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与记诵《马说》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说》是中学语文课本最重要的课文之一,夸张一点说,读懂与背出了《马说》,一半的中学语文学习任务完成了。
  语文学习主要是阅读理解与写作两大块。就初、高中各年级段的学习阅读与写作的任务来说,初一侧重记人叙事,初二侧重以说明与描写,初三侧重于议论抒情,高一以复杂记叙与浅易的议论为主,高二以事理说明与复杂一点儿的议论为主,高三以含有一定艺术性议论抒情为主。上述六个年段的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又呈现累进式,即后一年段包含了前面年段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这样看来,一个中学毕业生,语文方面,最后要会读会写比较艺术性的议论文。而《马说》就是一篇较有艺术性的议论文。读懂该文,能运用该文的立意与取材以及表现手法写作,那应该是一个语文素养很不错的中学毕业生了。所以,读懂、背诵、记住《马说》,意义极为重大。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其实就是杂文。所谓杂文,就是艺术性议论文。题为“×说”的,都是“关于×的看法的”艺术性议论文。韩愈另有著名的《师说》,是高中的重要课文。而《马说》,简单好懂一些,安排在初二(八年级)下,处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记人叙事与描写和说明的课文,即将进入到侧重学习议论抒情为主的九年级(初三)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就思维发展的阶段性而言,已属于从具象向抽象飞跃,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完成这个飞跃或发展,决定了一个学生以后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在学术性的探讨与历练上是否有更大的出息。如果这个飞跃和发展很成功,那么以后的学习会比较顺利。反之,以后的学习就困难多多。就语文能力而言,可能永远处于初一、初二的水平。而《马说》就是以经典的形式,帮助初二下的同学有效完成“飞跃”,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基。
  那么,究竟怎样学好《马说》?
  我以为,应当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懂得作者立意,理清文章思路,熟谙其语言特点,理解其布局谋篇的匠心,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怎样学好《马说》这篇课文。
  《马说》全文共三段十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写,思路十分清楚。下面按句序来说明。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句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看法,即亮出论点。这个看法似乎不符合形式逻辑,但符合人们的社会实践:千里马虽然无论哪个时代,在在皆有,但需要伯乐去发现;发现之后以“千里马”命其名,才名副其实,成为名正言顺的“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是对论点句的解释与强调,说明本文论点的正确性。
  ③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这是对前两句的小结,“故”字是小结的标志。这里说的“名马”,就是“千里马”。名马如果没有伯乐去发现,它也只能像普通的马一样在一般的养马人手中遭到凌辱,与一般的马一样成对成对地老死或病死。整句话是小结性的论述,所以这种情况是假设的,并非写实,“虽”的意思是“即使”,而非“虽然”。这三句话连起来读几遍,文章从提出论点,到解释论点,再到小结,作者的思路凸显出来了。美国大中学校的考试体作文要求开头提出背景,引入讨论的主题,然后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的论点;再针对论点,写出理由,使用论据,对照美国大中学校的考试体作文所要求的写法,会发现与《马说》的写法是一样的(见《高考写作十二讲——怎样写好考试体作文》,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204页)。《马说》首段这三句话,从结构上看,是“引论”,引出论点,从“三M法”的写作思路上看,属于“是什么”。
  接下来三句是“本论”(根本的、基础性的论述部分),即“三M法”中的“为什么”。作者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是什么”之后,要在本论部分讲述“为什么”会有首段提出的看法,也就是说,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
  下面也来逐句分析: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这是假设一种情况来论证,是设例论证法。“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千里”这一“马”的定语后置,用了结构助词“之”作标志。在汉语实践中,倒置哪个词语,就是为了突出哪个词语的意思。千里马有时根据军情的需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它的体力消耗就特别大,也就需要很多精饲料,来补充体力。“千里”什么概念?大约从杭州到上海五个来回!而课文《马说》里的“千里”,当然是虚指,作者是夸张地说明千里马奔跑速度之快。粟,小米。石,古代念dàn,量词,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一升=一市斤半(0.75公斤)。当然,千里马并非每顿吃这么多,而是指日行千里、体力消耗特别大的时候。平时休息或养精蓄锐时,食料或许不会那么大。
