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庚:十倍速成长的三个保证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许多企业都处于一种高速成长的状态中成长的速度快到没有时间来建立管理体系,或者是企业的管理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竞争的环境就改变了。华点通集团董事会主席周仲庚曾经在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电脑公司担任过CEO,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从事管理顾问工作,其对于华人与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以及世界不同地区华人的管理差异有着深刻的体验。对于处在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周仲庚认为:“今天的中国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还是一个演化中的环境。企业需要的是一种演化的力量,而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
  
  强力压缩战略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压缩战略与执行之间的距离,用高速发展来解决公司内部可能导致混乱的问题。这是许多大陆企业在提倡并实践的。但是,许多企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这中间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有哪些?
  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不管以市场的割裂性来看,还是以它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都处在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当你所处的这种环境是不定型,随时在变化的时候,传统管理的概念到底还有多少生存的空间?
  因为我们今天所有所谈的管理中,不管什么环境、什么行业都有一个不变的假设,假设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就象假定我们穿衣服的时候决不会有地震,我们游泳的时候决不会有激流。现在的问题是当这些假设条件不存在的时候,我们管理学的定义还有多少存在的空间?
  战略的概念就是对外在环境中的变化和势头要加以掌握,决定我们要往哪里去。
  如果外在的环境不断变化,那么战略也是处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在我们公司的内部能不能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比如说建立流程)?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战略执行学的概念,其实用一种极端的理解就是想把管理的概念挤掉。当你有一个很清楚明晰的战略,100%很忠诚的主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中间还需要很多传统意义的管理。
  换一个角度来说:所谓的管理就是为解决战略和执行中间所产生的问题。
  那么用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来讲:如果我们有一条生产线,能够自动化地把东西部生产出来,所有的东西都一样,这中间就不需要插入任何的人为判断或过程管理。
  现在企业赚钱,有的赚的是管理财,就是把已经稳定的产品做得更有效率;有的企业赚的是外在环境中的“势”财(因为环境的变化企业搭上了顺风车,中国许多大企业的成功有自身努力的一面,同时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当你的企业赚的是“势”财时,管理很可能反而是牵拌了你。因为你硬要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态势中,套用一些规律性的准则,这本身就可能是不对的。
  中国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赚“势”财的机会非常巨大,中国很少行业能赚到管理财的,企业家应该非常重视这个机遇——从这个意义上看,战略执行学的适用性和效果可能会比单单的管理学更有效。
  
  简单原则最有效
  
  你在著作中非常重视“简单管理”。而本刊在2004年第12期杂志正好也发表了华夏基石咨询集团彭剑锋教授的文章《简单管理的核心要义和中国实践》,都认为中国企业在不断变化中的商业环境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简单管理的思维去思考和反对。
  这事实上有一个背景,因为传统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思维都有一个假设: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如今这个不断变化,任何的“核心竞争力”都可能失效的环境中,简单管理可能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举个例子来讲,假设电视只有3个频道,我可以细腻的决定我要看哪一个频道的节目;但是如果电视有300个频道,那就很难决定看哪一个频道,因为即使每个频道看三四秒钟,等你搜完一遍,很可能你打算看的那个节目已经结束了。
  所以简单原则的另外一面就是复杂现象——现象太复杂了,超出了我的人脑能够细致分析的时候,我被迫不得不用简单原则去对待。面对一个非常复杂且变动得非常快的现象时:有100家竞争者都在做一个现在看起来潜力非常大的项目,另外99家都非常细致地去了解分析它,而我是用非常粗糙的简单原则——马上去做,最终我一定赢。
  我们现在接触的经济学的著作都是人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提出来的东西,不适合处理复杂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因为互联网的出现,突然间没有次序了。隔壁一个车库里的小孩子就可以搞一个网站做生意,好像把原来的商业规律都打破了,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提出来简单原则。
  中国的整体环境在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都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复杂演变之中。大多数行业(除了国有垄断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从道理上来讲只能用简单原则才能够做大做好。
  今天任何一个公司如果很精细的去讲管理、讲效率,也许会做得很好,做个小而美的公司,但是成长性肯定做不好。
  把主见虚掉,承认个人思维能力比不上外界的速度;所以我就放掉我自三的主见,完全用外面的现实来做判断,但是在判断时我的原则就是简单的。
  
