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就是说话时要看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还必须考虑的一点就是对方的语言习惯。
  有一个故事。一个在吃苹果的孩子,突然问他爸爸:“爸爸,我的苹果怎么交成褐色了?”爸爸解释说:“因为你把苹果皮啃掉后,苹果肉与‘空气接触。使苹果发生氧化,从而改变了果肉的分子结构……”可想而知,幼小的孩子可能听不进去这些话,这就是说话不看对象。跟儿童讲话,就要运用适合儿童特点的通俗易懂的话。有位小学教师教学生写“美”字,他说:“李小姐的头上戴了两朵大红花,你们说美不美?”大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但小学生会觉得新鲜有趣,并因此而很快掌握“美”字的形体结构。这就是说话看对象的妙处。
  交谈时还应注意对方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
  一位男青年碰到了好多年不见的女同学,大声嚷嚷起来:“你真是越长越‘苗条’了!可惜阿,中国没有相扑运动。”女同学扭头就走,男青年讨了个没趣。
  对于“老”字,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老,她会非常不悦。
  冬天,在电影院里,常有年轻女性入场后不脱帽子,影响后面的观众观看。为此,放映员多次打出字幕:“影片放映时请勿戴帽子。”但许多人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后来电影院打出字幕:“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女性金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都不认为自己是衰老之人。
  说话看对象,文化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你有配偶吗?”老太太说:“你问我有没有买藕吗?”结果闹了个笑话。
  一位大学生毕业分到一家工厂,起初很得领导赏识,但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月,车间主任就对他越来越冷淡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委。经一位好心师傅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学校呆惯了,讲话爱用术语。什么“程序化”、“控制论”、“结构定向”等。而车间主任是中专毕业生,最烦别人在他面前咬文嚼字,卖弄学识。这位大学生无形之中触到了领导的“自卑感”,让自己处于了不利位置。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等,不应当也没必要表现得屈从、奉迎。但在言谈举止上则不要过于随便,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可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平等地交流、沟通,但在说话上应当注意方式和讲究措辞。
  一般说来,在不是十分严肃隆重的场合,身份较高的人对身份较低的人说话越随和越好,而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蒜麓话查一不宜太过随便,尤其在公众场合,说话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与听者的身份差别。
  看身份,不仅指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人应多几分尊敬,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身份职务,都应该说话得体。比如平常到餐馆吃饭,点菜时你问服务员:“你们这儿的海鲜好不好?”服务员肯定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因为她们的身份职务只能这样回答。这样的提问就不恰当。你可以问:“今天有什么海鲜?”或者“你们这的海鲜有什么特色?”这样问便于服务员为你作参谋。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对方的语言习惯。例如,北方管看上去比自己大的妇女叫“大姐”,而南方一般都不这样称呼,大多叫“嫂子”。若在北方叫人家“嫂子”,她们听了不舒服,因为不习惯这样称呼,认为这样称呼有点不尊敬人。因此。无论是在本地与外地人谈话,还是到外地与外地人谈话,都要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这样就可以谈得亲切。
  
  (摘自《让你的谈吐打动人心》,林染编,金城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小时候,她和他玩得很好,放学总是一起回家。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不知被他们走了多少遍,春天路上有油菜、粉蝶,夏天有西红柿,秋天有稻谷,冬天有白雪,总也看不够。五年级,他有了人生第一辆自行车,每天开始从大路骑车上学,她还是一直走小路,她和他碰面的机会少了。后来,他书读得越来越差,高中没毕业就辍了学,跟着村里人去大城市打工,倒是她,一路磕磕碰碰,竞读到了研究生。  那么多年,他从没和她联系过,她也从没联
期刊
办公室的晓琳和她的男朋友相恋五年,马上就要走上红地毯了。我发现晓琳这些天一直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按说即将做新娘了,应该很快乐才对,晓琳怎么会这样呢?一问才知道,晓琳正在和她男朋友因为买房子的事闹别扭,晓琳坚决要求把她的名字也写进房产证,可这个想法遭到男朋友父母的强烈反对,毕竟购买这套两居室的房子男方出了所有的钱。晓琳也有她的理由,既然他爱我,还在乎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吗?我劝晓琳想开点,反正以后结婚
期刊
儿子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他14岁到16岁。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主题兴趣很浓,15岁的他会很专注地倾听、提问,也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一群朋友刚离开,他说:“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朋友们的一个特征?”我说没有。  他说:“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啊?!  我其实没听懂他的意思,但是我们接着做了一次实验,就是观察朋友
期刊
一位博友在其博客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周末,她和男友去逛街,手机被偷了。发现手机丢了之后,她马上用男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居然通了。对方摁断了电话,然后用公用电话打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也太不小心了,像你这样粗心大意,丢手机是迟早的事,就算我不偷,肯定也会被别人偷。手机以后不要赦在背囊里,一定要记住了。”  她跟小偷谈判:“手机就当我送给你了,但你能不能把卡还给我?它对你没啥用,但对我却很重要
期刊
朋友刘生喜获麟儿,寄照片写信通知我此一好消息,信末并加注一句:“请为我祝福。”  过了几个月,朋友罗生的儿子即将成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挂上电话的前一刻,竟也郑重地宣示一句:“请为我祝福。”  左一句“请为我祝福”,右一句“请为我祝福”,咦!莫非正在流行吗?听到好消息,心里产生欢喜,对别人说声祝贺、道声恭喜,应该是最直接且自然的反应。为什么刘生和罗生还要不厌其烦地提醒:“请为我祝
期刊
到加拿大的第二个春天,我要去一个叫兰多里的小镇。兰多里距离我所居住的城市有800多公里,但却没有直接开往那里的火车,我必须去一个叫德唯斯的小镇转车。  一大早我就出发了,下了火车后,我站在德唯斯小镇的站台上。一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正挥动着右手,目光一直追随着刚发出去的那趟列车。当火车完全消失于她的视线中时,她才将挥动的手放下,转过身,准备走出站台。  “请问,去兰多里的车几点出发呢?”  老太太回过
期刊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
期刊
我想您肯定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带着家人下馆子,不想邻桌一群客人闹得正欢,偏有个喝得醉醺醺的家伙(也可能根本就没醉)在大声宣读黄段子。此时,面对一桌子的珍馐美味,您一口也咽不下去了。因为心情被弄脏,食欲当然就差。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纪律。早几年,手机这玩意儿刚流行,日本一位时髦小青年拿着它在公交车上高声煲粥,被身旁一位老先生予以严厉斥责。他还没还嘴,又遭到全体乘
期刊
刚进公司,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和同事斤斤计较,遏事自己多干点”,我总是小心谨慎,每逢节假日值班,只要谁开口,我都答应,为此不知浪费多少个节假日,久而久之都变成值班专业户了;平时上班,我总是早早就到了,收拾台面,打扫办公室,只要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有没什么东西填肚子?”我就赶紧拿出自己买的点心,送到他们手上;炎炎夏日,我还经常买些冰镇可乐带给大家喝。我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但随着工作
期刊
刚来法国的时候,对他们热情洋溢的问候方式很不习惯。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老朋友,一律拥抱贴脸(他们叫bisous),表示友好。呆久了,又渐渐了解:南方人和北方人“bisous”的次数还不一样,规律是:越往南贴的次数越多,比如在马赛和蒙比利埃,要左右左右地贴四下,到了巴黎通常两次就可以了。这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部人热情的性格和闲散的度日方式,一天很大部分时间用在街头寒暄,拥抱,夸张烦琐的礼仪上;而到了
期刊