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歌的戏剧婚姻,九天爱情缘定一生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实力派演员张秋歌有两部大戏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分别是《上将许世友》和《五十一号兵站》。从开国将军许世友到《五十一号兵站》中的反派一号田中队长,“话剧王子”张秋歌展现给人们的是他不俗的表演实力。其实,他的婚姻生活也像他演过的角色一样精彩,他和妻子王晓梅仅仅认识九天后就走进了婚姻殿堂。熟悉张秋歌脾气的弟弟曾经预测他们的婚姻不会超过三个月,可如今已经走过七年之痒,这对夫妻不仅没有分开,反而更加恩爱。
  
  “话剧王子”重燃爱火,相识九天就结婚
  
  张秋歌和王晓梅的相识是在1999年。那一年,张秋歌和好友寇振海等演员一起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拍摄《大东北剿匪记》。张秋歌以前在哈尔滨当过几年文艺兵,有好几个战友留在了牡丹江,因此他一到牡丹江就兴奋地找战友们喝酒。席间,细心的女战友胡静得知张秋歌仍然单身一人,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告诉他:“牡丹江的姑娘不但漂亮而且都冰雪聪明,你这次不能白来,应该给你介绍个女朋友。我现在就有个合适的人选,她叫王晓梅,保证你满意。”张秋歌一听连忙摇头,说他对找媳妇结婚一点兴趣都没有。然后,张秋歌再次向大伙推销自己的单身理论,说他这辈子都不打算结婚。
  张秋歌这么惧怕婚姻是有原因的。在内蒙古老家,张秋歌有过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但女孩子考上大学后就变了脸,写信提出分手。张秋歌当时很爱那个姑娘,跑到她所在的大学看她,但换来的仍然是她的决绝。那次失恋让张秋歌深受伤害,虽然后来他发愤图强也考进了大学,并成了“话剧王子”,但对女人,他却不再信任,也失去了进入围城的信心。
  因为张秋歌对找对象的事情不上心,战友们也就没当回事了。但仅仅过了几天,在一个聚会上,张秋歌竟然与王晓梅相遇。那是剧组几个朋友会同牡丹江当地的演职人员在一起搞的私人聚会。能说会道的张秋歌一出现就成了这次聚会的核心人物,他扫视了一下全场,发现满眼都是熟悉的面孔,只有一个姑娘很陌生。有人向张秋歌介绍说:这姑娘是牡丹江话剧团的王晓梅副团长,前一天刚从北京回来,也是梅花奖得主。一听是同道中人,张秋歌便多了几分亲近,当时就想坐到王晓梅旁边去和她聊聊话剧,但碍于面子,还是“端着架子”与王晓梅握了握手,然后清清嗓子装腔作势地说了一句:“很好,气质不错!”随后,他便和其他朋友喝酒侃大山去了。虽然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但张秋歌也不忘借着倒酒的机会偷偷地观察王晓梅。
  王晓梅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她独特的气质让酒桌上的人都感觉很舒服。张秋歌突然感觉到对人家有点冷落,便朝王晓梅端起酒杯,没话找话地开了腔,“王晓梅,我们只顾聊天了,不好意思。我敬你一杯酒吧!”王晓梅微微一笑:“对不起,我不会喝酒,但我喝一大口好吗?”说着一仰头真喝了一大口。王晓梅的落落大方,触动了张秋歌草原人的心弦。从敬完酒放下杯的那一刻起,张秋歌的眼睛再也没离开王晓梅。不仅视线追随着,称呼也变了,开始一口一个“晓梅”了。那时,不知是谁用烟盒里的锡纸折了只小螃蟹放在桌上,张秋歌便抓起那只小纸蟹递到了王晓梅手里说,“晓梅,你把这螃蟹留起来,这是咱俩的定情之物。”张秋歌如此大胆的表白,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大家都以为他喝醉了说醉话,王晓梅当时出于礼貌,笑着收下了小纸蟹。
  聚会散去后,张秋歌整个脑海里都是王晓梅的身影,曾经的独身誓言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半夜,他把好友寇振海从睡梦中叫起来:“老寇,糟了糟了!”寇振海问怎么回事,张秋歌说:“我爱上了王晓梅!”寇振海说:“好啊,明天我陪你去追!”
