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小学逐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广东省在2004年开始进行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再也不是传授普通的计算机知识。过去的教学评价方法令学生只停留在技术学习的层面上,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探索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让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
  2003年公布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需要的信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在信息的获取、整理、传播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遵循以下的标准:
  1.体现主动性和实践性。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评价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综合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团队协作精神。
  2.体现创造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与质疑,在纷纭复杂的信息中,学生要懂得通过辨别、加工、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并在总结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3.体现开放性。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能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集体的相互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和集体相互评价中更充分地交流各自的经验与教训,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自我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表达个人见解的品质。
  4.体现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5.体现发展性。学生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更应实现自我调控、自我完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途径
  传统教学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过分强调了选拔与鉴定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学科,从来没有强制的考试压力,但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更容易实行丰富灵活的教学评价。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由结绳记事到多媒体,由口语相传到计算机网络,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不能固定在计算机上,信息技术课可扩展到校内、校外,结合其他学科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实地考察、科学实践等。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相应的学习项目,并自主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其个性特征。比如,与同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等。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技能、行为以及进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制成电子文档、幻灯片或者网站,充分展现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参与优秀作品评选,并让优秀作品的作者讲解作品的亮点以及不足之处,其他同学提供意见。优秀作品放到学校网站上供更多人交流。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3.成长记录的评价。在学校网站上开通班级论坛,给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每阶段的学习完成后,写一些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记录自己学习、成长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进步状况。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导向、诊断、调整和强化中进行。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取样,针对学生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表现、体验及取得的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的检验,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极变化。
  4.考试的评价。学生所学、所用、所见、所听到的知识需要以理论化进行巩固,所以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考试最好是“无纸化”的,即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并且考试过程中允许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答案。这种考试虽然形式化,但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并且本身就是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考验,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不单止是一门学科,它是一个工具,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评价要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识、能力,更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一、把握“课程标准”解析教学理念——激活有效教学  新课标提倡“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用儿童的方式去研究”。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就应该服务于以上理念,坚持在操作中积累兴趣,在发现中锻炼思维,在合作中增长才干,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1.“动手”扬兴趣  为什么学生只要一进入实验室就会兴奋起来,因为有兴趣,确切的说是对动手实验的兴趣。因此,科学实验要让学生动起手来,而且是
摘 要:根据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当下我们应该积极丰富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问题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可视化,可以使乏味的几何图形在多媒体的
富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区域历史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能更好地服务于综合实践课程,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肥沃土壤。本文以学校紧偎洪泽湖为例,依据对洪泽湖悠久历史、
体语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的信息具有民族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意思.本文对体语符号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作一探讨.
对实践性和通用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我们提倡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点的架构,而在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多下功夫。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就如何构建一堂好课与同行交流借鉴。  一、如何更好地使用课本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的概念。概念是指引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工具。它虽然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但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和强化品德修养的重要“通道”。  其次,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性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前我们提倡课程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但有大量初中历史老师反映,学生对历史与社会不感兴趣,“枯燥、无趣、无用”是很多学生对于历史教学课堂的评价。根据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评价的最重要原因是教师只是为历史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知识的传递形式不仅仅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引起微血管病变的特异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对于其治疗,目前也尚无特异性治疗方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抓好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滚滚而来的课改浪潮中,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需要完成。作为数学课来说,更应该体现的是数学味,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思考。反思当前课改的一些做法,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课改的一些误区,回归平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走出情景创设的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研究目的  中国水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可以把水仙花的雕刻与水养技巧引进到研究性学习课堂,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和感悟,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对美的鉴赏力和动手能力。  二、研究过程  1.组织阶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推出小组长,以小组参与形式与指导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实施方案,如检索相关资料,通过文献检索和视频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