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后的中西女性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一场伟大的造山运动,在原始的创世神话过后,男性神形象突然崛起,而女性神形象却颓然陷落。历史来到了英雄神话世界。这是一个洋溢着雄性激素的世界,一个血与剑的世界,一个男权的世界。一个有力的证据来自于中国的《诗经》,当姜嫄踏上天帝的大脚趾后,就只有将氏族的权杖拱手让出,退入了历史门楼内——历史的门槛迈出了后稷的伟岸身躯。另一部先秦典籍里提供另一方面的关于追逐婚姻——女性的婚姻地位已然跌落——的有力证据。《易·爻辞》以一种充满调笑的轻松口吻描述道:“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轻松与调笑底下是自信,男性力量崛起后的自信。然而,一场历史的造山运动也必然伴随着强烈的思想余震,神话的地表留下了可供解读的断裂面与褶皱层。
  女性地位向第二性跌落,英雄神话里便失去了女性英雄的根据地,惟一的例外发生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位于小亚细亚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的一群女战士。她们叫做亚马逊,战神艾瑞斯(Ares)的后裔。她们并不崇拜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而以狩猎女神阿蒂米丝为偶像。举国上下由女王彭忒西勒亚(Penthdsilea)统治。这是一个没有男子,并专门与男性对抗的国度。
  盲诗人荷马赋予彭忒西勒亚以男性英雄的特质——更确切地说,是“反转”了“应有”的女性特质。她们的族群纯洁、高贵,拒绝结婚。为繁衍后代计,她们也与男子交媾。产下女子,则抚养成女战士;产下男子,则送走或弄成残疾以为奴隶。作为战士,她们的天职就是对抗男人。为了方便引弓射箭,她们毅然割除右乳。语源学上亚马逊(Amazon)一词便源于这个神话。在希腊语中,a指缺少,mazo指乳房。神话学家认为,这就是“两性战争”的原型。
  然而,历史洪流不可阻挡,在女性向第二性跌落后,这支母系社会的残军和孤军,也必然灭亡。荷马在叙述特洛伊战争时,就让女王彭忒西勒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阿喀琉斯(Achilles)杀死。而这场历时三十年的战争,源于对一个叫做海伦(Helen)的女子的争夺。这两个女子的不同命运间已隐含了巨大的历史启示。
  另一个启示来源于女儿国的地理位置。小亚细亚卡帕多西亚,在荷马的世界概念里,这已是僻远的所在。也就是说,当奥林匹斯(Olympus)山上的宙斯(Zeus)威严地扶正王冠时,只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隐隐地传来女性的抗议。但这无力扭转历史,当姜嫄将权杖让给后稷时,彭忒西勒亚的桂冠也开始由海伦接管。女性地位的跌落便具有了两重性质。
  不独希腊,中国也有女儿国神话。中国一直缺少一个荷马式的神话家,因之所有神话只散落在先秦文献和以后的志异册子里。关于女儿国,一些不失好奇之心的中国人留下了只言片语——
  《山海经·海外西经》:“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郭璞注曰:“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妇无男。”
  《后汉书·东夷传》:“海中有女国,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
  《梁书·东夷传》:“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长发委地。至二三月,竟入水则妊娠,六七月则产子。”
  《异域志·女人国》:“其国乃纯阴之地,在东南海上,水流数年一泛,莲开长丈许,桃核长二尺。若有船舟漂落其国,群妇携以归,无不死者。有一智者,夜盗船得去,遂传其事。女人遇南风,裸形感风而生。”
  与亚马逊战士一样,这些女儿国非“夷”即“异”。但在以“中心之国”自居的中国文化里,海上女儿国更是不登大雅之堂。但值得注意的是,荷马描述的女战士,并非希腊女性,但其中自有希腊人对于女性特质的理解。而我们这些好奇的前辈所呈示的,也绝非真正的中国女性,但其中就没有中国女性的镜像吗?