  第二天,拍完戏,寇振海果然陪着张秋歌去找王晓梅。再次出现在王晓梅面前的张秋歌,没有了往昔的豪迈和剽悍,而是一脸的温情和忐忑。他“赖”在王晓梅身边,跟她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故事,描述自己在马背上度过的童年和极其感性的作曲家父亲。张秋歌的父亲是内蒙古音乐协会的主席、有着“草原歌王”之称的那日松。张秋歌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父亲为写一首忧伤的曲子趴在桌上悲伤地痛哭,也常常看到他哼着草原赞歌手舞足蹈。张秋歌还向王晓梅讲述自己的恩师栾福仁。1979年底,张秋歌从部队转业,准备回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放牧。他去与栾福仁告别时,栾福仁追了半站路,死活要他去考上海戏剧学院。知道张秋歌没有钱,栾福仁塞给了他40元钱,还亲笔写了一封介绍信为他找熟人。那是隆冬,哈尔滨已经滴水成冰,可栾老师脚上却只穿着一双塑料拖鞋,由于奔跑得太急,遇冷变硬的拖鞋已经折成了两截。这个场景张秋歌一辈子都记得……
  一连好几天,张秋歌拍完戏就去找王晓梅,他不停地向她讲着故事,直到有一天,感动的泪水从王晓梅的眼中流了出来。一直沉默的王晓梅开了口,“别说了,我同意嫁给你!”
  就这样,在他们认识后的第九天,张秋歌和王晓梅迅速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闪电婚姻遭遇痛苦磨合,大度妻子降伏火爆丈夫
  
  认识九天就结婚,让认识他们的人全都目瞪口呆。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婚姻并不看好,认为他们走得太快了,有点草率。张秋歌的亲弟弟是第一个站出来质疑的,他对张秋歌说:“看吧,你们肯定坚持不到三个月就得离婚!”王晓梅的父母也怀疑女儿昏了头。
  亲人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这场闪电般的婚姻在经过了最初的甜蜜后,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结婚后不久,王晓梅的工作关系也调到了张秋歌所在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夫妻在一起工作,一起上下班,王晓梅这才发现张秋歌的火暴脾气和大男子主义让她无法忍受。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张秋歌都会朝她大喊大叫,把怒火发泄在她身上。在家里找不到东西了,张秋歌也是劈头盖脸一通吼。王晓梅哪里受过这种委屈,好几次都被气哭了。
  每次吵了架,张秋歌下班时就会和王晓梅“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谁也不理谁。然而,在张秋歌家的小区有一段长长的走廊,没有灯,张秋歌怕黑,总是不敢一个人走在那段路上。所以每次“分道扬镳”后,不管张秋歌当时怎样生气,王晓梅回家时都会看见他站在走廊口,等到她出现,他就会像一个犯了错的大男孩迎上来:“老婆,你可回来了,我等着你带我回家呢。”那憨厚的表情让王晓梅想生气也气不起来。于是回到家里,夫妻俩又和好如初。
  张秋歌就是这个脾气,发火的时候暴风骤雨雷霆万钧,讨好媳妇的时候和风细雨柔情万种。用张秋歌自己的话说,就是他的心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他知道魔鬼是要毁灭婚姻的,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要把它放出来。
  相处的时间久了,王晓梅慢慢摸清楚了张秋歌的脾气,她的对策也在不断地变化。最开始她采取的是针锋相对,结果发现这样只能两败俱伤:然后就改 成了秋后算账,张秋歌又嫌她唠叨:到最后,她只好不跟这个“野蛮人”计较了。每当张秋歌发火,她就不去惹他,自己找个安静角落待着去。张秋歌在盛怒时说的过头话,她统统不记在心上。这招还真灵,张秋歌失去了对手,火气自然就小了。
  王晓梅是个心胸开阔的女人。她的宽容和善良就像润滑剂,使这段闪电婚姻度过了最艰难的磨合阶段。
  张秋歌除了脾气大,人品是没得说的,他为人真诚,内心单纯,有时还很天真,跟他在一起很轻松。张秋歌知道王晓梅十分牵挂住在牡丹江的父母,只要拍戏的档期安排开,他总会陪着妻子回东北去看望两位老人。岳父母来北京,张秋歌是义不容辞的导游、司机、服务生。逛故宫、游长城、爬香山,老人说去哪就去哪,有时候王晓梅走多了路喊累,张秋歌就批评她:“你是怎么做女儿的啊,咱爸咱妈来一次北京多不容易,你怎么能喊累呢?”
