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审美变异,90年代的小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尝试在传媒视野下寻找新的小说叙述表现技巧。
关键词:90年代小说;影像化;传媒视域;叙事表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尤其是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全球化意义的主导文化形式。而在消费文化中,视觉文化的消费占据着主导地位。影视、网络、广告等媒介在日常生活的蔓延,使视觉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成为不争的事实。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断言:“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在现代社会,表征视觉性事件的网络、广告、影视等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图像行动最终确立了视觉文化的霸权地位。视觉消费时代的到来,恰好迎合了大众对大众文化审美的娱乐性需求。现代传媒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大肆在影视中消遣着性、欲和暴力,使大众以一种间接参与的方式发泄了内心压抑的欲求。而传媒的这种故意展露人性欲望的目的在无形中使大众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发生了错位,人们变得嗜血、拜金、沉溺肉欲、以丑为美,以展露个性、释放真我的借口消解着人之为人的实质。“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现代传媒颠覆了人们传统以来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人们感知与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从根本上讲,这种变化是从以文字为中心的意象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字游戏形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在沉溺感官享受的视觉文化审美的冲击下,以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强烈冲击着以文字书写为主体的小说叙事策略。视觉消费文化的强大渗透力,使小说不由自主地向影视靠拢。面对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审美变异,越来越多的作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尝试在传媒视野下寻找新的小说叙述表现技巧。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当代小说一反传统的精英小说的叙事姿态,而是从影视文化中积极借鉴叙事手法,如采用电影的蒙太奇、特写镜头等基本镜头语言,使原本静态的小说语言充满空间感和强烈的视角效果。尤其小说中对暴力和性场景的描写,不仅为人们内心压抑的苦闷情绪找到了释放的排泄口,还满足了人们内心最隐秘的窥视欲望,使敏感的身体神经得以放松。
首先90年代以来小说的影像化特征表现在小说语言的符号化,即它的语言构成一种符号逻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出现了小说语言追求视觉造型性,“它不限于某一特定的语言系统和叙述方式,可以运用声(音响、旋律、节奏)、色(色相、色度)、形(线条)等多元语言系统的自由交叠来描述形象,从不同的感觉、知觉范围(视、听、味、触觉),引起读者(经过艺术通感的联觉)的视觉效应,而使形象构成获得立体的质感和美感。”[4]如张欣《如戏》对女性装束的描写,“上身穿祖领的黑色莎美娜莱卡紧身衣,下面配了一条红色前侧高开叉的筒裙,行走间美丽的大腿时隐时现”,在这里女作家运用她的女性身份和细腻的观察,用鲜明的色彩和具体准确的语词活色生香地展现了人物时装的华美时尚,表现了女性身体的魅力。文章没有用层层铺垫的语言去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也没有传统小说中“典型人物”的性格发展的线性轨迹,笔下的人物已经成为一种被高度抽象化了的艺术人物,她表征的是一种身份、地位,是人的物质性的符号和代码,或者说只是指向人的本质,是一种欲望的象征。
其次小说流露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画面感。陈染的《私人生活》等小说深受瑞典导演伯格曼的电影《呼喊与细语》《第七封印》《沉默》等的影响,她成功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通过梦境、追忆、臆想、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手法,揭示了主人公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影像化叙事运用故事的物理空间和人物的心理空间,打破了历史和叙事的线性顺序,利用凝固空间、碎片化空间和并置空间的感觉维度,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单一时间维度。而是在更大的立体化空间中,深刻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状态下人类存在的迷茫、荒诞和压抑。当代小说中表现都市消费景观的小说最能体现人的感官化消费。不同的地域空间是商品社会的象征,是欲望释放的空间。高档住宅区、夜总会、酒吧、咖啡馆等都市空间集中体现了大众普遍的市场消费主义和欲望消费主义。邱华栋《环境戏剧人》充斥着对贫富不均的不满和愤懑,“这是北京最大的一个高级别墅住宅区。那像珠宝项链一样串起来的别墅都透露出一种奢华的气息。每户平均都有三百多平米的私人花园,这些别墅分为美国草原型、北欧浪漫型、巴洛克型、地中海型、北欧传统型、乔治亚庄园型等六种款式,一些私家车安静地停在道旁,”小说浓烈的弥漫着对中产阶级生活空间的感官化和视觉化描写。潘军《对门.对面》以分镜头手法为基本叙事结构,故事靠场景的不断转换来推进,情节靠对话来推动,人物以字母来替代,小说的画面感和空间感极其突出。“这些描写越来越像MTV或流行音乐的描述,它们与消费社会的主导象征符号——城市广告,共同构建着当下的视觉符号体系”。[5]从小说中这些视觉性画面的描写中,我们看到这些影像化叙事成为了对人物本质的揭示,原生态地展露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欲望。
