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外阅读交流,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加强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的指导推进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学生课外阅读,2019年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中,语文学科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各设置两个问题,以了解全省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
  学生问卷上呈现的是第70题“老师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第71题“老师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教师问卷为第103题“我会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第104题“我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介绍他(她)们读的课外书”。其中学生问卷的第71题和教师问卷的第104题是同一个问题。
  通过对这次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及与学生语文学科学业测试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1. 教师对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学生问卷第70题内容为“老师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常常和总是”的占比为83%,只有9%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或很少”要求学生安排时间读课外书。全省各大市中,选择“常常和总是”的比例最多为92%,最少比例为77%,选择“没有或很少”的比例最多为13%,最少为4%。应该说,各市之间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教师问卷中第103题调查了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的情况。数据统计表明,全省教师中“总是或常常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的比例占到了92%,最高的市达97%,最少也有88%,这说明教师普遍重视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以上数据表明,江苏大多数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已成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常态。
  2. 教师对推进课外阅读交流的指导。推进课外阅读需要教师持续跟进关注,不断鼓励与指导。教师问卷第104题就教师推进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要求回答“我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介绍他(她)们读的课外书”的情况。
  数据表明,76%的教师表达自己“总是或常常”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读的课外书,还有20%的教师表示“有时让学生介绍”,只有4%的教师承认自己“很少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读的课外书,这说明大多数教师认同这一行为是教师应该做的,认识到“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读的课外书”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与教师推荐课外书这一行为相比,显然推进学生阅读交流要弱很多。
  如果我们再对照学生问卷来看这一指标,差异则更明显。全省有67%的学生认为老师“常常”安排学生交流自己所读课外书,有21%的学生则认为教师“从不或很少”安排。各市学生选择“常常与总是”选项的在60%-76%之间,其中有4个市比例达90%以上;13个市中,学生选择教师“从不或很少”的在15%-29%之间,其中有5个大市的数据在20%以下。数据表明,全省各市教师在推进课外阅读上有着一定的差距。
  我们再直观地比较学生与教师问卷中对同一问题(教师问卷第104题与学生问卷第71题)的回答,则能发现没有教师说自己“从不”安排学生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却有12%的学生反映教师“从不”安排;即使加上“很少”这一选项,也有21%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或从不”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课外书,这个数据比教师反映的数据大了整整5倍还多。这表明,全省至少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教师虽然认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依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行为之中。
  二、教师重视并有效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业水平
  为研究推进课外阅读有效路径,我们在全省随机抽取了选用综合卷(S卷)且成绩排位于前、中、后不同区域的部分学校,对比分析了这些学校的调查数据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1. 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数据统计显示,成绩排在前8的学校,最低的也有70%的学生选择“教师常常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课外书”,成绩排在中间的8所学校,数据也主要分布在中间区域。数据表明,学生的成绩与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交流这一教学行为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总体上看,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表现比较突出的学校普遍重视课外阅读交流,而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的学校学业成绩总体上较弱。
  2. 重视推进课外阅读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词语积累与运用的水平。有不少地区都做过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的调查,得出的结论都少不了“作业多,学生没有时间开展课外阅读”这一项内容。这是因为教师虽然相信读书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但更相信书面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所以过多的作业以及订正作业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但是,众所周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词语必须在情境中获得理解,在更丰富的或不断重复的情境中形成积累,学会运用。这里所说的情境一般指两种形式,一是生活情境,二是阅读情境。生活情境固然鲜活,但毕竟受生活体验范围局限,因此,唯有阅读才能真正走进词语积累的广阔空间和获得更为丰富的情境体验。这种情境体验是绝不可能靠机械的抄写、选择、填空的作业形式获得的。从本次测评数据中发现,学生在词语理解与运用得分率与“老师常常或总是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老师常常或总是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和学生的词语积累与运用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例如:C4SO091题
