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金若需点石,你便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平线,一个仪式的终结,另一个希望的开始。暑期语文教师执教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名单上的汇报课,其中有一节是二高孟建文老师的《西地平线上》。想起之前的说课环节,外国小说《半张纸》在他的演绎下,由晦涩枯燥到情趣顿生,将一个人的一生精巧地浓缩到一张纸上,而且饱含生命的情感。
  “同学们,下面我们这样啊,等一下,我不会让你们回答问题,你们知道就可以自己说,自己起来说,不用担心的。”干净利落的交流,是和陌生学生沟通的最好方式,听着旁边老师对孟老师的认可,我的遐想就此终止。
  “我这个是刚刚借来的,而且还是和一个女老师借的,而且还是粉红色的。”孟老师带着一口诸暨味道的普通话,黑而精瘦,那个粉色的扩音器还真是起到了缓和气氛的作用,一堂精彩的课就这样开始了。
  情节的导入是这样的,孟老师先请学生做一个填空题:这个人很(西北)。师:当你们看到这样一个题目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极短的沉默之后,学生开始说了。生1:这个人很豪爽。生2:这个人是个粗犷的人。生3:他是个外地人。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为控制时间,孟老师作结,以多媒体的方式。随着孟老师的引导,投影上出现了具有西北特色的图片:沙漠、骆驼、荒原、草原。师:西北,是个方位名词,“而世界上最大的形容词就是名词”,举例说明,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接着,投影为学生展示了学习目标和作者,孟老师要求学生齐读,之后强调已标注的重点内容:西部小说家,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最后一个匈奴》,创作风格为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
  然后是梳理课文第一步,理:快速浏览全文,标清小节号。同时思考:最能概括全文内容及作者情感的语句是什么?1.作者描绘了那三轮落日?2.读完全文,你觉得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孟老师小结并呈现答案:1.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2.高原落日、荒原落日、草原落日。3.雄伟、大美。
  之后,进入第二环节,品:精读细读课文。思考:
  第一轮落日:定西高原落日。1.换定语。你是一轮( )的落日。2.论理由。学生回答:血红美丽安逸。学生回答过,短暂沉静后,老师没有僵住,而是提前呈现,文本细读示范:在苍茫的远方,一轮勒勒车的轮子。以整体入手:把落日比作轮子圆;从局部入手:勒勒车与三轮车是否可替换?不可,体现民族地域性,轮大车小,是作者出生地独有,体现他不自觉地表现地域特色。血红与鲜红的区别,血红色泽上更浓重;停驻与悬挂的不同,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前者更有依恋感。分析2-5节,……在那里,它没有光焰……春联,……它悬挂……托扶……它继续依恋,注视……或者说不愿离去……正注视着它的我们。师:品“春联”“托扶”“注视”这三个词语,或者说其中一个。生1:我说“托扶”这个词,我觉得它脆弱,很重。生2:我说“春联”,它代表喜庆,也是一个结束,更是新的开始,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这个填空题:你是一轮( )的落日。生:梦境般。最后总结:你是一轮(生命)的落日。师:同法去概括另外两次落日。生短暂讨论,之后再集体分析。
  第二轮落日:罗布淖尔荒原落日,你是一轮(英雄)的落日。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师:思考以下问题。1.看到“荒原落日”为何会想到“死亡”?2.“死亡”为何充满庄严与尊严?3.“荒原落日”与“庄严、尊严”的联系。释疑:1.该段多在写荒原。2.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主席评价刘胡兰。3.14小节,约翰·克里斯多夫,一位英雄式人物;15小节,与罗曼·罗兰不同,他们一样具有悲剧感。
  第三轮落日:阿勒泰草原落日。你是一轮(历史)的落日。汇报课进行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回顾学生回答,在这里,我们觉得男生女生特色非常明显了:生(男)1:历史理由:民族。生(女)2:魔法理由:背后有控制。生(男)3:西北理由:地域。生(女)4:天神理由:神话中挥舞魔棒的都是。小结学生的回答,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男生总的来说是比较理性的,而女生则比较感性化,甚至理想化。
  这时,孟老师做最后总结。课堂小结:你是一轮生命的落日,你是一轮英雄的落日,你是一轮历史的落日,你是——西北的大美。精彩的课堂总结后,孟老师为大家留了一个课后思考题:文章题目为何是“西地平线上”,而不是“落日”?一堂课,紧张而紧凑地结束了,意犹未尽。
  汇报课结束了,我沉思良久,能够将课堂梳理得如此到位,而且学生的热情也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的确需要很强的掌控能力。这下,我更确定我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没有任何进展是因为势单力孤地摸索实在太辛苦了,因此我异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尽管时间来得晚了点,可能会赶不上。那么,能学就学,平淡处理一些机动和一切变动,以新人的姿态谦虚着,以老人的方式延续着。
  孟老师就是那个点石成金的人,成金若需点石,你便是。这便是成果汇报课《西地平线上》的启示,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借鉴。
其他文献
一、中考作文的润色  语言要亮丽出彩。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不同文体的文章对语言有不的要求,那么,作文就该体现出所选文体的语言特点,如记叙文的语言应该简明、生动、形象、传神,而议论文的语言应该鲜明、准确、概括、逻辑性强等,生动的语言会使文章脱颖而出。  1、语言特点要鲜明  (1)修辞增魅力。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把读者引入一个美丽的境地。  (2)引用添文彩。可借用、彷用古诗词或名
