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步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学习进程,既遵循了知识的逻辑关联,又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脉络,更有深度地参与学习,是使学习有效与高效的途径。借助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阐述这三个维度的具体设计与教学,其思考角度对于教师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教学研究;知识逻辑;学习进程
   “你认识平行四边形吗?”这个简单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生活经验了。到四年级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感觉学会了,老师没什么可教的了,是这样吗?课程的安排为何在此?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到底该怎样教,教学生学什么,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究知识,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学情了解做前测
   前测题:你认为以下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将序号填写出来。(前测题)
   本次的测试对象为四年级56名学生。其中,学生选择①③⑤有42人,占75%;选择①③⑤⑦有3人,占5.4%;选择①③④⑤⑦的有2人,占3.6%;其他选择方式的有9人,占16.1%。从以上前测结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从经验判断已有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点并不清楚,原因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没有通过系统地提取与归纳。因此,本课的教学首先应当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现有水平与较高的未来水平之间形成的区域),并在这个区域中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帮助学生作为主体去挑战和克服困难,使学生从现有水平主动积极地走向未来水平。
   二、知识探究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为真正突显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笔者查阅了诸多资料并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逻辑,不该是看着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就说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是通过必要的动手操作画图,要让“必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能画成平行四边形”这一念头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并确定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去判断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基于以上前测情况,特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一)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画平行四边形,说清特征“是什么”
   给学生准备三组平行线,借助三角板和直尺在每组平行线上“添两条边”画平行四边形(画出三种)。预设学生所画(图1):
   【设计意图】希尔伯特有一句名言:“算术符号是算出来的图形,而几何图形是画出来的公式。”要探究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性,通过动手画是合理的。学生在完成①②两种时,会从左、右倾斜考虑到两个很不一样的形状,到画第③种时,部分学生有可能觉得没有别的平行四边形,画不了,可题目要求必須有第三种,逼着学生思考,而只有真正去思考的学生,他才能够想到:我画窄一些,更倾斜一些会是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在动手画的真体验中,学生默许了“已有一组平行线了,另一组也要画出平行,才像平行四边形。”
   2.判清“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1)生画,师观察画图情况,收集素材。(提醒:素材只收在老师的“脑袋”里,真正在屏幕出示的图片为教师特别设定的错例,图2)
   (2)展示所画图片,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交流“为什么”不是
   师:图③为什么不是?(预设)生1:它是梯形。生2:倾斜方向不一样,所以不是。
   师:图③如何修改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呢?生答。
   师:哦,原来已有一组平行线,现继续对后两条直线进行修改,目的就是想让它们也互相平行。(师做平行手势,一组平行,另一组也平行;重复两次。)
   师:也就是说,只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会是平行四边形”是吗?生认同。
   师:那么我们就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揭示。
   追问: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两组对边就一定互相平行吗?(是的。)
   【思考】师生达成共识,揭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只有通过矛盾冲突,才能使学生深切感悟“要画两组互相平等的对边,才会是平行四边形”。概念揭示后,挖掘并发现两者之间成为充分必要条件,可互相判断。
   (3)平行四边形还有的特点“是什么”
   a.动手操作要求: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动手量一量,测一测,你有什么新发现?b.学生动手操作,再在小组汇报:对边相等;对角相等。c.小结特点(教师适时板书)
   (4)辩清长方形、正方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a.辩一辩,理一理:某同学说①②③都是平行四边形,对吗?为什么?(图3)
   【思考】出示①②③三图及某同学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出示,意在通过辩驳与争论,巩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揭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①②也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了。接着,再将知识系统化,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每一步特殊性一一叠加和罗列,清晰了然,且又直指三者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共性,进行整理。(图4)
   b.圈一圈,摆一摆:用韦恩图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前测中,仅两名同学选出所有属于平行四边形的序号,正确率低,原因并不是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不理解,而是对其基本属性无系统地归纳、整理与辨析,通过以上“说清”“判清”“辩清”活动,能很好地解决前测时出现的情况。
   (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高
   1.高“是什么”
   观察刚才所画的三个平行四边形,寻找异同。(1)异:形状不同,大小不同。(2)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相同;这三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师:这处处相等的距离,在平行四边形中,就称它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设计意图】引出“上下”两平行线间距是恒定的,揭示平行四边形高的存在。
   2.高“怎样做”
   (1)生阅读课本,尝试画高,师巡视指导。
   (2)学生上台展示画高。全班共同探究:“一条边上的一个点”可以指哪里,做垂线要注意复习三角板的使用方法,做到真垂直,演示过程应放慢速度,会边操作边口头描述作高过程,并准确指出对应的“高”和“底”。
   (3)“为什么”有无数条高,无数条高是“怎么样”的
   师:从“一条边上的一个点”入手,可以找无数个点,自然可引无数条垂线到对边,找到无数条高。那么从这一点出发怎么画高呢?(指出要做外高的其中一个点)学生思考、交流,产生困惑。(教师适时插播微视频,再介绍画高过程,包括外高怎么画,体现无数条高的动态效果,图5)
   (4)再辩平行四边形的高,说“为什么”
   a.独立完成另一组底与高的作图,进一步判断图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图6);b.小结指出平行四边形中两组对应的底和高。
