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礼”之礼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知“逾礼”之礼,先读读这个小故事吧:宋朝的集贤馆修书、正三品官员、从小就是钓鱼能手的彭乘,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和众臣子一道陪仁宗去钓鱼。少顷,彭乘的浮子晃了,鱼儿上钩了!欣喜万分的彭乘正要举竿,身旁的同僚指指仁宗,又指指其他大臣,压低声儿“提醒”他了:“汝欲逾礼乎?”彭乘立马儿醒悟了,赶紧把鱼竿放下去,压了又压,唯恐鱼儿跃出水面。
   很显然,“逾礼”之礼,就是封建礼教、礼法、礼仪……其核心要义,就是上尊下卑,就是差等固化,就是“礼”至高无上:一切的时间、地点,一切的接人、待物,甭管公事、私事,娱乐、游玩……你都得如彭乘那样识趣——不“逾礼”。有些礼,虽无明规,但为臣、为下者,心里得有“潜规”:凡地位比你高者,凡不合“礼”之事,任何时候,你都得敬着、让着,都不能“逾礼”,不要“逞能”……否则,就没你好果子吃了。
   汉朝的太中大夫贾谊,绝对青年才俊了。在《汉文学史纲要》里,鲁迅先生便有“《治安策》《过秦论》……皆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赞语。文才之外,干才,亦非常人能比:“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贾谊)尽为之对……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如此“逾礼”——“功显盖僚”的“逾礼”,已让同僚很不高兴,汉文帝这时还要让贾谊“任公卿之位”,令同僚很有些忍无可忍,反对声浪迅猛而起了,连恩师张苍(宰相)也担心贾谊与己“平起平坐”,而“保持沉默”了!被众臣扶上皇位不久的汉文帝见状,只好将贾谊外放长沙侯国任太傅。不久,因梁王意外坠马亡故,30出头的贾谊,竟郁郁而终了。
   清朝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因其中风的85岁老祖母时时念念叨叨孙子名字,终于被朝廷批准回乡探亲了。但他只能探望祖母,却不敢探望母亲。为啥?就因“孝子不养下堂(改嫁)母”的礼法、乡俗!其母,因夫死——生活所迫而改嫁……如今,“与刘锦棠所居隔一条小河(改嫁邻村)的母亲不能过来看儿子,儿子碍于礼法也不能过河去探望母亲,母子俩只能隔河相望”。(《家国与世情》,现代出版社出版,作者十年砍柴)唉,当年劉锦棠因作战勇猛而官居巡抚,如今,却没有勇气“逾礼”探母!这样的“礼法”,这样的“乡俗”,您说厉害不厉害,可怕不可怕?
   是的,封建社会,以“逾礼”之礼责人,确实很可怕、很严重——那些大大冲破“逾礼”范畴的改革如戊戌变法,遭到慈禧等顽固派的杀戮、镇压,就更可怕、更严重了。可尽管这样,在史册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大勇大仁者,仍不乏其人,如“龙子龙孙也不饶”(宋朝)的包公,如敢于“骂皇帝”(明朝)的海瑞……还有,鼓励臣下“监督”、没那么多“逾礼”之礼的唐皇李世民(至少,在不短的时间内,是这样的),亦值得大书一笔了:他不仅以勇于接受魏征的批评传为千古佳话,更让“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名扬天下。
   如今,早已换了人间。但“逾礼”之礼,不会随旧时代灭亡而消亡。譬如,鲁四老爷骂祥林嫂“可恶”,就因她“逾礼”不守妇道,出外“打工”了;譬如,赵太爷骂阿Q不配姓赵,也是基于“逾礼”之礼蹦出来的邪说……不夸张地说,现当代社会那些有形无形的“逾礼”之礼,有时候仍像魔鬼一样缠住人们的灵魂,如绳子一样困住人们的手脚,绝非个别、极个别现象。
   所以呢,有些忍不住的我,在此要饶舌一句了:提出“逾礼”之礼,非为发“思古之幽情”——您对那些隐隐约约的“逾礼”之礼、之责,应取何种态度呢?