現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生存的感觉和状态,因此它强调个人的感觉和潜意识,认为形式就是内容。在传媒引导的感官消费文化中,人们热衷于去刺激喧嚣的酒吧宣泄纵欲,去文艺怀旧的餐厅和咖啡馆寻找忧郁情怀,去范思哲等奢侈品店怒刷优越感,去美容整形医院美体、整容。人们在颓废和狂欢中寻找着自我存在的意义。影像化叙事拒绝将人物还原到人格化的生命层面上来,也拒绝对人物进行全面而完整的典型化塑造,它凸显的只是人物生存的片段状态,一种自然的物性状态,是人在这个生存所受到挤压和变异后呈现的异化状态,强调的是人的此在性和象征性,是人最为本质的人性状态。影像化叙事是对人的本质、人性及欲望的抽象表现,构成一种有力的象征,既揭示着存在又象征着世界。当代小说的影像化生存可以使小说产生更大的包容力,既可以使小说收获较大的观众群,还可以将小说转换为影视作品,这无疑有助于处在传媒时代弱势地位的纯小说创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占得一席市场。也使其在视觉文化冲击下求得相应的转变策略和存在空间,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和妥协。
尼尔.伯兹曼新在《娱乐至死》中认为媒介会改变话语结构,用其无形的强大的力量来定义新世界,会解构伟大、鄙弃崇高。在这样的公共话语之下,“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认知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的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6]随着以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文化退至边缘地位,而影视占据文化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和价值观都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小说作为一种俗文学,具有娱乐性本是无可非议的。小说创作的目的本就是寓教于乐。古代小说源于民间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所谓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真正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小说“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所以,我们必须在视觉消费化的时代,明辨“娱心”绝不单纯等同于生理的满足、欲望的放纵、权力的恣睢,而是寻求个体生命的完整性,是追求身与心、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快感与道德、自然与文明、物质与精神的适度统一。
注释:
[1][3][美]丹尼尔.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154,154.
[2][6][美]尼尔. 伯兹曼. 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106.
[4][苏]B·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M].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
[5]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57.
关键词:90年代小说;影像化;传媒视域;叙事表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尤其是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全球化意义的主导文化形式。而在消费文化中,视觉文化的消费占据着主导地位。影视、网络、广告等媒介在日常生活的蔓延,使视觉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成为不争的事实。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断言:“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在现代社会,表征视觉性事件的网络、广告、影视等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图像行动最终确立了视觉文化的霸权地位。视觉消费时代的到来,恰好迎合了大众对大众文化审美的娱乐性需求。现代传媒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大肆在影视中消遣着性、欲和暴力,使大众以一种间接参与的方式发泄了内心压抑的欲求。而传媒的这种故意展露人性欲望的目的在无形中使大众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发生了错位,人们变得嗜血、拜金、沉溺肉欲、以丑为美,以展露个性、释放真我的借口消解着人之为人的实质。“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现代传媒颠覆了人们传统以来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人们感知与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从根本上讲,这种变化是从以文字为中心的意象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字游戏形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在沉溺感官享受的视觉文化审美的冲击下,以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强烈冲击着以文字书写为主体的小说叙事策略。视觉消费文化的强大渗透力,使小说不由自主地向影视靠拢。面对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审美变异,越来越多的作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逐渐尝试在传媒视野下寻找新的小说叙述表现技巧。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当代小说一反传统的精英小说的叙事姿态,而是从影视文化中积极借鉴叙事手法,如采用电影的蒙太奇、特写镜头等基本镜头语言,使原本静态的小说语言充满空间感和强烈的视角效果。尤其小说中对暴力和性场景的描写,不仅为人们内心压抑的苦闷情绪找到了释放的排泄口,还满足了人们内心最隐秘的窥视欲望,使敏感的身体神经得以放松。
