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骄子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我和《法制日报》的编辑王光泽去《中国青年》编辑部串门,骆爽和张杰二兄都在。他们有一间小房子专门供来客后神侃,房子里堆了一大摞杂志,中间摆一张长桌,桌边几把靠椅,我们全仰在靠椅里看天花板,耳朵里留神别人的讲话。话题离不开当下这个环境。我们明白这个环境特别耗人损人,不免有点杞人忧天,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没心情讲话发言,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些人难得读书,对时代没有多少真感觉、真看法,尤其缺少一点文化、精神层面的担当。
  张杰说他正在征集在校大学生作品,想编个集子。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平时对自己的同代人总没有太多了解,他们怎么看世界、看自己,做什么、想什么,留心关怀什么层次的问题等等,谁也不太能讲述清楚,现在出一本文集大体能够见一叶而知秋,所以当张杰向我要几篇文章时,我就将两篇写于一九九五年的散文《野心与抱负之间》和小说《升天》给他了。
  不久新书就出来了。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读过以后的总体印象当然不算好,还是那句话:二十世纪末的大学生有的是小才气、小灵感、小感觉,没有几个认真读书读经典的人,更可怕的还不在文笔,而在思想,这是一个很难产生思想和美文的年代,书名叫做《骄子的叹息》,照我看真不该让骄子叹息,而该对骄子叹息——六百万大学生的档次基本就这么一点高吗?
  好的当然也有。比如许知远的前四篇文章《同居时代》等。他写得很调侃、很颓废,对当今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学生以“平常心”感知,把那些颓废学子的心态真实再现,散漫中略带自嘲。有人说他很加缪、很存在主义,其实二者融于灰色的幽默之中,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他塑造的是那种林语堂意义上的“浪子”,这种浪子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由、散漫,不过北大的当代浪子不具备林语堂陶渊明式的和谐自足性,他们大抵是无根的、迷茫的,灵魂和精神都处于飘泊状态,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无聊的世界”,世界的“无聊”导致当代学子的全面无聊性——本书副题为“名牌大学才子才女心灵独白”,许知远代表的是无聊类的“骄子”,这种人在当代大学生总体中大概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因而他描摹得极具典型性。
  余杰代表的是“异端”、“另类”,所以最不具典型性。他是古人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类的人物。如果说许知远那一类的少年站在平面上看世界写世界的话,那么余杰这一类的“异端”是在高山上、地球外看世界写世界。余杰目前只在高山上,他还没有上升到地球外,这是他的缺陷之一。他无疑博览群书、文笔典雅,但也许此前过火的缘故,收入本书的五篇评析之作已有江郎才尽之势,生吞活剥者多,自己扔开拐杖进行创造、创新者少。不过他还年轻,目前不能绕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步跨入“共产主义”。比较来说,评析做得最好的我认为是刘少勤的两篇文章。
  从“纯粹散文”的角度来看,最耐看的则是南京大学董懿娜《生命转弯的地方》。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这种“转弯”之处,转弯前面临的选择是痛苦的,多少条路可供去走,但每个人都只能选择一条,你要看好自己需要什么,选取适合自己的路,“只有把自己真正带走才是一种离开,否则就像是鬼魂的飘游”。她不盲从别人,道出了转弯处生命的真谛。其实人一生中无时无刻不面临这种选择的惶惑,转弯处由于其选择的后果对人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才显得尤为重要,需得大书特书。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学虽然仅仅入选了这一篇散文,但孤篇压过清华八人的八篇、人大八人的十一篇。由此可见文章在质不在量。
  再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是人大的石洪涛。书中选用他两篇散文,即《母亲》《女人麻辣烫 男人温吞水》。石洪涛在《母亲》中说他的父母都是瞎子,靠在大街上拉二胡卖艺谋生,日子凄苦至于极点,但母亲不在乎,顽强地在冬天、在露天、在墙边,一个人把他生下来。读这篇散文谁都会洒下泪水。这样的孩子肯定是艰难的、质朴的、踏实的,但随后那篇《女人麻辣烫 男人温吞水》给人一个相反的印象,作者似乎没有什么苦难、不幸,他生于豪门世家,一心一意津津乐道于吃喝、消费,讨论的是男人怕老婆,阔女人登征婚广告等等。这就是当代中国的青年!他们原先生活在底层,一旦上大学以后,再不关怀底层,瞄准的是白领,心中认同的也仅是白领的生活消费观,久而久之会蔑视底层,充当底层人的压榨者!当代中国真已到“小康”社会了吗?据说全中国有一百万贫困大学生,这些学生进大学以后大概都像石洪涛这样留意富人的奢华、无聊,反把自己的出身忘了。一旦鸡零狗碎的东西关注得多了,整个人就慢慢世俗世故,精神被消费时代的奢风蛀蚀一空,虚虚地浮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富贵风流之地会不会也像《红楼梦》中的葫芦庙失火,“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火焰山一般,……烧成一片瓦砾场”呢?当下人文精神匮乏如一片“瓦砾场”并非夸大其辞!