  ⑤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喂养马的奴隶人,即一般的饲养员,不明白千里马能日行千里故消耗体力特别大,需用充分满足其食量的方法来喂养。这句话也是概括了普遍情况的设例论证法。作者惜墨如金,语言极其精练。
  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句话由七个小句子构成。先叙述:“是马”,这样的马,当然是指名马,即千里马。然后一个多重复句,表达了丰富复杂的意思与发人深省的道理。虽,后面写的“有千里之能”的内容是实情,故与首段的“雖”意思不一样,应解释为“虽然”(这样的名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下面转折)但(下面写原因)由于吃不饱(时时有饥饿感),(下面写结果)所以力气不够,它的才能与优美特点无法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下面递进),尚且要它和平常的马相等也不能够办到,(下面反问)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上述本论部分,深入论证了引论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的正确性,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论断。如果说,句④是正面论证,那么句⑤就是反面论证,两句话合起来,就构成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证更加透彻。句⑥是深入分析道理。最后两个小句子也是对本论部分的小结,意为这样的千里马,如果没有遇到伯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这个小结,呼应了首段的小结句,也就强调了论点的正确性。有了这样的理解,逐句反复朗读,也能较快地背出来。   最后一段是结论部分,作者提出了应当“怎么办”。只是這个结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表达出来,体现了艺术性议论文即杂文的艺术魅力。下面也来逐句欣赏。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这个长句子有五个小句子构成,又一气呵成,极其精妙。第一个小句子六言(六个字),概述一种胡乱役使千里马的现象,所以用了否定句;第二个小句子多了一字“尽”,四两拨千斤,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痛惜之情,内容上呼应本论部分的句⑤,形成层递的修辞方法;第三个小句子在前一个小句子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字“而”,达到八言(八个字);这样的马悲愤地鸣叫时又不明白它的意思,实在令人惋惜。七下课本第六单元后综合性学习《马是世界》中,有九方皋相马的插图故事。另有故事说,九方皋曾看到一匹千里马在拉盐车上坡,怎么也拉不上去,赶马人还在使劲鞭打,九方皋泪流满面,走上前去,抚摸马首,说:“这是千里马啊,它应当驮着将帅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纵横决荡啊,现在却被当作普通的劳力马使用,由于‘食不饱’而‘力不足’,拉不动这盐车!”这个故事令人动容,发人深思。再看本文刚才分析的三个一句比一句多一字的层递句,又组成了排比句,在论述时又抒发了愤懑之情。以下两个小句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又是设例,形象地写出役马者的有眼无珠,写出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与糟蹋人才行径的鄙视。
  ⑧呜呼!
  独词成句,含有千钧之力,表达了对黑暗的人事制度的极端愤慨之情。与前面的长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长短错落的参差之美。
  ⑨其真无马邪?
  紧承前面所谓“曰:天下无马”一个小句子而来,用了反问句,意为: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原句中的“其”,表示反问语气,含有“难道”之意,这句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不容置喙,说明“千里马常有”的现实。
  ⑩其真不知马也。
  在前两句话的强烈情感之下,思路一波三折,情不自禁地又抒发出自己的感慨: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这句的“其”,又表示推测语气。
  面对上述四句构成的结论是:天下经常会有千里马,只是一些人有眼无珠而已。我们应当怎么办?与“有眼无珠”相反,要“慧眼识珠”,“慧眼识‘马’”,善待千里马。这个结论就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首段首句论点的呼应与强调。对于文章中将伯乐比喻为能识别人才的国家管理者,用千里马比喻人才,把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这样的托物寓意的深刻立意,粗知一些即可,重点理解文章运用杂文笔法,将道理讲述得清晰、透彻而又生动,语句整散有致,长短错落,韵味优美,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背得滚瓜烂熟,以后学写议论文时,努力学习这样的写法。