  这道题考查学生词语理解的水平。考查目标词“端详”应该是学生在考试前刚学过的词语,课文有“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的情境。选项“安详”与“端详”在形式上有一个共用字,但意思完全不同;“考察、窥探、打量”都有“端详”中“看”的意思,但适用情境是完全不同的,且这三个词都是常用词,会出现在各类文章中,特别是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中。
  在抽樣的24所学校中,本题得分率呈现出阅读推进交流与学生词语理解能力的关系—“常常推进阅读交流”占比达75%以上的学校共有8所,这8所学校在本项平均得分率为86.4%;而“常常推进阅读交流”占比低于60%的8所学校本题的平均得分率为54.6%。有些学校本题得分率低得惊人,甚至有3所学校在40%以下。如此低的词语理解水平阅读肯定很难进行。如此推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1-4年级基本没达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的量。这个数据也提醒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重视课外阅读的落实,这将有力推动学生词语积累与运用能力。   3. 落实课外阅读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统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提出阅读“三位一体”主张,即精读、自读、课外阅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课外阅读本就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导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有效推进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
  本次测评数据表明,“老师常常或总是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老师常常或总是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和学生的阅读成绩呈正相关,证明了教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以阅读C4SO231题为例,这是考查学生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读懂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本题为选择题,4个选项中,D选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了文章第14自然段的意思。题目呈现如下:
  文章第14自然段主要讲人们幫助小男孩并不是因为他的可怜,而是感动于他有“一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文中14自然段第一句话是“看着他瘦弱的背影,大家陷入了沉思”,如果阅读理解时不会联系上下文,则很可能选取答案“人们可怜男孩”,从而选择错误。而具备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则会依据前文小男孩的语言“要是我们家有一只蟋蟀,我妈妈的烦恼或许会少些”来判断人们是被孩子感动。同样,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能从这一段中读出老板娘被男孩感动,而且可以从“大家、雅克”等关键词中明确D选项全面准确地表达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在抽样的24所学校中,本题得分率与教师“常常或总是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所读课外书”的关系里,我们可以看到推进课外阅读交流与学生思维能力、阅读成绩呈正相关发展趋势。
  4. 落实课外阅读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丰富体验有助于习作的构思想象,本次学测数据再次证明这一结论。在材料选择中,选择教师“常常或总是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所读课外书”占比在75%以上的8所学校总得分率是82.3%,而占比在60%以下的8所学校总得分率占比为78.3%。在组织材料这一选项中,前8所学校总得分率73.5%,后8所学校总得分率为67.2%。差距均非常明显。
  大量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在抽样的24所学校中,从本题得分率与教师“常常或总是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介绍所读课外书”的关系里,我们看到习作表达能力与课外阅读交流呈正相关发展趋势。
  三、真正落实课外阅读有效交流,努力推进课外阅读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教师推进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呈正相关的,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向学生推荐书目,对学生阅读整本书提出具体要求,以及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本次学测的问卷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设计的。其中学生问卷第70题“老师要求我们安排时间读课外书”指向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师问卷第103题“我会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指向教师推荐阅读;学生问卷第71题和教师问卷第104题指向同一个问题,即是否“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介绍他们所读的课外书”是属于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由学生向学生推荐书、教师针对学生个性进行阅读指导的策略,一举多得,是指导和推进课外阅读的简单高效的途径和手段。基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建议:
  1. 要继续提升教师对推动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宣传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全面素养及语文学业成绩的有效性,明确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宣传中,要用数据、事实说话,让教师充分理解统编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编写思路的依据,认识到过多的单一机械的书面作业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努力使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2. 引导教师开展阅读,提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教师引导儿童阅读,需要点燃教师对阅读和推广阅读的兴趣。
  首先要鼓励教师成为阅读者。200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艾登·钱伯斯认为:“推进儿童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各地各校可以组织教师读书会、儿童阅读演讲、给孩子开书单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更多地关注、了解、阅读儿童读物。
  其次,要发挥阅读领航教师的作用。在一线,有不少教师对推广儿童阅读有着满腔热情,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借助他们的热情与智慧,形成影响力。可以让他们现场展示班级读书会,也可以请他们介绍成功经验,这样既是对这部分教师的尊重与鼓励,也是对广大教师的召唤与引领。
  3. 推广有效的组织课外阅读交流的方法。课外阅读交流的时间可以是灵活的。可以排进课表,每周1-2节课;可以是微型课,比如每天课前5-10分钟;也可以每周2-3次的早读或午读时间等,重要的是要安排专门时间,有时间的保证才有进行持续交流的可能。