其他文献
人为什么不能弯弯腰呢?卢梭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争做一代画家,不惜委身三次弯腰捡起被别人扔进垃圾桶里的画笔和画纸。他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终成世界著名画家。而我为什么不能学学卢梭呢?弯下腰低下头去找找原因呢?我也深爱文学写作,也想成为作家和诗人,但一遇到退稿和别人的嘲笑,就心灰意冷,颓废妥协,心甘情愿认输,一度二十年不曾动笔。不去辛勤耕耘,那有收获?世有千里马,怎么会没有伯乐呢?  (读2016年4
期刊
举中医旗,用西医药,砸中医锅  招摇撞骗的“仁医堂”们该治理了   作家紫金陈,也就是网络热播剧《隐秘的角落》的作者,因为腰肌劳损去宁波仁医堂中医医院做针灸,没想到,被这个医院的唐医生一通忽悠,紫金陈花了4500元做了一个“小分子祛炎针”治疗,结果腰更疼了。于是,紫金陈愤而在网络上曝光。   人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没错,但谁高于谁,还真不好说。紫金陈是推理悬疑作家,职
期刊
DNA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但不能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是什么不会变,但能成为什么却一直在变,“事定犹须待阖棺”。   诸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的就是“变”,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则说的是“异”,即变化结果千差万别,迥然而殊。拿这两句名言来相人论事,似可如是吐槽:“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撇开过
期刊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生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国度里,一个小娃娃想当“官”再正常不过了。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官念”?如果往“当官就是管人,你不服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我说的话错的也正确,如果你指出我的错,让我下不了台,你的‘饭碗’就保不住了;想要我给你们办事吗?拿钱来!”这条“路”上引,孩子的将来无疑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民脂民膏的“老虎”;如果往“我的职责就是为您服务,您失业了,我会为您
期刊
到一家时尚快餐店点餐,馋虫搅肚,点了一份肉圆子套餐,吃了就后悔,因为所谓的肉圆子吃起来是一种工业肉圆的味道——就像方便面那种味道,这么说,看官您就清楚了。   这种点了肉圆就后悔的事,基本上几年里要发生一两次。虽然打小就听从大人的劝谕,自觉远离“外面的肉圆”,但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是会有“偷食”的欲望。   我有肉圆情结,打小喜欢吃妈妈做的肉圆。时间在改变,肉圆子也在改变。今天的猪肉和往昔的猪肉
期刊
说到幸福,年纪大点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九年前一档著名的电视调查节目。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几千名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只问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或者说:“您最想要什么?”   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收到怎样的回答?5岁儿童答:“奥特曼!”18岁大学生答:“女朋友。”农民工答:“多赚点。”企业主答:“盼望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   话说,“幸福”的底色,究竟是什么?古人如此解释:“幸
期刊
“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期刊登载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文中的一句话,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文科有何用”这一话题的热议。  显然,作者此言意在提醒人们,我国也存在像一些国家一样的不重视理工科教育、文科生太多的情况或倾向。笔者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我国的文科生并不太多,但从我国社会“重理轻文”的传统(钱钟书的小说
期刊
打孩子屁股,大多都是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来实施的惩罚措施。然而,家长们是否想过,打屁股等轻微体罚或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表明,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此次研究对象是147名10岁到11岁左右的儿童,他们被分成两组:40名被打过屁股的,其余107名没有被打过屁股的。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孩子躺在核磁共振仪机器上,看着电脑屏幕
期刊
最近,有报纸发表题为《学术研讨会为何沦为“表演”》的文章引发了关注。文章梳理了“沦为表演”的若干原因,例如,就会议举办者而言,有为了彰显“政绩”而办会的,有为了突击花钱而办会的……至于参会者,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有为了“刷存在感”而参会的,有为了和朋友见面叙旧而参会的,有为了光顾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参会的,还有的则是为了混个脸熟,借机在圈内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总之,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为了讨论问题
期刊
去一所小学听课,讲课教师眉清目秀,讲的内容准确,教风教态端正,启发学生主体作用娴熟,使用电教手段图文声像也贴切。可一写板书却露了怯,粉笔字一行七扭八歪,缺胳膊少腿,犹如螃蟹爬,美丽的汉字变得面目可憎——美玉添瑕,大呼遗憾!   记得刚上学时,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每个字,那是我们的‘第二张脸’!”他们书写时,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横平竖直,工整匀称,飘逸俊秀,苍劲有力,美入胸怀,字如其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