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业模式的变化,带来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并逐渐成为最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本文就此从毕业生数量,专业结构,用人机制和体制等六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探寻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毕业生 工作难找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050-02
历史的年轮把我们带进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民办教育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90万人已经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人。这是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意义重大而深远。
然而,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必然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使毕业生走向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众化就业,缓解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本文从政策制度、用人机制和体制、社会综合因素及毕业生个人原因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的改革发展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变。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在高校毕业生中实行的“双向选择”就业政策,还不能完全解决“大众化”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择业观念、父母的期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并未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社会需求没有同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层就业的政策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人才分配不平衡,东南、中西部存在较大差距等,这些综合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业“难”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
1、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1090万人,“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约2500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也是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专业结构问题
社会对各专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脱节,使各专业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一些投入少、上得快的文、经、商、法、管等专业培养规模扩张过快,而有较大需求的工学专业却十分有限,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计算机、管理、法律、会计、英语等专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撰写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价,专业设置趋同最高的英语专业554所高校,占83%,最低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也有356所高校,占53%。这也就增加了同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3、择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数量和需求的地域、领域、方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受传统的就业观念、父母的期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大都愿到条件优越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城市就业,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小型企业、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以我校近三年来医药类本科毕业生为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见表一)。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有704人,占择业总人数的95.5%(不含继续升学的本科毕业生)。
表一:近三年来医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域、单位规模
一方面,从人本理念出发,国家采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扩张了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选人择业的自由度,但引发出人才偏流现象。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人才滞拥,高校毕业生抱怨“现在工作真难找”;另一方面基层和边远地区、民营和中小型企事业人才匮乏,缺医少药,少有人去,甚至多年招不到大学毕业生。取向局限的就业选择模式,使热点更热,甚至有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单位干脆就不就业,选择继续学习来缓解就业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盲目考研热。
从表二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三年来,在我校医药类1819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828名选择了考研、升学(其中有120名推免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6%,由此可见一般。
4、用人机制和体制的变革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制度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由于用人体制、机制由以往的正式人员编制,改为合同制及临时聘用制,使毕业生就业时就不能定位或一次到位,他们在择业时顾虑重重,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就业风险。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作用下,高校毕业生大都希望到有正式编制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去就业,而不愿到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去工作,更不愿到民企、私企去。另外,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准入制度和规定,运作程序滞后,有的甚至要等到学校颁发毕业证后才行录入程序,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按时就业。
5、用人单位门槛垒高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能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也使的用人单位门槛垒高,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反映最为明显的是“学历歧视”,隐性的性别歧视也含其中。原来一些科研单位和大的企事业单位,需求高学历人才,而现在普通的企事业单位也要求高学历人才,抬高了进入的门槛。需求本科生的要求研究生,需求研究生的要求博士生,需求博士生的要求海归博士,使得大多数的毕业生选择了考研、读博的想法。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6、毕业生个人原因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段我们调查了解得知,有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形势和具体情况缺乏准确的了解,维度不清。有的在择业时段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有的盲目自信,追求大而全;有的眼高手低,过于挑三拣四;有的选择目标单一,“矢志不渝”。分析这些现象而带有共性的问题是“自我概念”模糊。因此,在招聘会和就业市场中,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不能适度定位和把握自己,不确定“我是谁,我准备到哪里去,我如何去那里”,一次次的错失良机,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二、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连年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系统部署。各部门、各级政府、各高校积极配合,弥补缺陷,努力工作,扎实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使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受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就业环境,用人机制体制,市场的变化,父母的期望,个人的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大众化”就业,从而缓解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为改革方向,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政策。近几年,在高校毕业生中推行自主择业政策过程中凸显两个问题:一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把眼光瞄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拥挤,工作难找;二是西部、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及基层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易找工作较难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关的“引导、鼓励”性措施和政策,单靠“引导、鼓励”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中央和地方以地方为主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框架。第一,采取指令性安置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就业政策,在给予足够生活保障和优惠政策条件下,每年安置部分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急需的地方去就业。第二,建议国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充实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框架的内容,完善各种政策制度和规定;中西部省份和基层,要有合适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形成西部和基层就业特色及优势,取消限制,提高待遇,把“引导、鼓励”转化为“自愿、吸引”,共同为改变落后贫穷、缩小差距做贡献。第三,中小企业是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空间,建议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规范这些企业的用人制度,强制落实社会保障。第四,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制定一条制度,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用人单位在每年的5月底以前完成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准入程序,与教育系统的要求一致起来,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2、适当调整招生规模
