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著有成效的能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向 更好方向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程改革 “人”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93-02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 模块化”(简称“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主 要内容,而且各中职学校也在以此为主导思想进行了许多的教学 研究与实践,效果究竟如何?从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就业情况可窥见一斑: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很低,毕业生进企 业后能坚持下去的很少,企业老板对中职毕业生青睐程度不高, 毕业生进企业长期处于操作工等现状。
一、我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情况
计算机专业,是宿迁市职业学校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基本 上都是学校的招牌专业和长线专业。开设的专门化方向主要集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应用、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从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来看,课程的设置与用人单 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极不合理。也正因为在这种传统的教与学思 想的约束下,导致了一些情况的出现。
1.过多的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严 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学生,一学期下来,感 觉什么也学不会,造成流生非常严重。
3.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他们不想接触新事 物、创新意识淡薄、没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等,这些不良现象 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和实施的进度。
二、我校计算机专业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
我校是宿迁市职业教育老大哥,目前在校生达 6000 多人, 其中中职生有 3500 多人,这在整个宿迁市职业学校中规模也是 较大的。学校分成七大系八大部门,电子信息工程系便是我校的 第二大系,在校生达 1000 多人,其中计算机专业 700 多人。
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方面,本系不断地大胆尝试、大胆改 革、大胆创新。
1.教师思想的改革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思想的改革,是所有课程改革 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尺度和 方法。我们在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革时,利用了诸如专题研讨、 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优课评比、示范课观摩等形式从正面引导、 各种激励措施并举。
2.对学生教育的改革
由于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纪律、自我约束力等方面较差,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注重穿插在这方面的教育,做人要比做学问 重要,原先的“教书育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该“育人” 比“教书”更重要。
3.新生入校时专业方向选择改革
一般来讲,刚入校的新生,没有什么专业方向的概念,所选 择的专业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样很容易因个人爱好和特长与专业 方向不对口而失去信心。为此,我们积极地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 向。在第一学期所有计算机专业班级开设了同样的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要先开,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专业方向感,找 到与自己爱好的结合点,第二学期进行正式地分专业建班,并开 设不同方向的专业基础课。
4.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教学计划方面,我们舍弃了那些实际教学达不到目标的课 程,舍弃现在或是将来不会直接用到的内容,努力与市场对人才 培养规格需求保持同步,不断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引入主流的、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删除了原教学计划中的《计算机组成 原理》、《数据结构》等专业理论性强、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 位关系不大的课程,而增加了《数据库 Access2003》、《文字录入》 等应用型课程。
5.文化基础课的改革
在众多的中职学校里,都开设公共文化课,这些课程的开设 是很有必要的,但往往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所以,在 教科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我们都有相应的要求:所有文化 课,不允许教师就一本书背课,要将培养学生的素养、综合素质 等方面通过教师对知识的整合融入到教学中。
6.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章节进行了 增删,同时调整部分课程章节的教学次序。比如,在《网页制作》 课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大量的程序编写给学生 带来的畏难情绪和畏惧感而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所以将部分 涉及到脚本语言编写程序部分压缩,而增加了网页美工及设计部 分的内容。
7.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 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协作者。我们通过借助专家讲座、各种观摩课、评教评学等手段,转变教师的观念和统一思想,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 的教育手段。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一直是我们的重头戏,我们 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每节课均以任务驱动式的 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8.实践性环节的改革
在实践性环节上,我们在原有计划课时的基础上,考虑到 不同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就业的关系程度作了适当的调整,平均 实践课时超过了该门课程的 50%以上。而且在实践的形式上我 们也做了大胆的改革,采取了过程式实践和集中式实践相结合 的方式。以前是将每门课程的实践课穿插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现在,我们除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实践课以外,还在每 学期结束前针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了集训制,让学生 在集训中得到了系列性的完整锻炼,从而巩固了该门课程的理 论和技能上的知识。
9.考核形式及考证的改革
我们在考试形式上率先进行了大胆地改革。第一学期尝试着 对《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Flash 动画设计》三门课程进 行了无纸化考试,考试形式采用了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题库抽签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终每门 课程成绩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20%+平时 考勤及表现*20%+终结性无纸化考试成绩*60%。
在考证方面,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考核,通过后由宿迁市 职业技能鉴定所颁发相应的证书,最后再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认证 考试,要求学生必须“多证”毕业。
10.课程建设的改革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根据所开课程的覆盖面、课程的实用性 等方面初步尝试对几门长线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是《计算机网 络》、《计算机基础》、《数据库 Access2003》、《平面设计》等多门 课程建设成项目课程,并分别选定了相应的有一定研发能力、教 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通过制定一系列详细 的、可行的实施性进度计划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我们也将会以 这几门项目课程为样板工程,以开发组成员为依托,通过申请、 审核、审批地形式大力推进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主编.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 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6
