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黄瓜简史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3点,大洋路市场的黄瓜道(市场内道路名称)都会聚集着数十辆装满黄瓜的卡车,它们与西红柿、萝卜一样,是大批餐饮场所的主要消费食材。这样的场景在新发地、大红门等批发市场屡见不鲜,每看到这样的盛景,便知道夏天到了。
  整箱嫩绿的黄瓜,等待着厨师的采买、装车。接下来,它们中的大多数将会被送往后厨,接受凉菜间的洗礼。
  “拍黄瓜”这道凉菜因粗暴的做法而得名。做法极简,即便是刚入行的凉菜厨师,也能在一分钟内轻松完成。但拍黄瓜也是一道做法极不标准的凉菜,随便走进几家小饭馆,便会吃到形、味各异的拍黄瓜。
  然而,它也是一道堂食点单率颇高的菜,在众多小饭馆中能跻身前十,与如今极为常见且标准化的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炒菜并肩。
  这道凉菜的销售业绩很高,却常常不被重视。在“大众点评”的页面上,也极少有人提起,或是为此写出上百字评论。多数人点它,无非是为了开胃和清口。在外卖平台上,较少的销售量似乎也印证了它被边缘化的名声。
  在我家楼下的兰州饭馆里,一盘拍黄瓜,加上香油和熟芝麻的覆盖,让这道菜别具风味。根据厨师李师傅的回忆,他毕业的烹饪学校的老师,只用了10分钟便讲完了3道北方凉菜的做法,分别是花生拌芹菜、糖拌西红柿和拍黄瓜。那位老师的教学态度很明显地表示出对这些凉菜的不屑。
  李师傅说,学校更重视宫保鸡丁、大盘鸡这些大众菜,还实践过几轮考试。学校认为,只有这些经典菜品,才能表现出烹饪的精髓。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轻视,拍黄瓜削不削皮,放不放香菜,滴几滴香油,拌不拌蒜末,带不带花生,放白糖还是白醋都从未被正式定义。或许也是因为脱离了教学体系,才让这盘凉菜显得生动有趣、各显神通。
  拍,是黄瓜的主要做法,北方市面上的黄瓜大多下场如此。黄瓜瓜皮清香有韧劲,中间的籽无味却充满瓜汁。这道菜的口感,完全取决于师傅的刀工,是切是拍、拍成多碎、皮籽的去留,关乎着每一口黄瓜的“升级”效果。
  似乎每个凉菜厨师对于拍黄瓜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我吃到过最为可口的一家,是在牛街的一家爆肚店,隔着透明的玻璃,只见那厨师手起刀落,啪啪两声将黄瓜“击昏”,再切成炒菜一般的小片,使每张瓜片上都留有裂痕,随后轻巧地依次淋上麻酱和醋,再撒上花生碎,端给我时,瓮声瓮气地说了句“自己拌”。
  老板说他这切黄瓜的手法,是从精通做木须肉的天津师傅那里学来的。一口吃下去不难发现,“降维打击”确实能让黄瓜吸收更多的酱汁。
  蓉城小馆的刘师傅认为,蓑衣黄瓜是拍黄瓜的前身。20世纪90年代初,他刚落户北京后厨,惊讶地发现麻酱配蔬菜长时间占据着京津冀一带的凉菜榜首。那时候的他,真的想回到乐山老家继续包抄手。
  网传的蓑衣黄瓜是一道传统名菜,制作原料有黄瓜、白芝麻、麻香油、味精等。它属于鲁菜,但具体发源于山东还是北京、河北地区,无从考证。
  据说蓑衣的切法源于宫廷,为的是给盘中的炖肉搭配出好看的纹样,久而久之,学了些皮毛的师傅就把这切瓜手艺带到了民间。刘师傅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川厨抵京,心有灵犀的他们,同心协力地抛弃了菜单上所有的芝麻酱型菜品,用辣椒油或是麻油替代了那糊嘴的口感。
  好吃的蓑衣黄瓜讲究刀工,片片相连,遇筷则断,嚼在嘴里大小适中;更为重要的是,蓑衣的错落也让黄瓜包裹上尽可能多的酱汁。如今在一些老字号餐厅里,菜单上的蓑衣黄瓜是彰显饭馆历史的有力证据,特别是在牛肉面、回民小吃,以及专吃内脏的“苍蝇馆子”里,这道凉菜仍旧延续着芝麻酱或是芥末油的势力。
  北方人吃黄瓜粗犷,洗净干吃是常态。解晓东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MV里,路学长的电影《卡拉是条狗》里,都会看到男子生吃黄瓜的镜头,这是一种接地气的市侩姿态,也是一种对黄瓜的偏爱。不仅如此,在山东和东北地区,黄瓜蘸酱早已是一道家常名菜。
  很多厨师认为,拍黄瓜是随着大批白领一同涌现的。早已退出餐饮江湖的老曾说,自己很早就开始给国贸的小白领们开小灶,那时候“小王府”还没搬家,国贸周边挤满了很多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店,他的饭馆也没有名字,却生意兴隆。
  当时的外企员工,点三两个小炒,都能吃得特别开心。后来,他发现在所有的菜品中,拍黄瓜的利润是最高的,一方面备菜简单,另一方面出菜没有标准,且节省时间。他看着这些高薪的孩子们,从挽着袖子狼吞虎咽地吃熘肝尖、拍黄瓜,一直混到穿名牌套装、背奢侈名包飞黄腾达,再之后,老曾再也没见过这些人的踪影,随后自己的店也关张了。
  在他的印象中,“苍蝇馆子”里总是充斥着一股夹杂着油烟的黄瓜味,那是一抹特别的清香,无论是充当维生素摄入,还是就着凉啤酒,都带给人一种北方的豪爽。
  或许是为了应对今天的繁忙生活,“简约不简单”的拍黄瓜,也大量流入中国南方,甚至是海外。在几年前的《纽约时报》上就出现过一篇关于“smashed cucumber”(碎黄瓜)的报道。传闻,拍黄瓜随着陕西小吃一起登陆欧美、澳洲,由于它更接近西方人的沙拉,于是成為第一批被海外接受的菜品。
  或许是不满足于黄瓜的中餐味道,在一段时间的“美食油管”(Food Tube)上,黄瓜沙拉突然成为一种爽口、清新的热门菜品,酸奶油、奶酪甚至油醋汁都可以成为黄瓜的伴侣。即便如此,“美食油管”的首席厨师杰米·奥利弗还是会在其中加入一勺麻油,只为那一抹浓郁的亚洲风味。
  黄瓜,原产于印度,是蔬菜中较为古老的物种。由名字我们可以判断,黄瓜最早的颜色并非翠绿,但随着人们对于它消暑功能的期待,由黄变绿也成了命运的必然。如今,能够走进世界各国的餐盘,也是这个物种的胜利。
  (摘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夕梦若林荐)
其他文献