  2000年,王晓梅的父母第一次到北京来看女儿女婿,第一次逛北京,老人很好奇,看见好的东西就夸上几句,这下不要紧,到了要回东北的时候,张秋歌车子的后备厢全部装满了,原来被两位老人夸到的东西,张秋歌一样不少全都买回来了。此后,二老再来北京时,如果有女婿在,就不敢多看商品几眼,也不敢夸赞。因为只要老人说什么东西好,不管多贵张秋歌一定会买下来。
  
  危难时刻见真情,话剧王子修成模范丈夫
  
  早在主演话剧《女大十八变》的时候,王晓梅就落下了腰伤。演出中,有一场戏是要她背着演自己母亲的演员上台,有一次王晓梅不幸扭伤了腰,每次演到背母亲这场戏时,她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演出最忙时,腰疼会折磨得王晓梅整夜失眠,后来她硬撑着完成了几百场的全国巡演,却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到2001年初,腰部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一天,王晓梅正做着家务,突然腰痛,她忍不住坐到了地上脸色发灰,满头大汗。得知王晓梅的腰疼如此严重时,张秋歌气得直拍大腿:“这怎么能拖!你为什么不早说啊?咱们马上去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他们,在王晓梅的腰部有个九公分大的肿瘤,很可能是恶性的。听到这个消息,张秋歌一下子就傻了,他一把抓住医生的袖子,神经质地问道,“怎么会是肿瘤?你确认吗?”望着呆在那里双眼发直的丈夫,王哓梅强忍着内心的酸楚劝他:“秋歌,你冷静一点,如果我真的……”张秋歌没有让妻子把剩下的话说下去,蒙古男人的强悍瞬间回到了他身上:“放心晓梅!你的病一定会好的!我这就去找全北京最好的医生给你治!我一定要把你治好!”这几句话,张秋歌几乎是喊出来的。
  那天晚上,在王晓梅的病房,两个人进行了结婚以来气氛最沉闷的一次长谈。王晓梅冷静地对张秋歌说:“不用安慰我,我有心理准备。我病的真实情况你也不用瞒我,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能让我父母知道,老人家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如果我真的走了,就拜托你照顾他们了。”
  听到王晓梅遗言一样的话,张秋歌心酸极了,他想说点什么能让妻子放下思想包袱,但憋了半天竟憋出这么一句来:“晓梅你放心吧,你要真不好,我就再娶两个媳妇来照顾咱爸咱妈。你看我很花心是不?为了我的花心不能得逞,老婆你还是好起来吧!”张秋歌这话把王晓梅逗笑了。
  随后,张秋歌把王晓梅送进了北京最好的肿瘤医院,形影不离地照顾她。医生告诉张秋歌,想彻底治好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做手术,可手术结果谁也无法保证。经过慎重考虑,张秋歌和王晓梅决定还是做手术。
  手术做了好几个小时,张秋歌一直等在走廊里,他坐立不安。王晓梅健康的时候,他总是无所顾忌地朝她发火,现在,他想只要王晓梅能够健康地走出这扇门,让他做什么他都愿意。
  万幸的是,手术很成功,王晓梅腰部的肿瘤被完整地剥离,经过检查,为良性。
  虽然是一场虚惊,但接下来的治疗却异常艰难。每天王晓梅的身上都要插上五根管子,治疗的过程非常痛苦。当时张秋歌正在担任央视《影视俱乐部》节目的主持人,工作非常忙且不能耽误。为了不让张秋歌分心,王晓梅特地把干妈从老家请来护理自己。尽管这样,张秋歌只要忙完了工作,就跑到医院伺候王晓梅,那个细心,让医院的医生护士看了都很感动。
  王晓梅这次生病,对两人的感情是个很大的促进,从那以后张秋歌就像变了一个人,他温和了,懂得关心妻子了,有空还帮忙做家务,这在从前是不可以想象的。很久以后他这样对弟弟说,“你的乌鸦嘴是彻底不会灵验了,因为现在的我跟从前不同了,我成熟了,有担待了。”
  这对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夫妻彻底结束了争吵,他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从而更加珍惜彼此珍爱人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越来越大。2004年,夫妻俩联手合作了话剧《萨勒姆女巫》,获得一致好评。此后,张秋歌主演了《家风》、《大染房》、《辛追传奇》、《上将许世友》和《五十一号兵站》等作品,他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上将许世友》里,他将许世友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将军形象塑造得精彩纷呈,让人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张秋歌大放异彩,王晓梅也不甘落后,她先后在《夏绿秋黄》、《李小龙》等电视剧中扮演了多个角色,还加盟央视成为文化类节目《子午书简》的主持人,实现了事业多栖发展。
  如今,他们的婚姻度过了七年之痒,那些当初不看好这桩婚事的人也向他们投来了祝福的目光。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张秋歌认为一个家庭的稳固能够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家庭要稳固,夫妻双方除了爱情,最重要的是要多些宽容。他很感谢王晓梅对他的宽容。
其他文献
被尊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怀揣着一个教育梦想:“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回国后他多次游说曾国藩,才得以上书慈禧太后,获批准。然而容闳在上海设立学校招生后,应者寥寥,一年的时间竟凑不足第一批的30个名额。  当年的门可罗雀,孩子与家长的谨小慎微,与今日为了出国留学各外事部门门庭若市的火热大相径庭。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
