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台八模块”高职课程模式的结构特点与实施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高职课程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文章根据世界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于“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理念,提出了“4F8M”高职课程模式,使学生既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又能在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很快适应新的岗位,有发展后劲。
  [关键词]“4F8M”课程模式 模式理念 模式结构与特点 课程开发与实施
  [作者简介]王桂龙(1962- ),男,江苏扬中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镇江212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2009年规划课题“基于‘就业导向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职课程质量管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KT09297)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018-03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①高职的目标、性质与功能都是由课程具体呈现的,课程问题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高职课程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模式来适应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本文根据世界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吸收CBE、MES、双元制等课程模式优点,结合我国国情,基于“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四平台(Flat)八模块(Module)”(简称4F8M)高职课程模式,供共同探讨。
  
  一、“4F8M”高职课程模式的确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教学理念出现了新的世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某些方面背离了传统的职教特征,它是科技、经济和就业等因素发展变动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动态系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系统动态力度在递增。技术的综合化与精确化发展趋势,促使岗位内涵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就业的市场化,使得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社会现象。这些都促使职教理念的新提升。我国的技术发展近20年来十分迅猛,经济结构的变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持续进行,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必将大大促进这一变动。而社会就业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在产生巨大的变化。谁对变化反应更快,谁就掌握先机,谁对变化的把握全面,谁就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就业观”的转变必然会影响“教育观”,人们在新形势下希望接受的教育具有“就业弹性”“转岗基础”和“跳槽可能”②。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既能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就能立即上岗就业,而且当岗位发生变化时,学生也能有继续学习的基础从而实现快速转岗。这就启发我们要转变高职教育理念,树立“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建立一个新的高职课程模式,使高职课程模式目标不仅要针对职业岗位而且要扩展到职业生涯,不仅要充分考虑就业岗位的针对性,而且使学生能适应就业岗位在行业内的变化,提高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应变能力,显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从而使学生快速的而不是迟缓地感知变化的环境,全面的而不是片面地掌握职业的发展变化,批判的而不是盲目的获取有益于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有用信息和知识,并能迅速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更好的就业。从而使学生在职业生涯阶梯上稳定地迈出第一步,并能够继续发展从而获得更大成功,这也是“4F8M”课程模式确立的动因。
  
  二、“4F8M”高职课程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一)课程模式结构框架
  建立具有相互关联的“四个平台”:“基本素质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素质拓展”平台、“综合能力提升”平台。在这“四个平台”下建立“八个模块”课程链:通用基本素质课程模块(思想政治素质课、人文素质课、身心素质课、创业创新与就业指导等)、通用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英语应用能力课、计算机应用能力课、应用文写作能力课等)、职业(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行业(职业)通用技能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公选课程模块、顶岗实习课程模块、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模块。(见下图)。
  


  (二)课程模式功能
  “基本素质教育平台”下的课程模块是为了有效传递社会政治思想,突出价值观教育,实现课程的“学历性”“人本性”和“政治性”特征。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生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需的,是学生掌握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的基础,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迁移性,对人的终生发展影响深远,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职业能力培养平台”下的三个模块是为学生奠定必备的专业知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相关能力。“行业通用技能课程模块”和“岗位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课程。前者提高学生岗位变化后的适应能力,后者满足学生的即时就业需要。高职院校要培养既能上岗,又能转岗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所具备的能力与技能,最主要就靠这类课程的教学来支持。因此,这类课程大都是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独立操作与运用,获得比一般院校学生更多的实际训练。“素质拓展平台”下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是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学科与周边学科知识,既与专业的知识或技能有一定的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将这样一些课程内容告知学生,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虽然学生就业时不一定立即用得上,但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有所帮助。“综合能力提升平台”下的课程模块是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操作教学与训练,是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毕业前的“实战演习”,是在“工作过程”的学习中实现技能、知识与价值观的系统整合,学习行为就由局部经验的习得升华为职业综合能力的获取。
  