放疗,作为恶性肿瘤三大主要治疗策略之一,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领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需要不同目的的放疗参与。而在45%左右可被治愈的肿瘤患者中,40%的患者是由放疗治愈的。何为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简单说就是利用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来实现治疗作用。常见射线类型包括X射线、γ射线和带电粒子如电子等。放疗可通过体外的大型设备来实施(即常见的外照射)
期刊
2018年12月7日,“2018年健康中国行甘肃省启动暨职场工间操发布仪式”在兰州中川机场出发大厅隆重举行。  在启动仪式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李勇红指出:开展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活动旨在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凝心聚力、协同推进的方式,树立科学健身意识,发挥活动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健康生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理念,让科学的健康理念
期刊
据报道,济南市一位市民有一段“奇葩经历”:她将异地的母亲接到济南看孩子,可母亲没过多久就闹着回老家,说城市生活不适应。起初,她跟老公想用买衣服、逛公园等方法稳住母亲,但母亲在高兴之余还是唠叨着回老家。后来老公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给母亲订一份《济南日报》,母亲看到报纸准能打消回家的念头。”结果,订阅了《济南日报》之后,母亲真留了下来。  山珍海味吃着,还是闹着回老家;漂亮衣服穿着,还是闹着回老家;智
期刊
从青年到老年,变的不仅是外表,还有心态。当你变老的时候,头发渐渐白了疏了,睡意昏沉,回想人生的那些过往,回想那些名利曾带给你的烦恼,你就会明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当你变老的时候,所有的事务学会慢慢放下,慢慢地静下心来思索。接下来的人生,你想得最多的是,还可以健康地活多久?看似残酷,却不容回避。  当还年轻,身体还没感到衰老的时候,几乎少有人谈论还能活多久这个沉重的话题。大家
期刊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2018年10月1日起,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2019年1月1日起,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并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2018年10月20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开始为期
期刊
黄花菜,自古以来被誉为“席上珍品”。我爱吃黄花菜,源于居住在乡间的大舅。  记忆中大舅在世时,每年都会给我们家送几斤自家收的干黄花菜。黄花菜细长匀称,一看就是精心挑选过的,它那特有的淡淡清香,有点儿像菊花的味道。大舅家的黄花菜品质好,其色微黄,味道鲜美,花苞肥厚,口感筋道,后味还有点儿甜丝。我最喜欢用它凉拌,和粉丝、黄瓜丝以及胡萝卜丝放在一起,浇上根据自己口味调好的料汁,搅拌均匀即可。凉拌黄花菜,
期刊
读书有时像偷窥,尤其阅读名人传记或者名人随笔,常能收获窃窃之喜。比如名人的癖好千奇百怪,让人捧腹之余不得不慨叹一句:到底是名人啊,连癖好都这么非比寻常。  春天读一本《安迪·沃霍尔》,书里写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因为平时太忙,没有时间换衣服,所以整天都穿着同样的白衬衫。别人以为他总是不换衣服,其实这位怪人买了100件相同的衬衫,每天换一件。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其散文集《有如走路的速度》里提到
期刊
今年中秋节,看着客厅的玻璃橱里还来不及吃完的那几盒月饼,禁不住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心里感慨万千。  20世纪60年代初,我刚进一家造纸厂当学徒工,每月津贴16.84元。第一个月的津贴赶在当年的中秋节前领到了,拆开“工资袋”,轻轻地捻着几张大票、小票,心里一整天都乐滋滋的。本来,每天下班,我总习惯沿着平凉路,从隆昌路到宁国路直线走回家,可那天心里特兴奋,一家店一家店地兜进兜出,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却怎么
期刊
菊花枸杞粥  菊花、枸杞各10~15克,小米100克。先把小米淘洗干净,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和枸杞,稍煮一二沸即可。  黑芝麻桑葚粥  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黑芝麻、桑葚、大米分別洗净后,将大米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白糖,待再沸后缓加入黑芝麻、桑葚,煮熟即可。  菊花决明山楂饮  菊花3克,决明子、山楂各15克。将以上三味洗净,共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
期刊
北宋真宗时,地方上出现了两个神童:一个叫晏殊,一个叫蔡伯俙。  1013年,蔡伯俙出生于福建福清。据说他年仅3岁时,一次邻居家一举人的父亲做寿,举人诵读祝词时,他听完两遍就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了,举人甚是惊讶,连忙鼓励他父母送他去参加童子试。1016年,他父親背着他走上了赴考之路,城门的门监看到他骑在父亲身上,便开玩笑地对他说:“你骑父作马。”他回应门监道:“父望子成龙。”其聪慧很快轰动京城。蔡伯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