高校培养要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建议国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控制高校的招生规模;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把各高校专业的就业率紧密与招生数量挂钩,并认真实施;严格民办高校的审批,控制现有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按照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8年12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要求,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使得各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承受着就业难的压力。在毕业生供给相对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我们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政治思想、形势政策、国情、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正确择业;防止虚荣、攀比、图安逸、图享受、期望值过高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回报社会,无私奉献,敢于竞争,艰苦创业等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到基层、边远地区、西部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4、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
我们在列举分析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 问题原因过程中已经看出,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工作真难找”的重要因素。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等教育除了存在专业结构性问题外,从另一层面也反应出大学生毕业时在与社会的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客观要求。即,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应设置为必修课,最迟从大二起进行。介绍社会结构、职业类型和职业特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解读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晰大学生应塑造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改革发展,提早做好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教授人职匹配理论,为大学生在择业时段克服迷茫心态打牢基础。通过这一课程设置,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人人知道“我是谁,我准备到哪里去”,个个清楚“我如何去那里”的目的。
5、加强对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提高竞争能力
社会的发展进步,优胜劣汰凸显,人才竞争愈显激烈。各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视,对择业者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调整好专业结构的同时,继续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除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增加学生个人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学会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展知识广度,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必备和必须的,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亦不能代替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锻炼应对社会发展复杂多变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我校推行的“书院制”也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6、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平台
坚持“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以地方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设一条“绿色”通道,把本地区所有需求信息全部公开到就业网上,严格履行招聘程序,倡导公平竞争就业,取消不合理的限制,避免人为设置障碍,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拓展其服务功能。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更新更快的就业及招聘会信息,邀请众多企事业单位来校召开招聘会,给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直接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联手建立网上就业平台,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开通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公布用人单位信息及要求,使毕业生随时都能获取到需求信息,增加选择机会。
7、高校毕业生可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据有关人士调查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后“跳槽”的比率提升,他(她)们在毕业离校后两次以上选择职业和岗位的人数逐年增多。面对社会发展复杂多变和就业难的现实,高校毕业生不妨走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待有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社会的经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后,再谋大的发展。在大社会中寻求理想的职业,把自己的终生发展与职业选择联系起来,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甚至走创业发展之路,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客观分析,这一路径并非科学之举,它是需求双方在初始阶段都付出一定代价为前提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倡导的是高校毕业生也可走创业发展之路。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国家层面要做好宏观调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努力作为,完善政策制度;作为高校需要做大量的教育引导工作和服务;更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实现人才优化配置,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赵瑛,张建民主编.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8
关键词:毕业生 工作难找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050-02
历史的年轮把我们带进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民办教育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90万人已经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人。这是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意义重大而深远。
然而,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必然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使毕业生走向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众化就业,缓解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本文从政策制度、用人机制和体制、社会综合因素及毕业生个人原因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的改革发展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变。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在高校毕业生中实行的“双向选择”就业政策,还不能完全解决“大众化”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择业观念、父母的期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并未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社会需求没有同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层就业的政策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人才分配不平衡,东南、中西部存在较大差距等,这些综合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业“难”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
1、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1090万人,“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约2500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也是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专业结构问题
社会对各专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脱节,使各专业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一些投入少、上得快的文、经、商、法、管等专业培养规模扩张过快,而有较大需求的工学专业却十分有限,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计算机、管理、法律、会计、英语等专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撰写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价,专业设置趋同最高的英语专业554所高校,占83%,最低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也有356所高校,占53%。这也就增加了同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3、择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数量和需求的地域、领域、方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受传统的就业观念、父母的期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大都愿到条件优越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城市就业,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小型企业、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以我校近三年来医药类本科毕业生为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见表一)。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有704人,占择业总人数的95.5%(不含继续升学的本科毕业生)。
表一:近三年来医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域、单位规模
一方面,从人本理念出发,国家采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扩张了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选人择业的自由度,但引发出人才偏流现象。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人才滞拥,高校毕业生抱怨“现在工作真难找”;另一方面基层和边远地区、民营和中小型企事业人才匮乏,缺医少药,少有人去,甚至多年招不到大学毕业生。取向局限的就业选择模式,使热点更热,甚至有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单位干脆就不就业,选择继续学习来缓解就业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盲目考研热。
从表二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三年来,在我校医药类1819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828名选择了考研、升学(其中有120名推免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6%,由此可见一般。