  幸福的女性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女性各有各的不幸。亚马逊女战士,无疑受到交感神经系统的控制,充满了攻击性,宛如一头咄咄逼人的狮子;海上女公民,则听任副交感神经的摆布,充满了妥协性,宛如一只步步退却的刺猬。亚马逊女战士,是用弓箭来对付男性,海上女公民手握的却是一种叫做“性冷淡”的武器。亚马逊女战士对抗男性但不拒绝男性,海上女公民逃避男性同时也拒绝了男性。亚马逊女战士就像永不言败的桑提亚哥,她们的心灵阳光普照,其悲剧意义是崇高的;海上女公民只是缩在套中的别里科夫,她们的心灵阴霾笼罩,其悲剧色彩是暗淡的。这种文化心理差异已经提示了中西性文化的发展脉络。
  其实,“性冷淡”也曾是希腊女性的武器。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创作了一位叫做莉希翠塔的反战女性。雅典在与斯巴达的冲突和争斗中,妇丧其夫,子丧其父,民生凋敝,民不聊生,但战士们仍不肯罢休。于是莉希翠塔将两方战士的妻子们联合起来,作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决定:如果再不停止战争,就休想做爱。很快,双方战士便由好斗的公牛变成温顺的绵羊。战争结束得毫无血腥。这种“要做爱,不要战争”的反战情怀,是千里寻夫的孟姜女做梦也想不到的。而海上女公民的“性冷淡”武器,使用起来更像是自卫、自残,甚至是自戕。在历史命运的跌落后,远远地逃离了(也是被隔离),以万顷波澜为护城河,守住心灵的空虚的城。女儿国的幽闺心理为小说家施耐庵所深刻把握,他笔下的女儿国公民充满了性的饥渴。在另一部中国小说《镜花缘》里,作者李汝珍也描绘了一个女儿国,虽然他也完成了男女角色的反转,但小说的滑稽成分消解了其中的严肃。林之洋的被迫穿耳缠足,看起来更像是饱受其害的女性的抱怨:“你也来试试!”而不是亚马逊女战士玉碎的抗争。
  在整个西方历史里,只要女性企图逾越传统性别角色,便再度唤醒亚马逊女战士的幽灵。而在东方历史里,即使掘地千丈,也挖不出这样的精神资源,未免遗憾。
其他文献
托马斯·卡莱尔将经济学称为“令人沮丧的科学”,这里移用过来,借以表述经济学著作史的一般状况,应当是合适的。在“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那里,虽然只说资本财富,但也说道德情操;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却蜕变成实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致力于数理分析,多种著作充斥着数字、公式、图表,力图摆脱价值判断。经典作家大抵是独立写作者,他们向社会敞开自己的经济思想和改造世界的计划;后来的经济学家则努力为政府写作,不少著
期刊
1960年,一个名叫珍妮·古多尔的英国姑娘来到坦桑尼亚的贡贝河禁猎区。禁猎区毗连坦葛尼喀湖,一种属于施氏亚种的黑猩猩就生活在沿湖的这片古老的非洲丛林里。当时人们对于黑猩猩的了解只限于笼养的经验和野外的短期观察,因此它们在自然状态中的习性与行为都还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珍妮的使命就是要揭去这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一睹这些人类近亲的本来面目。经过长达十一年之久的密林追踪、观察与研究,她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
期刊
一    翻开这本《人类酷刑史》,你会发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背后,潜行着一股何等野蛮、恐怖的逆流。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一部分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折磨另一部分人,包括斗兽、焚烤、挖心、拉长、灌水、凌迟等等,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拷刑架、镣铐、拇指夹、刑靴、刑椅等等,甚至一片木板、几根木棍、一个木枷,就可以置人于死地。施行酷刑的目的,普遍是为了逼供,有时只是为了惩戒民众,甚至仅仅是为了权力者与有闲阶级的取
期刊
在前苏联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中,曾有许多人得到过高级领导人的青睐,少数人还同高层领导人建立了特殊的私人关系,如列宁、斯大林与高尔基,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等。不过,这些得到高层领导人亲睐的作家艺术家在进入领导人的视野之前就已经闻名遐迩。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里,得到赏识多少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索尔仁尼琴几乎算是惟一的例外,在进入高级领导人的视野之前他还是梁赞市一个清贫的教师。他的一夜成名是同赫
期刊
交友讲求个情趣相投,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诸君不知有无体验,大凡聚会,酒绝对是活跃气氛的催化剂,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最好注脚。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挑女婿的最好办法是看他打牌的做派,交友的最好办法便是看他喝酒时的姿势及醉酒后的作为。  人的酒量固然有大有小,但喝酒却“没有会不会喝的,只有敢不敢喝的”。朋友相聚,把酒临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抵它,朋友情
期刊
抗战前夕偶然买了本《鱼目集》。翻看之下眼睛一亮:异想妙喻、彩绘满幅,觉得它在新诗中别开生面。过去读过的新诗,或引吭高歌、或情绪缠绵;而它却想象倏忽而至,比喻大出意外,对于十五六岁耽于幻想的少年,虽然多未读懂,还是不禁叹为神思,也就对其人为之神往了。    神思    说神,是说卞之琳入化出神的想像。本来,没有想象岂能成诗?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想像似乎更具权威。《鱼化石》四句,就串着四个想像。但过去见
期刊
  
期刊
在徐志摩故里海宁参加了纪念诗人逝世七十周年研讨会回来即读到苗雪原先生的文章《伤感的旅途》(刊《书屋》2001年11期),苗文内容如其副题“徐志摩情爱剖析”所示,洋洋万言,淋漓尽致。苗先生认定徐、林有过热恋,只是由于徐志摩身上“仍旧背负了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负累”,“并没有能够真正汲取西方独立自省的哲学批判精神,从而真正意义上对传统伦理进行挑战”,于是造成了有情人未成眷属的悲剧。这是颇具新意的看法。学界
期刊
以两元钱的代价在旧书店淘得一本1999年第四期的《书屋》,读到雷池月先生的《主义之不存,遑论乎传统》时,不禁有几句话要说。   该文认为在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中不存在自由主义传统。对于这个学理问题,笔者素无研究,不敢妄加品评,只谈谈作者是如何曲解陈寅恪的。   我毫不怀疑作者“并不想对以上几位(引者案:指陈寅恪、梁漱溟、吴宓诸人)的学问和人品表示任何不敬”的诚意,对他“不敢苟同某些人出于臆测对历史
期刊
当我们来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置身于地球上这块最后的圣土上时,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是自卑于本身的渺小,还是惊叹于造物的神奇?  记得有一年,国内南方的鹭江出版社组织了一批我国的人文学者赴南极考察。回国后,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中,自然科学家们对这批人文学者赴南极考察持坚决的否定态度,认为人文科学在南极根本无用武之地。而那些到过南极的人文学者又为我们带回来了什么呢?我记得在那次电视访谈中,穿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