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孩子心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新常态下,小学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相应策略,采取有效策略,触动孩子的心灵,全面加强德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常态 小学德育 管理 德育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00-02
  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整个社会对小学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很多小学德育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想要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首先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文章将探讨分析新常态下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一、小学德育的目标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德育是小学教育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当中的基础,持续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自然是其主要教育目的,但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不容忽视。在德育工作当中,思想道德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德育又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因此,想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用教育来为整个社会谋福利的目的,就必须要重视并做好小学德育工作。通过小学德育工作,推动德育教学有效开展下去,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为社会服务[1]。
  二、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未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没有明确的德育目的,缺乏科学的德育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
  1.德育目标不明确
  虽然现在我国各地的小学都开设了德育类课程,但是课程目标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仍只是采用传统的说教和灌输的模式,只是讲授一些底线的教育内容,而且遇有课时紧张,就会用作其他科目的补充。
  2.德育课程内容不科学
  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并不科学,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用性和针对性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教学效果甚微;二是德育内容层层筛选,过于强调美和善,学生没有反面的素材进行对比,对善恶标准、是非观念认识不清,遇到实际问题常常不知所措;三是德育内容的更将速度太慢,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德育体系缺乏完善的机构和制度来加强德育工作[2],不仅难以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下去,还会影响小学德育工作效率提升。因而在实践中,必须采取措施对此完善,构建完善的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实现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水平的目的。
  三、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针对新常态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德育工作实际情况,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进而触动孩子心灵,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确立小学德育教学大纲,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德育教学大纲是整个小学德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它规定了德育的各项准则,是小学德育的依据,能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朝规范化、科學化道路发展。因此,为加强新常态下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确立德育大纲。具体措施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对相关经验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小学德育教学大纲,增强教学大纲的可操作性,使教学大纲能适应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其在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小学德育大纲中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并围绕小学德育的目标开展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内容安排上,小学德育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多方面内容,比如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通过制定完善的小学德育体系,能更加触动孩子的心灵,全面开展德育工作。此外,在德育大纲制定中,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要重视理论指导意义,又要增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内容上要有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逐渐深入,明确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比如,德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德育工作原则与内容、德育工作实施方法与途径、德育工作考核内容与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定[3]。并在小学德育中贯彻执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效率。
  2.加强小学德育队伍建设,增进与孩子的联系。小学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就目前情况来看,德育队伍建设不到位,德育队伍素质偏低,业务技能较低,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着重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重视高素质人才引进,优化小学德育队伍结构。目前,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较少,这就使小学德育工作难以展开。因而应该大量吸收和引进小学德育工作者,充实德育队伍。德育人才既可以直接给学生授课,丰富学生德育知识,提高学生德育认识。还可以带动其它教育工作者从事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壮大与优化德育队伍。小学德育人才选拨时,学校要注意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的人员来从事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有责任、有纪律的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重视德育队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当前,小学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德育工作实际。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要从理论知识学习、社会活动实践、人生观和世界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加强小学德育队伍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3.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把握孩子思想动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优化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小学德育氛围。优化德育环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与小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党的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管理、学风建设、道德风尚建设、治学态度建设等。为优化小学德育环境,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抵制各种不良思想侵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4]。让他们主动参与小学德育优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小学德育工作的目的。   4.健全德育教育规范,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效率。在多数学校看来,学校内部的教学教学结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激励机制等,是根据考试内容和成绩来安排的,一些小学仍将考试作为中心任务,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德育工作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只注重智育,将智育作为学生工作重心,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德育处于一种附属地位。即使是一些学校开始重视小学德育工作,但也只是按要求做一些表面工作,没有将德育落到实处,德育工作内容与任务游离于小学教育体系外,难以收到良好效果。尤其是一些学校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将德育置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有的甚至忽视小学德育工作。然而,教育的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忽视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培养工作,不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对德育工作同样重视,不能忽视德育工作。教育改革中有必要对小学德育工作调整,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触动孩子的心灵,并从行动上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德育工作[5]。比如,将小学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与学校教学和科研同样对待。并建立健全的小学德育规范,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
  5.强化教师引导作用,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政策是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杠桿,不管是在领导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学校确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但在政策上没有调整,不能从政策上给小学德育工作以保障,当然也影响德育工作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具体措施可以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现行的一些政策全面分析,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为目的,触动孩子的心灵,对相关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并且在小学德育教育投资方面做出调整,适当增加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解决经费困难问题,为顺利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德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小学德育是十分必要的。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小学德育仍存在不足,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完善措施,全面加强德育工作,明确小学德育工作方向,健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触动孩子心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整个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伟.对新时期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2),63-64
  [2]张建萍.聆听孩子的声音,感悟孩子的心灵[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4),35
  [3]李化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47-52
  [4]苏艳玲.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168
  [5]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0-11
  作者简介:李钊霞;女,籍贯:广东省化州市;出生年月:1972年2月。本科;一级教师(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多老师关注的课题,笔者就使用新教材的一些体会,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优化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等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英语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60-01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记叙文是看似简单,其实最难写好的文体。尤其高一学生用相似素材、以记“流水账”方式写记叙文的现象相当普遍。高考记叙文又最忌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因此,要写出一篇合格的记叙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手法,还应有独特的视角和以小见大的切入点。  【关键词】高一记叙文 例文 手法 视角 人物形象 故事波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及最高宗旨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致力于构建充分表现民主、平等以及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和学生平时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班主任,已然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维护师生关系的重要实践者,同时也是课改是否能够成功以及实现教育预期目标的主要力量。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初中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从规范教育与德育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以后,对宿舍管理的要求更高、难度加大。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在高校中悄然兴起了借用卫生部门中的“零报告”制度,对学生宿舍管理进行规范管理,更新了管理理念,起到了成效。  【关键词】零报告制度 高校学生 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
期刊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意安排了许多以“学习伙伴”口吻出现的、黄色“小泡泡”圈起的“阅读提示语”,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巧用 提示语 促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82
期刊
【摘要】儒学是我国古代的正统学说,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理念,即使到了今天同样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洒扫应对”是儒家关于教育的主张之一,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也是值得借鉴的重要理论。本文在对“洒扫应对”教育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实施策略。  【关键词】儒学学说 教育理论 洒扫应对 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时对老师来说,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在作文教学时,笔者把它分为两段:低年级和高年级。在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主旨不变,那就是:以鼓励为主,欣赏为主。由浅入深地指导,附上鼓励的话语;指导写作文的三個步骤;并教会学生批改作文。  【关键词】由浅入深 指导 学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09-01  “羊跪乳,鸦反哺”,“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伟大民,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对受到的点滴之恩,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并用实际行动回报。但是当今社会,这样的一种和谐已经慢慢不复存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人心越来越自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精神的东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69-02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第二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读文,理解并学习作者选取三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入学场景”、“学习生活”、“老师教诲”,表达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3.体会叙事与抒情的特点,学习作者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02-02  一、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放在首位。认真上好每一次班队课,结合重大节日、班级的实际、学科的特点等开展丰富的主题班队会,将德育教育如和风细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发生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