   【设计意图】始终抓住高的难点来突破,从学生学习的困点出发,讲清“对边”,辨析“垂直”等难点进行深挖与思辨。
   (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不稳定指的“是什么”
   小组合作,每人准备两根10cm蓝色吸管,两根7cm红色吸管,动手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每人摆出的结果看,有什么发现?(图7)
   【设计意图】每人用相同的吸管(即每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条件一致)能摆出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是其不稳定特性造成的;引导发现“底同,高变”,再次突显其不稳定性。
   2.不稳定性“怎么用”
   介绍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的用处
   (四)练习巩固,强化知识的“为什么”“怎么样”
   过A点怎样做两条高,为什么可做两条高?(图8)
   【设计意图】认识并作高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练习巩固,从特殊点A(两条邻边的交点,可找到两条对边)能作两条不同的高;图形中像这样的点还可找到三个(即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意在辩证地认清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操作巩固下强化作高的技法。
   总之,这样通过探究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进程,既遵循了知识的逻辑关联,又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脉络,更有深度地参与学习,是使学习有效与高效的途径。因此,这样的教学三步曲在其他做课过程中仍适用,备课前从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考虑,能够使知识不再神秘,更有助于教師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40
   [2]人民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本文系课题“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明理思辨意识的研究”(课题立项号:KTX18055)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福建 三明 36610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力,实现学生主体发展,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作相关教学案与教学课件,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结合预习学案,辅助学生自主预习;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自主探索新课知识;联系新旧知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引入生活
期刊
【摘 要】构建物理模型,即创设联系的“图景”,通过这种物理“图景”,可以使物理过程变得更为形象和清晰,对启发学生思维,正确理解概念,分析物理问题,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以“多种方法测量定值电阻”一课为例,说明在物理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并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模型构建;思维能力   初三学生接触到的电学概念和规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电学的习题
期刊
【摘 要】通過习题进行系列问题串设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达到提升高三二轮深度复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题串知;二轮复习;思维建模
期刊
【摘 要】初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之一,教师要做到有耐心、用真心、展爱心来有效转化后进学生:第一是耐心全面查找学生后进原因,找到后进生转化突破口;第二是真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开展有效转化;第三是用爱心来激活后进生的转化动力,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有教无类;爱心育人;后进生;有效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学生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
期刊
【摘 要】八年级科学是初中学生对自然科学认知的启蒙阶段,而科学涵盖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体现了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在课堂上倘若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的兴趣,学生就会有着追求真理、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围观的兴趣呢?本文以化学方程式教学为例,谈谈怎样在课堂中建构微观认知的学科素养,旨在与各位一线教学的同仁互相切磋,共同点亮科学的
期刊
【摘要】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课型,旨在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是词汇和句型的讲解,学生无法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听说课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听说;建构;学法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提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
期刊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方法、有策略、有方向、有路径。如正确认识挫折,在畅所欲言中认识自己;勇于内心对接,在探究分享中矫正自己;巧借团体情境,在无痕浸润中锻造自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仅是明理课,也是心里成长课;不仅仅是技能提高课堂,也是思想开悟、心理透亮和健康人生的演绎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直面内心;探究分享;无痕浸润  曾有专家说:“心灵沟通有两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是一种创新型教学形式,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彰显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颠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小学语文;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的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是自主学习绝非教师袖手旁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中小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并将它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方面中。语文学科蕴含着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使人心归正,塑造师生良好品格,促进师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正心教育”,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着重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正心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寻求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诗《露珠》《太阳》《小草》,初步感受童诗中问答之趣;  2.模仿创编,用问一问的方式,体验诗意表达的乐趣;  3.关注身边事物,大胆想象,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妙情境。  【教学重难点】  模仿创编,用问一问的方式,嘗试诗意表达。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导入,问答能成诗  1.猜一个谜语:(一句一句出示)圆圆的———亮闪闪的———太阳出来,它就藏———  2.追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