2 张 力主编. 2006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程改革 “人”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93-02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 模块化”(简称“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目前教育研究的主 要内容,而且各中职学校也在以此为主导思想进行了许多的教学 研究与实践,效果究竟如何?从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就业情况可窥见一斑: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很低,毕业生进企 业后能坚持下去的很少,企业老板对中职毕业生青睐程度不高, 毕业生进企业长期处于操作工等现状。
一、我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情况
计算机专业,是宿迁市职业学校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基本 上都是学校的招牌专业和长线专业。开设的专门化方向主要集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应用、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从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来看,课程的设置与用人单 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极不合理。也正因为在这种传统的教与学思 想的约束下,导致了一些情况的出现。
1.过多的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严 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学生,一学期下来,感 觉什么也学不会,造成流生非常严重。
3.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他们不想接触新事 物、创新意识淡薄、没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等,这些不良现象 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和实施的进度。
二、我校计算机专业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
我校是宿迁市职业教育老大哥,目前在校生达 6000 多人, 其中中职生有 3500 多人,这在整个宿迁市职业学校中规模也是 较大的。学校分成七大系八大部门,电子信息工程系便是我校的 第二大系,在校生达 1000 多人,其中计算机专业 700 多人。
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方面,本系不断地大胆尝试、大胆改 革、大胆创新。
1.教师思想的改革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思想的改革,是所有课程改革 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尺度和 方法。我们在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革时,利用了诸如专题研讨、 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优课评比、示范课观摩等形式从正面引导、 各种激励措施并举。
2.对学生教育的改革
由于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纪律、自我约束力等方面较差,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注重穿插在这方面的教育,做人要比做学问 重要,原先的“教书育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该“育人” 比“教书”更重要。
3.新生入校时专业方向选择改革
一般来讲,刚入校的新生,没有什么专业方向的概念,所选 择的专业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样很容易因个人爱好和特长与专业 方向不对口而失去信心。为此,我们积极地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 向。在第一学期所有计算机专业班级开设了同样的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要先开,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专业方向感,找 到与自己爱好的结合点,第二学期进行正式地分专业建班,并开 设不同方向的专业基础课。
4.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教学计划方面,我们舍弃了那些实际教学达不到目标的课 程,舍弃现在或是将来不会直接用到的内容,努力与市场对人才 培养规格需求保持同步,不断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引入主流的、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删除了原教学计划中的《计算机组成 原理》、《数据结构》等专业理论性强、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 位关系不大的课程,而增加了《数据库 Access2003》、《文字录入》 等应用型课程。
5.文化基础课的改革
在众多的中职学校里,都开设公共文化课,这些课程的开设 是很有必要的,但往往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所以,在 教科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我们都有相应的要求:所有文化 课,不允许教师就一本书背课,要将培养学生的素养、综合素质 等方面通过教师对知识的整合融入到教学中。
6.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章节进行了 增删,同时调整部分课程章节的教学次序。比如,在《网页制作》 课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大量的程序编写给学生 带来的畏难情绪和畏惧感而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所以将部分 涉及到脚本语言编写程序部分压缩,而增加了网页美工及设计部 分的内容。
7.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 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协作者。我们通过借助专家讲座、各种观摩课、评教评学等手段,转变教师的观念和统一思想,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 的教育手段。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一直是我们的重头戏,我们 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每节课均以任务驱动式的 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8.实践性环节的改革
在实践性环节上,我们在原有计划课时的基础上,考虑到 不同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就业的关系程度作了适当的调整,平均 实践课时超过了该门课程的 50%以上。而且在实践的形式上我 们也做了大胆的改革,采取了过程式实践和集中式实践相结合 的方式。以前是将每门课程的实践课穿插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现在,我们除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实践课以外,还在每 学期结束前针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了集训制,让学生 在集训中得到了系列性的完整锻炼,从而巩固了该门课程的理 论和技能上的知识。
9.考核形式及考证的改革
我们在考试形式上率先进行了大胆地改革。第一学期尝试着 对《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Flash 动画设计》三门课程进 行了无纸化考试,考试形式采用了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题库抽签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终每门 课程成绩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20%+平时 考勤及表现*20%+终结性无纸化考试成绩*60%。
在考证方面,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考核,通过后由宿迁市 职业技能鉴定所颁发相应的证书,最后再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认证 考试,要求学生必须“多证”毕业。
10.课程建设的改革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根据所开课程的覆盖面、课程的实用性 等方面初步尝试对几门长线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是《计算机网 络》、《计算机基础》、《数据库 Access2003》、《平面设计》等多门 课程建设成项目课程,并分别选定了相应的有一定研发能力、教 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通过制定一系列详细 的、可行的实施性进度计划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我们也将会以 这几门项目课程为样板工程,以开发组成员为依托,通过申请、 审核、审批地形式大力推进专业课程项目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主编.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 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6
2 张 力主编. 2006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