  三、“4F8M”高职课程模式的特点
  
  (一)“4F8M”课程模式既体现“职业性”,又不忽视“教育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姓“职”,职业属性使得其在国民教育系统中具有类型的不可替代性;而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类型中的“高等教育”层次,凸显的则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满足基于培训的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需求的“教育”要求,这一双重属性使得其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与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不同。仅仅满足职业资格的需要,仅仅满足工作岗位的就业需要,职业培训完全能做到。而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还必须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必须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受教育者一方面要籍此获得从业资格,另一方面也要籍此得以全面发展。姜大源先生用一句形象的话来阐述:受教育者应通过职业教育使自己具备一种能力,不仅能“有饭碗”,而且会有一个“好饭碗”,尤其是在丢掉这个饭碗时还能重新获得一个“新饭碗”。③“4F8M”课程模式不仅有“职业能力培养平台”,而且设立了“基本素质教育平台”,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特点。
  (二)“4F8M”课程模式既立足职业或行业,又顾及学生职业生涯
  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常处于变动之中,职业岗位只适合作为岗位培训的目标,而不太可能成为高职教育的稳固基础,因此,高职教育只定位在培养某个职业岗位的能力是不够的④。UNESCO于1997年再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第89条中提到,“5B类教育的计划内容,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种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1995年,美国国家职教研究中心(NCRVE)向联邦政府所提“立法原则建议”第1条中指出:“旨在使今日的学生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的充分理解,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的具体技能,而要关注到行业或职业的各个方面。”第2条中又提到:“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的课程。”由此可见,其覆盖面远远超过了职业岗位。面对就业市场中的高失业率和高换岗率,“4F8M”课程模式不仅设立了“岗位核心技能课程模块”,而且还设立了“行业通用技能课程模块”,没有局限在某一具体岗位,而是关注到行业与职业的各个方面,关心学生明日需要,关心学生在行业内岗位变化的适应性,使培养的学生有发展后劲。
  (三)“4F8M”课程模式既重实践能力,又不忽视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核心技能。毋庸置疑,这是就业导向原则的基本要求,但课程模式构建切不可忽视必备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因为,从总体上说,职教课程的发展,实质上是理论的深度与技术广度的发展。中职向高职的提升也是专业基础理论的提升⑤。我们很难想象,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没有与高教水平相当的理论基础。“4F8M”课程模式中设立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就业时,即使选择相关专业也能出色完成任务。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既满足了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职业要求,又赋予他们自我生存能力及后续发展潜力。
  (四)“4F8M”课程模式既重视职业技能,又不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仅仅具有“高技能”并不等于是高技能人才。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还必须是一个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健全人格的人和能够获得自我发展的人。同时,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大批既具有熟练的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人才。而目前企业认为,当代高职大学生最欠缺的就是“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素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看起来与专业工作的需要不那么直接相关,其实,大量成功的典型事例证明,支撑一个人在职业、专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自信心、好胜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克服因基础差或能力较弱而带来的困难。⑥因而,“4F8M”课程模式构建突破单一的专业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立“基本素质教育平台”,开设必要的非技能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4F8M”高职课程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特点
  高职课程开发要始终坚持“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要对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进行理性分析,按照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课程开发采取逆向分析法,即:(1)应明确专业大类面向的行业名称,分析这个专业大类所对应行业和职业领域及其工作任务。(2)明确这个专业大类对应行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技术技能,将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适应能力,强调行业初级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行业或专业大类的通用技能课程集群。(3)分析这个专业大类的某个专业方向(职业)具体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这个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资格证书要求,确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4)根据岗位核心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构建主体科目课程,明确岗位主体科目课程的就业针对性,形成岗位核心技能课程集群。(5)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设置基本素质教育课与素质拓展课。(6)根据行业实际和职业岗位实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选题开展顶岗综合实习。(7)将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化设计,根据知识技能内在逻辑关系,确定课程时序、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序和课时比例,从而构建出专业基础宽、岗位技能针对性强、能力主线清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开发使岗位核心技能课程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课程设置指向岗位需要,即根据某种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即时就业需要,显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大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行业通用技能课程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就业岗位在行业内的变化,提高了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应变能力,显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从而体现了“就业导向、着眼发展”的“4F8M”课程模式的主题。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设计
  “4F8M”课程模式的教学设计分成两个大阶段,即前两年为第一大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学生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教育课程、通用基本能力课程、专业大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行业通用技术技能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以学校为主体,引入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后一年为第二大阶段,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提高学生实习效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学生在专业综合顶岗实习中,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综合毕业设计任务。这个教学设计其本质特征是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岗位就业能力和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科技开发中,达到学有所长、一专多能、毕业即能上岗、岗位变化还能转岗的高职教育目标,实现了“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高职课程模式理念。
  (三)基于“高技能与高素质相统一”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等进行合理性与科学性的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活动。“4F8M”课程模式基于“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课程评价不可将“单一技能”作为评价的圭臬,选择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岗位技能的掌握、专业(行业)通用能力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注重高技能和高素质评价相统一。
  
  [注释]
  ①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3):48.
  ②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3(8):64.
  ③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④⑤吕鑫祥.对高职课程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8(4):5-6,5-6.
  ⑥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9.
其他文献
利用置信度为95的特征字研究了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其对应mRNA二级结构,发现蛋白质二级结构和mRNA二级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规则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以及包含有Turn的边界
对使用3dsMax技术开发的三维动画在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的运用作了阐述,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水利工程中重要水工建筑物三维动画技术特点、开发及工程中三维动画内容的设计与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
<正> 几年来,福建省泉州市乡镇企业遵循“稳中求进,开拓进取”的原则,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最近,为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不少时候,学生的“独特体验”却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如: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邱少云是个大傻瓜”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保险理赔车辆的工作效率,合理调度指挥理赔车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论述了通过GPS/GIS/GSM/GPRS相结合实现的保险理赔车辆监控调度指挥系统的功能、特点,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软件结构.系统基于C/S结构,利用VC++6.0及MapX相结合实现.采用GPRS作为主要通信手段,达到了实时秒级定位,不仅减少了运营费用,而且方便了用户的直接参与.
舞龙舞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高校中普及和推广不能局限于肢体层面的传授,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并深入这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后去勤加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创
1985年9月10日,全国教师迎来自己第一个节日。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一种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的心理日趋复杂化,个性日趋多样化,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还有开宝马车去上课、宣称“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的尹副教授,以及“警告”学生“40岁没4000万别见我”的董教授,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对师者“失
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任何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除了要运用好自己的权力外.还要在整个领导过程中.重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教育的发展也向广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