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夏丐尊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他的“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分别从在教中创设情境、在学中创设情境和将教与学相结合激发情感三个方面来阐述,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做具体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教与学
  初中时期是学生情感变化最为丰富的时期,在教育中实施“爱的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定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跟作者形成共鸣,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以及写作手法。
  语文课本中精选的篇篇美文里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华,融入了作者丰富的个人阅历,富含深刻的情感。如鲁迅的《故乡》有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孟子)二章》中有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感,这些作品都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我们在学习课文时总是采取传统的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过程讲解、质疑讨论、总结延伸这样的步骤来教学的话,就会忽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我们要借助于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来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习的潜力,将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呢?
  一、在教中创设情境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从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作品所描写的社会场景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体验。
  1.运用语言艺术创设情境。
  夏丐尊先生认为语文教师需要自我提高,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自己的个人魅力将“强烈敏锐的语感”传递给学生。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在讲《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一句时,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描述:“老夫我虽年迈却兴起了少年打猎的狂热。苍茫大地上,我左手牵着黄犬,右臂驾着苍鹰,这副出猎的雄姿是何等威武豪迈。随从的武士们个个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成的大衣,干骑奔驰,腾空越野,如疾风般席卷平缓的山冈,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这样绘声绘色的描绘就让一个充满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的将士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立即融入诗歌中体会诗歌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人格修养。他们会敬佩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围忧民思想;会惊叹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鞠躬尽瘁精神;会赞赏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宏伟政治抱负。
  2.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教学的束缚,利用多媒体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让学生乐学。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坐得规规矩矩,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怎能撞击出阅读教学的火花?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让师生共同参与。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情感,还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在学习沈从文《端午日》一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湘西人民在传统节日时的装扮,热闹的场面,将图片和视频相结合。激烈的龙舟比赛会让学生如临其境,并从中体会文中对“赛龙舟”场面的描寫,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师继而可以链接生活中的某一场比赛视频,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堂小练笔既收到了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一举两得。
  3.借助想象、联想创设情境。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才能体会出作品的艺术美。合理的想象能让文学作品灵动起来,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让人物情感充实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才能在那深广的作品空间中遨游。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四句短短22个字,却囊括了十种景物,该怎样理解全曲的情感呢?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联想将这十种景物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深秋图景:在那夕阳的映照下,枯败的古藤缠绕着老树;归巢的乌鸦在低速盘旋着;潺潺的流水自小桥流下,映出了溪边的几户农家。萧瑟的秋风中,一匹疲乏劳累的瘦马沿着古道慢慢走着,伤心断肠的游子心境全寄托在其中。学生通过想象,不由自主地进入诗歌的独特意境,对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凄楚产生深切的同情。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播放音乐来渲染情境,利用实物来演示情境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
  二、在学中激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若学生没有阅读的热情和动力,即使教师教得再好,也于事无补。夏先生一直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情感潜能来实施情感教育。
  1.反复朗读,激发美感。
  夏丐尊在《怎样阅读》中指出:“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由此可见“读”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夏先生所提出的读即要将眼、耳、口、心并用,朗读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而变化。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从朗读上下功夫。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自读,分角色朗读,还可以表演朗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朗读方法。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人物对话较多,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接到任务必然对课文认真地研究,对人物的性格、语言仔细地揣摩,通过一番思考和练习,让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有的文章还适合演绎,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想象奇特的特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如《西游记》一文,可以将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自己充当导演、编剧和演员。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拥有演员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既做表演者,义做评论家。活跃的课堂,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课文,在表演中了解文本,且通过自身表演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升华情感。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采取多样的形式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联系生活,一下子就把课文拉到学生身边来了,不论是领会课文内容还是学习语言运用,都活起来了。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拉近课堂与生活的关系,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开放,需要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别样的体会,丰富学生情感。
  三、让教与学相辅相成
  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学生应该占有主导地位。夏先生在他的阅读教学观中就提出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的互动,情感的交流。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摆正两个观念:1.转换教师角色;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如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会“放手”,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生与知识之问的维系者、桥梁,不要将自己的认识、思想强加给学生,那样只会限制学生阅读的自由,限制他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被遗忘。
  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合作,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如坐春风,这样的阅读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刻不容缓。在初中这个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面对学生的各种迷茫、是非对错,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拥有高尚的思想、独特的审美、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块图形的面积,那么它们是相等的。通过这个思想推演证实了这一章的法则和公式。课标要求学生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反过来,也能利用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整式乘
期刊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李邦和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技巧不足道也。”由此可见,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采用“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的讲解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用大量练习代替概念理解,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概念教学,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障碍,而且丧失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功能,大大削弱
期刊
我们经常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也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无须设计,只需要教师按照教材上课即可。其实,我们知道“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在尊重课堂规律的基础上,基于课标,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好一节课,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形式实施具体教学。那么,如何科学设计一节课呢?“系统思维整体
期刊
南京市初中数学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领衔人黄秀旺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工作室现有成员17名,来自南京市江宁、六合、溧水、秦淮四城区各初中學校。  工作室确立了“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致力于问题导学式课堂操作程序和评价体系的建构,以问题为抓手,以思维力生长为目标,力求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工作室申报的课题
期刊
关键词文体 问题链 教学策略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状态而设计的一组问题链接。问题依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问题链的设计以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的确定又必须以文本个性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这一篇”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问题链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愚公移山》的教
期刊
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推动学科深度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路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具有操作性的课题,从化学角度设计实验,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进而开展跨学科的真实的综合性教学,让“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一句空话,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一、提出问题  总问题:生活中,人们常说菠菜和豆腐不可一同
期刊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完了名著《朝花夕拾》,让我们再来回望一下这部名著。  一、要点回顾  1.篇章归纳。  师:课的开始,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朝花夕拾》的了解情况。同学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散文的主要内容?(出示: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生答。  2.人物竞猜。  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刻画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期刊
吕龙老师应邀在镇江市天王中学执教的《小石潭记》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得到了几个名师工作室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吕老师曾获全国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他音色纯正的普通话,不疾不徐的从容教态,启发学生回答时的机智与耐心,都是重要因素。可依我看,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这节课所采取的基于文言、文章、文体、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的四重视角。  一、文言视角:披文入情,在语言文字
期刊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共读 学习者 中心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得壮,尽己所能让孩子吃饱、吃好,就算家里困难,也会把最后一块肉夹到孩子碗里。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把书籍的营养全部转化为素养。但教师把这些“营养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就一定会去“吃”,一定能“啃得动”,一定能吸收得了吗?如《傅雷家书》这样的名著,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一桌丰盛且营养均衡
期刊
摘要  “政治认同”作为首要且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它的培育是道法教师的责任担当。课堂教学要立足学情,充分运用体验式、辩论式、合作式、反思式等多种学习方式,让“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  学情 学习方式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不少道法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一味地说教,严重影响了“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依据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