  本书下编是十二位学子的十二首诗和五人的五篇小说。诗多是现代派的,如北大阎妮《一次夜晚的来临》、清华扎西《时间,一种幻觉》。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派”就是除了作者谁也难弄个明白的东西。有人或许不信,就看看这一句:“肉体仿佛我书桌上的尘土/陷入固有物的秩序 他们移动着/规律地运行 生长和死亡”(《时间,一种幻觉》)这种诗我看不明白,谁要读懂了,我只能倍感惊讶。为什么?因为我自己好歹还是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平时还码码字,发发文章,写写书,按理总该达到一定档次了,但我不怕别人笑话,当下的所谓“现代派”(或后现代)十首中我倒有十一首弄不懂,怎样推敲都弄不懂,长此以往我就懒得看这些东西了。我不仅知道自己不懂,问一些评论家都说不懂,再问一些写现代派诗的,我问你读得懂别人写的现代派诗吗,回答也是不懂,他们只懂自己的。新诗探索弄到这一步就该遭骂了,但至今无人公开表示,仿佛说了自己就不够级别档次,于是全在瞒和骗,让那帮自唱自吟的所谓“诗人”得道上天!难怪《诗刊》一位编辑对我感叹说:《诗刊》只发行一万多份,全国的诗人或自封为诗人的“诗人”却上百万!这是诗和诗人的悲哀!进一步说,读者不必惭愧,要有自信,他的诗我读不懂,肯定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他有问题,他码字码得出了格,失去了最基本的“度”。
  因而我对此很有看法,真正的好诗,比如北大王敖《写给过去的情诗》(参见《大学生》1998年6期或10期)未能入选。任何选本挂一漏万都在所难免,好在人们会自发自动地在心中保存最优秀的作品。
  至于小说,我觉得不太好说,如果大家看过这本书,但愿清华向祚铁的《饥荒》和解放军艺术学院蒋泥的《升天》能多少给人留下别具一格的印象。但总而言之也在“叹息”之列。
其他文献
一九九九年三月的一天,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同志来电话,要我去他家一下。四月十一日上午,我到北京宣武门新华社院内他家中。原来,“文革”后期李普主持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适逢“四人帮”搜缴《第二次握手》手抄本,分社搜缴来的都交给他。他和妻子沈容留下一本悄悄看。看完之后,盖上“李普沈容藏书”章,这一藏便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如今夫妇俩都已年届八旬,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我,于是找出那手抄本,写上“张扬同志:物归原主”
期刊
中国汉字除了是一种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还是一门独特、奇妙的线条艺术。传统的中国美术以书画并称,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至今仍被流风馀韵,这在西方美术界是不可想象的。  从最初创造了象形文字到后来各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大众便捷、实用的要求,以及书写工具、材料的不断丰富。所以,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行、草书便最流行,如果不是因为老师有严格要求,小学生作文也常常会笔间带草
期刊
燕祥兄:  在十二生肖中,我属虎年,今年却被兔子欺了,先后住院四次,也够烦人!十一月初始渐康复。不久,我即去了老家衡东,借以换换环境,调养身体。我是四方为家吃惯了野食的人,家乡亲友较多,叙旧温室,啜茗野村,观鱼洣江,闻罄古寺,算是享了一段清福,一住月余始返长沙,即接到您所惠贶的《旧信重温》一书,深感惊喜。谢谢!  我真佩服您,这些旧信起自五十年代初迄于现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播迁,还有那么多的政治运
期刊
