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观物思想述评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nhard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邵雍是北宋著名的易学家,他兼综儒道,学际天人,其“观物”思想极具启发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论命题,更是一种修养功夫与人生境界。从观物主体、观物立场与方法、观物对象与目的以及观物之乐的境界四个方面对邵子“观物”的命题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其思想的意蕴价值。
  【关键词】 邵雍;以物观物;儒道兼综;观物之乐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6-0052-03
  邵雍的皇极经世包括《观物篇》《观物外篇》,在他的诗歌总集《尹川击壤集》中更有《觀物吟》《触观物》等,可见“观物”在邵雍思想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邵雍观物的思想意蕴,探讨其价值内涵,以作今学之借鉴。
  一、至物者人,至人者圣
  首先言观物,则必有一观物主体,而这个主体便是人。在邵雍看来,人是万物之灵,其“备乎万物之性”“能用万类”,是宇宙万物中至灵的存在。天有阴阳之分,地有刚柔之别,阴阳刚柔统摄天地万物,并通过阴阳刚柔的划分来体现人的灵贵。“夫分阴分阳、分柔分刚者,天地万物之谓也。备天地万物者,人之谓也。” ①一方面,人与万物是同一的,人也是物。而天、地、人、物都统一于道,这道就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普遍性规律。“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其于由道一也。” ②另一方面,人又高于物,因为人“至灵”,具备天地万物阴阳刚柔的特性。邵雍由此对人进行了独到的解释:“‘岂不知阳一而阴二乎?天地尚由是道而生,况其人与物乎?人者,物之至灵者也。物之灵未若人之灵,尚由是道而生,又况人灵于物者乎?’是知人亦物也,以其至灵,故特谓之人也。” ③
  人何以能灵于万物?邵雍解释说:“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耳目鼻口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 ④人可以通过感官来认识客观世界,强调了人感官的特殊性。以声色气味为万物之体,耳目鼻口为万人之用。这里的体用关系需稍做解释,邵雍的“体”具有有形、不变的特点,而相对的“用”则是无形、可变的。“体”有形体之义,既可指事物可见、不变的外形,又可指构成事物的不可见且不变的内在本质。“用”可表示作用,既可指自然的无形变化,又可指向人心之用。他说:“用也者,心也。体也者,迹也。” ⑤质言之,体是不变的,用是可变的,二者的关系正如张行成所说,“先天者,因用生体……后天者,因体生用”。⑥在关系范畴下的体用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故曰:“体无定用,用无定体”体现了其辩证性的思想。邵雍谓能以万人之用收万物之体,这是从体用的角度解释了人感官的重要性,以此说明人之灵贵。
  在确定了人之灵后,邵雍又进一步肯定了圣人的崇高性。他说:“然则人亦物也,圣亦人也。有一物之物,有十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万物之物,有亿物之物,有兆物之物。为兆物之物,岂非人乎?有一人之人,有十人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有亿人之人,有兆人之人。为兆人之人,岂非圣乎?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得谓之物之物也,人之至者始得谓之人之人也。” ⑦他以“兆物之物”为人,“兆人之人”为圣,一方面肯定了人亦是物、圣亦是人的本质,物、人、圣本是同源,均依道而生。另一方面,在境界层次上物、人与圣又相互区别。人是物之物,物之至者为人,圣人是人之人,人之至者为圣,可谓人灵于物,圣灵于人。
  而圣人又何以能灵于万物?邵雍认为,作为观物主体,圣人除了具备人的感官觉识之外,还有四点常人所不及之处。其一,推廓思维,合一衍万。圣人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能从个别推廓至一般。“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 ⑧其二,实践创造,天人合一。圣人能体悟天道,言于义理,实践创造,实现天人合德,顺应天理而行。“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功,身代天事者焉。” ⑨其三,通晓事理,顺应自然。圣人上能顺应天时,下可依附地理,中能体物之情,明达人事。“又谓其能以上顺天时,下应地理,中徇物情,通尽人事者焉。” ⑩其四,博古通今,继往开来。圣人具有高度的理性思维能力,可穷究古今之变,推天道以明人事。“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时事者焉。” ?
