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庄严: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艺术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成为乱世百姓的精神寄托,经帝王显贵推崇,炽烈传播,至隋唐时期达到极盛。与之相应,佛教艺术亦发展迅速,辉煌迭现。其中的佛教雕塑历经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发展出石雕造像、彩塑佛像和金铜造像等诸多样式,并传承创新,经久不衰,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早期佛教雕塑呈现出浓郁的外来艺术风格,经过北朝至唐数百年间的发展融合,演变出本土化的风格面貌,而唐以后又逐渐走向世俗化。凡此演变的过程,形象地映射出异域的宗教与哲学是如何被改造吸收,最终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
  山西的古代佛教雕塑作品,除享誉中外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外,更多隐于乡间的古刹禅林。此次深圳博物馆展出的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共有55件/组,其中有23件为一级文物。这批展品多为山西本地出土,其中如榆社县福祥寺出土的东魏菩萨立像,姿态婀娜、神情安详,给人以清新悦目、超然脱俗之感,堪称北魏石雕佛造像之精品;寿阳县出土的北齐鎏金力士像,身姿威武,坚毅之态跃然眼前,是北齐金铜造像中的佳作;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出土的唐代释迦坐像,神态庄严,雕工精湛,令人肃穆起敬。今天看来,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宗教意义,而带给观者更多的是美的享受,使人领略佛教艺术的深蕴。千年的风霜,难以剥泐空灵的笑容;世道的变迁,岂能磨灭悲悯的情怀?——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公元3—5世纪,中原战乱频仍,社会失序。人们对现实的无助和对来生的憧憬,促成了北朝佛教的空前发展。开窟造像,蔚然成风。时至今日,山西保留下来的北朝佛教艺术遗存依然众多,包括2D0余处石窟寺、摩崖造像和难计其数的单体造像及造像碑,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北方佛教由西域传入,经由河西走廊,进入内地。佛教艺术也逐步影响到中原地区,融会成更富民族情趣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北朝早期佛像多为高鼻深目、薄衣贴体的异族模样。中后期逐渐汉化,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南朝“名士”形象。以此看出佛教造像这一外来艺术经历了不断民族化的过程。
  唐朝的强盛,是今人无法忘怀的梦幻。当时佛事鼎盛,造像风靡,更有一流匠师参与创作,艺术风格大为改变。从盛唐佛教造像中,我们依稀看到气度恢宏的大唐风貌,感悟海纳百川、开放进取的大唐精神。隋唐时期的佛造像将汉代的简约抛于身后,汲取外来营养,融会贯通,完成了佛教雕塑艺术的民族化,并赋予丰腴健美、优雅自然的时代特色,成就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籍收藏界,直到2010年之前,提到“重器”,则首推宋元本,近年来,明清内府刻本、套印本、版画等具有视觉美感的版本也深得藏家青睐。以上种种书籍,一旦“身份”得到确认,其“身价”自然不言而喻。实际上,如果不单从外在的“身份”,而是从内容、尤其是从学术和艺术的价值而言,还有一类书籍足以与上述几种颉颃,这就是由清以来,尤其是乾嘉以来的名家批校本。如果说,宋本如金库(业界有一页一两金之说),人人趋之
期刊
中国嘉德2011广州夏季拍卖会将于6月11日开槌,包括中国古代书画、名人法书、中国近现代书画、岭南名家书画、中国油画雕塑版画、艺苑琳琅、紫砂佳器、欧洲古董自鸣钟、“MASTER of ART DECO GLASS”和稀世真藏十大专场,此次稀世真藏专场推出了顶级葡萄酒、国酿茅台和LALIQUE经典酒具三个专题的拍品。    钱维城极精佳作古艳登场    2010年古代书画的成交总额首次超越近现代书画
期刊
沈阳故宫是国内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人关前创建和使用的宫殿,始建于1625年,这一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后金”政权的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并开始宫殴建筑群的营造。后一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任汗位,进一步加强了这个建筑群的营造和完善,成为后金政权的皇家宫苑和政治中心。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由“金”改为“大清”,正式称帝,改元“崇德”,并将沈阳城改称为“天眷盛京”。1644年,清世祖顺治皇帝
期刊
近来艺术品拍卖行情大热,而中国名家书画的表现最值得称颂。广东益诚拍卖行有限公司巧借春风,即将在6月23日隆重推出“2011舂睡轩中国名家书画首拍”,内中囊括各时期中国名家书画精  品,吴冠中的稀世珍品漆画《屋宇》惊现羊城。    漆墨通情——吴冠中珍品漆画《屋宇》为最大亮点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最具风格魅力且富有创新思想的艺术家之一,他没有迎合潮流的负累,却也换得了在艺术创作中极大的自由。 
期刊
由国内最大的中国艺术品门户雅昌艺术网发起的“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及发布活动于4月28日正式落幕故宫。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历时四载,从全世界华人范围内进行评选,着重推出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家,具有影响力的年度事件,鲜为人知的公益艺术事件等11大奖项,这些奖项由权威的专家评委评选得出。艺术中国的评委以注重学术为基准,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带领大众一起梳理过去一年的艺术市
期刊
2010年,是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黎雄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百年雄才——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展”于2011年4月20日上午在广州隆重开幕。此次展览除了“黎雄才绘画展”外,还有珍贵难得的“黎雄才文献展”、“黎雄才书法展”,分别展出。“文献展”以黎雄才手稿、生活照、写生稿等珍贵文献为主,以大量史料勾画了黎雄才先生的人生轨迹和艺术历程;而“书法展”则通过60余幅黎雄才的书法墨
期刊
吴灏    1930年,吴灏生于佛山,字子玉,号迟园,岭南画坛奇入之一。吴灏先生一门“系出筠清,望标南海”,祖上吴荣光善书画,精鉴别,为广东近代名学者祖父吴赤云亦富收藏,幼时祖父便命其学书、临《芥子园画谱》:父亲是中医,亦好书画。吴灏先生精摹古人名迹,并能深入古人骨髓,有过人的鉴赏眼光,除了深厚的家学,其交友投师多有幸遇。他早年入岭南艺苑师从赵少昂,后又考入丁衍庸主持的广东省立艺专学习西画,更与容
期刊
艺术评论在美国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时间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范,美国的每家媒体有它的风格、立场(投资方)、政治趋向,不强调主旋律却宣传它特有的观点。1962年创办于旧金山的Artforum杂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为评论家提供良好的编辑服务以及保持独立的批评态度,见证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艺术评论的规范化历程。  在安静的观察中,中国与美国的当代艺术评论有着怎样的区别?艺术评论在社会的位置如何?
期刊
相对于以艺术史和图像分析为基础的传统艺术评论,新艺术评论,或者说现当代艺术评论,频频出现西方20世纪以来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符号学、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视觉文化等。西方20世纪以来的理论话语对艺术评论的介入之深,甚至呈现出哲学、文化批评等学科的文本相互难以厘清的状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这些术语的真正含义:表征、客体、意识、图式、解构、后现代等。这是因为旧有的评论话语对艺术现状的判断
期刊
香港著名收藏家、至乐楼主人何耀光先生(1907—2006)收藏的历代书画名迹,向来备受海内外学界和艺坛重视。当中尤以明末清初时期的书画为最多最精,这与何耀光先生特别钟爱这个时期的书画家,息息相关。究其因由,明末清初那段改朝易代的百年动荡,孕育了不少忠臣、孝子、义士、遗民等,透过他们的言行和遗留下来的书画作品,凸显出一种磊落光明的气节与崇高的品格。何耀光先生对此非常欣赏及景仰,他曾谓: “耀光每遇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