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让语文课堂彰显“钝感”智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但“钝感”又不等于迟钝,它其实是一种大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别样智慧。“钝感力”一词先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意为“迟钝的力量”。课堂教学中的“钝感”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抱愚守拙,故留时空,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促使课堂新境界的形成。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太“显露”,亦不能一直点拨指导、循循善诱,始终引领而高于学生,更不能“一语点破”、“直言不讳”。适当时候,我们教师需要“隐身”,需要“放下身子”,需要依据教学情境、教学情节、教学事件、教学当下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巧用钝感主动向学生示弱,以创设和谐氛围;巧用钝感故设差错,以激起学生探究期待;巧用钝感搁置随意生成,以等待学生灵光乍现;巧用钝感迂回问计,以引发学生质疑思辨。这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才能体现生本教学、生本课堂。
  
  一、“示弱”,巧用钝感创设和谐氛围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基础。明代学者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因此,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握时机,巧用钝感向学生示弱,适时导演出“连老师也不会”、“能帮帮老师吗”的一幕,则学生内心必然波澜涌动,探究兴趣和热情也势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使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请看《我是什么》教学片段:
  教师对学生说:“现在除了变成云,我们还变成了雨、雹子、雪。那么,我们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呢?”几个学生相继回答“我变成雨,就落下来了”;“我变成雹子,是打下来的”;“我变成了雪,慢慢飘下来的”。教师接着说:“哦,看来变成不同的东西,下来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该怎样读好它们呢?谁能帮帮老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变成雹子,我想应该读得重一点、快一点。”“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雹子是打下来的,很快,而且落在身上会很疼。”“那你能读一读吗?”该生读得很认真,并把“打”字读得很重。教师走到这位学生面前,说:“谢谢你,我知道了雹子是打下来的,所以我们要读得既重又快。”此时,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老师,变成雪,很轻,所以‘飘’下来应该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位教师及时肯定说:“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能帮帮老师吗?”教师利用钝感故意地示弱,为学生“逞强”创造了机会,自然使学生情绪高涨,神采飞扬,既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为老师排忧解难,品尝成功的愉悦,又深刻地领悟到三个动词不同的表述、不同的含义。
  
  二、“设错”,巧用钝感激起探究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并正确运用“阅读期待”,让阅读期待成为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欲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桥梁。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利用钝感巧设玄机,欲擒故纵,有的放矢地故设错误,适时创设“老师错了”的情境,可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究期待,将教学引向深入。请看靳家彦老师《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片段:
  开课时,靳老师走到黑板前,洋洋洒洒地写下课题《有一个村庄》。(每个字都写得那么专注,似乎倾注着自己的整个心)他刚写完,下面学生就小手林立了,有的甚至小声议论着。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错了。靳老师(转过身,看着学生,一脸认真地问):噢,错了?错在哪里?还没等靳老师指名,另一名学生已按捺不住,站起来抢答说,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老师,您少写了两个字“这样”。(该生还把“这样”二字强调得特别响)靳老师故意满脸歉意地说:噢,漏了“这样”两个字。(他边说,边转身工工整整用色笔在课题下补充写了“这样”二字。)然后转回身,把问题很自然地抛给学生:“这样”是怎样呢?请同学们先读课文,再来阐述。于是,学生们迫不及待又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课文。
  靳老师刻意地营造了一个纠错的环节,而且满脸诚恳地在学生们的纠错声中把错改过来。谁都知道,这完全是“诱”。但正是这“诱”把学生们的探究期待调动起来,其探究的欲望也被激发。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进入文本。
  
  三、“迂回”,巧用钝感引发质疑思辨
  宋代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是对问题的惊讶开始的。”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敢疑敢问的品质,在思辨中培养智慧,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通过文本质疑,巧用钝感迂回问计,导演“顺势抛还”的一幕,能进一步激活文本,引起积极思辨,从而深入文本内核,达成文本意义的共生。《三个儿子》教学片段:
  当讨论到老爷爷为什么只看到一个儿子的时候,老师出示了文中的两句话:
  ①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②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老师对学生们说:“读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只有这个儿子看到妈妈很辛苦,主动帮妈妈提水桶,所以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时,另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不对,课文是不是写错了?水桶那么重,连妈妈都提不动,这个儿子怎么能提得动?课文却说他提着走了。”
  许多同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都说:“对啊,应该是写错了。”这位老师故作惊讶:“对啊,好像是写错了。要不我们建议编辑叔叔改一改,但你们说该怎么改呢?”
  于是,学生开始讨论。不久就有学生说:“改成‘和妈妈一起抬着走了’。”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改成‘走两步停一停地提着走了。’这样他可以歇一歇。”……
  此时,老师才告诉大家:“你们的建议都很好,其实课文这样的表述也没错。有些课文就留给了我们想象的余地,就像前面‘翻跟头的孩子像车轮在转’。但无论是和妈妈抬也好,走两步停一停也好,这个儿子提不动却还去帮妈妈提,更体现了这个儿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所以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培植、呵护、引导学生的探究需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切磋、琢磨。在上述片段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巧妙利用钝感迂回问计,故意引起学生思辨,使学生明白那个儿子提不动水桶却还去帮妈妈提,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了文本内涵。
  钝感是敏感的相对概念,但它们之间有更多的相通之处。教学敏感是一种智慧,教学钝感也是一种智慧,且是一种独特的处事智慧。从容淡定、豁达释然、大智若愚,都体现了钝感背后隐藏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广博的知识以及实践的智慧。语文课堂在洋溢敏感机智的同时,更要彰显钝感智慧!
其他文献
'实践论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无疑就是这样一种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可以被大多数国家
目前,随着我国能源政策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扬,许多陶瓷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气体燃料所具有的优越性,选择了煤炭气化方式,全国各地特别是山东、广东、河北、辽宁近年来煤
创设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支撑,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情境能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    一、为激发学生兴趣而创设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活跃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家乡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有效课堂教学便成为我们评品一节课成功的首要条件,但是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它仍然没有走出"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思维定式,因
论述了坯用色料在抛光砖、通体砖和外墙砖装饰中的应用及坯用色料与釉用色料的差异、两者的共性和特性,特别是高温下的物理、化学环境和变化.介绍了主要的坯用色料,主要的天
文章阐述了欧盟取消对中国陶瓷产品出口的配额限制政策给国内陶瓷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了配额虽除,但中国陶瓷行业仍面临诸多的壁垒,指出了应对策略.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读写结合已成为共识。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课
审视当前课程教学,“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已成为共识。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一篇篇经典时尚、精彩生动的课文后面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作为文本资源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花费时间长不说(一般一篇习作从指导——写作——讲评——修改,要两周时间),而真正受益者不多。这样的教学结果大大打击了教师们教学习作的信心,尤其是高段习作教学,更是收效甚微。   怎么办?《新课标》中对小学高段习作教学提出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难看出,《新课标》十分强调习作教学中的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在本地区发病率较高,其首选药物是红霉素,但红霉素静脉滴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胃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