  二、以物观物,因物无我
  确立了观物主体后,邵雍提出了“以物观物”的认识方法,这也是他观物思想的基本立场。所谓“观物”,既可以是观察认识自然事物,又是一种对整个宇宙的体悟与觉识。在邵雍看来,不同的观物途径会引向不同的观物境界,他首先对“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两种认识做了区分:“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在他看来,“以物观物”是依照事物本性认识事物,是对“性”的客观呈现,这里的“性”即天理,这是邵雍对老庄思想的吸收。“以我观物”则是按照主观意愿认识事物,是“情”的体现。他将性与情相对立,认为性公正光明,而有情则有蔽,会使人产生偏私之见,从而影响对事物之理的客观认识。他认为不“以我观物”则能“以物观物”,反对“任我”而提倡“因物”,“任我”是从主观态度出发,“因物”则从客观实际出发,顺应事物,也就是无我。他说:“不我物则能物物。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
  邵雍将观物分为三个层次,即观之以目、观之以心、观之以理。“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 ?观之以目是感官直觉地对事物的呈现,认识事物之形;观之以心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认识事物之情;观之以理是基于一定精神境界观照事物本质,认识事物之性。其中观之以理是最高的层次,如果观之以目、观之以心归为以我观物,那么观之以理则是对以物观物最契合的解释。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思想,邵雍提出了“反观”的工夫论。他以鉴与水为喻解释“反观”的概念:“夫鉴之所以能为明者,谓其能不隐万物之形也。虽然鉴之能不隐万物之形,未若水之能一万物之形也。虽然水之能一万物之形,又未若圣人之能一万物之情也。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  ?他认为“反观”就如同镜子与水一样是对万物的反映,但又不止于此。铜镜可以照见万物的轮廓,但不如水能清晰映出万物的形状,水虽然映出万物的外形,却不比圣人的心境可以观照万物之情,此情并不夹任何的主观情感,因为圣人能“反观”,能做到真正的无我,齐我与万物而为一。“反观”就是不以我观物,也就是以物观物,能做到以物观物的人,就达到了“无我”的境地,物即是我,我即是物,“易地而处,则无我也。” ?
  三、纵观天地,穷理尽性
  厘清了观物主体与工夫,接下来便是要对观的对象与目的有清晰的认识。须知邵雍所观的并非仅限于一草一木,一言一行,而是囊括了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其子邵伯温在《皇极经世系述》中说:“有物之大,莫若天地。然则天地安从生?道生天地,而太极者,道之全体也。” ?太极是道的全体,道生天地,而天地是至大之物,故要体道则须观物。邵雍在《触观物》中写道:“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 ?因为“万物备吾身”,所以吾身可以观见万物之理。他说:“以天地生万物, 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 ,则天地亦万物也。” ?由此可见,道涵盖了天地万物,是世界的本源。
  邵雍十分推崇《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一命题,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此三知者,天下之真知也。” ?天下万物都有其理、性与命,理是物之理,性是天之性,命是处理性的,道是万物之本,统摄了理、性、命三者,这三者又与物相即不离,因此邵雍观物的目的便是要穷理尽性知命。他说:“理穷而后知性,性尽而后知命。‘命’知而后‘知’至。……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 ?
  正因如此,邵雍十分重视为学之道。他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为学的目标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穷究物理之学,以至性命之学,融贯天道人道、物理人情。但为学亦要讲究章法,他认为:“凡人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 ?“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物理之学既有所不通,不可以强通。强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入于术矣。” ?一方面承认为学可以有自主张,否则就会人云亦云,此心便也失去了明辨是非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不可“自主张太过”“强通”,那样将陷入“有我”的困境中,使自己被私心成见所蒙蔽,无法洞彻物理。針对这些为学的弊病,他对孔子的“绝四”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合而言之则一,分而言之则二;合而言之则二,分而言之则四。始于有意,成于有我;有意然后有必,必生于意;有固然后有我,我生于固。意有心,‘必先期’。固不化,我有己也。” ?孔子主张在认识过程中要杜绝四种弊病,“意”为臆想,“必”为独断,“固”为固执,“我”为偏见。在邵雍看来“合而言之则一”是说四者本是同源,都是由“任我”的主观弊病演化而来。“分而言之则二”是说独断出于臆想,偏见出于固执。“分而言之则四”是说臆想必然产生独断,而固执也必然会导致偏见。可知若要绝此四者,就要先绝“意”绝“固”,若要绝“意”绝“固”,就要达到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
  四、观物之乐,顺天知命