首先90年代以来小说的影像化特征表现在小说语言的符号化,即它的语言构成一种符号逻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出现了小说语言追求视觉造型性,“它不限于某一特定的语言系统和叙述方式,可以运用声(音响、旋律、节奏)、色(色相、色度)、形(线条)等多元语言系统的自由交叠来描述形象,从不同的感觉、知觉范围(视、听、味、触觉),引起读者(经过艺术通感的联觉)的视觉效应,而使形象构成获得立体的质感和美感。”[4]如张欣《如戏》对女性装束的描写,“上身穿祖领的黑色莎美娜莱卡紧身衣,下面配了一条红色前侧高开叉的筒裙,行走间美丽的大腿时隐时现”,在这里女作家运用她的女性身份和细腻的观察,用鲜明的色彩和具体准确的语词活色生香地展现了人物时装的华美时尚,表现了女性身体的魅力。文章没有用层层铺垫的语言去展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也没有传统小说中“典型人物”的性格发展的线性轨迹,笔下的人物已经成为一种被高度抽象化了的艺术人物,她表征的是一种身份、地位,是人的物质性的符号和代码,或者说只是指向人的本质,是一种欲望的象征。
其次小说流露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画面感。陈染的《私人生活》等小说深受瑞典导演伯格曼的电影《呼喊与细语》《第七封印》《沉默》等的影响,她成功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通过梦境、追忆、臆想、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手法,揭示了主人公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影像化叙事运用故事的物理空间和人物的心理空间,打破了历史和叙事的线性顺序,利用凝固空间、碎片化空间和并置空间的感觉维度,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单一时间维度。而是在更大的立体化空间中,深刻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状态下人类存在的迷茫、荒诞和压抑。当代小说中表现都市消费景观的小说最能体现人的感官化消费。不同的地域空间是商品社会的象征,是欲望释放的空间。高档住宅区、夜总会、酒吧、咖啡馆等都市空间集中体现了大众普遍的市场消费主义和欲望消费主义。邱华栋《环境戏剧人》充斥着对贫富不均的不满和愤懑,“这是北京最大的一个高级别墅住宅区。那像珠宝项链一样串起来的别墅都透露出一种奢华的气息。每户平均都有三百多平米的私人花园,这些别墅分为美国草原型、北欧浪漫型、巴洛克型、地中海型、北欧传统型、乔治亚庄园型等六种款式,一些私家车安静地停在道旁,”小说浓烈的弥漫着对中产阶级生活空间的感官化和视觉化描写。潘军《对门.对面》以分镜头手法为基本叙事结构,故事靠场景的不断转换来推进,情节靠对话来推动,人物以字母来替代,小说的画面感和空间感极其突出。“这些描写越来越像MTV或流行音乐的描述,它们与消费社会的主导象征符号——城市广告,共同构建着当下的视觉符号体系”。[5]从小说中这些视觉性画面的描写中,我们看到这些影像化叙事成为了对人物本质的揭示,原生态地展露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欲望。
現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生存的感觉和状态,因此它强调个人的感觉和潜意识,认为形式就是内容。在传媒引导的感官消费文化中,人们热衷于去刺激喧嚣的酒吧宣泄纵欲,去文艺怀旧的餐厅和咖啡馆寻找忧郁情怀,去范思哲等奢侈品店怒刷优越感,去美容整形医院美体、整容。人们在颓废和狂欢中寻找着自我存在的意义。影像化叙事拒绝将人物还原到人格化的生命层面上来,也拒绝对人物进行全面而完整的典型化塑造,它凸显的只是人物生存的片段状态,一种自然的物性状态,是人在这个生存所受到挤压和变异后呈现的异化状态,强调的是人的此在性和象征性,是人最为本质的人性状态。影像化叙事是对人的本质、人性及欲望的抽象表现,构成一种有力的象征,既揭示着存在又象征着世界。当代小说的影像化生存可以使小说产生更大的包容力,既可以使小说收获较大的观众群,还可以将小说转换为影视作品,这无疑有助于处在传媒时代弱势地位的纯小说创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占得一席市场。也使其在视觉文化冲击下求得相应的转变策略和存在空间,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和妥协。
尼尔.伯兹曼新在《娱乐至死》中认为媒介会改变话语结构,用其无形的强大的力量来定义新世界,会解构伟大、鄙弃崇高。在这样的公共话语之下,“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认知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的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6]随着以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文化退至边缘地位,而影视占据文化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和价值观都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小说作为一种俗文学,具有娱乐性本是无可非议的。小说创作的目的本就是寓教于乐。古代小说源于民间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所谓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真正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小说“主在娱心,而杂以惩劝”。所以,我们必须在视觉消费化的时代,明辨“娱心”绝不单纯等同于生理的满足、欲望的放纵、权力的恣睢,而是寻求个体生命的完整性,是追求身与心、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快感与道德、自然与文明、物质与精神的适度统一。
注释:
[1][3][美]丹尼尔. 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154,154.
[2][6][美]尼尔. 伯兹曼. 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106.
[4][苏]B·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M].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2.
[5]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