得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所以孩子的习惯应该从小做起,万万不可忽视。又因学前班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时期,因而本学期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幼儿的良好形为习惯。
1 注重教师的言行
孩子是可爱的,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像一张白纸一样纯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范例。因此,学前的重点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教育孩子。因此在平时我注重自己的言行,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如:在用完什么东西时,我总把东西放回原处,看见地上有脏物,我随手冻起来放入垃圾箱,从来不指派,慢慢的孩子们也行动起来了。
2 注意第一次。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不容易改好。孩子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父母和老師没有去留意去指导,以致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有一次上课特别晚进教室,问他,他只说厕所了,因此,我没有多问,便让他坐到位子上去了。后来,又有连续两次上课迟到,经了解,他蹲在外面玩。这使我很生气,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且给他讲道理,运用多种方法来约束和鼓励他,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确实费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我们千万要注意第一次。
3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3.1 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为一名现代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3.2 良好的卫生习惯。现代家庭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是良好的作息习惯。现代家庭中孩子养得娇,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殊不知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无好处。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3.3 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就要注意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要营造科学的生活环境,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需求。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科学搭配孩子的饮食,避免孩子偏食、挑食,倡导喝白开水,禁止吃滋补品,积极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试想,如果没有健康作保障,那么人的一切能力都将归为零。
3.4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前阶段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阶段,要让孩子逐渐养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按时学习等生活习惯,以适应今后紧张的学习需要。但是实际上这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孩子幼年阶段,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发孩子爱学习、爱看书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有益。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处世为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于是我经常利用晨间接待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向幼儿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我通过每月发放家园联系册和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各方面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策略和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和实践,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真正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前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父母和老师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形为习惯。从近几年我带学前班发现,因幼儿刚从大班到学前班,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幼儿园,不懂得学校的规矩。又因学生的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我觉得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所以孩子的习惯应该从小做起,万万不可忽视。又因学前班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时期,因而本学期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幼儿的良好形为习惯。
1 注重教师的言行
孩子是可爱的,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像一张白纸一样纯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范例。因此,学前的重点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教育孩子。因此在平时我注重自己的言行,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如:在用完什么东西时,我总把东西放回原处,看见地上有脏物,我随手冻起来放入垃圾箱,从来不指派,慢慢的孩子们也行动起来了。
2 注意第一次。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不容易改好。孩子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父母和老師没有去留意去指导,以致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有一次上课特别晚进教室,问他,他只说厕所了,因此,我没有多问,便让他坐到位子上去了。后来,又有连续两次上课迟到,经了解,他蹲在外面玩。这使我很生气,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且给他讲道理,运用多种方法来约束和鼓励他,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确实费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我们千万要注意第一次。
3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3.1 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为一名现代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3.2 良好的卫生习惯。现代家庭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是良好的作息习惯。现代家庭中孩子养得娇,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殊不知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无好处。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3.3 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就要注意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要营造科学的生活环境,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需求。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科学搭配孩子的饮食,避免孩子偏食、挑食,倡导喝白开水,禁止吃滋补品,积极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试想,如果没有健康作保障,那么人的一切能力都将归为零。
3.4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前阶段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阶段,要让孩子逐渐养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按时学习等生活习惯,以适应今后紧张的学习需要。但是实际上这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孩子幼年阶段,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发孩子爱学习、爱看书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有益。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处世为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于是我经常利用晨间接待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向幼儿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我通过每月发放家园联系册和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各方面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策略和对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和实践,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真正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