  邵雍的观物之乐是对个体生命的安顿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超越。邵雍早年以儒立身,学习性命之学,后师从李之才学习道家物理之学,因此他的思想容兼儒道,他为自己的住处取名“安乐窝”,人称“安乐先生”,他的“乐”体现的是一种儒道兼综的精神境界。“予自壮岁业于儒术,谓人世之乐何尝有万之一二,而谓名教之乐固有万万焉。况观物之乐复有万万者焉。” ?邵雍把人生境界分为三个层次:人世之乐、名教之乐、观物之乐。人世之乐是人的自然需求得到满足之乐;名教之乐是道德需求得到满足之乐;而观物之乐是最高的层次,是“把人提高到宇宙意识的高度” ?的一种“天理真乐”。
  他观物之乐中的儒家情怀表现在为学之乐与安贫乐道的处事态度上。就前者看来,邵雍认为只有达到学至于乐的程度,才算作是真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人事之理,而能做到常人所达不到之事的就是圣人了。他说:“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也。” ?又在《劝学说》中写道:“仲尼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知为善之乐无大于学。夫学也者,学为人之事也,为人不能为之事则始可谓之人之人也。” ?就后者而言,邵雍一生未仕,家境贫寒,却有儒家“孔颜乐处”之精神,安贫于道,乐天知命。“林下居虽陋”他却能看到“壶中花正开” ?,他说“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 ?,无怪乎朱熹亦赞其有“曾点气象”。
  邵雍观物之乐中的道家精神则体现在避世出尘与无我之境中。以前者观之,他隐居安乐窝,日与诗书香酒为伴,闲适雅趣,乐似神仙。他在《击壤吟》中写道:“人言别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传。若俟灵丹须九转,必求朱顶更千年。常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 ?以“洞中仙”自称,于世外逍遥安乐,正如他所说:“不必奇功盖天下,闲居之乐自无穷。” ?后者,道家的“无我之境”与其以物观物之说有着相似之处,他举了庄子濠上观鱼之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此尽己之性能尽物之性也。非鱼则然,天下之物皆然。若庄子者,可谓善通物矣。” ?庄子以无我之心观物,庄子即是鱼,鱼便是庄子,故而可通晓鱼之乐,从“无我”的精神境界中觉解出物之本性,这正是“观物”的本质所在。   五、小结
  邵雍的观物思想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
  其一,他肯定人的作用。邵雍以物观物,并不是否定认识主体。道家以无我观物,将自我消解于万物之中,齐万物与我为一体,而邵雍的“无我”是将人提高到宇宙的高度俯瞰天地万物,是精神境界的升华。所谓“推天道以明人事”,又说“道不虚行只在人”其观物的落脚点始终在人身上。
  其二,他的“以物观物”是对佛教“山河大地皆是假象”之说的质疑,他认为佛教舍弃君臣父子之道,是违背了自然之理,这对当时的儒学复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其三,他提出“观物”之说,将儒道统摄于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道家则注重人的自然属性,邵雍所谓“观物”涵盖了自然与社会,融合了道家的物理之学与儒家的性命之学。既是观外物,又是观自身;既是对自然万物的理性认识,又是对自我道德的反观自省;既推崇人的理性思维,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他说“老子知《易》之体者也”又说,“知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以道为体,儒为用。朱熹批评他是“体用自分作两截”殊不知他正是从体用的角度将儒道合而为一。
  其四,他的观物之乐起到安顿生命的作用,体现了超越的精神境界。他认为“懂得宇宙演变的规律,便能从情欲的牵累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高尚的乐趣。”?认识到天地规律,就能不为情欲所累,从而体验到“观物之乐”。
  总而言之,邵雍的观物思想是一种崇尚理性的认识论;是格物穷理、反观自省的工夫;更是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从观物的视域,以一心之“诚”贯彻天人,最终乐“万物之自得”。
  注释:
  ①-?,?-?(宋)邵雍著,郭彧点校:《邵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余敦康著,《汉宋易学解读》,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08頁。
  ?朱伯崑著,《易学哲学史》,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页。
  参考文献:
  [1](宋)邵雍著,郭彧点校.邵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宋)邵雍著,卫绍生校注.皇极经世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7.
  [5]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唐明邦.邵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李振纲.老庄易“三玄”浅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程志华.中国儒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王竞芬.天人统一于一心——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哲学[J].孔子研究,2000,(6).