4、用人机制和体制的变革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制度也随着发生了变化。由于用人体制、机制由以往的正式人员编制,改为合同制及临时聘用制,使毕业生就业时就不能定位或一次到位,他们在择业时顾虑重重,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就业风险。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作用下,高校毕业生大都希望到有正式编制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去就业,而不愿到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去工作,更不愿到民企、私企去。另外,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准入制度和规定,运作程序滞后,有的甚至要等到学校颁发毕业证后才行录入程序,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按时就业。
5、用人单位门槛垒高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能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也使的用人单位门槛垒高,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反映最为明显的是“学历歧视”,隐性的性别歧视也含其中。原来一些科研单位和大的企事业单位,需求高学历人才,而现在普通的企事业单位也要求高学历人才,抬高了进入的门槛。需求本科生的要求研究生,需求研究生的要求博士生,需求博士生的要求海归博士,使得大多数的毕业生选择了考研、读博的想法。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6、毕业生个人原因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段我们调查了解得知,有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形势和具体情况缺乏准确的了解,维度不清。有的在择业时段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有的盲目自信,追求大而全;有的眼高手低,过于挑三拣四;有的选择目标单一,“矢志不渝”。分析这些现象而带有共性的问题是“自我概念”模糊。因此,在招聘会和就业市场中,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不能适度定位和把握自己,不确定“我是谁,我准备到哪里去,我如何去那里”,一次次的错失良机,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二、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连年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系统部署。各部门、各级政府、各高校积极配合,弥补缺陷,努力工作,扎实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使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受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就业环境,用人机制体制,市场的变化,父母的期望,个人的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大众化”就业,从而缓解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为改革方向,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政策。近几年,在高校毕业生中推行自主择业政策过程中凸显两个问题:一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把眼光瞄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拥挤,工作难找;二是西部、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及基层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易找工作较难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关的“引导、鼓励”性措施和政策,单靠“引导、鼓励”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中央和地方以地方为主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框架。第一,采取指令性安置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就业政策,在给予足够生活保障和优惠政策条件下,每年安置部分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急需的地方去就业。第二,建议国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充实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框架的内容,完善各种政策制度和规定;中西部省份和基层,要有合适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形成西部和基层就业特色及优势,取消限制,提高待遇,把“引导、鼓励”转化为“自愿、吸引”,共同为改变落后贫穷、缩小差距做贡献。第三,中小企业是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空间,建议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规范这些企业的用人制度,强制落实社会保障。第四,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制定一条制度,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用人单位在每年的5月底以前完成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准入程序,与教育系统的要求一致起来,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2、适当调整招生规模
高校培养要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建议国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当控制高校的招生规模;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把各高校专业的就业率紧密与招生数量挂钩,并认真实施;严格民办高校的审批,控制现有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按照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8年12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要求,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使得各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承受着就业难的压力。在毕业生供给相对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我们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政治思想、形势政策、国情、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正确择业;防止虚荣、攀比、图安逸、图享受、期望值过高等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回报社会,无私奉献,敢于竞争,艰苦创业等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到基层、边远地区、西部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4、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
我们在列举分析高校毕业生“现在工作真难找” 问题原因过程中已经看出,高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工作真难找”的重要因素。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等教育除了存在专业结构性问题外,从另一层面也反应出大学生毕业时在与社会的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客观要求。即,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应设置为必修课,最迟从大二起进行。介绍社会结构、职业类型和职业特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解读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晰大学生应塑造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改革发展,提早做好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教授人职匹配理论,为大学生在择业时段克服迷茫心态打牢基础。通过这一课程设置,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人人知道“我是谁,我准备到哪里去”,个个清楚“我如何去那里”的目的。
5、加强对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提高竞争能力
社会的发展进步,优胜劣汰凸显,人才竞争愈显激烈。各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视,对择业者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调整好专业结构的同时,继续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除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增加学生个人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学会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拓展知识广度,完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必备和必须的,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亦不能代替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锻炼应对社会发展复杂多变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我校推行的“书院制”也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6、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平台
坚持“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以地方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设一条“绿色”通道,把本地区所有需求信息全部公开到就业网上,严格履行招聘程序,倡导公平竞争就业,取消不合理的限制,避免人为设置障碍,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拓展其服务功能。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更新更快的就业及招聘会信息,邀请众多企事业单位来校召开招聘会,给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直接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联手建立网上就业平台,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开通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公布用人单位信息及要求,使毕业生随时都能获取到需求信息,增加选择机会。
7、高校毕业生可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据有关人士调查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后“跳槽”的比率提升,他(她)们在毕业离校后两次以上选择职业和岗位的人数逐年增多。面对社会发展复杂多变和就业难的现实,高校毕业生不妨走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待有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社会的经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后,再谋大的发展。在大社会中寻求理想的职业,把自己的终生发展与职业选择联系起来,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甚至走创业发展之路,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客观分析,这一路径并非科学之举,它是需求双方在初始阶段都付出一定代价为前提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倡导的是高校毕业生也可走创业发展之路。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国家层面要做好宏观调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努力作为,完善政策制度;作为高校需要做大量的教育引导工作和服务;更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实现人才优化配置,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赵瑛,张建民主编.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