期刊
作者:(美)奥格·曼狄诺  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这是一本影响巨大的书,书中的主人公遵循一定的原则执著创业,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推销员,建立起了一个商业王国。此书问世当年英文版销量即突破100万,此后被译成18种文字。它振奋人心,激励斗志,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因为这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强力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使人们敞开
期刊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中,这是个讲求竞争力的时代。缺乏竞争力就等于缺少生存能力,特别是竞争的心态更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你的职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你的竞争心态如何直接决定了你的职业竞争力的强弱。如果你目前在职业上出了些问题,请首先考虑一下你的竞争状态如何。  下列问卷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竞争状态如何,帮助你及时调整。    1.在职业的选择上,你希望找一个很稳定的工作吗?  A 不是  B 是  C 不
期刊
无助孤儿,  陌生“妈妈”要把你养大    1952年2月21日,金惠茹出生在长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69 年,她下乡到九台县农村,1972 年返城进入一家企业工作。不久,她得知初中同学李天民参军后,其患病母亲与残疾父亲无人照顾,心地善良的她经常去李家照顾两位老人。两个老人对她感激不尽,李天民对金惠茹更是无以谢恩,对她萌生了真挚的爱情,经常写信给她。1977 年1月,她与当时在北京某部服役的李
期刊
阿里这回给您淘来的创富信息,照旧是生财有道的故事加上点子。要说咱老百姓的创富之路真不算少,关键就看哪条路能直通罗马。俗话说,对自个儿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比方说,拖鞋一直是不起眼的“小鞋”,可它又是谁都离不了的,进家门,不换鞋的恐怕不多。随着日子越过越讲究,拖鞋也跟着讲究。经营拖鞋,也许对您来说是个双赢的选择。网上开店也是很时尚的,它最大特点是没有店铺也能开店,有个仓库就行。现在从网上买东西的人一
期刊
婚姻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婚姻关系的表面是否光鲜、内在是否和谐,还要看看婚姻关系的背面有没有东西凸起。    1    我叫安妮,是一个经历单纯的上海女子。父母当初之所以给我起这样一个亦中亦西的名字,其实并无深意,仅仅因为父亲姓安,是一所普通中学的英文老师。  如果不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早恋,遇到高我两届的师兄楚雷,现在的我肯定是在上海老城区的屋檐下过着一份普通而精明的上海女子的生活。  但高一那年暑假
期刊
韩国媳妇爱感恩    禁不住我的再三“逼迫”,儿子终于决定回国发展。  不过他去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时却是三个人。除了小孙子永泰,他还给我带回来一个会讲汉语的韩国媳妇朴恩贞。看着我那小孙子,我对他宠爱有加,恨不得天天都把他捧在手心里。可是恩贞却迫不及待地把他送到了学校。我对媳妇说:“我和他爷爷反正没事做,你可以放心地交给我们带,不要那么早让他进学校。”没想到恩贞却坚持说:“那样你们就会很辛苦的,再
期刊
口述/雨薇文/忻之湄图/宋德禄    (雨薇是位医生,今年38岁。她的思路敏捷、谈吐得体,时而反省、时而自嘲,不知不觉的,她的思路就左右了听者的思维。来倾诉自家先生“出轨”的女人大多无奈、悲切和张惶,从未见过如她这般胜券在握、成竹在胸的妻子。)  我们的相识在我工作的医院里。我是医生,他是病人。治疗结束,他就开始了追求攻势。  他的热情一度让我觉得很——荒唐,因为我从没想过要嫁一个“乡下人”。我同
期刊
英国绅士叫汤姆彭 波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  在我的眼里,汤姆是个非常随便的人,他的生活近乎奢侈,周末会一个人去娱乐厅玩到深夜。在我们住的地方有两个超市,一个类似“绅士”超市,一个类似平民超市。其实,两个超市里的物品一模一样,然而,价格却差得很多。汤姆每次买东西总要去“绅士”超市里买,我一直不明白,就
期刊
都说和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小心,我想凭借多年的经验,自己一定没什么问题。没想到,还是被他们忽悠了。  那是我们在深秋时节到湘西凤凰古城旅游的一次经历。行前,依照惯例先和旅行社敲定景点、吃住行标准、交通工具、行程安排等具体事项。对方是张家界一家风情旅行社,女经理很是诚恳。我则瞪大眼睛盯着行程安排:景点1、2、3;时间D1、D2、D3;用餐早、午、晚;住标间,凤凰城吊脚楼,有冷热水有暖气空调;乘坐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