  [10]程刚.“观物之乐”与“天地境界”——邵雍三“乐”与冯友兰四“境界”之比较[J].中国文化研究,2008.
  [11]宋锡同.推天道以明人事——邵雍先天易学旨趣[J].周易研究,2011,02.
  [12]陈睿超.论邵雍先天易学哲学的体用观念[J].哲学动态,2018,6.
  [13]宋锡同.从“观物”到“安乐”邵雍的修身处世之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5).
  [14]张其成.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J].孔子研究,2001,3.
  [15]方旭东.邵雍“观物”说的定位——由朱子的批评而思[J].湖南大学学报,2012,26(6).
其他文献
【摘要】 模糊语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将近40年之久,前20多年间曾有过一些回顾和总结,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反思,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近几年国内关于模糊语的研究,虽然数量多,但是却过于集中,涉及面不广,应用性不强。有鉴于此,将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以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差异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旨在引起跨文化交际者和跨文化学习者
期刊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草编的市场空间在逐渐压缩。草编工艺的品牌化视觉推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必要性已愈加凸显。为进一步探讨非遗草编的品牌化视觉推广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方式,运用调查法,对草编工艺的现状及困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品牌化视觉推广的方式有:品牌化视觉设计、参与式非遗交互技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草编;品牌化视觉推广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尼采哲学在俄国的传播,以及俄国象征派对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和“音乐精神”的接受。  【关键词】 尼采;象征主义;音乐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6-0023-02  一、尼采哲學在俄国的传播与接受  尼采哲学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开始于19世纪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传
期刊
【摘要】 刘正维教授所撰写的《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一书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板块。我国地域幅员辽阔,这使得不同的地域板块不论是自然特征还是人文特性都着自己的典型特点和形态特征。电影《骆驼客》全片演员地地道道的西北方言与电影配乐“花儿”相互映衬,把西北地区的地态、史态,青、陕、甘、新四个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心态都在独特的语态和乐态地表现出来,在全片中得到清晰可见。这部电影这不仅仅促进
期刊
【摘要】 《八佰》是今年疫情后第一部上映的战争题材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华语战争片之一。影片尤其注重对人物的塑造,导演以群像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八佰”壮士为了守护祖国慷慨赴死的悲壮场面。当中华民族存亡为难之际,人民都会团聚起来,英雄会站出来。正规军,杂牌军,乃至每一个中华民众都会站出来。正规军与杂牌军之间的相互成长是本片的一大看点,巧妙的人物关系更是支撑起战争片相对薄弱的文戏部分。租界民众是
期刊
【摘要】 在传统的器乐教学中,学生个人练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练习时没有办法得到教师的指导,所得到的即时反馈有限,因此练习效果也难以保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复杂的钢琴练习任务转化为通关游戏,使学生佩戴头戴显示器在视觉上监控自己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琴兴趣与动机,使他们从练琴中获得游戏的乐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和演奏技巧。本文立足于虚拟现实工具发展的实际情况
期刊
【摘要】 中国画的简称是国画,是中国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中国画的创作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国特色的审美。中国画蕴含的线条美、意境美、笔墨美、诗意美、空间美等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借鉴。文章先分析中国画蕴含的美学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之后探讨中国画的美学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画;当代艺术设计;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J212
期刊
【摘要】 张库大道以特有的方式记载了古商道的辉煌与成就,不仅展现了我国北方茶叶之路对于沿线文化、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文化和艺术传播的使者。在漫漫征程中,行走于张库大道的各地商人,将故土的歌、家乡的曲,进行艺术融合,在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下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所以,康保二人台的形成与张库大道有着深厚渊源和文化关联。在本文的研究中,从张库大道的形成与二人台艺术的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度剖析,探寻张库大
期刊
【摘要】 写作在18世纪的笛福与曹雪芹在各自的作品中留下了对东方与西方“他者”(the Other)想象的成分,其中,器物是一大重要的书写媒介。笛福的中国书写一经问世,即背叛当时主流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西方的想象性书写,不仅在古典小说书写路径上有所转向,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对西方的主动认知。本文在其书写差异及其转向中“求同存异”,为中西文化的当代对话注入新的动力环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由于融媒体具有内容兼容、资源互通等一系列优势,同时又融合了不同种类的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拥有巨大的价值和优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融媒体环境加强博物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出发,从多角度探究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融媒体;博物馆;宣传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