期刊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梦想是美丽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犹如鸟儿没有翅膀,一个民族没有梦想,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 ,如果梦想没有行动的支撑,就会趋于消亡。所以,我们要勇敢去实践,去探索,去开拓,去奋斗,用行动托起梦想。  罗阳是奋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航空英雄,他用行动托起了梦想。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
期刊
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行为偏差生。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每个班主任最为头疼的工作。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对行为偏差生进行教育转化。  一、行为偏差生的界定  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那些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或者两者均差的学生。一类行为偏差生是学习习惯差,做事丢三落四,接受知识较慢,学习吃力,学习效率差,成绩不理想,这样的学生通常被称
期刊
开学伊始,不是进入新课,照例弄一张试卷让学生做一下,一来检查一下学生假期作业的情况,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二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三来刚开学,缓一下教师进入上课的匆忙节奏,便于充分备课讨论。这次语文试卷由两篇文言文、一篇现代文阅读、一首诗歌阅读组成,总分为100分,年级平均分为48.3分,惨不忍睹!  高二以这样的分数开始语文学习并不让人太畅快,该如何开始语文课,从枯燥的文言文一字一
期刊
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
期刊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有些学生不喜欢语文,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阅读欲望。传统的讲授式、简单的问答式、低层次的讨论式是一些教师常用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中的“大一统”,“一刀切”不同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那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热情,就需要巧妙创设阅读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语
期刊
体育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上好一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体育课,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是前提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上好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抓好课前工作是个重要前提,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一)备学生。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以足球课为例,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足球,但是仍然
期刊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而又感人肺腑的回忆性写实散文。此文篇幅不长,只有一千来字,语言平常质朴,无华丽辞藻,但却字字真情,时时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感情——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  这是一种普遍而又正确的解读,的确,很多人都把它仅仅解读为表现“父爱”主题的作品,说什么“父爱如山”、“父爱无言”,说什么“作为子女,应该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
期刊
案例: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人物形象,得出结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教师,他教育有方,使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小弗朗士变得懂事、爱学习、热爱祖国。就在分析人物形象行将画上句号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质疑:  生1:我认为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个好教师,他平时工作是不够负责的,你看他自己说的,“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
期刊
新课程改革正在强有力地推进,情感教育作为各门学科的三维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至高的审美。特别是在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人性美。教学中必须抓住这条情感红线,才能挖掘出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在以往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