  课外阅读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班级读书会可以是共读书目的阅读交流,更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读的课外书。课外书的交流,可以是口头的,进行演讲、辩论,或者讲书里的故事;可以是书面的,读后感、思维导图展示、PPT展示、专题手抄报展览;还可以表演,如读者剧场、书中特点道具制作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唤起儿童读书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交流的形态虽然多样,但在班级中的最简单直接的口头交流应成为常态,操作简单更可能持久。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程《“让学引思”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编号2017JK12-L2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中原有若干统计图表,因印刷条件和杂志篇幅所限而略去]
  (苪琼,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江苏省小语会副秘书长)
其他文献
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学  1. 作者围绕“陀螺”,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在作者高洪波的童年里,陀螺带给他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2. (出示:毫无怨言、奋勇搏斗、重整旗鼓、摇头晃脑)这四个词语是描写陀螺的。原本是形容人的状态、品质,课文中用来形容陀螺,写出了陀螺的韧劲和英勇。(出示:不甘人后、得心应手、一显身手、兴致勃勃)这几
期刊
一、一份研究报告的数据引起的“警戒”  《报刊文摘》中一篇短文《讲话者诫》跃入眼帘。一看文题,脑子里顿生一疑团:“讲话,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有什么可戒的?”短文开头写道:“有一份研究报告称:当别人讲话时,听的人大约有30%的时间在走神。”看到这个研究报告的数据,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们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台下的学生专心听讲的情况如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吗?有没有“
期刊
要使学生主动、愉悦、迅捷地获得发展,就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帮助呢?笔者在二下《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中,把学习内容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使他们亲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的过程,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一、“活动+体验”,激发理智兴趣  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世界的。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学词,让词语教学打动童心?教师须要打开知识和生活的大门,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肢体等多种感官来
期刊
【案例背景】  有一次考卷作文题目为《课间十分钟》,这个离孩子生活特别贴近的主题,写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四年级的学生有的无素材可写,有的胡编乱造,有的写不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针对以上问题,我特意利用一节课讲评考卷作文:《课间十分钟》。  【案例描述】  【实录一】 感受生活,挖掘素材  师:这次考试作文题目是《课间十分钟》,这么贴近生活,可是同学们写得精彩的却不是很多。同学们的课间是怎样度过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基于这一套语文教科书在编写结构上的明显变化,提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这一核心概念,即一条线为人文内容主题,另一条线为语文素养主题,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笔者最关心的作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如何才能实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呢?笔者想结合五上第七
期刊
旅行登山,我往往在山脚时幻想山顶的风光,匆匆向上攀爬;及至登顶,虽美景在前,却早已气喘如牛,无心赏玩了。每逢此时,我都感慨沈三白“名胜所在,贵乎心得”的智慧与潇洒。想他文章之妙,也源于此。  三白其文之妙首先源于他在用心生活,因而能留心观察生活。《闲情记趣》一节,沈三白自叙幼年喜欢观察细小的事物,常常有“物外之趣”。而这“物外之趣”是儿童的视角才能“看见”的:唯有小孩子的身材,才能俯身台前,看见土
期刊
《长相思》是五上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古诗词三首》中的前两首诗《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能落实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长相思》并不明显,但是它契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焦渭贤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定位精准。通过对比,让学生领悟诗与词的不同,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诗境词意,抓住富有画面感的词语感受作
期刊
一、听写词语,回顾教材,唤醒学生的阅读积累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多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好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积累下来,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从中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系,为学生习作提供“有米之炊”。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简单地堆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创造
期刊
一、复习导入,感受提出问题式批注  1. 复习词语。本课中的词语有:  摸牛肚 捶牛背 握住 摔酒瓶 掐住  欺负 胳膊 拳头 屁股 脖子  无所谓 助威 平白 恐怖 无缘无故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啪啪啪 吭吭  (1) 指名读词语,提示每组词的注意点。  (2) 出示文中带有“吭吭”的四处语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练读“吭吭”,体会鹅的情绪变化。  【专家点评】周老师从“认识动词、注意轻声、难理解的
期刊
经常听低年级教师说为孩子写不出作文发愁,不知您想過没有,写作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就像孩子生下来会哭,饿了会吃一样,孩子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身体各关节逐渐灵活自如,尤其小手可以握起东西了,他会不自觉地拿起蜡笔、粉笔,甚至小棍儿,在墙上、桌子上、地上,甚至自己的皮肤上写写画画,可别小看这一行为,这是孩子除了口语表达之外开始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宣泄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了,这其实就是写作的开端。  当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