其他文献
做个骑单车的人,就独自一人。  你要問我骑到哪儿?我想最好是哪儿也不去,就在乡下的田间泥道里转悠着,慢慢地,数着稻农刚播种下的秧苗子。看这一株长势健好,尖儿已经抽了绿,那一株虽有不及,却是鼓足了劲,蓄势待发。我会在无人问津的绿意中漫走,推着车子,让新野的芬芳擦亮车身,待到下阵清风徐来之际,便乘上它,归去。  如果能让我选择,我要在一个疏朗的清晨,在多数人还沉在梦乡里时候,轻轻骑上我的车出发。清晨的
期刊
贫穷之人的幸福是饱暖,富有之人的幸福是真诚,而像我这样普通之人的幸福很简单——那便是每个周日能与我的妈妈相见。  进入高中后,我从别人羡慕的走读生成了羡慕别人的寄宿生。寄宿生活,自然是艰苦的,没有了妈妈的帮助,每天自己打理着自己的一切,是会觉得孤独的。所以,每周最幸福的事,除了睡个好觉,那就是每周日和她在一起度过了。  妈妈每周都会来看望我,与我待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就匆匆地坐上大巴车赶回家。一般,
期刊
芸芸众生,大多都是讲理的。理是生活隐匿的轨道,是生命内在的基准线,是人和人相处的界碑,不能游离,亦不能随便跨越。如果违逆,便会酿造出各种冲撞纷争,甚至会繁衍出各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来。理由道派生,因此理和道常常携手而行。道在前,理在后,说明道在引领着理,理随道而亦步亦趋。理因袭的是规矩,秉持的是良俗,遵循的是公义,讲究的是对错——文明社会的存续,有赖于公众对公理的敬畏与坚守。  理并不抽象,亦不深
期刊
早春的风里,梅花落如雪。  每个季节都有叶坠地、花随风,都有一些人离开。想想地球也不过是“一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卡尔·萨根),人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尘,但总有一些人怀着追求永恒的执念,他们离开时有的留下文字,有的留下音符,有的将自己嵌进历史的花岗岩里。而平凡如你我,我们存在的痕迹很快就会消失,来到世上一场,我们能留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奥尔珂德的《小妇人》里有言:“爱是我们死去时唯一能带
期刊
那是春风走过青春的声音,那是犁铧打开泥土的声音,那是诗歌走过宣纸的声音。  我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记到纸上抑或是心里,一笔一画,不快不慢。那样,美好的青春便能永远保存,不会忘记。文字是往事的保鲜膜,需要的时候盖上,当你再次品尝的时候,还可以拿开。  其实,童年的时候,我是幻想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画家的。画家多棒呀!拿起笔来唰唰唰笔走龙蛇,不管是什么名贵山水还是金银财宝、佳人才子,只要我心头一痒,指尖一
期刊
我是个出生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从小也都在临海的烟台长大,所以对于我来说,更能吸引我的,不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而是那高大雄伟的山峰。  我总想着跟着网上的驴友们,组团一起去跨越那一座座高峰,可无奈,学习的压迫近在眼前,每天无穷尽的学习更是压得我喘不过气,只好把那些所谓的梦想抛之脑后。可在空闲之余,也总喜欢幻想一下那遥不可及的梦想。  “呐,给你的。”我从妈妈手中接过一张火车票和一堆我曾热爱得目不转睛的
期刊
素色的衣裙,浅浅的微笑,走路像猫咪般几乎没有声音。这样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却喜欢养种五颜六色的鲜花。  越来越高楼化的城市,很少能看到花儿优美的舞姿。不管你到了哪座城市,除了高楼盛气凌人的影子,就是路边装腔作势的草坪,还有路上那些脾气不好的汽车的鸣笛声,在你的心中堆满了成分复杂的块垒。  我觉得,一个城市还是多一点花儿的微笑,多一点欢快的鸟鸣好。因为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飞出来的鸟儿,叫声总是充满了惊慌
期刊
我是一切起点的开始,如果不是因为我,万物始终,在大地上,默默地静卧。  ——马安  若说理想是志向,是目标,那梦想便多了一份期许,一丝飘逸,一抹难以触及的忧伤。理想是脚踏实地而励志向上。梦想是异想天开却天真浪漫。理想和梦想的冷静与炽热交相融合,冗长又利落的万物才得以始终。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等我长得和窗外那株梨树一般高时,我就去做一个超人,飞到世界尽头去另一个我,然后请她替我长大。我则要去拯
期刊
那条小河朴素而悠久。八角楼的牌坊在风雨侵蚀中孤独地倒下,河畔的杨柳也在春冬的交替中无言衰老。  我在时间的荒漠中遇见你——渭河。在世界上千千万万条河流中,我唯独听见了你清丽的声音,灵魂便被你吸引。我走进你的身旁:“嘿,渭河,你好吗?”我听到了你叮叮咚咚的回答。自此,那声音便成了我永生不忘的渭河之声。  这条河,很长,很宽,但流经家乡的河段,很短。我对于渭河的记忆其实不多,但即便这些记忆支离破碎,依
期刊
“臭宝,你这是咋了?有人打你了,还是胡吃什么东西中毒了?”六七岁的我,一进门便看见了妈妈五官错位的表情上,写满了疼爱、惊慌与害怕。  “没有人打我,也没有胡吃什么呀!我只是吃了些桑葚啊!”我边回答,边挣脱妈妈的拥抱,跑到镜子前一照,我的姥姥呀!怪不得妈妈会惊慌失色,你看镜子里的这位“妖怪”多么瘆人呀!嘴唇是紫色的,腮帮子是紫色的,牙齿是紫色的,小手是紫色的......如果在嘴唇两边夹两条有着獠牙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