  机制保障创新力
  
  大陆的企业和台湾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存在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高速成长和提高附加价值的关键瓶颈所在。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创新机制?这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得从中国企业的特点来分析,现在企业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没有建立起创新机制,最大障碍就是企业家还没有摆脱老板——所有者的心态,这和我们的民族特性有关,创业者很多,谁有机会都想创业。所以在财产的分配方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一个事业一个人是创不起来的,20个人同心协力才能把一个事业创起来。我是一个老板,如果我在权力上看不开的话,那么其他人不是傻子,其他人也会有这个想法,那老板就只能通过一些欺骗安抚或者打压来阻止一些人对权力的渴望。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命题,企业能做多大就看老板能在权力的保护和分享上有多大的本事。所以中国企业做大了以后,里面的政治实体越来越大,经济成分越来越小。
  西方模式中的股份公司、股东权利分红,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期权等等都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18到19世纪西方也有这种问题,企业组织越来越政治化,所以他们就不断的推出工具来化解这个问题,使企业的经济体制的成分(市场性的成分)得到加强,所以能越做越大。
  从中国企业发展的宏观角度讲,最大的发展障碍就在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种其他的说法:没有市场化或是市场化机制不够等等,我认为都可以用这个观点来解释。
  同样,如果没有权利的分享,企业也就不能创新。因为创新的一个很大的动机就是成就感:我创出来一个东西,要不你就承认它的经济价值,要不就是我没有版权也要有署名权。现在的问题是我的经济价值你不给我,我的署名权你也不给我,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入会去创新。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道理,在一个政治性强的机构里是很麻烦的,因为政治的前提是求稳定的,权力要集中。而创新和稳定根本是两个概念:创新的另外一面就是不稳定,就要影响原来的稳定性。
  所以在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机构里面,通常只会有非常小的局部改善,却不会产生真正的创新。
其他文献
对比分析挖掘产品亮点  借助公益活动名利双收  A品牌是某国际水龙头制造集上上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品牌。该集团的销售以北美市场为主,并因其制造方面的优势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在进人中国国内渠道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定位以及战略执行方面的摇摆,销售一直不畅,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团队信心低落。为寻求销售突破,改变A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处境,特别策划运作了益活动。    品牌:竞争激烈,差异制胜    A品牌行
期刊
市场开发始于终端分析  开发步骤须含营销规律  一个区域经理被派遣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区域市场,这是在手机行业经常遇到的情况,如何能够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迅速提升销量,实现公司的市场份额目标?这是每个破派往新市场的区域经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手机市场的运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类区域经理新到一个省级市场,热火朝天投入工作,刚开始销量上升很快,但到一定程度就后劲不足了,渠道层级大多、经销商利润不
期刊
区域定位切入新市场  差异营销抢占制高点  近两年来,战略区域市场的提法炙手可热,企业的领导们也深感中国的市场太大,不用说中国拥有的城乡二元化市场特性,就连每个省级经理部觉得自己区域每个地方的消费水平有异,产品结构不同,销售也不能一招扫天下。    寻找区域市场的突破口    在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前必须进行深入调研。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说某个区域市场潜力巨大,能销售多少多少,必须拿
期刊
理性管理的局限性    抛开严格而抽象的定义,剥离林林种种的现象,回归问题的本质:销售管理的关键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人是销售管理的关键核心。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销售管理,最终都是由人来执行,通过服务于人(企业内外部客户、渠道客户)来追求绩效最大化的过程。在高度竞争与同质化的市场中,尽管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但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最核心的“人”。  曾几何时,一大批销售管理研究者和高级管理人士为企业拟订
期刊
把各因素系统整合  选择有效方式突破  随着促销为工时代的到来,各企业促销的频次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相似。于是乎,促销成了营销工作的习惯、促销成了营销工作可爱又可恨的毒品——吸的时候舒服没的时候难受,最终欲罢不能,促销成瘾。然而,要命的是促销的次数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面对本区域有限的促销资源和不断增加的销售任务,突破促销瓶颈、降低促销成本提升促销效果的出路在何方呢?    造势突破,把水烧
期刊
陈玉松,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珍奥集团董事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荣誉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    在珍奥集团八年多的市场发展中,我们始终进行着市场营销理论中国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三维营销理论。同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造了珍奥集团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模式——三维服务营销。    三维营销的提
期刊
尽管国内已经有不少品牌声名赫赫。实现的销量也很大。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品牌利润却可怜得很,而且对价格与让利促销的依赖性很强。只要竞争品牌降价,就必须马上跟进降价,否则,销量就会急剧下滑。打得过国际品牌,价格低是主要的利器。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本地化制造的战略布局,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弱化,这些暂时看上去声名赫赫的本上品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由得不让人忧虑。  过于依赖价格竞争和让利促销,归根
期刊
思路决定出路,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必然能开拓新经营思路  高瑞产品,高额利润回报,对于经销商来说,不仅仅只是餐后甜点,更是一顿诱人的满汉全席,让人垂涎三尺。然而很多经销商对于这些高瑞产品又望而却步,慎之又真,处于不断地思索徘徊之中,没经验能行吗?投资金能运转吗?会有市场吗……一连串的问题,让经销商们只停留在思考书,只能眼看着有实力、有胆识的大经销商们挖第一桶金。  经销商运作高端产品的过
期刊
战略上,关注利润,聚焦核心业务  战术上,水平营销,创新经营策略  亚当·斯密说:“我们不是因为屠夫、酿酒师、面包师的为他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润。”一个缺乏利润的企业,即使有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形象、最乐于奉献的员王以及雄厚的财务基础,它一样会陷入窘境,而这种窘境会在顷刻间使企业化为乌有。也就是说没有利润,一切都是空谈。对于经销商来说,要想成功经营高瑞产品,获得高端产品所带来的高利润,必须认真地
期刊
产品定位破解困局  策略组合获得空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广东已是中国白酒市场的制高点。自2001年以来,每年的白酒消费都在100多亿,而2004年,更是达到了140多亿,占据中国白酒销量的近1/5;150元以上的高瑞白酒市场销量达到80多亿,占据国内高端白酒近l/4份额。广东省强大的消费水平,不仅造就了全国最大的洋酒消费区域,更是中高瑞白酒进军全国市场的桥头堡。  每年,欲进入广东市场的白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