一九六四年开始的“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有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文件,叫《关于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一共十条。因为后来又有一个文件(《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决定(草案)》)也是十条,所以就称前者为“前十条”,后者为“后十条”。  现在已经弄明白了:整个“四清”运动是完全错误的。那么,作为这个运动的根本性指导性文件的这两个“十条”,当然也是完全错误的了。有意思的
期刊
作家的历史地位,是个老题目。杜甫说的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作这诗的杜甫,历史地位就比王杨卢骆更高。比他晚生了几十年的韩愈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同样是关于李杜,过了一千年,就有人从新的角度来思考了。清人赵翼的诗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是看到一千年里出现的那许多新人新作,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文
期刊
“你们埃及的蛇是生在淤泥里,晒着阳光长大的。你们的鳄鱼也是一样。”①  被安东尼称之为“古老的尼罗河畔的花蛇”的克莉奥佩特拉女王,在这个五幕剧中,将那种令人神往的野性的魅力,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在这位埃及女王的艳丽光照之下,文明的旗帜是那样的萎靡不振,这种情形不止一次地使人怀疑起文明的意义的所在来。  埃及明媚的阳光里出生的克莉奥佩特拉,一生都是为爱情而活,她的妖媚,她的热烈,她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期刊
"公案"一语略近当初禅宗论疑的本义,而非后世侦破推理之"公案"。应该说,这桩事件本来早应淹没在那一时代无数禅宗和推理的公案之中的,如果不是当事一方的名人"动手"又"动口"的话。如今所以腾于众口,不仅是杨绛先生亲自为文解说,更因另一方四处申告,还从报章移师网站,连博库"沙龙"的格子中,都有人帮着像游医广告似地贴满了"澄清"、"读后"的小帖子,给生怕"天下本无事"的媒体提供着话题。  当事的碰巧我都认
期刊
近来关心舒芜的人又多了起来。自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至二○○○年一月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绿原、朱健、朱正、余世存等几代文人先后在《文学自由谈》《书屋》等刊撰文专门谈论舒芜,看来舒芜是一个不大容易被人忘掉的人物,这倒有点叫人嫉妒。笔者也是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对舒芜个案进行研究,并撰写了两万字长文《存在的代价——透过舒芜看“迷失”》,发表在该年第六期《黄河》双月刊上。然而有趣的是,以上这批文章都是在作者互不通
期刊
两位青年朋友李钧和孙洁为“二十世纪外国文化名人在中国”这套丛书编选了这本《尼采在中国》,从这本书的目录和编选后记来看,他们对尼采其人及其思想在中国研究的历史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对尼采其人和其思想在中国介绍传播的复杂经历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埋头于故纸堆中,为完成任务,不加选择、胡乱去编造一个“豆腐渣工程”。记得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写过一篇《论选本》的文章,提出了对选家的认识、要求与
期刊
我这一生的大部分岁月,与一九五一年冬发生的一突发事件紧密关联。具体日子记不清了,是在一天下午,机关人事处副处长许义舟来找我,他神色肃然,开口就要我交代政治历史问题。我闻之愕然:我有什么历史问题?那时,我才十九岁,在解放前还曾参加过民主学生运动,在中共地下党员曲琦的领导下也曾从事传递情报的工作;解放后,担任过上海市七宝农校的学生会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还受区团委之命与陆寿云、张衡芗两人组成了建团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